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楚天金報)(記者戴輝實習生賀娟通訊員王茹)一個是英俊瀟灑的飛行員,一個是亭亭玉立的空姐,這樣的家庭組合被人們認為是錦上添花。夫妻都在天上飛,也往往帶有點神秘感。走近「雙飛」家庭,我們會發現,他們也有很多鮮為人知的酸甜苦辣。
浪漫:飛機為媒
來自民航部門的統計,目前在武漢的「雙飛」家庭有30多個,家庭的年收入一般在20萬元左右,在武漢算是白領家庭了。
7月24日,記者在東航武漢公司採訪了幾對「雙飛」夫妻。今年29歲的乘務長毛莉身材高挑,穿著藍格子連衣裙,她的丈夫謝華新32歲,是年輕的機長,小謝不苟言笑,嘴角輪廓分明。今年29歲的乘務長馮映霞面龐清秀,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齒,他丈夫楊詩華也是機長,和謝華新都是天門人。兩個小家庭還是鄰居。還有楊柳和石靖波……
回憶起當年的戀愛史,這群空姐臉上都泛起一絲紅暈。「其實我們的生活很單調,每天除了在天上飛,就是在家裡,活動的圈子很小,只好『內部消化』了。」毛莉笑著回憶說,她和小謝是在飛機上相識的,當時她應邀參觀駕駛艙,發現小謝正神氣地坐在裡面,面前滿是各種儀表,當時她覺得飛行員很了不起。
在一般人眼裡,飛機為媒是很浪漫的事情。記者了解到,「雙飛」夫妻很少經人介紹結合。由於空姐和飛行員經常在一起飛行,在飛機上,大家都會互相認識一下。都是年輕人,下了飛機,他們會邀約到一起參加集體活動。通常的情況是,兩個人在集體活動中互相了解對方,然後,雙方就由集體活動改為兩個人的單獨行動。
一名姓季的空姐告訴記者:「自己和現在的老公在飛機上認識後,經常有空的時候就和大家一起出去玩,第一次約會是老公約我,在麥當勞吃飯,後來被同事看到了,我們倆就不得不談戀愛了。」
現任乘務長的楊柳告訴記者,自己和現在的老公在飛行中認識後,兩人都有共同的愛好,就是運動。她面帶羞澀地說:「我們兩人喜歡參加年輕人的集體運動,比如網球、羽毛球、爬山等,大家一有空就在一起玩,我們發現我們兩個人很談得來,後來我們倆就由集體活動改為兩個人的單獨行動了。」
由於工作關係,「雙飛」戀人的戀愛旅程很漫長。空姐小季說,自己和老公戀愛了近3年,其餘「雙飛」家庭在戀愛時,時間少的也有兩年。和平常戀人不同的是,雙飛戀人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約會,他們太多的時間都花在了飛行和學習上。今年34歲的王機長對記者說,自己在談戀愛的時候,一個星期和空姐女朋友見一面,已經算是很「奢侈」的了。
苦澀:生活就像牛郎織女
對於「雙飛」家庭來說,夫妻間最大的苦惱就是聚少離多。就像是牛郎織女一樣,很久才能見上一面。一項調查顯示,一年中,「雙飛」夫妻在一起的時間不到半年。經常飛行員丈夫剛下飛機,空姐妻子就接著上飛機飛行。半個月見不到一面更是家常便飯。
毛莉對記者說,每逢春節、五一和國慶,她和丈夫多在飛機上度過,每年,他們在空中的時間比在地上的時間長得多。看著飛機上一家三口的旅客談笑風生,她心裡很是羨慕。越是過年過節,「雙飛」家庭越忙碌。毛莉說,她結婚後,一家人沒有在大年三十吃過一次年飯,基本是提前幾天吃。一起外出旅遊、逛公園的時間也很少。另一名空姐告訴記者,自從老公當上機長以後,經常出差在外,最長3個月沒見面。
記者發現,「雙飛」家庭幾乎都是結婚一年以後才要孩子,有的要等3年。一名飛行員苦笑著說,這和夫妻常年分離在外有關。
楊柳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自己在生小孩時,丈夫要出國學習,孩子剛一生下來,丈夫就走了。她坐月子時,丈夫沒有一天陪在身邊。臨分別時,楊柳還「假裝」深明大義地說:「去吧去吧,有爸爸媽媽陪我就行了。」
