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的那條小丑魚,還記得嗎?

2020-12-22 電影寶

還記得那條小丑魚尼莫嗎?

讓我們跟著網友們,一起來回憶那段旅程吧。

這個夏天百年不遇地潮溼悶熱,持續地高溫,空氣裡充斥著曖昧陰鬱的水汽。走在街上的人們汗如雨下,眉頭緊縮,仿佛一條條快要窒息的魚。 炎熱的午後,街上幾乎沒有一絲風,整個城市如同一潭波瀾不興的死水。無所事事的我走出家門,躲進清涼空曠的電影院,獨自去赴一場光影的約會,準備去融入深海之中一群小小生命的喜悲,蒸發內心積蓄多時的鬱悶,來打發這個昏昏欲睡的下午。 之前在雜誌上看到了身在美國的子君第一時間發布的《海底總動員》的影評,讓我對這部卡通大片充滿了期待。殷殷地等待了一個多月,看完之後,卻依然有著物超所值的驚喜。走出電影院的時候,心仿佛被包裹在一片水藍色的汪洋之中,清涼沉靜,化解了心裡時時充斥的莫名的煩躁與不安。有一圈一圈細細的漣漪,猶在心湖淡淡的蕩漾,周圍的空氣似乎也清澈起來,蔚藍起來。一些幾乎已經淡忘的回憶,還有一些早已淡漠了的情緒,突然在這個午後變得清晰而鮮活。

一部好的電影,總是會讓人在感官享受之外,尚能收穫一點心靈的感悟與觸動,《海底總動員》正是這樣的佳作,它那麼輕易地穿透了我們漠然的面具,擊中了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角落。我坐在幾乎空無一人的電影院裡,眼前是明麗鮮亮的色彩,耳邊是充滿人情味又妙趣橫生的對白,幾乎可以觸摸到那蔚藍的海水、靈動的魚兒。它喚起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於親情的一種渴望與眷戀。身為芸芸眾生的我們,或許無緣去親身經歷那些刻骨銘心的愛情,那些冰冷陰鬱的絕望,那些傲視群雄的榮耀,但一定都在心底某個角落,珍藏著對親情的溫暖記憶與美好期待。 父母對於子女的愛護、期望、縱容和牽掛,相信每一個人都不會陌生;而身為子女,也都曾經像小魚一般被小心翼翼捧在手心裡疼愛。但是是什麼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擋在了我們之間,讓我們再不會如童年一般全心地偎依,甜蜜地撒嬌?那些承歡膝下其樂融融的日子,它們都到哪裡去了?

其實這是一個太簡單太直白的故事,不過是我們所熟悉的小蝌蚪找媽媽的豪華加長版。而影片中關於愛,關於尋找的主題,也已經無數次以各種形式展現在眼前。也許是因為過於投入,也許是影片拍得實在好看,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心仿佛也隨之暢遊在碧藍的水中。透過藍色的海水,我看到父母與孩子之間那無法割捨的親情,看到成長之中我們都要勇敢面對的種種考驗與挫折,看到真愛可以穿越時空,漂洋過海,創造奇蹟。 坐在黑暗之中的我,如同回到童年,再分不清影像與現實的區別,陪著原本謹小慎微的小丑魚馬林,為了拯救孩子而千裡追蹤,一次次孤身犯險。在開心的大笑之餘,竟然也會孩子氣地淚流滿面。那是一種水藍色的感動,醍醐灌頂般地注入日復一日漸漸荒蕪著的心靈。看到馬林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兒子,從最初弱小稚嫩的生命,到後來自信勇敢的小魚,那份關愛始終不曾改變,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感動如斯,在散場燈亮的一刻依然無法釋然。 那一刻我在想著我的父母,他們從未為我如此披荊斬棘過,甚至連疼愛都不常形於色,以致小的時候,甚至覺得他們並不愛我而心生怨懟。成年以後跟父母的感情也越來越淡,千方百計地爭取自己出來住,也並不覺得遠離親情是什麼大不了的缺憾,享受自由的快感衝淡了內心淡淡的想念與依戀。但是在我熱淚盈眶的瞬間,我知道自己內心深處還是深深留戀這樣熱烈的擁抱的,還是嚮往這樣執著的守護的,還是嫉妒這樣單純的寵愛的;而我亦相信他們對於我的關愛,決不遜於馬林,如果有一天我會走失,他們亦會如此百折不回地尋找拯救。成長中的孩子如同走出家門的遊子,而父母站在窗前眺望我們的行蹤,日子久了衝突日多,窗上蒙了塵。我們都忘了伸出手去,拭淨那層玻璃上厚厚的灰塵,以致越來越看不清彼此的心事與憂傷,無法分享悲喜,徒然站在遠處,看著對方,想念著曾經那些相依為命親密無間的日子。 其實我們需要的,並不是一次翻山越嶺的尋找,也無需千辛萬苦去跋涉奔波,不過是彼此多一點理解,如同片尾馬林放心地讓兒子去闖蕩探索,雖然依依不捨,卻最終了解要給予它足夠的空間去成長。而小魚兒也懂得了父親的關懷與期望,不再如最初一般桀驁不馴叛逆任性。我們終歸要與家人和解,因為我們其實深愛彼此,只是需要時間學會表達與彼此諒解。 這是一部超越年齡身份文化信仰的電影,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與感動。 至於我,快步走出電影院的時候,只是想給媽媽打個電話,問問她最近好不好,告訴她今晚我會回家吃飯。 而那水藍色的感動,依然瀰漫在空氣中,醞釀著一場大雨,去滌清這個城市每一扇窗子上的灰塵。

