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良裕:學校文化是學校的靈魂

2020-09-03 名校長工作室

對「文化」一詞的理解,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萬事通」百度老師也說,給「文化」下一個準確或精確的定義,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只是籠統地解讀為: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看來,談「文化」者應該是「高人」或者說是「有文化」的人。

對於我來說,談學校文化有些不自量力。之所以想一吐為快,還是因為26年學校工作中與學校文化的親密接觸,在親身經歷與耳濡目染中對學校文化不斷深入的理解。在我看來學校文化是神秘的存在,我們都承認,同時也能感覺得到學校文化的真實存在,而且是無時無處不在,但是卻又說不出、找不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可能就是學校文化的魅力所在。

就這樣,在對學校文化懵懵懂懂的認識和理解中,26年過去了。在這個過程中,我能深深地感受到「文化」在學校土壤裡是何等重要。今天再談學校文化,終於有了自己的些許思考和見解。

學校文化是什麼?學校文化是學校的靈魂。人「丟了魂」就是行屍走肉,學校如果丟了文化就不能稱之為學校,正所謂「校無文化不立」。每一所學校從成立之初就產生了文化,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文化會始終伴其左右,甚至可以這樣說,假如一所學校停辦消失了,但是這所學校的文化卻不會消失,或者說很難消失,還會在一定範圍內產生影響,甚至很活躍。當然一所學校的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存在,學校文化會伴隨著學校的發展而成長,學校和學校文化相互成就著對方,誰也離不開誰。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學校文化起著導向、引領的關鍵作用。

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說法:「這個人很有文化」「這所學校文化底蘊很深厚」,我認為,這裡所說的「文化」,從個體層面看就是指素質,從團隊、集體層面看就是指這個團隊或集體的氛圍、風氣。在學校,教師的素質決定著學校的氛圍,反過來學校的氛圍會影響教師的成長。作家梁曉聲談到文化時說:文化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不難理解的一句話卻很好地揭示了文化最本質的東西,由此我想到了:一所有文化的學校必然是時時處處為師生成長著想的學校,在這樣的學校裡,師生的狀態始終是積極向上的,老師心裡真正裝著學生,學生心裡真正念著老師,師生有著真正的家國情懷。學校文化最終聚焦師生,在學校師生身上散發出來。這也說明,文化是一種生命存在,是有生命力的。

學校文化的功能到底是什麼?我們經常說「文化立校」「文化育人」,可以說學校文化創建是辦好一所學校、培養優秀師生的基礎工程和頭等大事。因為只有文化才能實現「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無論是課程育人還是管理育人,只有上升到文化育人的高度,師生的教與學狀態才是積極主動和自覺的,這種狀態下的教與學才是真實有效的。在這種狀態下,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規矩,已經不是一種冷冰冰的、讓人畏懼和排斥的存在,而是成為學校每名師生心中和行動上一種自然而然的認同與表現。由此可見,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文化是評價一所學校優劣的最重要和根本標準。

如何培植卓越的學校文化?學校文化不是與生俱來、一成不變的,而是伴隨著學校的發展不斷成長。學校師生是學校文化的傳承者,學校發展、學生成長要靠教師來完成,因而培養教師、讓教師有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其次,要做到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環境文化建設「三管齊下」,學校文化建設需要不斷優化理念、制度,確保文化成長有好土壤。再次,因為學校文化建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團隊全體成員前僕後繼、繼承創新,確保文化成長的可持續。

學校文化中有先進成分,也有落後元素,如何才能讓學校先進文化佔領制高點,從而成為學校文化的主流,這點至關重要。創造、培植、傳承學校文化的主體是學校每一名教職工,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一些代表人物,比如一些名師、業務骨幹,這部分人能引領學校老師愛崗敬業、積極上進,從而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在不知不覺中好的教風、學風、校風就會慢慢形成,長期積澱、傳承,學校的優秀文化就會紮根校園,成為主流。所以,培養儘可能多的充滿正能量的好老師,是辦好學校的重中之重。實際上,培植學校文化的過程就是培養老師、培育學生的過程。所以說學校文化建設和學校師生成長是相輔相成、互推共進的。