對於許多「雙飛」家庭來說,雖然夫妻雙方的收入都不錯,但卻沒有時間度蜜月。
感情:愛是寬容
丈夫升為機長後,第一次執行航班任務時,空姐小傅當時挺著大肚子,到機場看老公飛行,看著自己老公操縱的飛機順利地離地、爬升,小傅忍不住流下眼淚。她對記者說,自己為有這樣的老公而感到自豪。她深知,丈夫的工作需要自己的支持,家庭需要她的支撐。為了讓丈夫安心飛行,她承擔了所有的家務和照顧婆家、娘家的任務。
「雙飛」戀人能走到一起,靠的就是互相理解、互相關懷。機長小王說:「我覺得我們雙飛家庭裡最辛苦的還是妻子,她們除了自己的工作,幾乎承擔了家庭裡所有的負擔。妻子可能會因為在飛機上遇到刁蠻的旅客,心裡很煩,回家發發脾氣。作為老公,除了安慰妻子,也不能幫上什麼忙,我們也會主動幫妻子按摩,在飛機上工作,我們心裡都很清楚,空姐也很辛苦。」
東航的空姐馮映霞告訴記者,自從結了婚,家裡的一切家務她幾乎全部包了,很少讓丈夫幫忙做。而且很照顧丈夫的情緒。如果丈夫第二天有飛行任務,頭天晚上,她絕對不會和老公吵架,即使事實上錯在老公。小馮解釋:「他們第二天有飛行,我們是為全飛機上旅客的安全著想,他操縱飛機,身擔飛機上所有人的生命安危,如果心情不好,很有可能會造成失誤,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啊。」
空姐毛莉說:「我和老公新婚剛三天,老公就去德國學習了。我們結婚的時間是2001年2月10日,老公走的時候是情人節的前一天。但我從來沒有怪過老公,他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
毛莉說,對一個家庭來說,責任感很重要,雙方必須懂得照顧彼此的情緒。比如在懷孕的時候,情緒有時不穩定,但是她深知不能和丈夫發生口角,因為丈夫職業的需要,毛莉學會了自己開導自己,學會照顧丈夫的情緒,因為飛行員特別是身為機長的老公,工作不能受情緒影響。
機長小陳對記者說:「自己感到對不起妻子的地方,就是嶽父患胃癌那年,孩子還在襁褓之中,需要人照顧,這是家裡最為困難的時候,然而這時,自己卻去廣州參加飛行比賽,妻子只有請假,這也是妻子工作8年以來第一次請假。」這時,坐在一旁的妻子馬上說:「我們能理解丈夫身上的重擔,他們必須有過硬的技術,我們受這點苦又算得了什麼呢?」安全:夫妻間永遠的牽掛
和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飛機雖然算是安全係數最高的交通工具,但「殺傷力」也最強。一旦飛機失事,機上人倖免的機會遠遠小於其他交通工具。「雙飛」家庭最關心的自然就是彼此的安全。和一般的家庭相比,雙飛家庭的感情交流方式顯得很有趣。
6月份的天氣不太穩定,隨時有暴風雨和雷陣雨,飛行員在空中飛行時,也最怕這樣的天氣。一天晚上,外出的飛機陸續回到天河機場,毛莉的丈夫謝華新駕駛的飛機還沒有回來。機長謝華新這次的飛行路線是從深圳、海口飛往武漢,毛莉看到出行在外的丈夫一直沒有消息,心裡萬分焦急。她接連幾個小時給小謝打手機,卻始終不通。小毛心裡忐忑不安,怕老公在外面出事。凌晨四五點的時候,老公疲憊返回,一下飛機就給妻子打電話報平安。他哪裡知道,為了這一個電話,小毛一直守在電話機前,整夜未眠,直到接到了電話,一顆懸掛的心才放下來。
楊柳告訴記者,老公每次飛行,伴著她的都是揪心的牽掛。「親愛的,我已經落地了。」丈夫每次飛行落地,就會給她發出這條簡訊。一句簡短的簡訊,寥寥數語,向妻子傳達她安全信息,讓妻子少了一份擔心,多了一份寬心。在「雙飛」家庭,固定電話費、手機話費的開銷往往很大。