每當我看到魚缸裡無憂無慮的魚兒時,便會想起那部感人的動畫片

  《海底總動員》把我帶到了神秘的大海,大海裡有一對小丑魚父子,在孩子尼莫還是魚卵時,媽媽就被鯊魚吃掉了。漸漸尼莫長大了,也該上學了,他對大海充滿著好奇,便不聽爸爸的忠告。他發現了一艘潛水艇,不料被潛水員捉去,尼莫被那位潛水員帶到了一位住在雪梨的牙科醫生家。尼莫在牙科醫生家認識了一些好夥伴,他們對尼莫很關心。

  很快,爸爸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找尼莫已經找到雪梨的事傳開了,也傳進了尼莫耳裡,而尼莫不相信,說爸爸怕大海。其實尼莫只看到了表面,他不知道,只要心中有愛,再弱小的生命也能迸發出巨大的力量,而這種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這種愛是有魔力的,可以穿越時空,凝聚力量,往往能創造奇蹟。

  片中的尼莫過早的嘗到了離別的痛苦,幼小的心靈受到那麼大的創傷。而我,從小生活在爸爸媽媽的懷抱裡,從未體會到離開父母的痛苦,現在我才體會到父母的偉大,知道了該好好珍惜父母對我那份深深的愛。那一組組震撼人心的鏡頭,真是又驚險又有趣,更引人深思,讓我明白了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是要經過多次失敗,吸取教訓後才會成功的。

  當然尼莫也非常堅強,在離開爸爸的這段時間裡,學到了不少本領,也懂得了許多道理。這不,尼莫學到的「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派上用場了,不僅與爸爸重逢了,還救了爸爸的朋友多莉和許多其他的魚。

  這部動畫片接近尾聲時,爸爸對尼莫的一句話——去經歷風雨吧!讓我記憶猶新。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我家養了兩棵小樹苗,我對其中一棵十分照顧,而對另一棵不理不睬,任由它在風雨中成長,但我又一次稍一疏忽,我十分照顧的那棵小樹苗就乾枯了。是啊,受人照顧往往弱不禁風,而在風雨中成長才能頑強地抵抗歲月的風霜。 人們往往都只願做溫室裡的牡丹,而不願做森林中那帶刺的玫瑰。其實成長在陽光下的我們就不應該像花朵一樣,不要只求表面平靜地成長,而不去磨練自己。要不斷去磨練,在風雨中成長,因為只有這樣才會讓心中堅韌的花開得更豔麗!而開花時所經歷的磨練才是長久生命的保證!

