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一邊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一邊用遙控器控制著孩子的人生

2020-12-24 百家號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一生,或許不是很成功,但起碼是一個獨一無二,非你不可的人生,人生當中或許會遇到很多為你好的人,這些人在你的耳邊安慰或者聒噪最後也都是徒勞,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還是要自己走下去才是完整的一條特別的路。

還有的人會說生命中想要有伯樂,是一個可以指引自己前行,不會被障礙阻擋最終還會很順暢的走完這一生,或許有的人從小就被教育成這樣所以才會認可這種說法, 我不贊同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就知道了事情的結果,在那種情況下所有事情都變成了像例行的任務似的,而人生更應該像冒險。

男主角小偉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父母很早就離婚了,而母親對自己非常的在乎,那種畸形的母愛下成長的小偉非常的渴望自由,只是母親總是希望自己按照她的想法來做並且還要不停的考慮母親的想法,這讓小偉小小年紀就非常大苦惱。這一天小偉在學校個同學們一起討論出去旅行的計劃,但是小偉在想母親肯定不會同意的就偽造了一張假成績單想讓母親高興一下就同意自己旅遊了。

不料母親一眼就發現了,質問小偉為什麼騙自己甚至還堅決的反對小偉出去旅遊,小偉賭氣的說要是父親在一定會同意自己去的,媽媽聽到這仿佛針扎在自己心裡一樣就出了門,出去之後看見了一個廣告,媽媽羨慕的說為什麼別人的孩子這麼多懂事,突然廣告裡的男人出來了,看出了媽媽的心思就給了媽媽一個遙控器,說是可以控制孩子的行為讓她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接下來的三天小偉發現自己照樣起床遲到了,遇到了同樣的計程車司機,還會吃一樣的早餐最後會拿出假的成績單給母親,小偉發現自己一直在重複著上個周三,回到家後他告訴了母親,母親說出了事實,這讓小偉無法接受,媽媽卻說如果小偉不安自己說的做自己就會讓小偉無止盡的重複著同一天的生活,小偉無可奈何的同意了,只好每天按照媽媽的要求來。

小偉每天吃著媽媽讓自己吃的飯菜,穿著媽媽找出來的衣服,甚至停止了自己興趣愛好畫畫,每天只是專心的學習,最後媽媽甚至不要小偉動手,所有的東西都只是媽媽準備好的,這讓小偉很難受但是又沒有什麼辦法,要是想要繼續下一天的生活就只有沒完沒了的按部就班的生活。這一天小偉在學校的圖書館裡遇到了女孩兒小美,小美染著頭髮和小偉談論著喜歡的興趣愛好。

小美的父母很開明,什麼都是小美的想法為首,這讓小偉非常的羨慕,不久之後兩人就開始交往了,小偉當然是瞞著媽媽的,但是有一次兩人在街上牽著手被媽媽撞見了,媽媽因為看不慣小美頭髮染了就讓小偉結束這段感情並且把時間調到了小偉和小美認識之前,小偉沒辦法只好放棄,最後小偉成為了媽媽眼中的那種成功人士終於忍受不了媽媽了決定偷回遙控器。

小偉給媽媽報了一個老年旅遊團,但是媽媽出去之後因為沒有拿護照返回了,碰到了拿著遙控器準備逃跑小偉,媽媽騙小偉說遙控器不止一個,於是小偉走了過來卻在馬路上被一輛大貨車撞死,遙控器也損壞了,而母親正在馬路的對面看著小偉死在了自己的面前悲痛欲絕。

電影到這裡也就結束了,看完之後讓人心底感到非常的壓抑,有很多的家庭都是這樣,打著為你好的名義無形的控制著你的一生,從而也在間接的毀掉你的人生如果有機會一定要重新來過,按照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思維來,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愛著自己愛的人,而不是像一個機器人一樣按部就班,我們需要重生。