在飛機上工作時間長了,難免遇到緊急情況,空姐小劉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一次經歷。那是一趟飛往深圳、海口的航班,當天也很湊巧,自己和飛行員的丈夫被安排在一個航班上。在飛往廣州時,飛機不幸遇上了風切變(這一空域的風向、風速都可能突然變化),這時飛機猛然下降。小劉當時心裡十分害怕,但看到飛機上旅客已經一片混亂。作為空姐,她十分鎮定地安慰旅客,為旅客送飲料。但小劉心裡卻一直很牽掛在駕駛艙的丈夫和在家的孩子。她心想,如果這次自己和老公都不幸遇難,自己的孩子豈不成了孤兒了?小劉在客艙默默祈禱,希望能化險為夷。幸運的是,經過飛行人員的共同努力,飛機最終衝出險地,平安降落。
愧疚:無暇關心孩子成長
「孩子,爸爸、媽媽都很忙,沒有時間陪你學習,沒有時間陪你玩,希望你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地成長。」這是一個「雙飛」家庭中,母親所寫日記的一段。母親的期盼,代表了「雙飛」家庭中所有父母共同的心願。
一談到孩子,接受採訪的空姐和飛行員無不一臉愧疚。由於夫妻常年在外,撫養、教育孩子的責任往往落在家裡的老人(夫妻雙方的父母)身上。但父母對孩子的那份感情,孩子對父母的那份牽掛,無不時刻體現。
接受記者採訪時,楊柳穿著一身制服來到天河機場。她動情地對記者說,臨出門時,3歲的兒子飛飛一直跟出門,說:「媽媽,你又上班了,媽媽,你能不能不上班,在家陪飛飛。」小楊只得說:「不行呀,媽媽很快就回來,給你帶你最喜歡吃的巧克力。」
楊柳對記者說,孩子很怕父母穿制服,因為孩子知道,每次父母一穿制服,就要去上班,有時會很長時間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最長的甚至近一個月。「雙飛」家庭的孩子還特別懂事,每次看到爸爸媽媽下班回家,趕快給爸爸媽媽拿行李,拿拖鞋,飛行雖然很累,但到家看到可愛的孩子,就什麼疲勞都沒有了。時間長了孩子就掌握了父母出行的規律,每次想看爸爸媽媽在不在家時就看飛行箱,因為飛行員的飛行箱是從不離開飛行員的。每次早上孩子起床後,就對爺爺奶奶說:我們不吵媽媽,等媽媽睡醒後再陪飛飛玩。楊柳說,對孩子的教育她完全依靠幼兒園,因為她實在沒時間去教育孩子。
空姐小傅的女兒今年12歲,沒有進行過一次培優,因為沒有時間系統地對孩子進行教育,他們只有注重培養女兒獨立生活的能力和學習自覺性。由於夫妻雙方都不能抽出專門的時間對孩子進行輔導,孩子經常會打電話問出行在外的父母,那時即使再累,他們也要對孩子的問題進行解答。小傅驕傲地告訴記者,雖然自己的女兒沒有培過一次優,但是女兒的成績從來都是第一,在這次小學升初中的考試中,女兒又考了全校第一。
空姐小張說,孩子住了幾次醫院,但孩子的爸爸(也是飛行員)從來沒有在醫院陪過孩子,同病房的人還誤以為孩子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小張笑著說:「人們都說幹我們這個職業的都是『六親不認』,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啊。我們從來沒有時間去走親訪友。孩子還小的時候,要接孩子放學,自己又有航班要飛行。為了節省時間,只好想了個辦法,孩子上課時,自己就在車上睡覺,孩子下課,就開車回去,準備行裝。」這樣冬天還好,但到了夏天,天就太熱了。小張就在學校附近的洗腳城辦了張卡,每次就睡在洗腳城裡。
空姐小郭對記者說,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孩子回來對爸爸媽媽說,老師說了,不讓爺爺奶奶去,要讓爸爸媽媽去,但六一那天,夫妻倆還是沒有去,因為要飛行。看得出來那天孩子非常失望。
儘管有許多的酸苦,但接受採訪的飛行員和空姐仍然顯得十分樂觀向上。「工作就是一種奉獻。」一名空姐這樣說道。她說,不論是對家庭,還是對工作,都要傾注一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