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解析,教你如何看懂「假」青花.

2021-02-19 陶藝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一】首先搞清楚兩大前提

1.歷史上並沒有元青花仿品見(中國陶瓷)461頁

2.中國元青花仿品是從1985年開始,只今有30多年歷史,真元青花的歷史700多年。

特別要警惕某些磚家把假的說成真的,把真的說成.假的.

【二】這是對祖國文化遺產的一種不負責人,不能睜著眼說瞎話,一定要講良心,講良知,講實物,講標準,肯定歷史上的東西,一定要經得起歷史考驗,要想心術正,心理衛生很重要。

1.醫治「恐高症」。景德鎮高仿並不是社會傳說那麼玄,差得還很遠、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把真的元青花拿出來與高仿一比較全明白。

2.醫治「色盲症;要收藏研究元青花釉和色。

3.醫治「軟骨症」,無私才能夠無畏、心軟就眼花、吃了人家、吐不出箴言。只有克服私心雜念,看瓷不看人、尊重科學、尊重器物的本來面目才能做到心明眼亮,實事求是熱愛歷史文化不重視利益地鑑識元青花。

4 當然在識別元時期物品時候沒有發現見過東西很多【上下500年很正常】,只要敢於面對研究,敢於承認。

【三】把握四個時間界限:

1.元青花用的麻倉土到明萬曆就枯竭了。

2.明萬曆以後景德鎮用的是高嶺山的高嶺土。

3.景德鎮高嶺山的高嶺土用到1969年就已經枯竭,現在用的是新發現的高嶺土。

4.元青花用的蘇麻離青到明成化中期就已經完全沒了。

5. 最重要元時期官方瓷器採用是[堊粉].

6 辨識研究元青花和考古一樣必須有實物為依據詳細看

下圖1

圖1

【四】容易讓人上當的四個東西

1:器型,2:紋怖3:鐵鏽斑4:火石紅這四樣都是景德鎮造假者迷惑您上當的手段,所以要特別小心。詳細圖2

圖2

【五】真正元青花必須具備四大要索

1:以麻倉土為骨:官方以【堊粉】

2:施的釉白中見青、如脂似玉、有玻璃質感是元青花當朝穿的衣裳。

3;用的蘇麻離青或與國產混合料是元青花的身份證。

4:具有時代感的紋飾繪畫是元青花的靈魂,什麼叫大開門,具備了元朝時期四個重要索就是大開門。

5: 元代孔齊至止直記載:饒州御土,其色白如粉堊,每歲差官監器皿以貢,謂之御土窯,燒罷既封土不敢私也。或有貢餘土可作盤,盂.碗.碟.注.杯.盞之類,白而瑩色可愛,底色未著油藥處猶如白粉,甚雅薄,難愛護,世亦難得佳者。雖白而堊口耳。其圓器類胎體細膩潔白,當為元代御窯為佳品。圖3

圖3

從圖1.3辨識繪畫松樹、竹葉、梅花、芭蕉、山石等背景茂密繁複,經畫工們細心處理,畫面主次分明,繁而不亂,布局精當,很有層次感。畫面中蕭何揚鞭策馬,須髯迎風飄揚,坐騎正撒蹄狂奔,星夜兼程,頗具動感。

麻倉士感受:

上過手的元青花,會驚奇發現,有些看似很粗糙的元青花底,摸上去卻是光滑,甚若小孩子肌膚,這在元以前和元以後的各代索胎瓷底中是見不到的,元青花中的這種有特殊滑膩感的底足,並不是經過打磨或特殊工藝整修而成,而是由於瓷胎中的一種特殊材料,特殊的性質所造就,它就是麻倉土。圖4

圖4

麻倉土為粘土,具滑膩感,乾燥後成粉狀,吸水性,煅燒後成白色。麻倉土只要用水淘洗即可成胎料,能製作漿胎,粉胎,因其細膩與粉沙狀,又有「滑底沙足」之美譽。古時根據所制瓷器的檔次和大小規格不同,麻倉土的配量也不同,。「所以,二元配方中,麻倉土含量的多寡,會造成胎質和外表的明顯不同,麻倉土的含量高,則足底滑膩感和粉狀明顯,反之則顯粗糙。

【六】元青花青料識別:

