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鏟子挖出的頂級元青花: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新華社石家莊7月13日電 題:一鏟子挖出的頂級元青花: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

新華社記者高博

在河北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李立華看來,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是一件堪稱裡程碑的瓷器極品,代表了元青花的最高水平。

時間回到1964年5月11日。建築工程隊在保定市永華南路小學基建施工,當地基挖到一米來深的時候,一個工人一鏟子下去,一個洞穴出現了,裡面竟然是一批瓷器……

這一鏟子,就挖出了頂級國寶——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

「元代是中國陶瓷史發展的轉折點,但因元代青花瓷器燒制時間短等原因,所以存世量較少,元代青花釉裡紅作品更是少,存世也就更為罕見。」李立華說。

此蓋罐通高41釐米、口徑15.5釐米、足徑18.5釐米,造型豐滿渾厚,紋飾層次鮮明,綜合了繪、鏤、塑、模印、貼等多種技法。青花和釉裡紅集於一器,紅、藍交相輝映,整體形成一種氣度雍容而又花團錦簇的藝術效果。

「此蓋罐集多種裝飾手法之大成,是存世元青花中的頂級藝術品。」李立華說,青花的呈色劑是氧化鈷,呈色穩定;釉裡紅的呈色劑是氧化銅,極易揮發,因此對窯室的燒成氣溫要求十分嚴格。由於青花和釉裡紅是性質不同、燒成條件不同的兩種釉下彩,要使青花和釉裡紅都呈色鮮豔,燒制工藝難度很大。

李立華介紹,目前已知類似的元代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器物在全世界範圍內僅有四件存世,河北博物院這件是最大最完整的一件。北京故宮博物院與這件幾乎一模一樣,可稱孿生兄弟,另外兩件在國外。

經過考古人員專業清理,這個並非墓葬的洞穴內共出土瓷器11件。經文物考古人員初步鑑定,這批瓷器應為元代作品。此次發現,與1980年在江西高安出土的元代瓷器一併,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元代青花瓷最重要的兩次發現。

