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橋南廣場改造住改商最高可獲6成鋪價補償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海珠橋車來車往的景象,或將成為歷史。(資料圖片)

婚紗街的商鋪今後將統一入室經營,而檔主擔憂的拆遷問題,目前也已經出臺了補償辦法。

(資料圖片)

記者 吳瑕 實習生 吳夢

醞釀多年的海珠橋南廣場舊城改造啟動將近半月,記者昨日從海珠區更新辦獲悉,由於首輪徵詢工作涉及到眾多僑房,因此原定於4月10日截止的徵詢工作需要延遲。而針對婚紗街商鋪擔憂的拆遷問題也出臺了補償辦法——拆遷人可按照經營性用房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價的60%或50%給予補償。

而關於海珠橋,網友多贊成初步規劃,將海珠橋改成步行橋。

婚紗街檔主擔心

入室經營鋪租高

本次海珠橋南廣場改造,涉及馳名海內外的「婚紗街」。根據改造初步規劃,目前江南大道北兩旁以及散落在內街巷中的婚紗鋪,今後將統一進駐到位於江南大道北東面的大型婚慶廣場中。婚紗街商鋪的業主們現在最關心的是對於商鋪的補償問題。

記者昨日從海珠區更新辦獲悉,本次舊城改造項目中,首次根據最新實施的拆遷條例對於居民「住改商」房屋提出了賠償方案。按照有關部門規定,擁有合法產權、由業主自行「住改商」的住宅房屋,被拆遷人選擇異地永遷或就近安置的,按住宅用途進行補償安置。當中規定,選擇貨幣補償的,1997年4月1日前改為經營性用房,拆遷人可按照經營性用房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價的60%給予補償。而1997年4月1日《廣州市城市規劃條例》實施後至2001年市規划行政管理部門頒布的住改商管理規定實施前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則可按市場評估價的50%給予補償。

昨日,記者走訪婚紗街的商鋪了解到,近年來江南大道兩旁內街巷中建起了不少小型的婚紗廣場,以分租的方式對商戶進行租賃。一家專賣披肩禮服的「太喜婚慶」老闆陳女士告訴記者,目前店裡的生意主要以外貿和珠三角客戶為主,婚紗街一旦拆遷改造,其生意也不會太受影響,但是目前每月的店租金約1500元,一旦改成入室經營,陳女士擔心再也找不到這樣低價位的商鋪。

海珠橋若限行 逾10萬人受影響

本月中旬海珠橋南廣場改造的初步規劃一經媒體披露,隨即引發了市民和網友熱議,超過200多名網友參與了大洋網發起的「改建步行橋你怎麼看?」的投票和討論,當中絕大多數的網友對此表示贊成,認為海珠橋「變身」步行橋有多個因素支撐,比如「80多年的橋齡,交通壓力大」等。

網友:最好在旁建新橋

住在市二宮附近的趙小姐說,她從小是「橋南居住,橋北上學」,對海珠橋步行化充滿憧憬,「假如海珠橋能變成純步行橋,老百姓便可以在兩個市民廣場間輕鬆來往,或者在橋上悠閒『嘆』江景……」大洋網友「採菊南山」也指出,「海珠橋能使許多廣州人追憶往事,海珠承載了廣州太多的歷史和文化,海珠橋是廣州人引以為傲的『名片』。年邁的海珠橋畢竟再也無法承載車輛和行人的雙重重壓,是否重修之後只作為人行通橋,而在旁另建通車橋。」

 

擔憂:10萬人出行受影響

不過,如果要改造,市民出行如何解決?大洋網的調查顯示,網友認為目前制約海珠橋改造的主要因素就是「還沒有配套設施分流交通。」

昨日下午5點下班高峰期,記者在橋腳目測發現,海珠橋一分鐘之內通過的車輛大概是有150輛,也就是說,高峰期每小時的車流量接近1萬車次,而目前途經海珠橋的公交線也有近20條,無論是車輛繞行還是行人步行過橋,花費的時間肯定要比目前多得多。根據有關部門的估算,海珠橋變成步行橋後,每日出行受影響的市民可能超過10萬人次。