相關焦點

  • 當攝像頭裝進14歲兒子房間:多少父母,一邊催孩子獨立,一邊扯孩子後腿
    ,能夠為自己的人生,打下厚實的基礎,在未來的路上走得輕鬆一點。然而,從父母採取監視的方式,忽視了孩子的人權開始,就已經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這也正是許多父母的矛盾之處,一邊希望孩子快快長大,一邊又用種種行為限制了孩子的成長。
  • 當攝像頭裝進14歲兒子房間:多少父母,一邊催孩子獨立,一邊扯孩子後腿
    其實,無論用什麼樣的方式管教孩子,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孩子能夠成年又成人,能夠為自己的人生,打下厚實的基礎,在未來的路上走得輕鬆一點。然而,從父母採取監視的方式,忽視了孩子的人權開始,就已經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這也正是許多父母的矛盾之處,一邊希望孩子快快長大,一邊又用種種行為限制了孩子的成長。
  • 用遙控器控制孩子的人生,她比英子媽媽更讓人窒息
    女孩告訴他,自己在國外已經有了愛人,也是女的,現在她要回去過自己的人生了。男孩決定放手一搏,奪回屬於自己的人生遙控器。他把媽媽騙去歐洲旅行,偷偷回到家,找到了那個時間遙控器。當他終於把遙控器拿在手裡時,媽媽卻突然出現了。
  • 媽媽不顧危險用糖果誘孩子下井,只為取遙控器,網友:這是親媽?
    文 |四夕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保護傘,當孩子來到這個家庭後,父母就是孩子的所有跟依靠,此時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呵護跟保護才能夠茁壯的成長起來。但有些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卻並沒有起到保護作用,對孩子的安全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反而把孩子置於險境。最近在邢臺就發生了一起令人無語的「坑娃」事件。一位媽媽絲毫不顧女兒安危,用細繩拴著才5歲的女兒,讓她前往黝黑的井底去撿遙控器。
  • 別打著「愛」的名義,透支兒童人生
    眾多網友怒了,紛紛指責他們罔顧孩子的健康。更讓人氣憤的是,有時候明明佩琪吃不下,反覆央求爸媽別再加食物了,爸媽一邊嘴上答應,一邊還是繼續動手將佩琪的盤子填滿。這些孩子,有的少年老成、有的膨脹迷失。流量、賺錢,這些無情的字眼把爸媽的欲望放的無限大,以至於他們守不住底線,早已成為了孩子的無情索取者,以犧牲孩子的單純、天真和未來為代價。
  • 以愛為名的「遙控器」,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有多少人像紀培偉的媽媽一樣,用以愛為名的遙控器,綁架控制孩子的人生,直至毀了孩子的人生。02別以為《媽媽的遙控器》中的故事只是極端個例。知乎上有個提問:中國父母控制欲有多強?他們總是以自己有限的人生經驗指導孩子的人生,希望自己跳過的坑孩子都能完美避開,孩子能在自己為他規劃好的安全通道裡度過一生。其實,很多父母自己連自己的人生都規劃不好,又如何有底氣和能力為孩子規劃一生.
  • 江蘇一男子打著「教育」孩子的名義,糟蹋繼女5年致其懷孕,獲刑11年
    許多的家長在面對不合適的婚姻時會選擇用離婚來結束這場婚姻,將孩子一分為二,一邊一個,但是在離婚結束後,難免會成立新的家庭,這個時候的女方可要看仔細了,不要被甜言蜜語所迷惑,畢竟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讓孩子跟著你改嫁進入地獄般的生活,這樣對她來說太不公平。
  • 媽媽用「遙控器」控制兒子: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直到第四個星期三的晚上,媽媽終於發話了——「我知道你偷改成績,如果你再不修正這個錯誤,你的人生,就會被卡在同一天。」原來,吵架當晚,媽媽得到一個神奇的遙控器,可以利用它操控孩子的時間。而她一次次把時間倒回去,就是為了讓小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什麼時候兒子想明白了,決定交出原本的成績單了,她才會把他從「時間牢籠」裡放出來。
  • 當強迫症母親拿到了能控制兒子人生的遙控器,她會
    陌生人: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主角。 —by第30封信前 言如果有一天,你拿到一個可以操控別人人生的遙控器,你會怎麼做呢?患有強迫症的單親媽媽淑麗在偶然的機會下得到可以操控兒子人生的遙控器。從此,兒子必須按照她的意願生活。
  • 你的手裡,有「控制」孩子的「遙控器」嗎?
    直到受不了的小偉選擇用自殺決定這一切,但媽媽卻再次按下了遙控器,讓兒子回到了自殺的前一刻。 這個短片叫《媽媽的遙控器》雖然是用誇張的手法,但是卻很寫實,因為大部分媽媽,都有這樣控制孩子的習慣,區分不過是輕重程度而已