學校文化根植於校園,顯現於師生,並始終伴隨和影響著師生。作為學校管理者,要始終把學校文化建設放在心上,落實在學校工作全過程,學校才能逐步進入「以文化人」的辦學境界。

來源:準格爾教育體育公眾號

投稿:tougao@mho.cn

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學校發展】學校文化是學校品牌建設的「靈魂」
    學校品牌的根基和靈魂是學校文化,學校品牌的塑造之路必須通過學校文化建設。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品牌建設的「根基」與「靈魂」談到學校品牌建設,首要想到的是「學校文化」,因為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品牌建設的根基與靈魂,脫離學校自身文化建設的「品牌形象」是虛假、不真實的。
  • 鳳凰:厚植學校的文化靈魂
    紅網鳳凰縣分站9月2日訊(通訊員 龍志先 麻炳周)「我們每一所學校都是獨一無二的,學校要有自己的特點,要有自己的文化,要有鮮活的靈魂。」8月30日至9月1日,在學校開學報名期間,鳳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吳漢章深入箭道坪小學、思源學校、阿拉完小、落潮井學區、黃合學區、茶田學區、鳳凰二中等學校督查開學工作情況。
  • 針鋒相對: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校長並非學校的靈魂,到底如何理解
    校長並非學校的靈魂,北京大學絕不會因為校長更替而失去其「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特質;但校長絕對是學校的靈魂人物,北京大學就因為蔡元培校長而大興「思想自由、兼容並包」風氣。校長如何成為學校的靈魂人物?最核心的是價值領導。
  • 獨特學校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
    學校文化管理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強調人在管理中的主導地位,尊重人的價值,想方設法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實現組織目標,以謀求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的。總之,文化管理是重視人、尊重人、依靠人、激勵人、發展人的管理。
  • 【學校文化】掌聲:穿越學校文化視野的音符
    摘要:任何文化行為只有符合學校文化的價值、學校文化的精神、學校文化的理念,才能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合格「構件」,「掌聲」這一尋常的學校教育資源也是穿越學校文化視野的音符,有它自身的文化學意義、文化性期待、文化式表達、文化力引領。
  • 學校發展願景對學校文化建設有多重要?
    那多年以後,當學生們提起曾經的學校,它還能不能贏得學生的稱讚和掌聲?一所學校能不能長久、持續的發展,能不能贏得師生和社會的掌聲,取決於它有沒有「文化」,有沒有「靈魂」。只有「文化」和「靈魂」才能穿越歷史,引導當下,通向未來。
  • 如何正確的理解學校文化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說:「欲知明日之社會,須看今日之校園」,簡約而深刻地指出了學校文化的重要作用。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學校文化有一種被過度解讀、集體消費的趨勢,無論何地都會聽到人大談「學校文化」。文化是學校的靈魂,也是學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只有正確的理解學校文化才能發揮其潛在而巨大的教育功能。
  • 學校行為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學校行為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學校行為文化是學校行為規範、人際關係、公共關係的綜合反映,通過師生員工的日常行為表現出來,是一種動態 的文化。如果說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核心與靈魂,那麼行為文化則是學校文化的外殼,是傳達和表現這種核心與靈魂的載體,沒有這種載體,學校精神則無法顯現。首先,學校行為文化是對學校精神文化的詮釋,精神文化需要行為文化來展現,行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載體。精神文化主要包括辦學理念和原則,學校願景和目標,校訓、校風、學風、教風等內容,這些都需要通過學校成員的行為來顯現。
  • 西山學校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擁有怎樣的「靈魂」?
    每一所學校 都需要一套理念體系 它是學校的靈魂 亦是學校發展的燈塔 燈塔能照多遠 學校發展才可能走多遠
  • 從事學校文化建設的你知道嗎?什麼是學校文化
    一、學校文化的前世今生最早研究學校文化的是上世紀30年代沃勒的《教學社會學》,國內的教育專家進行學校文化研究,是從本世紀初開始的,他們定義的學校文化,指的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活動中形成的辦學思想,行為準則,規範制度,和辦學環境等。
  • 【學校管理5】學校是什麼?校長是辦好學校的靈魂
    校長是辦好學校的靈魂精彩導讀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凡是一所好學校,必然有一個可能產生歷史意義的好校長,發展的時間至少在十年以上。校長任期如果太短,是不可能有足夠時間辦好一所學校的。在所有的社會機構中,學校也許是最特殊也是最重要的一類。
  • 建設學校特色文化 推動學校品牌發展
