2019年3月,臺灣7-11(需求面積:60-150平方米)便利店一連推出三家「品牌聯名店」,與汽水、啤酒、跑車三大領域中具代表性的品牌——可口可樂、喜力、瑪莎拉蒂合作,一同打造融合品牌精神、視覺風格、使用體驗的複合式消費生活空間。
而且,這三家「品牌聯名店」並非以快閃的形式呈現,而是計劃長期經營。
不同於一般便利店的功能導向,這三家「品牌聯名店」主打「體驗式消費」:可口可樂聯名店猶如品牌迷你博物館,喜力聯名店讓便利店變身為餐酒館,瑪莎拉蒂聯名店則成為超跑精品店……
7-11 X 可口可樂
臺灣7-11與可口可樂這家「品牌聯名店」乍眼一看完全不像一家便利店,門店外牆和樓梯被設計成巨大的「可口可樂曲線瓶」造型。
至於店內空間的創意設計、物品陳列,不僅融合了雙方的品牌元素,還創造出完全不同以往的空間體驗。
店內有用上百個瓶蓋製作出的可樂長桌;由歌壇天后張惠妹設計,高達1.8m米的「可口可樂」瓶。
座位區還有整面的「可口可樂曲線瓶」造型展示牆,裡面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可口可樂紀念瓶及珍貴的絕版周邊商品,讓到店顧客猶如置身於「可口可樂博物館」。
而店內的陳列布置也會不定期更新,顧客還能在這裡買到限定發售商品。
此外,門店也設有四大主題區:臺灣主題區、運動主題區、聯名主題區、北極熊與聖誕老人區。在這四大主題區,顧客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可口可樂紀念瓶及絕版品。比如,在運動主題區,可看到過往奧運會、世界盃的紀念版瓶身;在聯名主題區,能一覽時尚大咖的設計作品。
7-11 X 喜力
除了肥宅快樂水之外,臺灣7-11跟啤酒品牌的合作有著很好的呈現。
此次開「品牌聯名店」合作的品牌是來自荷蘭的啤酒品牌喜力,Ta是歐洲最大的釀酒商,也是全球第三大釀酒商。從門店外觀到內裝都大量使用喜力經典識別元素——紅色行星和綠色啤酒瓶罐。店外是 Lounge 沙發區,而進入店內,這瞬間變身為時髦小酒館。
通過戶外Lounge沙發區與室內酒吧區,7-11與喜力「品牌聯名店」意圖為消費者打造出輕奢的啤酒體驗空間。
以180個喜力啤酒瓶打造出整面的啤酒牆,成為本店最亮眼的「吸粉神器」。
區別於其他便利店或酒館,這家店還設有「喜力鮮封生啤太空機」 ,以雙層封存方式鎖住荷蘭酒廠初裝桶生啤酒的新鮮風味;在周邊產品方面,店裡也能購買喜力的限定周邊產品,比如帽子、背包、T 恤等……
此外,店內也設置專屬空間,展示超過40款荷蘭喜力博物館獨家限定紀念商品。
7-11 X 瑪莎拉蒂
除了飲品之外,此次臺灣7-11也與跑車品牌瑪莎拉蒂合作。
店內空間中運用了瑪莎拉蒂品牌所代表色:藍色和白色。
地板則採用賽車格圖案來引喻瑪莎拉蒂叱吒賽道的輝煌歷史,整體營造出歐洲百年精品汽車品牌的氛圍,而帥氣的三叉戟 logo 則能在店內隨處可見。
門店中央還打造了一座8人用餐長桌,桌裡面暗藏精緻的賽道模型。
店內的展品價值超百萬元, 精選1:60(6款)及1:43(4款)極具代表性車款的瑪莎拉蒂合金模型車的車牆。而牆面設計也融入了特色車圖和歷史大事紀介紹,不僅風格獨一無二,也傳遞了品牌的故事!
而「品牌聯名店」的氛圍打造,也從空間延續到細節。如果你在此點了一杯咖啡,那麼遞到你手中的限定聯名咖啡杯。不僅如此,這家店跟前兩家「品牌聯名店」一樣,顧客都能購買品牌周邊,比如瑪莎拉蒂 20 寸的典藏行李箱等。
除了品牌聯名,還有複合店
事實上,因應消費趨勢轉變,自2008年起,臺灣7-11開始針對省內不同商圈、消費者不同需求設置店型,而複合店店型就是其中的典型。
2018年5月,臺灣7-11推出全新品牌「K.Seren」,產品結構設定有彩妝、臉部保養、美發等10大類別,提供逾1300項商品,與7-11現有商品結構互補,藉此吸引更多追求時尚流行生活的消費群。
同樣在去年6月,為了搶佔年輕消費群健身商機,7-11聯合BEING fit健身房在臺北開出了首家運動複合型店,門店選址在臺北松江路、行天宮附近住商辦混合商圈。據悉,該店1層是7-11的24小時便利店,2層則是BEING fit健身房,佔地約165平米。健身房分為四大功能區域:重量訓練區、自由訓練區、多功能訓練區以及有氧訓練區,店內還提供大面積的休息用餐區。
而在去年年底,臺灣7-11更推出全新店型「Big7」,營業面積達130平方米的門店,也是目前臺灣面積最大的7-11門店。
不同於傳統門店,Big7是從生活提案為思考的新營運模式,藉著多元複合的經營模式提出「第五消費空間」新概念。門店集咖啡、閱讀、糖果、美妝、烘焙與超商六大業種為一體,並打造了一個非常適合閱讀的區域。據悉,Big7推出了精品咖啡品牌「!+? CAFE RESERVE」、超商「糖果屋」、「博客來」選書複合專區、美妝「K Seren」及麵包「烘焙概念」。
而在2019年3月,為了滿足消費者快捷又美味的餐飲需求,臺灣7-11更與達美樂披薩攜手推出「7-11X達美樂複合店」,提升午、晚餐即食商機外,還進一步強化門市餐飲結構。
總結:
臺灣7-11一次次的店型打造和創新實踐,多角度地呈現出未來便利店可能的樣子。
而在新零售大潮強勢侵襲下的大陸地區,便利店更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只拘泥於在「便利」這一屬性。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結合線上的特點,讓顧客不僅能在便利店解決生活所需,更能在便利店裡獲得好玩、炫酷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