不論使用進口料或國產料,在積青處往往產生結晶斑,結晶斑分為兩類:常遇見第一類為進口料鐵鑽斑,含蘇麻離青進口料為主的器物特徵,在顏表深處形成,呈黑灰或黑灰略帶褐色,個別斑近看偶閃銀色亮光,其狀態或沉或浮,。沉者是說斑陷入胎表形成凹痕,有稍深或淺,所謂吃胎,(也叫鑽胎)既此種情況,用手撫摸能感覺到。浮者是說在件器物上並非所有斑都下沉,實際情況仍有不少浮在表面上,形狀各異或碎或聚:肉鬆式線紋狀,星光線碎紋狀,麻亂線碎紋狀,灘涂形碎紋狀,點塊狀及堆積狀等等。圖5

圖5

【七】造型工藝

造型為元朝風格,類型化而非一致化,就是每一類造型只是大致一樣,並不像明清瓷造型十分嚴謹。比如(肅何月下追韓信)大罐類,只是大致相同,每件與另一件高低胖瘦寬窄均不一樣:梅瓶、壺也如此,沒有一件在各個部位尺寸都完全一致(成對者除外)。這既是元朝的認真中有些不拘小節或豪放大度的時代風格,就日前情況看:可能還有不少未發現的品種造型尚待研究歸類。詳細圖6

圖6

工藝上採用手工分段銜接製作,無論何種罐,梅瓶,王壺春,葫蘆瓶及至小件等,,五段三接,三段二接甚至兩段一接情況都有,底足為手工旋削而成,足牆脊平切,脊外稍微科削一圈留沿,足內牆向底中心斜削深淺不一,足底平面旋削留下旋紋(器裡底部也可見此一情況),旋紋中心肚臍狀或鼓或矮或平只有痕跡。中,大罐足底旋削平緩或較平,由於手工製作,口沿,足底的整體平面都有尺寸差異,高底相錯,或凹凸之感,有的還出現跳刀痕,旋裂撕痕等,另外,有些器物其內中心也留有臍狀旋突,能看見圈狀接胎痕,與接縫中自然擠出泥痕,大多突出1~2毫米,較圓潤,也有未擠出泥痕呈一圈凹痕。

【八】麻倉土的鑑賞:

1:從圈足露胎處感受,麻倉土瓷胎即使表面不平整,摸上去仍然有光潤的感覺,象有滑石粉在上面一樣,其它種類的瓷胎則有幹而澀手的感覺。

2:麻倉土瓷胎斷口截面有個小空隙,當然我們不能為了鑑定而打碎瓷器去觀察,但你可能會在圈足處發現這一特徵,其它瓷胎絕無這些特徵。

3:麻倉土【堊粉】瓷胎透光性極好,夜間將25瓦的節能燈放入壁厚達一釐米厚的瓶裡,也能透出「肉紅色」的光:(肉紅色的透光也可看作其特徵之一)。

圖7

以上幾種特徵是麻倉土瓷【堊粉】胎獨貝的,其它瓷胎不可能同時具備那幾個特徵。可以肯定說,如今仿製不出麻倉土。麻倉土因出於浮染具新正都的麻倉山而得名,元朝稱「御土」,為官府所壟斷。入明後成了「官土」,始稱「麻倉土」。明*王宗沐[江西省大志]卷七[陶書●砂土]詳細看圖7

中載:「陶土出新正都麻倉山,曰千戶坑,龍坑塢,高路坡,低路坡,為官土。土埴壚勻,有青黑縫,糖點,白玉,金星色。

【九】元青花鑑定不可忽略步驟

圖8

1;足底釉斑,罐,瓶類足底平面往往沾有釉斑或砂粒,對此有兩種說法,一是自然說,既上釉過程中器物於工作面自然沾土,或是手抓痕,既沾在手上的釉在操作時沾到足底,二是人為,為瓷在上釉前式釉斑。用來區分提供各層次等級階層使用。