而記者走訪了解到,假如海珠橋禁止行車,車流便只能取道西側的解放橋或者東側的江灣橋,這兩座橋梁分別距離海珠橋300米和600米,但若真要繞行,需要借道的距離遠不止幾百米。更重要的是,繞行道路的交通壓力也已趨於飽和——連接三橋的東西向道路,無論是沿江路還是濱江路,還是輻射周邊地區的一德路、泰康路、同福路,都已是車流「爆棚」的市區主幹道。「海珠橋禁行,必須公交配套先行!」不少網友在發表意見中強烈建議。

對此,中山大學空間傳播研究所所長、建築學家馮原指出, 「海珠橋南北目前有地鐵2號線貫穿南北,以廣州目前的經濟實力,再建一座新橋或者隧道已不是一件『難事』」。

它承載太多記憶 不妨建成「博物館」

海珠橋該重建還是改為步行橋,社會各界一直爭議不斷。對此,馮原認為,建設於20世紀初期的海珠橋,作為珠江上的第一座現代鋼結構橋梁,具有其劃時代的意義。與所有後建的橋梁相比,海珠橋有三個特徵是不可取代的:第一:海珠橋開啟了珠江上的橋梁時代;第二:它把舊廣州城的中軸線延伸到河南,奠定了珠江兩岸的城市格局;第三:海珠橋的鋼鐵桁架變身為一種典型的地標,表徵了舊廣州的城市記憶,迄今為止沒有一座新橋能做到這一點。

「作為廣州市第一座跨江大橋,承載了幾代人的集體記憶。」馮原指出,雖然如今的海珠橋橋身早已不堪重負,但不能僅僅從交通功能上來看待這個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的城市地標。「今天已有很多的橋梁和隧道在疏導交通,相反,那些能夠喚起公共記憶的城市地標卻越來越少。我認為,海珠橋應儘可能恢復到它原初的模樣,變成一座能承載歷史記憶的景觀之橋。」

馮原指出,如果恢復海珠橋原貌,改為步行橋,完全可以打造一個廣州城中最鮮活的「歷史博物館」,通過旅遊開發,重新煥發老城區的獨特魅力。

網友意見

網友maher:

海珠橋作為一種文化遺產,最好還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修復,但作為景觀橋使用,只準行人,自行車通過。在海珠橋下或者旁邊另建江底隧道,讓機動車通過。不會影響原來的周邊景觀與正常交通。

dayoo992757:

廣州現在有很多條機動車可以行駛的橋,海珠橋周邊的人文景觀的確比較陳舊,改為步行橋有可行之處。不過連接河南河北的機動車行駛橋梁好像並不多,難道以後這些橋梁都舊了,都改為文物景觀嗎?這樣的規劃是否利於城市的遠景藍圖呢?

dayoo991297:

直接把海珠橋改成步行橋就行了,原滋原味。

dayoo983004:

海珠橋鄰近就有一座新的大橋貫穿解放路至河南。把舊海珠橋改建為觀光人行橋,是非常有意義的。海珠橋如同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那樣承載了一段曾經輝煌的歷史,對本地城市的文化歷史具有極為顯著的地位。

