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講解:跨部門溝通和與領導溝通的心得與技巧

2021-01-0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為一個產品經理,溝通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工作中,跨部門溝通和與領導溝通是溝通中最難的兩個部分,很容易產生意見分歧或不理解對方所表達意圖的情況,因此本文會重點從這兩方面通過實際案例進行講解和分析。

一、跨部門溝通

跨部門溝通的難點在於,所屬領導不同,甚至所屬部門不同,因此導致利益點和思考維度產生差異。

舉個例子:

故事背景:

A部門有個產品A的部分功能要接入到B部門的產品B上;A和B部門的領導不同;這件事情是戰略上的決策,因此一定要做。溝通背景:A部門的產品經理梳理了初版方案,約了B部門領導及同事一同參與方案評審。

溝通結果:整個會議更多是在爭吵中進行的,並沒有達成統一結論。(更多的溝通細節,我會在下面分析過程中提到)

之所以溝通失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5點:

(1)準備的材料並非是對方想聽的:A部門所準備的材料,更加偏向於方案實現細節。但如果一件事情連基本權責和框架層都沒有達成共識的話,細節的討論毫無意義。所以A部門在準備材料的時候,應該先從大的框架講起。

想要接入B產品的話,B部門更加希望了解到:你要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接入我的產品,是融合我現有的功能模塊還是完全獨立,我只提供一個跳轉的平臺。

這個定位和決策是B部門領導最關心的事情,如果一上來不講這個,開始就講細節的功能模塊,這對B部門的領導和相關同事來是毫無意義的。只有大的方向達成一致,之後在工作的分責和權利的劃分上才可以進一步推進。

(2)講解的維度及順序

回顧:如果本次會議並非是第一次會議,或本次參會的人並不了解全貌的話,我會在本次開會前用一頁PPT對過往達成的結論進行回顧。如果大家都很了解背景的話,可略過(一般以備外一,我都會準備),但是本次開會的主講人並沒有準備這份背景PPT,導致很多人並不了解,在會議中途進行詢問和打斷。對會議方向進行把控:在會議開始前簡要表達本次會議要所討論的內容,以及期望得到的結論。如:如果我主持這場會議,我會表達的內容如下:「本次的會議是討論內容是A產品接入B產品的方式及涉及到的模塊,期望可以不改變B產品現有框架的基礎上最輕量化地融入A產品的功能,併兼顧未來的可拓展性」。這句話,表達出了我站在對方系統角度,又表達出了短期和長期的目的。但本次會議A部門主講人在最開始時缺少對溝通方向的把控,導致後期討論總是無法達成共識。(3)內部沒有進行評審,內部意見不一致:A部門參與會議的人有3個,本次對外溝通之前,其他兩個人並沒有了解過這個方案,導致在會議期間內部產生分歧,這是跨部門溝通的大忌。

(4)決策人沒有參與會議:A部門領導並沒有參與會議,B部門領導參與了會議,但在會議後期需要輸出結論時,B部門領導接了電話,沒有參與最終討論,導致整個會議最終並沒有輸出確定性結論。

(5)情緒控制:會議期間,由於雙方很多地方無法達成共識,因此,個別時刻存在情緒失控的情況,當情緒佔據思考時,潛意識驅動行為時,會議就很難達成共識,也是本次溝通失敗的重要原因。

復盤:

(1)跨部門溝通的前提一定是內部輸出意見一致。

(2)在跨部門溝通前,需要站在對方角度列出他們會問的點,以及我們的對策及原因。

(3)溝通前,羅列出目標,溝通中,切記不要被情緒牽動。

(4)必要時,需要讓雙方領導參與其中,尤其是在決策點上。

二、跟領導溝通

與領導溝通的難點在於,你所理解的高度和領導所表達的高度不一致,主要取決於所處職位不同,因此看待同一事物的格局和視野不同。

故事背景是協助領導輸出未來三年規劃報告。通過與領導的這次溝通,讓我對如何與領導溝通,協助領導完成工作有了一定體會。如果想要更加了解領導的想法,首先需要知道的一下3點:

(1)材料的深度:你所輸出的資料,可能是你領導需要向他的領導匯報的內容,因此你需要你所整理的內容最後應該上升到一定的戰略高度,迎合公司目前的發展方向。

(2)輸出一個故事:分散的點是沒有意義的,一個完整的「故事」意義更大。這是本次跟領導開會收穫最大的地方,我們整理的分散的點,領導會從這個分散的點中梳理出整個局面。從而變成一個可以創造價值,且值得長期投入的增值點和規劃方向。

(3)基於搜集的資料,給出結論依據:不要給自己和領導挖坑,一定要考慮可實現性。如果方向確定了,那具體支撐這個方向的材料也需要提前準備好,領導需要知道現階段某個功能或技術所能實現的水平,這個技術在行業內(縱向)或者其他行業(橫向)的應用情況,以及這個技術的學習成本等等細節內容。

