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面臨良好的政策環境。在政府層面,國家重視以人為本,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新醫改方案和「健康中國2030」的健康發展戰略。這一政策可謂將「健康強國」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提高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未來政府醫療健康投入將持續增加。
行業發展現狀
——政策暖風頻吹起
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面臨良好的政策環境。在政府層面,國家重視以人為本,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新醫改方案和「健康中國2030」的健康發展戰略。這一政策可謂將「健康強國」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提高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未來政府醫療健康投入將持續增加。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2013年8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隨後,國務院於2013年9月公布了《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中國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大健康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進行全面部署;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為推行智慧醫療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2019年7月,國務院頒布《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明確了三方面共15個專項行動。
——行業發展空間大
隨著國家對大健康產業支持、引導政策力度的加大,以及企業的加速布局,近年來,我國大健康產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數據顯示,我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由2010年的19308億元上升至2018年67327億元,增長了3.5倍。2019年我國對於大健康產業政策頻發,不僅明確了健康中國的實施方向和路徑,還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預將健康理念融入所有政策中。由此前瞻初步估算2019年我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保守將保持9%以上的增速,市場規模超過73000億元。
根據2016年10月國家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預計到2020年我國大健康總規模達到8萬億以上,產值規模有望佔到GDP的10%以上。2030年達到16萬億元,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醫藥為主,養老為輔
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五大基本產業群體:醫藥產業、醫療產業、健康養老、健康管理服務、保健品產業。五大產業群體發展情況來看,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主要以醫藥產業和健康養老為主,二者2019年市場規模分別分別佔比50.04%和33.04%。
區域發展分析
前瞻按照大健康產業的五大結構進行區域分析,即醫藥業、健康養老業、醫療業、保健品業和健康管理服務業。
——醫藥業,廣東省領跑
從大健康的角度來看,醫藥行業主要是指以藥品、醫療器械以及其他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行業,主要包括化學原料藥及製劑、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抗生素、生物製品、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醫療器械、衛生材料、製藥機械、藥用包裝材料等的產銷。
根據中信證券行業分類(2020)查詢,截至2020年7月24日,共有醫藥行業上市公司323家,其中廣東省領跑全國,有用50家醫藥業上市公司;其次是浙江省的39家;北京和上海市不分上下,各擁有28家醫藥上市公司。
——養老業,上海市深度老齡化但供給不足
聯合國規定:60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超過10%的屬老年型國家或地區。根據對各地區2019年發展統計公報數據的收集,山東省65歲以上老年人口排名全國第一,達到1588.1萬人,其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13.4%;而上海的65歲以上老人僅有368.1萬人,卻佔上海市常住總人口的24.6%。從整體來考慮,上海市的老齡化最為嚴重。
根據前瞻企業資料庫企查貓查詢,截至2020年7月份,我國養老服務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蘇和山東三大老年人口大省。
——醫療業,河北省基礎設施強
從大健康的角度來看,醫療行業主要是指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是醫療健康產業的重要分支。根據各地區2019年的統計公報,2019年河北省的醫療衛生機構數量最多,達到84655個,其次是山東和四川緊隨其後,分別達到84000個和83575個。
——保健品業,天津市銷售收入高
由於地區收入、消費觀念、人口密度、地區政策支持等因素,我國營養保健市場在地區結構上呈現了集中化的趨勢,其中,天津市、廣東省和山東省銷售佔比位於前三,比重分別為33.79%、20.77%和7.69%。整體看來,行業銷售收入區域分布較為集中,排名前五的省市區銷售佔比達70.95%。
——健康管理業,廣東省企業數最多
健康管理服務行業是在全民自我健康意識崛起下形成的一種新興的健康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主要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諮詢服務、調理康復、保障促進等為主。健康管理服務一方面能夠促進健康素質、節約醫療資源,實現產業經濟效益、並帶動相關健康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對於解決我國當前控制醫療成本、慢性疾病和老齡化問題、滿足多樣化和高質量健康服務需求,建設健康中國具有巨大潛力。
根據前瞻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查詢,截至2020年7月24日,在經營範圍包含「健康管理」的在業和存續企業中,廣東省相關企業佔比13.8%,排名全國第一;其次是上海佔比9.2%,江蘇佔比8.9%。
廣東省發展均衡
長三角供小於求
根據前瞻對大健康產業供需的分析,數值越大表示供給或需求的強度越大。廣東省的大健康產業需求和供給基本均衡,而長三角地區的浙江、上海和江蘇基本處於供小於求的狀態,也從側面反映出長三角地區的大健康發展空間較大。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諮詢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來源:前瞻經濟學人,如涉侵轉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