  《海底總動員》讓我受益匪淺,魚兒依然在魚缸中玩耍嬉戲,片中的故事情節也仍歷歷在目……

上個星期六看的3D版,之前沒看過動畫片,卻在芝加哥的水族館裡看到過小丑魚(nemo的原型),然後就興衝衝地去迪斯尼店裡買了一隻毛絨玩具。尼莫來之不易。尼莫的爸爸媽媽本來會擁有很多寶寶,但是不幸遇到鯊魚,尼莫的媽媽捨身救孩子(故意引開鯊魚),最後只剩下了尼莫和瑪林父子倆相依為命。尼莫漸漸長大,到了上學的時候,父子矛盾開始顯現。老父親深知尼莫的生命來之不易,養法是當下獨生子女的養法「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而尼莫又處於叛逆期,不斷的反抗老父親,要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尼莫老爸覺得前面那條船很危險,要管著尼莫不要遊過去,而尼莫偏要遊過去。老爸讓他不要碰那隻船,尼莫瞪著大眼睛,嘴裡呢喃著「我偏要碰」,然後就用頭狠狠地撞了一下船的底部。而尼莫的老爸更加驚慌失措。這種叛逆恐怕男生都有過體會吧,即使是現在的我,有時候也會吧,記得出國前,我爸在商場裡一定要我買一個煮蛋器帶過去,說用這個平時吃方便,而我堅持說不帶因為我吃蛋不是這個吃法,然後兩個人爭的面紅耳赤。其實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所以看到尼莫瞪著大眼睛,這幅還算滿可愛的樣子,覺得挺真實。當然,民間還有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尼莫也不幸靈驗。有船的地方一定有人。而尼莫就被一個潛水員抓走了,然後隨著船遠去。老爸拼命去追,哪裡追的上!瑪林越來越沮喪。直到遇到了多麗,可以說多麗的樂觀的氣質還是能帶動瑪林。瑪林為了找回心愛的孩子,也不得不收起一些毛病,又重新開始尋找尼莫( finding nemo)。我又想起了我的老爸。我的老爸也是共和國一代(因為我有一個親哥哥,所以似乎我父親都比我同齡同學的父母大),我爸對電子電腦也是一竅不通,買的手機基本都是翻蓋,打開能打電話能懂。發簡訊也不會,一般也就打打電話。電腦就更不會了,只會瀏覽網頁。來美國後,基本也都是QQ視頻。突然有一天,視頻的時候我突然看到老爸低著頭在研究鍵盤。正當我好奇的時候,突然QQ裡蹦出幾個字,雖然夾雜著一個錯別字,但是老爸居然會打字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一把年紀了,還重新學習怎麼用電腦打字。因為有時候晚上總是在圖書館待很晚,視頻不方便,而老爸會打字以後,聯繫就方便很多。誒。。回到電影,不止時老爸在進步,我們的尼莫也在進步。當然,他也很幸運,在魚缸裡遇到了志同道合的魚——他們都想有一天能回到大海,都在不斷策劃如何逃離魚缸。尼莫是冒著生命危險把魚缸的過濾系統弄壞,而其他魚也是冒著生命危險終於把尼莫推倒水道,最終到達大海。最後的場景當然是皆大歡喜。不僅僅是父子團聚,而且是父子在過程中感情得到升華,越來越理解對方,越來越尊重對方。最後那個場景就很溫馨,快要去上課了,可是尼莫還是睡懶覺,老爸趕緊叫醒他,然後一起遊向學校,開始新一天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可愛的小丑魚,除了尼莫你還認識誰?
    《海底總動員》中的小丑魚尼莫真的是萌出一臉血,記得看第一部的時候小編還是個孩子,一晃十多年過去,才等來了《海底總動員2》的上映。不過雖然這部的主角換成了多莉,但是尼莫的萌點也不減當年。現在只要說到小丑魚,眼前出現的就是尼莫的身影,但是事實上,除尼莫外,至今發現的小丑魚已有28種之多,小編今天就帶大家見見他們。
  • 你知道嗎?「海底總動員」裡小丑魚一旦受到光汙染,將會難以繁殖
    最近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中小丑魚開始被大家養殖了起來,但是你知道嗎:它們生活在海底是珊瑚礁裡,在那裡他們與海葵有著密切的共生關係。現在小丑魚正日益陷入困境:氣候變化和海洋酸化正在逐漸摧毀它們的棲息地。
  • 海底總動員「騙」了我們這麼久,小丑魚父子的結局其實是這樣的……
    要說起新手最喜歡的魚,藍吊黃金吊,大家的回答可能都不一樣,但是有一個答案卻一定會有,那就是小丑魚了,新下海的玩家看到肯定會說:「Nemo太可愛啦,和「海底總動員」裡的模樣簡直是一模一樣。」可是老魚友聽到這裡就會邪惡的相視一笑。
