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在蘇州落幕。福州市獲全國一等獎11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1個,優秀創作獎2個。獲獎數量全省最多,也是歷屆活動成績最好的一次。同時,福州市教育局被教育部評為地市級優秀組織獎,臺江區教育局、倉山區教育局、福清市教育局被教育部評為縣(市)區級優秀組織獎。
近年來,福州市美育工作始終堅持育人導向,凸顯育人宗旨和教育理念,從硬體設施、器材配備、師資提升、財政支持等各方面全力推進學校美育工作,成效喜人。4月28日起,我們陸續推出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福州獲獎作品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福建師大附中美育案例
《融合優秀地方文化的美育課程開發與實施——以福建師大附中「別樣美育課程」為例》
榮膺全國一等獎
並被主辦方彙編成冊!
祝賀!
如此優秀的案例
先睹為快!
據悉,在2018年福建省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節上,師大附中的展演節目《趕牲靈》《納布科序曲》以及美育案例《融合優秀地方文化的美育課程開發與實施——以福建師大附中「別樣美育課程」為例》均榮獲一等獎。
師大附中合唱團在省六藝節上表演陝西民歌《趕牲靈》
一起回顧精彩表演~
《納布科序曲》
別樣課程結碩果
美育之花遍地開
師大附中「別樣美育課程」
究竟獨特在哪裡?
跟隨記者一起走進校園~
「福州音畫」育新人
「金厝邊啊銀鄉裡
做細細依媽稠稠提起
鄰裡和睦啊好做事
囝囝你著記得這道理」
這是師大附中校本課程《福州「蝦味」——鄉土音樂》裡的其中一首曲目《金厝邊,銀鄉裡》,在2018年師大附中迎新年文藝匯演上,學校合唱團就登臺演唱了這首歌,先來欣賞現場視頻:
餘音嫋嫋
迴蕩心間
鄉土音樂校本教材封面及《金厝邊,銀鄉裡》歌詞
「有時候和其他老師用福州話交流很是親切。我們的語言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可能在方言中可以找到它的根。如果這些方言消失的話,以後就很難找到它的源頭了。」師大附中校長溫青曾在接受採訪時如此感慨。
「一開始,很多同學都是出於好奇,後來逐漸愛上了這門課。有時候福州語歌曲更能表達情感。」師大附中高一(5)班學生餘陽陽對記者說,她是學校杏聲合唱團成員。剛上這門課不久的她,已經學會了三首福州語歌曲,在課間,還常常和同學們用福州話交流。
為何福州語歌曲在師大附中如此熱門?記者就此採訪了學校藝術教研組組長林群老師,對於此課程的開發,她介紹說:「在前期課題調研中我們發現,附中孩子對福州話相當陌生。以福州方言進課堂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感受福州方言的特點以及福州歌曲依字行腔的特色,使學生在吟唱方言歌曲時體驗家鄉文化,在傳唱鄉音鄉情時弘揚中華傳統。」
據了解,校本教材《福州「蝦味」——鄉土音樂》融合福州傳統歌謠和現代福州歌曲,圖文並茂,涵蓋14首福州語歌曲。「如今,說福州話、唱福州歌已經成為附中孩子閒暇時刻的樂趣。」林群老師對記者說。
然而
熱門的福州語歌曲
僅是師大附中
「別樣美育課程」的
冰山一角
在「福州音畫」課程中
還包含福州軟木畫
陶藝課、篆刻課等
多樣校本課程
軟木畫作品展示
陶藝課
「內掘外引」壯師資
師大附中「別樣美育課程」將傳統的音樂與美術課程進行整合,同時引入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優秀文化,構建了兼具地方和學校特色的美育課程「校本化」實施方案。
而在「別樣美育課程」的背後,有著一群用情用心用力的教師隊伍。學校通過「內掘外引」打造出的混合式美育師資團隊,陣容龐大,涵蓋藝術學科教師、其他學科教師、藝術院校專家、民間藝人,形成總動員景觀。
福州民俗專家方炳桂先生給學生講解福州語傳統民謠
福州軟木畫傳承人吳芝生先生在軟木畫課上指導學生
福州薄胎陶藝傳承人盧佳倫先生給學生上陶藝課
生物正高級教師溫青校長領銜開設《書法—漢字藝術》
師大附中高一(5)班學生餘陽陽對記者說:「自從開設『別樣美育課程』後,校本課程幾乎一搶而空。」
「在樂團的生活雖然辛苦但我樂在其中,同時我也掌握了數項新的本領,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必會因此而更加絢麗多彩。」師大附中高二(4)班學生丁琳是學校管弦樂團的成員,入團以來,她不僅對相關樂曲有了更深的研究,而且還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校管弦樂團在學校文藝匯演時的劇照
師大附中利用福州「本土」文化優勢,打造出具有「心向善,行向上」特色的美育文化。以體驗式的美育課程,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趣味、氣質和胸襟。
部分榮譽一覽
興於詩
立於禮
成於樂
師大附中的美育之花
正耀眼盛放~
(照片視頻由學校提供)
海峽教育報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記者:林曉婷
編輯:羅菊熙 李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