這件國寶出土半個世紀以來,直到上世紀90年代,僅有過一次十多天的短暫公開展示。直到2013年6月,河北博物院新館開放,這件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和與它同時出土的青花海水龍紋帶蓋八稜瓶等珍貴文物,才得以讓世人細細品味觀賞。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青花與青花釉裡紅
    青花,即青花瓷,是以鈷為著色料,直接施透明釉,經高溫一次燒成藍白兩色相間的藝術品。圖一青花魚藻凸花牡丹大盤,盤口為菱花口板沿,口沿、內壁青花的留白凸起纏枝花卉,盤心青花繪魚藻紋。印花凸起紋飾本是元代白釉、卵白釉瓷器常見的裝飾方法,移植到青花瓷器上非常少見。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中國作為瓷器之國,從古至今聞名四海內外,今天我們便來說說瓷器裡面的一種裝飾手法,青花釉裡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花加紫」,這是在青花間用釉裡紅加繪紋飾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
  • 國家博物館藏瓷器高清大圖——釉下彩(青花與釉裡紅)
    主要包括青花,釉裡紅和青花釉裡紅等品種。元代以前釉下彩瓷器,主要有唐代長沙窯,宋,金時期北方磁州窯等。元明清時期是釉下彩瓷生產的繁榮時期,以景德鎮窯為主,主要有青花,釉裡紅和青花釉裡紅等品種,以青花瓷器為主流。
  • 16件國寶珍品元青花,難得一見
    青花瓷器是元代開始大量燒制,技術也趨於成熟,作為青花瓷器的開端,元青花在中國陶瓷史上歷史地位非常的高,而且數量稀少,可謂件件國寶。全世界共400多件元代青花瓷器,國內收藏有150多件。今天我們就走進國內博物館,一睹國寶珍品元青花。
  • 尋找:元青花官窯
    最後,無奈以兩個銀元的價格把那對青花象耳瓶賤賣給一位英國軍官。那位英國軍官帶著這兩隻青花象耳瓶漂洋過海回到了英國,轉手賣給戴維德爵士,現收藏在大英博物館第95號展廳。1950年,美國波普博士以這對帶款的青花象耳瓶為標準器進行研究對照,確定了元青花的身份,正名為「至正型」器。
  • 明宣德青花釉裡紅折枝果雲龍紋盤
    釉裡紅是釉下高溫銅紅釉,據《宋史》記載宋代燒制過「紫花坐墩」,這被認為是釉裡紅的最早記載。可惜由於南北宋都被少數民族滅國,特別是南宋,當年的墓葬早被蒙人盜掘一空,一直沒有出土過實物。真正的釉裡紅實物最早出現在元代,所以元代也被認為是釉裡紅的真正起源。今天我們介紹的是明代宣德青花釉裡紅盤。
  • 瓷器中的貴族,青花釉裡紅為什麼少而珍貴
    元青花中的釉裡紅是大家所熟知瓷器種類,在瓷器收藏界頗有名氣,而且因為傳世的作品稀少,所以價格不菲。稍微對古瓷器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相比較其他瓷器種類釉裡紅在瓷器流通市場是極為少見的,那麼除了稀有程度,還有其他什麼因素導致它的價格不斷攀升?
  • 千窯一寶,一紅難求|浣溪復燒青花釉裡紅系列
    青花釉裡紅俗稱「青花加紫」,是將青花與釉裡紅相結合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青花釉裡紅兼有青花瓷的明淨素雅,釉裡紅的深沉濃鬱。因而,青花釉裡紅自誕生之日起,歷經數百年,精品迭出,一直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名貴品種。
  • 清康熙青花釉裡紅壽字菊瓣盤
    正面花瓣的邊緣用青花描就,中間用釉裡紅來呈現,花瓣的筋脈清晰可辨。背面雖無青花輪廓,但片片花瓣排列整齊,並不顯得凌亂,質感和細微之處交代十分到位。可見,工匠費盡心思,使其栩栩生如。釉裡紅部分多處的綠色苔點兒,是點睛之筆,讓人聯想到美麗的康熙豇豆紅。在中央青花如意紋、釉裡紅雲朵紋等幾層邊飾的襯託下,繁體的青花「壽」字格外醒目。
  • 元青花解析,教你如何看懂「假」青花.
    【一】首先搞清楚兩大前提1.歷史上並沒有元青花仿品見(中國陶瓷)461頁2.中國元青花仿品是從1985年開始,只今有30多年歷史,真元青花的歷史700多年。
  • 精品元青花收藏可遇不可求
    元青花在露胎處經常顯出或淡或濃的紅黃 色。這種現象,是在入窯後火燒形成的。平常稱做窯紅或火燒紅、火石紅。元青花的窯紅從根本上說是因為胎土中含有鐵元素而形成的。
  • 元青花官窯與民窯區別很大
    浮梁瓷局1278年(至元十五年),元王朝在景德鎮設立浮梁瓷局,專門為元皇室燒造瓷器,創燒了樞府白釉、青花、釉裡紅等品種。2005年7月,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在佳士得創下2.3億元的世界拍賣成交記錄,而在此前,它只是一戶人家裡裝CD的罐子。元青花從此大熱,各種仿品也層出不窮,而且仿得越來越好。
  • 瓷器鑑賞:都是「紅釉」,有什麼不一樣?
    很遺憾,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篆書款識的紅釉雞心罐是一件現代仿品。器物底部款識書寫的間架結構偏軟,筆觸痕跡過粗,青花發色顯得太過濃豔,青料在釉層底部的沉穩度不夠,顯得較為漂浮,底釉釉層顯得較為板結,露胎部分胎質偏粗;紅釉的顏色太過豔麗,上面的斑斑點點與底釉之間的融合感呈現不好,顯得較為隔閡;器物造型口沿做得過小,口沿上面的唇口線不夠飽滿。所以這是一件現代仿品,不具備收藏價值。
  • 淺聊稀世罕見的元青花
    真正到代元青花蘇麻離青料特徵:流淌狀鐵斑、暈散鐵斑自然無規律可尋;蘇麻離青研磨不精細的地方出現炸花、胎釉下陷胎骨內陷!青花的深沉感、下沉感~可以感受的到。
  • 元青花真品均不寫款 落"大元某某年制"可判造假
    中國藝術品鑑定與評估委員會常委、鑑定專家王勝勇表示,元青花瓷器存世極為稀少,目前,在國外各大博物館有記載的元青花瓷器有200多件,國內有記載的元青花100多件。而頗受藏家推崇的元青花人物紋瓷器,目前已知確定的國內約有八九件,在世界範圍內也僅有30幾件。
  • 百窯而難求其一,故成精品|魚藻紋青花釉裡紅缸杯
    青花與釉裡紅,天性乃是冷暖兩重天。前者要求溫度偏高氣氛淡,後者要求溫度偏低氣氛濃,燒造難度無以復加。若青花燒得翠藍則釉裡紅灰飛,若釉裡紅髮色鮮潤則青花青黑。但看似水火難相容的二者,卻在機緣之下兩相結合,成就了中國瓷器史上的又一創舉。由於燒制難度大, 「十窯九不成」是常事。
  • 為什麼青花瓷中的元青花那麼值錢,「鬼谷子下山」為2.3億
    但從湖北省博物館遊覽出來之後,才發現原來在青花瓷中屬元青花最值錢。2005年7月一件「鬼谷子下山」元代青花瓷罐在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以2.3億元人民幣成交,轟動全世界,「元青花」儼然頂級古瓷器的代名詞。圖為元青花蓮花紋玉壺春瓶。元代(1279—1368年),1984年黃梅縣十裡村小學出土。此器是元青花典型器。從那以後,「元青花」也屢屢創出令人咋舌的拍賣佳績。
  • 2019拍賣榜瓷器Top50:單色釉、高古瓷成市場新寵
    雍正御製青花釉裡紅雲海騰龍大天球瓶 成交價:1.472億元 北京保利2019春拍 清乾隆青花釉裡紅雲龍紋天球瓶 諮詢價 成交價:5664萬港幣 保利香港
  • 君子以文會友,以藏交友,解析元青花
    元青花瓷以景德鎮為代表,其製作精美而傳世極少,故而異常珍貴,根據時間大致分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個階段,其中又以「至正型」為最 佳。元青花瓷開闢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其富麗雄渾、畫風豪放,繪畫層次繁多,與漢民族傳統的審美情趣大相逕庭,實在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時也使景德鎮一躍成為中世紀世界制瓷業的中 心。
  • 鑑定如何讓你快速鑑別真品元青花的5個特徵,老張有話說
    二、胎元青花的類別只有三類:早期(延佑型)、中期(至正型)和小件器物(南亞型)。早期(延佑型)是還沒成熟,胎體較厚重,並沒有完全瓷化。施影青釉(相對後面的亮青釉),青花發色偏黑灰。中期(至正型)元青花則基本是成熟的元青花,胎體厚薄適中,細膩潔白,瓷釉也是濃厚的亮青釉,青花發色純正幽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