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仿生瓷古銅釉開光詩文轎瓶

2020-12-23 鷹擊長空竹均樓

今天介紹的這件是我們家小子的藏品,也是我們家唯一的一件唐英私款瓷器。只因我們家小子特別喜歡,他以願意幫我修改病句和標點符號為籌碼,換得我贈予這件。轎瓶:顧名思義是轎子裡的陳設器,古人坐轎子時間比較長,轎子裡放上幾件雅器,一邊把玩一邊打發時間,想一想都很愜意。

這是轎瓶的正反兩面,畫片複雜,所以名字的全稱很長——清乾隆唐英制仿古銅釉浮雕夔鳳開光石紋釉詩文轎瓶,想一口氣讀完不太容易。首先我們看器型,這是轎瓶,有人叫它「壁瓶」,這是不準確的,壁瓶是掛在牆上欣賞的,最著名的要數乾隆那個小書房三希堂牆上掛著的最珍貴了。轎瓶兩面都是唐英題詩,上面是「一塌清風書頁舞,半窗明月墨花香」;下面是「思波挑浪融融暖,一任遨遊四海中」,這兩幅對聯唐英非常喜歡,在很多瓷器上出現過,市面上的仿品基本上也是這兩句。對聯的左下角是唐英的私款,這個後面再具體介紹,我們看看真實的壁瓶什麼樣。

這是一對壁瓶——香港一家大拍公司的拍品,這才是真正的壁瓶,背面平整無裝飾,有用來懸掛的支撐點。雖然跟轎瓶一樣都屬於扁平狀,不過轎瓶前後都有紋飾,而且都極盡精緻,壁瓶只是單面有紋飾。拍品可能是乾隆中後期的,畫片有點單調。我們今天這件是唐英私款瓷器,所以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唐英

收藏圈只要提到大清督陶官,無一例外都會想到唐英,唐英:瀋陽人,漢族旗人。雍正六年開始總領景德鎮御窯廠陶務,那個時候的督陶官是年希堯,只是年希堯人在外地,不便管理,由唐英主管。上面圖片是唐英繼任時雍正的聖旨,下面是唐英自畫像。唐英博學多才,是著名的畫家、雕刻家、印章雕刻大師、書法家等等一堆頭銜。唐英繼任督陶官之前對瓷器燒制一竅不通,上任後與窯工同吃同住同睡三年,終於成就自己一代陶瓷大師,如此作風的督陶官,歷朝歷代只有唐英。當年的御窯廠窯工擱現在個頂個都是國家一級工藝美術大師,但是當年的窯工地位很低,唐英能放下身段,與窯工們一起真的很不容易。唐英燒制的瓷器被稱為「唐窯」。與清代其他三位著名的督陶官不一樣的是,唐英不僅為皇帝燒制許多精美瓷器,還自己親自設計燒制了一批有自己私款的精美瓷器,這些瓷器在當年就是一瓷難求的精品,現在更是如此。收藏圈都知道,市場上我們能遇到乾隆官窯瓷器,特別是乾隆普官,有一定的存世量,而唐英私款瓷器卻很難遇到。我們先看看唐英私款。

唐英私款很多,包括:俊公氏、雋公、叔子、蝸寄老人、榷陶使者、陶鑄等等,我們挑幾件唐英私款瓷器看看。左邊是我們這期的款「陶鑄」,右上是今年的拍品,一件非常小的唐英私款行書水盂,「陶鑄」款,很小很小的一件,成交價72萬8千多,這個價格高的離譜,;右下這件非常有名,後面我們會貼出圖片,香港一位大收藏家的藏品,目前存放在香港永寶齋博物館。這件是「陶榷」款,圖片不太清楚,能看個大概。其他的私款網上圖片都不清楚,以後只能在博物館欣賞了。這兩個款有一個說法,據說「陶榷」款是唐英用來送人的,「陶鑄」款是唐英進獻皇帝或者自己收藏的。我們這件是「陶鑄」款:陰刻「陶」,陽刻「鑄」,我們真的很幸運。據說「陶鑄」的意思是督陶官為皇家燒制瓷器,這是向皇帝表忠心。我們再看看轎瓶的具體細節。