2:棕眼和縮釉斑,一些器物面上有燒制時自然留下未彌合的棕眼或縮釉斑,一兩個,三四個或較多,也有器物沒有,這和窯口不同的燒制條件有關,只能做參考。

3:桔皮紋,有不少因手工製作,在上手撫摸胎表面時略同摸桔子皮的起凹凸不平或粗麻感覺相類似,還有某些器物表面較平緩此點並不明顯,也只宜做鑑定過程參考。詳細看圖8

相關焦點

  • 君子以文會友,以藏交友,解析元青花
    元青花瓷以景德鎮為代表,其製作精美而傳世極少,故而異常珍貴,根據時間大致分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個階段,其中又以「至正型」為最 佳。元青花瓷開闢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其富麗雄渾、畫風豪放,繪畫層次繁多,與漢民族傳統的審美情趣大相逕庭,實在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時也使景德鎮一躍成為中世紀世界制瓷業的中 心。
  • 2.3億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老儒為大家介紹一下,元青花的前世今生。元青花,顧名思義是元代的青花瓷器。元代在中國歷史上一個頗有爭議的朝代。但是無可否認的是,元代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疆土巨大、文化豐富多彩的大時代。特殊的歷史條件創造了特別豐富多彩的文化,元青花就是一例。
  • 「至正」青花象耳瓶的曲折身世與元青花發現
    吳賁熙原本是想在北京琉璃廠將那兩個青花瓷瓶脫手的,不想那裡的行家們都因為瓶頸上面的「至正」年款而斷定為贗品。他帶著這些國寶到了英國,託當地的「福清幫」介紹,將6件元青花都賣給了喜愛中國瓷器的英國學者帕西瓦爾·大維德。吳賁熙用這筆錢在倫敦開了家餐館,至死不敢回中國(此人後來被一些媒體稱為愛國華僑)。
  • 元青花官窯與民窯區別很大
    2005年7月,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在佳士得創下2.3億元的世界拍賣成交記錄,而在此前,它只是一戶人家裡裝CD的罐子。元青花從此大熱,各種仿品也層出不窮,而且仿得越來越好。目前,研究元青花的學者大體將元青花分為兩種,一種是『伊朗型』,一種是『菲律賓型』。『伊朗型』元青花體型較大,青花發色藍豔,而『菲律賓型』器型較小,發色有點偏灰。器型大、發色藍豔的多為官窯,器型小、發色灰的多為民窯。
  • 一鏟子挖出的頂級元青花: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
    新華社石家莊7月13日電 題:一鏟子挖出的頂級元青花: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新華社記者高博在河北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李立華看來,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是一件堪稱裡程碑的瓷器極品,代表了元青花的最高水平。建築工程隊在保定市永華南路小學基建施工,當地基挖到一米來深的時候,一個工人一鏟子下去,一個洞穴出現了,裡面竟然是一批瓷器……這一鏟子,就挖出了頂級國寶——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元代是中國陶瓷史發展的轉折點,但因元代青花瓷器燒制時間短等原因,所以存世量較少,元代青花釉裡紅作品更是少,存世也就更為罕見。」李立華說。
  • 收藏馬未都講解筆記: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元青花大罐
    主要介紹元青花文化,元青花蓮池鴛鴦執壺,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元青花和蘇麻離青,元雜劇和元青花等內容。現場鑑定的藏品包括:明萬曆青花瓷罐,清道光鬥彩瓷碗,出廓璧,紫泥壺,明崇禎仙人乘槎青花碗等。鑑寶檔案提供《收藏馬未都》視頻全集的在線觀看和主要內容介紹(節目要點筆記)。
  • 精品推薦·世界罕見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盤》鑑賞解析
    同樣的一件元青花「錦香亭圖」罐,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也拍出了4900萬人民幣的高價。該罐上所繪場景出自元代著名劇作家王仲文雜劇《孟月梅寫恨錦香亭》,表現了唐玄宗時期才子佳人陳圭與孟月梅曲折的愛情故事,此兩罐是稀世珍品——元朝人物故事青花罐八件中的兩件。兩罐繪畫中的主題人物故事雖不一樣,但器物的高度、直徑等卻大致相同。頸部、肩部也都分別繪上了相似紋飾。
  • 淺聊稀世罕見的元青花
    青花的深沉感、下沉感~可以感受的到。 元青花瓷積釉的地方那種蝦青色,這是由於釉裡含鐵量比較高,淘洗不精,在窯裡氣氛不好形成的,一般新仿瓷沒有這種特點。
  • 精品元青花收藏可遇不可求
    元青花在露胎處經常顯出或淡或濃的紅黃 色。這種現象,是在入窯後火燒形成的。平常稱做窯紅或火燒紅、火石紅。元青花的窯紅從根本上說是因為胎土中含有鐵元素而形成的。
