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法典草案首部專家建議稿近日完成

2020-12-11 金臺資訊

本報訊 記者張紅兵 北京卓亞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組織專家對生態環境法典編纂進行研究,歷時兩年多,現已圓滿完成我國第一部生態環境法典(草案)專家建議稿。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編纂生態環境法典是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也是完善生態環境立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路徑,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舉措。

北京卓亞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作為研究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社會智庫,在生態環境部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有效組織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大學四所高校的著名環境法學研究者及其研究團隊進行環境法典編纂的研究工作,在系統梳理與生態環境相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其他規範性文件,研究借鑑國內外生態環境立法與環境法典編纂的相關經驗,整理分析國內外相關學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形成了包括總則、汙染防治等共七編1029條的生態環境法典(草案)專家建議稿。參與起草工作的專家團隊認真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努力使法典草案較好地體現時代性、創新性和可操作性。

相關焦點

  • 首部生態環境法典草案專家建議稿已完成專家呼籲適時啟動生態環境...
    近日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提出,要總結編纂民法典的經驗,適時推動條件成熟的立法領域法典編纂工作。  繼民法典之後,哪個立法領域具備了法典編纂的成熟條件?對於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多位參加「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完善生態環境法律制度高層論壇」的法學家及環境保護領域專家給出了一個答案——生態環境。
  • 力求解決我國環境法制碎片化問題 生態環境法典專家建議稿完成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在日前舉辦的「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完善生態環境法律制度高層論壇」上,共7編1023條的生態環境法典專家建議稿亮相。專家建議稿包括總則編、汙染防治編、自然生態保護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環境保護編、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編、循環經濟與廢棄物綜合利用編、應對氣侯變化編,由社會智庫——北京卓亞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組織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天津大學4所高校的著名環境法學研究者及其團隊編纂。
  • 適時推動條件成熟領域的法典編纂:生態環境法典先行一步?
    (原標題:適時推動條件成熟領域的法典編纂:生態環境法典先行一步?) 「幾代人的夢想」。生態環境法典上千條的建議稿已經完成編纂。
  • 《生態環境法典》編纂恰逢其時
    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忠梅說,「綠色民法典,為生態環境法典的編纂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完善生態環境法律制度高層論壇」日前在北京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辦。論壇雲集各方嘉賓,有來自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的專家,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教授學者。同時,開設了騰訊會議在線直播。大家熱議的主題只有一個——生態環境法典的編纂。
  • 生態環境部印發《生態環境監測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
    10月24日,生態環境部就《生態環境監測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條例》分為9個章節共60條,分別為總則、規劃與建設、機構人員能力與技術要求、監測活動、質量保障、監督管理、信息公開與共享、法律責任、附則。
  • 專家學者建議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法律制度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任沁沁)生態環境保護是我國推進位度建設的重點領域,完善生態環境法律制度是立良法、促善治的應有之義。日前舉行的完善生態環境法律制度高層論壇上,專家學者深入研討我國生態環境法律制度的完善方向與路徑,並就新時代生態文明法治建設提出建議。
  • 新中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草案提請審議!
    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民法典草案的說明。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裡程碑意義。民法典草案的主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 天津大學法學院召開「編纂生態環境法典 完善生態環境法制」學生論壇
    編纂生態環境法典是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也是完善生態環境立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路徑,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舉措。本次論壇,旨在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集思廣益,引導全社會重視生態環境法的法典化,不斷推動完善我國的生態環境法律制度。各位出席論壇的學生代表圍繞論壇主題,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研究心得。
  • 大健康速遞|首部醫保基金監管條例草案通過;沙礫生物完成億元融資
    首部基金監管條例草案通過 據新華社報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草案)》。 《條例(草案)》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確定了醫保部門、定點醫藥機構、參保人員等的權責,規定按照便民原則,強化醫療保障服務,及時結算和撥付醫保基金,提高服務質量。
  • 中國首部民法典是怎樣出來的?編纂參與者揭秘
    「提交大會審議的我國民法典法律草案條文包括七編,1260條,80餘章,僅漢語字數就超過了十萬,這個體量,非同小可。」譚啟平介紹,這一次編纂完成的民法典,其體量也遠遠超過我國其他法律,將其稱為法典,也凸顯了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極其重要的地位。  是如何誕生的?
  • 民法典編纂工作提上日程 社科院專家建議稿出爐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舉行依法治國系列研究成果發布會,發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系列研究報告》、《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附理由》等創新成果。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編制的民法典專家建議稿已經完成,並提交給立法機關,這將為我國未來民事立法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 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出爐 專家:學前教育立法恰逢其時
    對於教育部日前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有專家評論道。據悉,這部草案共9章75條,內容涉及學前教育的方方面面,從宏觀層面的定位到中觀層面的制度設計再到微觀層面學前教育發展的各要素都有關照,並對人員、投入、保育教育活動、幼兒園的管理督導等核心要素進行了單獨規定。
  • 這將是我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每一條都與你息息相關!
    這將是我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草案,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草案「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00多個條文,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民法典出臺後,我國現行的民法通則、物權法等相關法律將被替代。
  • ——專家解讀《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改單徵求意見稿
    中國環境報記者 杜宣逸  生態環境部近日對《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修改單公開徵求意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標準修改單及原標準編制組組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武雪芳就標準評估和修改中的若干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 問:《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評估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 生態環境部:《土壤環境詞彙(徵求意見稿)》
    生態環境部:《土壤環境詞彙(徵求意見稿)》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北極星環境修復網獲悉,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土壤環境 詞彙(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土壤環境 詞彙(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 《成都市錦城公園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建設高品質城市生態功能區和耕地保護示範區據悉,為了加強錦城公園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建設高品質城市生態功能區和耕地保護示範區,營造城市未來美好生活的體驗空間,賦能中心城區轉型發展,《成都市錦城公園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在網上公開徵求意見。
  • 【獨家】盛世修典:新中國首部民法典草案亮相
    近日,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7編加附則,共84章1260條,完整版的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立即引起社會普遍關注。一直以來,民法典是一部「自帶話題」的法律。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六個分編草案已經全部完成了二審,其中,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侵權責任編三個分編草案完成了三審。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根據各方意見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修改完善,並將2017年已經出臺實施的民法總則編入草案,重新編排條文序號,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
  • 中國綠髮會向自然資源部遞交《礦產資源法(修訂草案)》修改建議
    近日,綠會正式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的修改建議通過郵寄方式遞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經過反覆、認真地研討,綠會為《草案》的修改提出六項建議,內容如下:一、建議調整體例結構現有整體體例結構設計不太合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主要內容 每一項都與你有關
    央視網消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新中國截至目前體量最為龐大的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草案現已編纂完成。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將提請即將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這意味著,新中國首部民法典即將問世,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將因這部法典的誕生而被深刻地影響。
  • 生態環境部完成雙酚A環境風險評估:雙酚A環境風險可接受
    信息來源:科學認知聚碳酸酯雙酚A  2019年10月,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完成了對雙酚A的環境風險評估報告,結論認為:雙酚A的環境風險可接受,雙酚A並未對我國大陸生態環境造成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