  • 小丑魚種類多,並非只有動畫中的「尼莫」,這些小丑魚你們認識嗎
    小時候看《海底總動員》的時候,特別喜歡「尼莫」,雖然和其他海底生物相比「尼莫」的樣子看著既不壯觀也不特殊,但體色鮮豔的它總是那麼顯眼。小時候只知道「尼莫」的原型就是小丑魚,但沒有想到小丑魚的種類這麼繁多,「尼莫」代表著最常見的公子小丑,生命力頑強,繁衍數量多,這是不少新人入海缸的第一選擇。其實小丑魚還有很多漂亮的品種,大家都認識嗎?
  • 《海底總動員》的明星魚——小丑魚,它們身上有哪些奧秘?
    自從動畫片《海底總動員》以來,每個小孩都認識小丑魚(海葵魚)。但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海水魚玩家,也常不知道這些小型珊瑚礁魚類的種類有多豐富!1960年,世界上最著名的魚類科學家之一J. L. B. Smith將小丑魚評為家族最難分類的珊瑚魚類之一。
  • 《海底總動員2》曝新全長預告 小丑魚身陷海洋館
    《海底總動員2:尋找多莉》,今日發布了最新全長預告片。該預告呈現了影片的劇情脈絡——小丑魚父子在海洋裡和多莉一起生活,但多莉不幸被人類抓到了海洋館。為了尋找多莉,他們一起來到了海洋館,並且和這裡的其他動物一次抗爭,尋找自由。從預告片曝光的畫面來看,這部電影的格局比上一部要大得多,更多可愛的兩棲動物也出現在了電影中。  安德魯-斯坦頓在皮克斯是僅次於創始人約翰-拉塞特的二號人物。
  • 約會海底幼兒園的「小朋友」
    海底的「幼兒園」  還記得《海底總動員》裡的小丑魚尼莫嗎?還記得它與小夥伴在海底幼兒園站在鰩魚老師的大翅膀上翱翔海底學習知識嗎?一進到「海底幼兒園」展區,小記者們就發現了那一個個熟悉的身影。
  • 《海底總動員》:小丑魚馬林的尋子之旅
    又看了一部皮克斯電影,《海底總動員》。繞開絢爛至極、千奇百怪的海底世界的神秘,和小丑魚爸爸馬林、小丑魚兒子尼莫、藍倒吊魚多莉相遇;和刀疤魚吉爾、大魷魚、大海龜、鵜鶘相遇。為小丑魚的父子情深,各種魚們的熱心腸和刀疤魚的調虎離山計劃動容。嗯,動畫極品,不錯。於是想,是不是我們也要為日復一日的單調閒散上點顏色,以示上進呢?
  • 《深海水族館》:下輩子,我是一隻小丑魚,活在絢麗的珊瑚裡
    每多一種珊瑚就能增加5條魚的上限,越到後面的魚體積越龐大曾經我也是旁觀者之一,直到我自己玩了《貓咪後院》,解鎖萌萌的小貓咪給它們拍照之後,就成了那段時間最大的樂趣 自由自在遊來遊去的魚兒,拍個照吧!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買一條新魚的價格並不是按種類來的,而是按當前擁有的魚兒總數,到後面即使是買一條小丑魚也是死貴死貴的。所以前期千萬不要手抖買太多初級魚,養了好多小丑魚的我已哭暈。另外因為本地化的問題,同樣的一種魚會出現兩個名字,比如紫雷達就是蝦虎魚,天使魚就是神仙魚等等,不過也不影響遊戲體驗啦。
  • 小丑魚的家庭責任讓孩子們想到了什麼?
    一,聊起小丑魚按前期老師的設計,孩子們屬於海洋中隊,班裡的圖書角有很多關於海洋動物的科普類圖書,愛書的孩子自然不會放過。最近頻頻講起奇妙的海洋生物,其中小丑魚的講述過程讓我印象深刻。「媽媽,你知道小丑魚嗎?它們其實並不醜啊」「嗯,只不過它的橘色身體和白色條紋有點像馬戲團裡小丑的顏色。」
  • 尼莫小丑魚和海葵就是天生的一對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尼莫小丑魚和海葵就是天生的一對。海葵為尼莫魚提供著得天獨厚的天然保護體,來保證著尼莫魚的安全,而尼莫魚的活動剛好給海葵提供了各種微生物的食物。尼莫小丑魚和海葵就是天生的一對。
  • 夜晚光汙染可能讓小丑魚尼莫根本見不到爸爸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還記得電影《海底總動員》中溫情的小丑魚尼莫父子嗎?澳大利亞一項新研究說,人類產生的夜晚光照對生活在附近的小丑魚來說是光汙染,許多「尼莫」可能因此根本沒有機會出生和見到爸爸。研究人員用水箱中的小丑魚進行了實驗,觀察了10對處於產卵期的小丑魚。其中5對小丑魚處於模擬正常晝夜變換的光照條件中,另外5對則在夜間被置於持續昏暗的燈光下,模擬人類居住地附近珊瑚礁在夜晚受光照的環境。結果發現,雖然兩組小丑魚都正常產卵,但在夜間受光線照射的小丑魚魚卵的孵化率為零。