最上面的圖片是轎瓶的口和頸部,口沿仿木紋釉,木片包裹瓶口,鉚釘清晰可見。木紋下面的弦紋上仿古銅描金脫落斑斑駁駁,很傳神。下面是夔鳳畫片,這件仿古銅釉上通體雕刻夔鳳,很多資料稱為「夔龍紋」,實際上這是夔鳳。圖案出自商周青銅器。下面圖片是著名的后母戊鼎上面的夔龍紋,對比一下夔龍和夔鳳的區別。區別在嘴上,夔鳳是鳥嘴,夔龍是上下翻嘴。有些青銅器上畫片不明顯,不明顯的一律稱為「夔龍」。夔龍是上古圖騰,群龍之主,君權的象徵,夔鳳應該是後來出現的。最下面的圖片是仿芙蓉石開光,圖片很清楚,陳舊的時代滄桑感從胎骨裡透出。

左邊是香港大收藏家的藏品,目前放置在香港永寶齋博物館。這件底色是仿青銅器,所以叫「青銅釉」,其他畫片都一樣,款是「陶榷」。這件器物下面的名稱是夔龍紋,不過我堅持我的看法,應該是夔鳳而不是夔龍。右上是開光詩文,可以看到款,只是不清楚。右下是剛才「陶鑄」款行書水盂,雞蛋大小,拍出70多萬,有點暈。

接下來看看其他細節,左邊圖片是轎瓶的側面,側面是石花釉,也叫「瑪瑙釉」,清代像抱月瓶、轎瓶、壁瓶之類的器型,都是從側面接胎,這件側面反光非常清楚的看到接胎痕,兩邊是描金,描金非常厚實,這麼多年沒有一點點脫金。右上是轎瓶瓶口,這種四瓣的叫「海棠口」,如果是五瓣叫「梅花口」,裡面還是仿銅鏡的那種黑銅,裡面仿古銅脫落,這是描銀,用銀仿出來的。下面是海棠底,底色是古銅釉,用描金仿古銅脫落,描金寫款「乾隆年制」,圈足釉水磨損厲害,能看到白色的胎土。轎瓶一般會有木質底座,很明顯這件使用痕跡明顯,很可能底座已經不在了,我四處託人尋找,也沒找著。最後欣賞一下唐英燒制的瓷器。

唐英服務雍正和乾隆兩任皇帝,這父子倆的審美是兩個極端。雍正高貴淡雅雋永,喜歡宋代的極簡美;乾隆則是錯彩鏤金,人間富貴。唐英既能為雍正燒制出「清雅芙蓉」,也能為乾隆燒制出「富貴重彩」,真是人才啊。這四件都是故宮館藏,唐英燒制。上面兩件是雍正時期的,下面兩件是乾隆時期的。上面右邊那件是仿宋代鈞窯,仿的特別好,據說雍正非常喜歡這件。我想起網上一個段子:說追女朋友很簡單,如果這個女的歷經滄桑,那就帶她去看清風明月、小橋流水;如果不諳世事,那就帶她去看盡都市繁華。我覺得這個段子很適合唐英,雍正可不就是清風明月嘛,再也沒有比乾隆更富貴繁華的了。