復盤:

(1)明確確定輸出材料給誰看。

(2)站在領導的角度輸出材料。

(3)充分收集支撐材料並適當提供決策依據。

小結

跨部門溝通和向上溝通都是職場溝通中比較難的點,因此仍需要我們多換位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對象想表達的意圖。與此同時,也要適當運用訣竅,從而避免因為表達不當和疏忽產生誤解。

本文由@黑心老巫婆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跨部門溝通的技巧和原則
    對於公司的管理者,在跨部門溝通上我有幾點建議,同時也是要求:1、控制情緒:遇到任何問題,你的情緒始終要控制在自己的管轄範疇內,負面情緒絕對不能下傳,不能把你的情緒(哪怕是別人造成的)傳到團隊,這樣:一是會影響到團隊的團結,讓大家不知所措;二是會影響大家對你的判斷,對你能力的否認;三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 「跨部門溝通與協作」培訓報導
    時間:2018年5月29日—5月30日地點:雲南省第一女子監獄指揮中心視頻會議室人物:監獄領導、部分中層領導及業務骨幹共計90餘人事件:「集中」+「脫產」的培訓學習主題:「跨部門溝通與協作」形式:分小組PK+互動體驗式具體內容及效果:請往下看~ 初衷: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
  • 跨部門溝通方法論
    按照溝通的範圍來溝通,我們大部分溝通其實是在內部進行的,比如內部和業務確認需求,和開發敲定實現方式等。而少數溝通是需要和外部進行溝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跨部門溝通,比如接入其他平臺接口。相較於內部溝通,跨部門溝通無論是從成本,還是難度上都高上一個級別,如何高效溝通確實是一個挑戰。下面,我們針對跨部門溝通這個場景,拆解一下如何形成一套成熟的溝通方法論。
  • 跨部門溝通10原則
    本篇講跨部門協調。) 對新手主管來說,跨部門溝通不良,可能會讓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自信,瞬間摧毀。 你認為十萬火急的事,到了其它部門主管口中,竟然成了「芝麻綠豆大的事」;原本應該合作解決的問題,到了調度會上,又淪為「各彈各的調」,找不到共識。
  • 跨部門溝通:這20條方法和建議,讓跨部門協作不再難搞!
    1、使用「利他心態」,找準對方需求和利益點。想要和個人有效溝通,最關鍵的是找準對方要什麼,其關心的核心利益點事什麼,確認之後再去溝通。比如,在方案中減少對方的顧慮和責任,增加對方的利益;或者跟對方利益捆綁在一起,然後,再選擇合適的時間,使用一些溝通技巧來溝通,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2、合作也要注重「用戶體驗」在做某件事時,學會換位思考,注重用戶體驗,爭取做到,別人幫你,只需要一句話、一個按鈕、一次複製粘貼就可以實現。
  • 跨部門溝通:這20條方法和建議,讓跨部門協作不再難搞!
    那麼,如何減少跨部門溝通障礙,讓協作更有效呢?1、使用「利他心態」,找準對方需求和利益點。想要和個人有效溝通,最關鍵的是找準對方要什麼,其關心的核心利益點事什麼,確認之後再去溝通。比如,在方案中減少對方的顧慮和責任,增加對方的利益;或者跟對方利益捆綁在一起,然後,再選擇合適的時間,使用一些溝通技巧來溝通,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2、合作也要注重「用戶體驗」在做某件事時,學會換位思考,注重用戶體驗,爭取做到,別人幫你,只需要一句話、一個按鈕、一次複製粘貼就可以實現。
  • 跨部門溝通如何有效避坑?
    而對於稍大一點的公司,公司有上千人,上萬人,跨部門溝通問題就會逐漸顯現出來,而且一般公司規模越大,跨部門溝通的成本越高。首先我們先理一下日常工作中常見的跨部門溝通問題。一、存在問題1.所以在我們在跨部門溝通時,首先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做我們這個需求對他們的好處,有了其中的利益驅動,他們的態度也會不同。同時我們所提出的需求,最好能通過數據的形式證明其價值,這樣別人幫你做了,提升較大,他們也好跟領導交差。2. 利用好郵件郵件是一個很好的工具,特別是在跨部門溝通過程中,給大家分享幾個郵件使用的小技巧。
  • 職業經理人|跨部門的同事,該怎麼「溝通」?
    企業中,平級之間的溝通最困難,但是親密的合作最離不開適當的溝通。如果簡單的事情一旦與別人合作就會變得困難,說明你的溝通能力需要提升了。 朋友來找我諮詢,一開口就是吐槽,完全停不下來。她在公司做新媒體組組長,負責產品的文案撰寫。文案分兩部分,上半部分是人物故事,下半部分是產品廣告。 上周找同事協調工作,又沒談妥。
  • 跨部門協作要通暢,「選對溝通對象、搞清溝通流程」是關鍵
    在此過程中,跨部門的協作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任何一個部門對於整個公司這艘船來說,都只是發揮其特有功能和價值的零件,並不能獨立存在和運行。但在現實職場中,很多工作推行不下去、出現漏洞和瑕疵,甚至導致停滯不前,並不是因為員工個人不努力,公司機制不夠好,而是跨部門協作出現問題,甚至部門和部門之間成了「死對頭」,互不理解、相互習難。