相關焦點

  • 海珠廣場周邊片區品質提升
    原標題:海珠廣場周邊片區品質提升   近日,海珠廣場周邊片區
  • 海珠超靚地段舊村全面改造!荔灣這裡拆遷可入住
    目前嶺南公園的一個組成部分——嶺南廣場在去年12月全新亮相,定位新城市客廳,已是新中軸線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一手住宅少 均價已達8.5萬/平目前,新市頭村周邊的一手住宅項目較少,僅有珠江帝景紫龍府在售,且還是189平的大戶型產品,帶裝修均價要8.5萬/平,預計2018年6月交樓。
  • 海珠廣場周邊片區「靚」度再提升,二期項目開始招標
    改造範圍圖 將海珠廣場打造成華南現代金融總部新高地 廣州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推進海珠廣場片區建設,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越秀區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提出「把海珠廣場片區建設成為國際大都市文化金融 CBD」的目標,越秀舉全區之力做好海珠廣場片區品質提升,計劃實現包含大南路以南、木排新街-太平通津以西、沿江中路以北、解放南路以東面積約40.9公頃範圍內的物業載體、產業布局、城市環境一體化提升,依託廣州民間金融街,推動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民間金融聯盟,將海珠廣場打造成為廣州民間金融新地標
  • 海珠廣場地鐵站,廣州海珠廣場,海珠廣場地鐵出口-廣州本地寶
    A出口 沿江中路   北京南路   僑光東路   海珠橋 海珠廣場   華夏大酒店   天字碼頭 B1出口 一德路   僑光西路   解放南路   海珠廣場 廣州大都市鞋城   萬菱玩具精品家居飾品批發中心
  • 海珠萬達廣場招商進度曝光:萬達PRIME影城、海底撈...12月30日開業
    (贏商網報導)睽違七年,彼時天雄廣場(原天雄布匹市場)施工停滯不前,自去年11月由萬達集團接盤,改造成海珠萬達廣場。如今隨著改造工程與招商進度臨近尾聲,項目也已敲定具體開業時間,為今年12月30日。
  • 大運河遺址棚戶區改造項目範圍內房屋啟動徵收(附補償安置方案)
    六、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具體補償方式及補償標準見《大運河遺址棚戶區改造項目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八、被徵收人如對本決定不服,可在本決定發布之日起60日內向宿州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複議,或在發布之日起6個月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廣州海珠瀝滘分期實施方案獲批!復建房有17個戶型
    廣州海珠瀝滘分期實施方案獲批!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圖/受訪者提供3月12日,記者從廣州市海珠區住房和建設局獲悉,海珠區瀝滘村分區分期實施方案獲批覆。瀝滘城中村改造項目將分四期實施,優先建設復建安置區、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道路。
  • 廣州|海珠廣場,草坪上點綴著大樹,綠化率達60%
    【交通】交通便利,地鐵2號線、6號線,海珠廣場D出口直達,公交線路多。【環境】建於1953年的海珠廣場位於廣州市老城區中心軸線與濱江景觀帶的交點,是廣州唯一的濱江廣場。曾充當海珠橋被炸與重修、解放軍進城等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人角色。
  • 廣州海珠廣場建大型三層地下空間 緩解交通壓力
    海珠橋大修之後重新通車,地鐵6號線通車在即,交通多重利好的海珠廣場無疑將越來越便利,人流量也將大增。記者昨日獲悉,《海珠廣場周邊地下空間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徵詢意見》正在進行公示,未來海珠廣場將建3層地下空間,新增超過5.6萬平方米的地下商業空間,並增加地下步行系統和停車庫,分流地面人流、緩解地面交通壓力。  廣州對地下空間發展規劃極為重視,根據《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到2020年,廣州地下空間開發規模將達9000萬平方米,人均約5平方米。
  • 廣州舊村改造補償辦法要改 今年這些人能獲補償|新聞早茶
    徵求意見的《辦法》中規定:以「人」的方式核定的,由徵收主體或改造主體按照市場評估價收購村民既有合法房屋(含符合「三舊」改造補償政策的房屋),本村村民(戶籍人口)按照人均建築面積50平方米的標準、建安成本回購住房;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籤約的,可按本村村民(戶籍人口)人均建築面積不高於25平方米給予獎勵回購。
