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空客最新、最先進的單通道窄體機型,由普惠GTF發動機提供動力的A320neo已經開始商業運營半年有餘。
話說自今年第三季度開始,南航也將接收首架A320neo,屆時國內飛友也將有機會體驗全新的GTF發動機帶給這款經典機型的改變。
為什麼特別說到這款發動機?因為GTF發動機使用的齒輪傳動技術將提升16%的燃油效率,並可以減少50%的有害氣體排放。什麼概念?這是一個代際式的提升,它將為每架飛機每年節省超過100萬美元,並減排3600公噸,相當於90萬棵樹一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
如果這些對於一個普通乘客來說還太抽象,那麼,75%的噪音降幅一定會直接改變你對飛行的感受。尤其是經常乘機的你,頻頻被機艙內的發動機噪音折磨得無法安神吧,或者你和小編一樣,就住在飛機起降的航道附近。。。
是不是格外期待呢?
時間確實過得很快。當2011年《時代周刊》把普惠公司剛剛推出不久的靜潔動力齒輪傳動式渦扇(簡稱「GTF」)發動機系列評為「2011年最偉大的50項發明」之一時,它還只是停留在地面上的「機器」。而如今,在五個選用不同型號GTF的機型平臺中, PW1100G-JM發動機自今年年初開始,已經交付給了三家客戶,為7架空客A320neo提供動力,並開始在兩個大洲進行商業運營了。
誠如普惠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蔡多所言:「GTF發動機不再是大家夢想中的東西,而已經成為現實。這就像是一個將來時變成現在時的過程,而現有的發動機技術,則是一個逐漸由現在時變成過去時的過程。」
事實上,普惠公司已經為此花費了20年的時間,投入了100多億美元。除了讚賞與期待之外,在真正「飛起來」之前的每一刻,GTF都要承受著質疑和「不確定」的煎熬。
這款被冠以「改變行業遊戲規則」的發動機,改變了用更複雜的材料或增加更多級數降低發動機風扇轉速的傳統,而是做了減法,減少了六級和數千個活動零件。由於加裝了齒輪箱,GTF發動機可以使風扇在不同於低壓壓縮機以及渦輪機的速度下運轉。
聯合技術(普惠母公司)首席可持續官John Mandyck表示,這項創新技術可以提升16%的燃油效率、減少50%的有害氣體排放,同時實現75%的噪音降幅。重要的是,這些革命性的數字已經在其商業運營初期的表現中被證實。「這意味著,它將為每架飛機每年節省超過100萬美元,減排3600公噸,這相當於90萬棵樹一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
然而,即便是達到甚至超出了當初的承諾,GTF由於啟動時「冷轉」時間過長還是一度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啟動用戶卡達航空甚至因此延遲接收由GTF發動機提供動力的A320neo。
事實上,這是一個在發動機業界普遍會遇到的挑戰。當發動機停止工作之後,核心機尤其是高壓壓氣機(HPC)部位會有一個逐步散熱的過程,基於冷空氣往下、熱空氣往上的原理,整個核心機機匣同心圓的形狀內會因溫差而略有改變,從而導致葉片與機匣發生輕微刮蹭。因此,發動機啟動時都需要進行「冷轉」流程。
蔡多告訴記者:「這在業界是很普遍的現象,與是否使用GTF發動機沒有任何關係。」
事實上,自投入商業運營以來,GTF發動機已經累計超過5000飛行小時,業界對「冷轉」問題的過分關注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其高達99.7%的籤派可靠率。對此,普惠的高層也頗為無奈,公司總裁羅伯特?勒杜前不久甚至公開對媒體表示,對此問題的過度渲染也許屬於故作「噱頭」。此外,據外媒報導,與卡達航空同樣處於高溫運營環境下的印地高航空(Indigo),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並未因「冷轉」時間問題對公司的飛行時刻表產生影響。
目前,普惠已經明確表示,GTF發動機「冷轉」時間過長的問題已經完全解決。「現在生產出來的GTF發動機與V2500發動機的啟動時間相差無幾,到今年下半年,會持平甚至更短」。蔡多說。
當然,煩惱並不是主旋律。就在上個月,關於普惠GTF發動機的好消息不斷。為伊爾庫特MC-21飛機提供動力的PW1400G-JM發動機和為龐巴迪C系列飛機提供動力的PW1500G發動機,分別獲得了FAA和 EASA的認證;同樣由GTF發動機提供動力的巴航工業首架E190-E2也提前成功實現首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第三季度開始,將有南航以及海航旗下的香港快運航空和天津航空三家中國航空公司,先後接收由GTF發動機提供動力的飛機。據蔡多介紹,普惠的服務網絡和一批經驗豐富的流動服務代表,會為每個做服務啟動的航空公司提供前期熟悉系統的服務,同時,也會積極與客戶一起完成首飛訂單、備建及培訓等相關工作。目前,南航已經有三批相關人員被先後派到普惠進行培訓。而GTF的另一個客戶——四川航空——很快也會加入培訓。
對於GTF的未來,普惠已經明確表示,到2019年,它將在油耗現有下降16%的基礎上,進一步下降2%。「GTF發動機的推出開啟了一個新的窗口,讓我們沿著這個方向進一步探索下去,在未來的10年-20年,油耗將會有更大幅度的降低」。普惠真正的雄心在於,藉助齒輪傳動技術定義未來10年或更久的發動機技術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