  • 張國立徐帆獻聲《海底總動員》 讓魚說人話
    張國立:配音時三次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張國立說自己非常喜歡《海底總動員》,因為身為人父的他非常能夠認同片子裡面所飾演的角色小丑魚父親馬林為了尋回兒子不惜上天下海的情節。同時,他也被影片講述的主題———為人父母要懂得給子女成長空間所感動。「進行配音工作時我居然有三次被劇情感動得配不下去,簡直是熱淚盈眶。
  • 線上海底總動員--《"魚"你同在》,向著大海深處前進吧!
    孩子們的作品將會出現上景、中景、下景,三個空間層次;以前只是畫海洋世界,沉浸在海底,這次我們要把海上的部分表現出來,構圖就分為海上——海洋世界——海底地形。那就是,比如說,平靜的海面,是一種畫面感覺,是一種線的表達;驚濤駭浪的海面,又是一種畫面感覺,又是一種曲線的表達。天氣,比如說你白天看還是藍藍的;傍晚夕陽西下看天空又是彩色的了。所以說,從天空到大海,從海浪到夕陽,線條的變化,顏色的變化又給孩子一個嶄新的角度,思維的拓展。為什麼還不畫魚?還不進入主題呢?
  • 小丑魚:尼莫的原型,能從雄性變成雌性,但又不是簡單的雌雄同體
    2003年,由皮克斯製作、迪士尼發行的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上映,並獲得了巨大成就,斬獲了包括奧斯卡在內的多項大獎。電影中的主角——小丑魚尼莫(Nemo)和它的父親馬林(Marlin)也成為了動畫電影史上非常經典的動物角色。
  • 海底總動員:很喜歡的海洋題材,電影歡樂也感人
    那三條明明天生是食肉殺手卻想食素喜歡交朋友的鯊魚,我非常喜歡他們!那群非常紳士看不得女士哭泣或者不開心的扁魚魚群,他們為了讓多莉開心,進行了非常棒的模仿秀,非常逗!還有執著 理智堅強不認輸的被人類圈養的熱帶魚吉哥,面冷心熱,我喜歡他!此外還有海星 龍蝦 大嘴鳥 海龜等等等等,全部都非常的有意思討人喜歡!當然最感人就是小丑魚爸爸馬林和兒子尼莫的感情了!
  • 迪士尼動畫《海底總動員》的主角,長相美麗,學名你肯定不知道
    導語:迪士尼動畫《海底總動員》的主角,長相美麗,學名你肯定不知道。評世間萬事,覽人間美景,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海洋孕育著萬般的生命,這個地球生命的最初起源地,有著太多神秘和未知。今天要說的這種海洋生物,是一種海洋魚,說起來,很多大朋友和小朋友可能都不陌生,它是迪士尼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的主角——小丑魚。不過除了小丑魚,它可是有學名的喲,學名叫什麼,你肯定不知道。小丑魚的學名叫做眼斑雙鋸魚,又叫做眼斑海葵魚。它們的體色鮮豔,泳姿搖擺優美,經常被作為觀賞魚供人觀賞。
  • 《海底總動員2》:「話癆」多莉也尋親
    時隔13年,令觀眾捧腹的「話癆」多莉將重新「遊回」觀眾視線,昨天該片舉行了IMAX3D版提前看片,大銀幕上呈現的絢麗 「海底大冒險」令觀眾驚豔不已,幽默的故事情節也讓人捧腹大笑。   多莉依然健忘又嘮叨   記者至今都記得2003年《海底總動員》上映時關注度很高,還獲得了第7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
  • 《海底總動員2》上映啦!演員角色大起底!
    在《海底總動員2》中,導演似乎是要把這個象徵性的父母子三人家庭關係進一步發展下去。尋找尼莫,變成了尋找多莉以及多莉的家人,這三條魚也在這樣的歷程中成為真正的一家人。導演安德魯·斯坦頓透露,他是因為擔心健忘的多莉會忘記馬林和尼莫,為了給她一個完美的結局,才決定拍攝續集。而多莉的健忘也終於不再是表面上的「缺陷」。
  • 思維導圖·動物系列之魚中小滑稽——小丑魚
    小丑魚是雌性當家的,但如果這個家族中的雌魚不見了,那麼雌魚的丈夫會在幾星期至幾個月的時間內完全變成雌魚。這時,其他雄魚成員中會有一尾最強壯的成為這一雌魚的丈夫。這種不需要任何技術的變性手法真是大自然的奇蹟!和海葵共生小丑魚喜歡生活在帶有毒刺的海葵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