  • 工作中的跨部門溝通
    工作中,單個部門內,就需要部門間人與人的溝通,相對而言大家都在一起,溝通相對會快速迅捷許多。即使如此,也只是相對而言,通常情況下,還是有許多溝通上問題,在單個部門裡。
  • 跨部門溝通的老大難問題有解嗎?
    在企業的組織機構中,按職能分為多個部門,如銷售部、生產部、技術部、採購部等,部門之間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許多工作需要部門間共同協作才能完成,然而在實際中我們會發現跨部門溝通經常會遇到本位主義、不積極主動、不配合等問題。部門之間各自為戰、畫地為牢,甚至牴觸對抗,這些都造成了嚴重的內耗。這個跨部門溝通的老大難問題有解嗎?
  • 不懂跨部門溝通技巧?做好這3點,沒有難處理的同事關係
    建鋒的工作能力得到領導的認可,也有著不俗的工作成績,領導有心培育他,考慮到公司的重要業務都需要跨部門合作。領導開始安排些跨部門合作的溝通工作給他,沒想建鋒與各部門對接工作時,卻是頻頻碰壁。他已經儘可能完成所有工作,還是有不少工作卡在其他部門那裡,導致項目總完成度進展緩慢。
  • 為什麼你的跨部門溝通總出現問題?減少本位主義才是高效溝通方式
    要讓領導認可你的溝通能力,放心將你升職,我們就要在這三個溝通場景中把握好。第一個是與客戶溝通的場景:主要目的是說服客戶接受你的方案和產品,有好的說服力,才能為公司產生更多效益;第二個是面對上司的溝通:不僅要把事情說明白,還要讓領導心甘心願的接受;第三個是與同事間的溝通:和同事間的溝通,是展示你的能力模型能夠適配管理崗位的重要場景。
  • 團隊協作與跨部門溝通沙盤課程——理想街區
    【課程名稱】《團隊協作與跨部門溝通沙盤課程--理想街區》【課程背景】提升跨部門溝通能力與團隊協作效率一直是組織為了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以及組織的發展需要所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56%以上的TOP500企業中存在前、中、後臺溝通不暢的情況(效率不足60%),48%以上的TOP500強企業中,管理者認為團隊協作的效率不足70%。
  • 溝通都不會怎麼當領導?6個技巧,打造高效溝通團隊
    在工作中,一個好的領導,一定是一個好的溝通者。作為領導,要給下屬安排工作,良好的溝通,可以拉近你和下屬的距離,可以讓下屬更加了解你想表達的意思,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沒有良好的溝通,就算領導有很好的想法,再好的計劃也只是空中樓閣,也很難實現的。作為領導,和下屬溝通,你要懂得以下6種溝通技巧。不懂得溝通,怎麼能做領導呢?
  • 質量人跨部門溝通的10項基本原則
    把公眾號設為星標,第一時間獲取優質資源哦~ 往期回顧 在管理過程中,不少部門領導肯定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1 .
  • ...的技巧和方法: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之尊重,壹心哥親子溝通心得體會
    現在的孩子是隨著網際網路和手機一同成長起來,他們認識這個世界的能力和速度,遠快於很多做父母的,他們掌握信息和知識速度,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所以,親子溝通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與方法的,否則就沒有效果,所以對於這一代人的教育,絕不能再用老方法。
  • 和領導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和領導溝通的技巧有哪些?平時又有哪些細節需要注意呢?我大概瀏覽了下這個話題相關的文章,有的說放低姿態,有的說中庸求是,有的說在框架內溝通等等,我覺得大家說的,從不同的出發點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沒有說到精髓上,所以我也來談談這個問題。
  • 與領導溝通的四個原則和三個技巧
    與領導溝通的四個原則和三個技巧與領導溝通的四個原則和三個技巧,效果才會好和領導溝通的時候,掌握下面這三個原則和三個技巧,就能很好的達到溝通的目的。原則一,明白溝通的目的。記住一點,與上級溝通的目的是要獲得支持或建設性的意見,從而有利於工作的進行。
  • 跨部門溝通,如何說服別人跟我一起幹?
    文章總結了影響跨部門溝通的5大因素以及相應的方法,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啟發。作為資源部門,跨團隊溝通既是非常高頻且重要的場景,也是使得項目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執行落地的關鍵因素。正值新舊年交替之際,為大家奉獻「雙旦特輯」第一彈——跨部門溝通。在日常工作中,大家是否都會遇到一些事情或者一些項目的推進,需要其他人甚至是其他部門人一起協作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