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我們日常食物中最常見的豆製品,又稱水豆腐。相傳為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也有說關羽、樂毅。主要的生產過程一是製漿,即將大豆製成豆漿;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漿在熱與凝固劑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膠體,即豆腐 。
豆腐又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味美而養生。也是我國素食菜餚的主要原料,在先民記憶中剛開始很難吃,經過不斷的改造,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被人們譽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產,不受季節限制,因此在蔬菜生產淡季,可以調劑菜餚品種。傳統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主要是因為製作的時候添加的凝固劑的不同。南豆腐用石膏點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高而質地細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滷水或酸漿點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少,質地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於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濃,質地更韌,也較容易烹飪。還有一種是添加葡萄糖酸內酯,稱為內酯豆腐。這是一種新型凝固劑,較傳統製備方法提高了出品率和產品質量,減少了環境汙染。日本名稱叫「絹豆腐」,質地明顯要比北豆腐和南豆腐嫩滑與細膩。而在一般意義上的豆腐多用黃豆、黑豆和花生豆等含蛋白質較高的的豆類製作。也有綠豆豆腐,橡豆腐等等比較另類的豆腐製品,還有的地方會有凍豆腐。
豆腐可是好東西,它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經常吃豆腐,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豆腐雖然好,不能一下吃太多,因為它含有太多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兩小塊豆腐,就可以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
每次出去逛街,總是會在街邊買上一盒炸豆腐,而且每次去都要排隊等候,它家的豆腐咬一口香酥又脆嫩,還是我喜歡的孜然味道,今天逛了趟市場,豆腐還是最物美價廉的食物,最終只拎了一塊豆腐回家啦,感覺今天又省了不少錢,可是腦細胞不能省,就這一塊豆腐要怎麼做,之前做過的豆腐菜再美如若常吃也會吃膩,突然想起昨天在街邊買的炸豆腐,何不用這塊豆腐做道滋味濃鬱、外香裡嫩、嚼口豐富、回味悠長的一道下酒菜呢,說做就開始做。
《孜然香酥豆腐條》的特點,做法簡單,外酥裡嫩
《所有原料》
準備食材:老豆腐1塊
準備調料:孜然粉1大勺,孜然粉2大勺,黑芝麻適量,細幹辣椒粉2大勺,鹽和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
1、我們在做這道菜時候,選購豆腐要選老豆腐,因為老豆腐在製作的過程不易碎,做出來的口感也是非常的酥脆,現在我把一塊老豆腐用清水衝洗一下,然後再把它先切成大厚片,切好以後再切成寬度一釐米左右的組條。
2、熱鍋中加入適量的食用油,能沒過豆腐的高度最好,等油溫在五成熱的時候,一條一條地下入豆腐條,下入鍋中以後先不要翻動,我們先把火調成中火,先給豆腐一面煎定型後,再翻動煎另一面,然後把火調成中低火,把豆腐的每一面都要煎成金黃色外表外酥外得微硬,如果朋友們有喜歡吃更加脆的豆腐,可以把豆腐條煎的時間長點就可以啦。
3、煎好的豆腐條鍋裡面如果餘下的油比較多,那麼我們就把多的油盛出來,然後鍋中再留點底油,接著我們加入提前準備好的調料,孜然粉1大勺,孜然粉2大勺,黑芝麻適量,細幹辣椒粉2大勺,鹽和味精各適量,再把火轉成中火,繼續的翻炒一分鐘左右以後盛出來就可以啦。
》》這道做法簡單的孜然香酥豆腐條,口感外酥裡嫩,這樣做比烤著吃味道更好,即可以作為小零食,也可以做下酒菜,還花不了多少錢。朋友們要學做這道菜的時候要記住以下幾個製作過種的要點。
第一、我們在贊豆腐的時候要選老豆腐來製作,因為老豆腐在製作過程不易碎,做出來以後口感好,如果用嫩豆腐,下鍋後會容易變碎,不易定型。
第二、我們在煎豆腐條的時候要控制好火候,不要著急,一定要有耐性,而且要過煎的過程中不停地變換火候的大小,如果火急了,豆腐外表會變糊,還不定型,口感也不好,所以在整個過程中要用中低火慢煎,看一面煎定型變金黃色以後再翻另一面接著煎,要把豆腐條的每個面都煎成金黃色。
第三、我們在調料的時候,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加入,可以做成椒鹽的,也可以做成麻辣的。
朋友們您只要仔細閱讀本文,按照本文的製作方法正確製作,你一樣可以做出這道非常好吃又酥脆的孜然豆腐條。
朋友們今天的美食製作方法就分享到這裡了,非常感謝您閱讀完本文,如果對您有幫助或者喜歡,那就關注我吧,點個讚轉發出去吧,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美食製作技巧和方法,可以給我留言,「漂亮主婦美食學堂」每天會分享給朋友們各種各樣美味佳餚的烹飪方法,在此「漂亮主婦美食學堂」特別感謝您的支持,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