本期結束了,下一期繼續乾隆

相關焦點

  • 各種釉彩集於一瓶,海納百川瓷之巔峰——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賞析
    這件各種釉彩大瓶,於清乾隆年間在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一·景德鎮御窯廠的源來景德鎮御窯廠始建於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初設時有窯20座,宣德年間增至58座。三·各種釉彩大瓶的來歷乾隆十三年(1748年),年已六十六歲的唐英接到乾隆帝的旨意,負責燒制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
  • 清 康熙 灑藍釉 開光五彩筆筒(上)
    康熙繼位後,要求燒制大量的青花瓷、霽藍釉、灑藍釉,以懷念曾經的藍天白雲,可惜他的子孫沒有堅持下去。今天介紹筆者自己的一件藏品——康熙灑藍釉開光五彩筆筒。這件筆筒直徑約20釐米,高15.8釐米,開光有三,後面會一一介紹。由於灑藍釉照片顏色容易失真,故先傳一張整體圖片,再上傳兩件近距離比對圖片。
  • 中漢春拍:清道光釉裡紅漁樵耕讀圖四方尊時隔11年再現江湖
    另外,清雍正 粉青釉加粉彩如意紋撇口瓶,清雍正 寶石藍釉弦紋盉碗,清康熙 豇豆紅釉暗刻團螭紋太白尊,清乾隆 霽紅釉梅瓶等拍品也非常精彩。中漢拍賣瓷器工藝品專場已上線聯拍在線預展,靜待各位藏家雅賞。洗內外壁繪纏枝蓮紋,正中開光,內書嘉慶御製詩文「佳茗頭綱貢,澆詩必月圓。竹爐添活火,石銚沸驚湍。魚蟹眼徐揚,旗槍影細攢。一甌清興足,春杯避輕寒。嘉慶丁巳小春月之中澣御製。」後落「嘉」「慶」印章款,乃嘉慶御窯特有之青花茶具。拍品形制、紋樣與首都博物館藏清嘉慶青花纏枝蓮御製詩文海棠洗相類,可資參閱。
  • 清早期 —— 顏色釉瓷器(高清圖)
    清乾隆 珊瑚紅釉梅瓶 高14.5釐米,口徑3釐米,底徑5.5釐米 這件梅瓶器型中規中矩,唇口,短頸,圓肩,腹下漸收,脛部略外撇,圈足,屬於乾隆的典型梅瓶造型之一。
  • 青花與青花釉裡紅
    圖一青花魚藻凸花牡丹大盤釉裡紅瓷器是元代景德鎮新燒成的一個品種,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銅的顏料進行繪畫,然後罩透明釉一次燒成的,它對溫度要求極高,因此製作技術較難掌握。圖二釉裡紅福慶圖壯罐為清乾隆時期製造。此罐外壁滿繪五層紋樣,上下四層為回紋、如意雲紋、變形蓮瓣紋、錦地紋;中間主題紋樣由並蒂蓮、玉磬、蝙蝠組成「福慶」的吉祥圖案,十分美觀。
  • 乾隆朝瓷器:亂花繽紛中的盛世圖景
    琺瑯彩開光山水詩句瓶,清乾隆,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琺瑯彩開光山水詩句瓶,蓮花口,束頸,溜肩,圓腹,足微外撇。口內施松石綠釉。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塗上顏料後用筆洗開,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早在清康熙年間,粉彩作為瓷器釉上彩繪藝術已開始了萌芽;到雍正時期,已趨成熟,並形成粉彩裝飾的獨特風格;乾隆時期粉彩已非常興盛。粉彩的藝術效果,以秀麗雅致,粉潤柔和見長,這與潔白精美的瓷質分不開,它們相互襯託,相映成趣,有機地結合起來。
  • 包袱瓶欣賞:給瓷器打上一個「蝴蝶結」就賣出2.07億,清乾隆包袱瓶...
    清乾隆 料胎黃地畫琺瑯鳳舞牡丹包袱瓶 「乾隆年制」藍料款 高度:18.2cm 估價:HK$200,000,000
  • 2019拍賣榜瓷器Top50:單色釉、高古瓷成市場新寵
    清乾隆 御製洋彩加金鏤雕團螭紋開光內繪「時時報喜」雙龍耳轉心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H 38.1cm 清乾隆青花釉裡紅雲龍紋天球瓶 諮詢價 成交價:5664萬港幣 保利香港
  • 一鏟子挖出的頂級元青花: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