    環境育人 注重物質文化的引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校園物質文化是實現目的的途徑和載體,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以人為本 凸顯制度文化的特質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繫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
  • 優秀有品位的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
    一天的時間,馬不停蹄從鞏義市西村鎮教研中心開始出發,在孫主任和劉老師還有郜新峰老師的帶領下,足跡留在了各個被檢學校,我們小組負責的校容校貌的檢查這一項。整個校園呈規則的長方形,東西拉開,南邊的牆上是手寫的傳統文化的篇章,南牆緊挨的是一排數十米的黃色的木質遊廊,走在遊廊中,看著藍天白雲,誦讀著南牆上的詩篇,很愜意。
  • D舞靈魂舞蹈學校:_邢臺日報_邢臺網
    來自D舞靈魂舞蹈學校的小學員們在舞臺上展現出的陽光、自信更是贏得了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D舞靈魂舞蹈學校創辦於2005年,在邢臺市擁有4個直營校區,經營面積2000多平方米,擁有20餘名精英教師授課,在內丘、南和、南宮、沙河分別設有加盟校區和合作校區。截止到2019年,D舞靈魂舞蹈學校累計培訓學員超過10000名。
  • 文化改變,學校改變
    文化是學校的靈魂。一所學校應該建立、凝聚或傳承怎樣的文化?如果辦一所令人崇敬的學校,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我想應該離不開「教室文化、教師文化及課程文化」。教室文化。世界上沒有兩所完全相同的學校,也不存在兩間完全相同的教室。
  • 用「小」校徽撬動學校文化建設
    校徽,承載著一所學校的所有文化內涵,它是一所學校辦學理念與人文內涵的集中體現,是凝聚人心的有效載體,是培育校園文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學校辦學思想、人才目標、辦學特色的結晶和積澱。校徽文化屬於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靈魂工程,對於激勵廣大師生奮發向上、追求真理、探索知識、報效社會,形成優良的學風和校風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愛心責任心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靈魂
    我們社會主義教育與其它教育的本質區別之一,就是將德育放在學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這就要求每一位學校領導面對自己 「手下『』的教師要當朋友不當老闆,學校的管理者應該先管好自己,並身體力行的當好稱職的教師,特別是校長首先應該是教師的模範。
  • 常德郡德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打造特色品牌學校
    紅網時刻 通訊員 楊一番 常德報導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品牌建設的根基與靈魂。一所學校的優秀文化是在不斷成長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價值選擇從而積澱而成的。常德郡德學校從長郡校訓「樸實沉毅」逐漸孕育出具有郡德特色的「活力教育」,除開齊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的課程外,還開設了50多門拓展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讓「愛生活、善求知、憂天下、有作為」的育人目標在常德落地生根。學校本著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理念,積極完善文化體系,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提供豐腴的土壤。
  • 常德郡德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打造特色品牌學校
    紅網時刻 通訊員 楊一番 常德報導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品牌建設的根基與靈魂。一所學校的優秀文化是在不斷成長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價值選擇從而積澱而成的。常德郡德學校從長郡校訓「樸實沉毅」逐漸孕育出具有郡德特色的「活力教育」,除開齊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的課程外,還開設了50多門拓展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讓「愛生活、善求知、憂天下、有作為」的育人目標在常德落地生根。學校本著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理念,積極完善文化體系,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提供豐腴的土壤。
  • 學校文化建設:理念文化建設怎麼做?
    一、前言在前面對文化進行了解釋,也對學校文化進行了解釋。我們來說說,學校文化建設具體有哪些內容,給學校領導一些經驗作為參考。回顧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核心,學校文化是一種對學校有積極作用的影響力。那麼簡單地理解本篇的題目,學校文化建設分別有哪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