  • 鑑定如何讓你快速鑑別真品元青花的5個特徵,老張有話說
    對於元青花的研究,並不是我們中國人開始研究的。而是由兩個外國人開始的。民國初年,有人拿了一對青花雲龍紋象耳瓶到北京琉璃廠叫賣,哪位當時沒有人認識這東西,所以沒有人敢收這東西。後來碰見一個身穿軍服的外國人出了兩個銀元的價錢給買了。這兩隻青花雙象耳瓶便漂洋過海來到了英國。這位軍人把它們捐獻給了大維德基金會博物館收藏。
  • 尋找:元青花官窯
    元代,大家的印象是疆域遼闊,軍事強大,還有謎一樣的元青花。元青花在江西景德鎮仿佛就一夜之間長大,帶著外來的血統,功能是為元政府帶來貿易利潤?
  • 為什麼青花瓷中的元青花那麼值錢,「鬼谷子下山」為2.3億
    但從湖北省博物館遊覽出來之後,才發現原來在青花瓷中屬元青花最值錢。2005年7月一件「鬼谷子下山」元代青花瓷罐在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以2.3億元人民幣成交,轟動全世界,「元青花」儼然頂級古瓷器的代名詞。圖為元青花蓮花紋玉壺春瓶。元代(1279—1368年),1984年黃梅縣十裡村小學出土。此器是元青花典型器。從那以後,「元青花」也屢屢創出令人咋舌的拍賣佳績。
  • 元青花瓷器怎樣區分官用與民用,也就是官窯和民窯
    元青花雲龍紋梅瓶讓我分兩部分來解釋你這個問題。一、窯址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長江建新表示,經過多年的調查測試,目前學界較為公認的結論是:元青花應為官民同窯,在朝廷「有命」的情況下才進行官窯生產,生產完成後,窯要封停,「御土」也要封存,不得私用。這段時間,就可以進行民窯的生產。
  • 《鬼谷子下山圖罐》究竟是元青花還是明青花?
    可是他沒有珍藏,而是把這個「谷鬼子下山圖罐」這個珍貴的元青花當做儲物罐用。直到1968年,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藝術館舉行了元代的藝術品展覽,其中包括基建元代青花瓷器。通過這次展覽,美國,歐洲這些西方人才認識了元青花的地位,意義和價值,引起了全世界收藏界的廣泛重視,賦予極大的關注。因此元青花的價值就暴漲,因為元青花的存世非常少,應了中國那句老話「物依稀為貴」。
  • 國家寶藏之元青花價值過億,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其主因愛殉情
    2005年7月,倫敦佳士得拍賣行拍賣「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瓷罐,以1568.8萬英鎊(約2.6億元人民幣)成交,創亞洲藝術品成交價的最高紀錄。因此,元青花名聲大噪,市場上關於元青花瓷罐贗品更是層次不窮,更是掀起了仿古作偽瓷器的高潮。當「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瓷罐拍得如此高價之後,不論是專家還是收藏家,就連普通老百姓都想要一睹這元青花的魅力。
  • 元青花真品均不寫款 落"大元某某年制"可判造假
    中國藝術品鑑定與評估委員會常委、鑑定專家王勝勇表示,元青花瓷器存世極為稀少,目前,在國外各大博物館有記載的元青花瓷器有200多件,國內有記載的元青花100多件。而頗受藏家推崇的元青花人物紋瓷器,目前已知確定的國內約有八九件,在世界範圍內也僅有30幾件。
  • 青花瓷5之王剛老師也曾經被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的拍賣所震撼
    一、元青花的產生元朝雖然時間很短,但是我們談到元代瓷器的時候,常說這麼一句話:「工匠四方來,器成天下走。」講的是能工巧匠從天南地北聚集在一起,將做出的瓷器再銷售到世界各地去。這些瓷器當中,就有元青花。所以元青花到了元順帝至正年間,已經燒的非常成熟,一夜之間橫空出世。但元青花到底從哪兒演變過來的卻不得而知。
  • 古墓被炸9次,卻撿漏兩件逆天「元青花」,價值不輸鬼谷子下山
    相信對瓷器有所喜好的網友肯定知道元青花的價值吧,如今全世界真正的元青花數量估計是少得可憐,為此這也是造成了為什么元青花的價格越來越貴的原因了,所謂「物以稀為貴」啊!穀子下山元青花大罐在十餘年前的時候,也就是2005年代倫敦佳士德舉行的拍賣會上,我們中國的瓷器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居然被拍出了2.3億的天價,當時這消息公布之後,可謂是震驚世界。
  • 16件國寶珍品元青花,難得一見
    青花瓷器是元代開始大量燒制,技術也趨於成熟,作為青花瓷器的開端,元青花在中國陶瓷史上歷史地位非常的高,而且數量稀少,可謂件件國寶。全世界共400多件元代青花瓷器,國內收藏有150多件。今天我們就走進國內博物館,一睹國寶珍品元青花。
  • 物以稀為貴:為什么元青花會動輒上千萬?
    元青花,我們並不生疏,其製作精美而傳世很少,故彌足珍貴。元青花瓷歸於居奇,這些年在國內外元青花拍賣市場上的報價始終是屢創新高。特別是 2005 年 7月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倫敦佳士得拍賣公司創下了 1400 萬英鎊,中國元青花拍賣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