    新華社石家莊7月13日電 題:一鏟子挖出的頂級元青花: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新華社記者高博在河北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李立華看來,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是一件堪稱裡程碑的瓷器極品,代表了元青花的最高水平。建築工程隊在保定市永華南路小學基建施工,當地基挖到一米來深的時候,一個工人一鏟子下去,一個洞穴出現了,裡面竟然是一批瓷器……這一鏟子,就挖出了頂級國寶——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元代是中國陶瓷史發展的轉折點,但因元代青花瓷器燒制時間短等原因,所以存世量較少,元代青花釉裡紅作品更是少,存世也就更為罕見。」李立華說。
  • 灑藍釉——揮灑自如的美
    灑藍釉又稱「雪花藍釉」、「灑藍釉」。明宣德時景德鎮所創,清康熙時燒製成熟。是在燒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藍釉汁水,吹於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淺不同的斑點;所餘白釉地仿佛是飄落的雪花,隱露於藍釉之中。灑藍釉創燒於明代宣德年間的景德鎮,之後停燒。到了清代康熙時期才又恢復生產。
  • 仿啥真像啥,渾然似天成——乾隆時期像生瓷賞析之二
    清清乾隆時期,各種精巧的制瓷工藝至臻巔峰,加之乾隆帝本人亦喜好仿古、奇趣的瓷器藝術,因此,產生了大量巧精緻異常的像生瓷器。其中,以瓷胎瓷釉仿製其他材質的瓷器更是巧奪天工,讓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吧。一·以瓷仿銅器系列乾隆帝好古,因此,在乾隆朝出現不少以瓷仿銅器的仿古器物,其中不乏幾乎以假亂真的珍品。
  • 國博館刊 | 乾隆御用帽架的秘密
    年入藏英國大英博物館的一件清乾隆御用玉帽架,材質上乘,造型莊重,工藝精湛。鼓身上下兩端邊沿裝飾連珠紋,中間圓形、長方形委角開光相間,將鼓身分割為八個區間;四個圓形開光內刻篆書「乾」「隆」「御」「用」四字款,四個長方形開光內則刻長春花、海棠花圖案以及乾隆御製詩兩首:「綠葉紅葩點染勻,竹欄石砌鎮鮮新。分明注出羲經旨,一氣乾元四季春。」「細絲嫋嫋罥風流,滿志芳華通體柔。便是無香何礙麗,昌州香卻到杭州。」詩後均落有「御題」款及鈐印「太璞」。
  • 嘉德--備受矚目的明清單色釉御瓷專場
    LOT 2745清乾隆 醬釉點金仿銅竹節爐參考價: RMB 800,000-1,200,000成交價: RMB 1,955,000年代: 清乾隆形式: 帶蓋LOT 2747清乾隆 仿哥釉鼓式花插參考價: RMB 100,000-200,000成交價: RMB 264,500年代: 清乾隆尺寸: H:
  • 乾隆的突發奇想,造就了瓷器「大雜燴」,也造就了驚豔世界的國寶
    然而,無論怎麼評,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都堪稱是驚豔世界的國寶。和許多技藝一樣,只有在國泰民安、經濟繁華的盛世才能達到頂點。康乾盛世無疑給乾隆提供了這樣的好機會,他酷愛玩賞瓷器,也有獨到的見解。見識過古往今來的各色瓷器後,他突發奇想,要將各色釉彩集中在一件瓷瓶上。
  • 乾隆皇帝的古典主義審美品格的具體體現,追求摹古的窯變釉瓷器!
    清乾隆 窯變釉仿古弦紋雙耳罍式尊據明王圻《稗史彙編》載:「瓷有同是一質,遂成異質,同是一色,遂成異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謂窯變。」清乾隆 窯變釉仿古弦紋雙耳罍式尊局部據《唐英瓷務年譜長編》載,唐英於雍正七年(1729年)三月,「派廠署幕友吳蕘圃調查鈞窯器釉料配製方法」,其後景德鎮御窯廠除成功仿燒宋代鈞釉瓷器外
  • 乾隆官窯粉彩瓷器「喜好題詩,精細繁縟」盡顯皇家富貴
    上一篇為大家介紹了乾隆官窯仿物瓷,本次為大家介紹乾隆朝著名的瓷器品種,粉彩。 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礎之上受同時期琺瑯彩瓷器工藝的影響而創燒的釉上彩品種。1粉彩勾蓮紋天球瓶清乾隆,高29cm,口徑5.8cm,足徑8.7cm。2粉彩開光人物茶壺清乾隆,高12.6cm,口徑5.5cm,足徑6.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