  • 最高法判例:住改商房屋的拆遷補償
    對拆遷範圍內產權性質為住宅,但已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經營性用房的補償,各地可根據其經營情況、經營年限及納稅等實際情況給予適當補償。」42號文確定了解決城市房屋拆遷中久拖不決遺留問題的基本原則,即對待遺留問題,不能一刀切,完全按照產權性質不給予住改商房屋有關經營方面的任何補償。
  • 補償安置辦法也出來了……
    早在2001年,瀝滘村成為廣州「城中村」首批試點之一,但舊改之路曲折頗多,直至2018年5月,瀝滘村向投票表決村改造方案的村民派發獎勵金,短短幾日,瀝滘村改造項目全村表決過八成,項目改造終於進入動遷籤約階段。
  • 泉州:橋南立交橋通車 江南新區置業大熱
    有業界人士測算,至2008年年底,江南新區將有超過100萬平方米左右的商住樓入市,新區將成置業新熱點。立交橋通車,一通百通,對於橋南片區乃至整個江南新區房地產來說,不僅僅意味著交通的便捷,更意味著地段的升值前景和未來滾滾的人潮與商潮。
  • 參合農民住院每年最高可獲補償一萬五千元
    至此,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已覆蓋哈爾濱市8區10縣(市),哈爾濱市農民只要每人每年交納10元錢,即可在生病就醫時獲得一定額度的補償,每年最高可獲補償1.5萬元。副市長張顯友出席會議並講話。  財政補助農民每人每年40元  據介紹,此前哈爾濱市已先後啟動了10縣(市)和呼蘭、阿城、松北等3個區的新農合工作,此次新農合工作將在南崗等5區30萬農業人口中展開。
  • 廣州市八大區的城市更新拆遷補償方案匯總一覽(完整版)
    在如此多的城中村改造中,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相信是很多人感興趣的地方。最近就有傳聞,白雲山附近的金貴村拆遷補償可高達7萬元/㎡!孰真孰假?不管真相如何,對廣州來說,舊改確實造就了一個又一個「造富神話」。廣州的舊改補償方案採取的是一村一方案制,那麼,每個村的補償方案又是怎樣呢?
  • 地鐵二號線首個封頂的車站,你認識海珠廣場站嗎!
    遊客都會記得一個地方,那就是海珠廣場,海珠廣場站(Haizhu Square Station)是廣州地鐵2、6號線的一座車站,於2000年3月30日封頂,率先成為了地鐵二號線首個封頂的車站。對於這個說法,廣州人是自豪滿滿的呀。
  • 劉可心律師: 居民住房改商業用房, 拆遷中如何補償? 請珍藏
    住改商顧名思義,就是將住房改成商用房,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在宅基地上直接將住房改成商業用房;二是連宅基證都沒有,直接建造商業用房。對拆遷範圍內產權性質為住宅,但已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經營性用房的補償,各地可根據其經營情況、經營年限及納稅等實際情況給予適當補償。住改商如何認定?
  • 行政補償「空轉」四年 天林商業廣場行政補償一案難題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追蹤|行政補償「空轉」四年 天林商業廣場行政補償一案難題本報記者 晏耀斌 上海報導上海這個拆遷補償案件,整整折磨了中國政法大學何兵教授4年。從不知道告誰,到無法證明補償依據之一會議紀要的存在,再到行政機關反悔不認可會議紀要的結論,到最後當庭拒絕協商,在經歷四年「鬼打牆」式的維權之後,天林商業廣場行政補償一案再次進入死胡同,在不少地方,城建拆遷、補償糾紛進法院解決的呼聲仍然停留在紙面上。
  • 2020廣州燈光節海珠廣場分會場(時間+地點+門票+主題)
    去年海珠廣場燈光作品(圖源:廣州國際燈光節)  廣州燈光節海珠廣場分會場  展示時間:2020年11月18日-12月1日 19:00-22:00  地點:海珠廣場  門票:免費  燈光作品:1組  本屆燈光節將採用「1+3模式」,即「1」個主會場,新中軸主會場(花城廣場、海心沙亞運公園);「3」個分會場,舊中軸分會場(北京路商圈、海珠廣場)、
  • 晉江橋南片區詳細簡介,你知道多少?
    片區改造面積3000多畝,拆遷面積110多萬平方米,涉及池店鎮6個村,其中華洲、大洲、霞美3個村全部被徵遷。 建成(順序分別為1:百捷中央公園首府,2:百捷中央公園華府,3:百捷中央公園領地,4:百捷中央公園墅府,5:百捷中央公園學府,6:百捷中央公園商務中心包含百捷上悅城百捷國際中心寫字樓和酒店 7:百捷中央公園金街,百捷星光城,8:百捷中央公園名門,9:百捷中央公園御府。)項目涵蓋酒店,寫字樓,公園,購物廣場,會所,商業步行街,高端社區等多元物業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