  • 女子背著寶寶上街,一邊走路一邊打電話,看到寶寶樣子後不淡定了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如果孩子碰到一個很粗心的母親,孩子真不知道要高興呢還是要難過。比如說下面這位年輕的媽媽。這位年輕的媽媽似乎有急事,一邊走路,一邊還打著電話。
  • 《一邊焦慮一邊成長》: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尤其用在孩子教育上
    親戚對我喋喋抱怨,我看著她又是焦慮又是怨婦的臉,腦海裡想到的卻是這兩天手不釋卷的《一邊焦慮一邊成長》這本書。本書由二十五篇文章組成,取材於影視劇、周邊生活、諮詢案例,這些平凡生活中的愛情友情親情,孩子教育,工作理想,他們各有各的性格缺陷、人生困境、焦慮迷茫,輕而易舉地引起了我的共鳴,更是擊中我的痛點,如同我的這位親戚,在她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 一邊要求孩子聽話,一邊又嫌棄孩子沒主見,家長們,該反省一下了
    前幾天,幾個媽媽朋友在一起聚聚,聊到了一個話題:你覺得孩子聽話好還是不聽話好?一位媽媽首當其衝地說:當然是聽話的孩子好啊!聽話的孩子父母得少操多少心吶?另一位媽媽有比較擔憂的說:「我家孩子很聽話,但是我覺得並不好,因為平時我說什麼就是什麼,一點沒有自己的主見。」幾位媽媽打趣道:既要孩子聽話,又想要孩子有主見,你還真想魚和熊掌都拿下啊!
  • 寶媽想要提升自我,如何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學習呢?
    不負娃來不負己日本吉田穗波,從名古屋大學研究所博士畢業後,去了東京銀座做婦產科醫師,一邊工作,一邊帶娃,用半年的時間考取到吉田穗波一共5個孩子、工作、家庭、自我學習提升一樣都沒誤,慢慢的人生贏家,其實這跟她對孩子成長階段的特徵了解和管理時間得當有著必要的關係。社會的進步和各種矛盾,讓寶媽們不甘心因帶娃而落後被社會淘汰。帶娃的同時,也希望學習新的技能知識。但大多數寶媽都不是吉田穗波,常常被困在帶娃沒時間學習提升自我的困境裡出不來。反而帶娃學習兩頭都沒抓好,身心疲憊自我提升計劃落空,還徒增了許多家庭矛盾。
  • 那些打著「都是為了你好」的旗號教育孩子的父母,孩子變好了嗎?
    在中國,大部分父母有一個絕活,他們幾乎能夠在任何場所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滔滔不絕地教育孩子。說好聽是教育,其實就是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私人物品隨時隨地進行教訓。尤其是在接送孩子上下學的路上,經常會聽到很多父母一邊訓斥孩子這不好那不好,一邊又補充自己為了孩子這個為了孩子那個多麼多麼辛苦。
  • 有多少父母,一邊催孩子長大獨立,一邊扯著孩子後腿不肯放手?
    這個親子矛盾顯而易見的場景讓許多父母都感同身受,大部分父母都認為用攝像頭部分網友則認為,平時父母們總說希望孩子加強自理能力,但是在日常中的每件事又要牢牢地掌控著話語權。只能無奈嘆息,有多少父母,一邊催孩子長大獨立,一邊扯著孩子後腿不肯放手?
  • 有多少母親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釋放自己的情緒,最終釀下大禍
    ,跟文仔關係好一點就是想騙錢,文仔每次有心儀的對象都這樣被扼殺在搖籃裡。他們所謂的壞人就是生活中和他母親特別像,脾氣暴躁,為人刻薄苛刻。對自己工人特別苛刻壓榨工人的老闆,兒子已經很優秀還對自己兒子特別苛刻的暴躁母親等等,每次因為一點點小事被母親辱罵的文仔就會用高空擲物宣洩情緒,最終用磚頭高空擲物砸死了人。
  • 逃離控制狂父母,是他做得最對的事
    「那個女孩小小年紀就染頭髮,肯定不是什麼好孩子,不許和她交往。」小偉哭著跪在地上請求媽媽不要按下遙控器,否則會恨媽媽一輩子。小偉的媽媽打著愛的名義,對小偉進行控制和佔有,企圖把兒子培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可只有小偉知道,真正的自己已經死了,活著的只是一副軀殼。
  • 心海瞭望塔|周末影院:《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劇情講述的第一個故事《媽媽的遙控器》,紀先生受不了紀太太的強勢選擇了離婚,這讓她變得更加偏激,從此紀太太的生活只剩下了兒子,她把兒子當作唯一的希望,以愛之名,用遙控器操控著兒子,逼迫小偉不斷重複安排好的完美人生。
  • 「最委屈的生日」走紅,看見爸爸送的假蛋糕,孩子一邊大哭一邊許願
    "最委屈的生日"走紅,看見爸爸送的假蛋糕,孩子一邊大哭一邊許願導語隨著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種各樣的節日也開始過起來,當然,要問孩子們最喜歡過哪個節日,肯定他們會異口同聲的說自己的生日。其實,小男孩的爸爸並沒有真正過度節儉的給孩子過生日,只不過調侃似的整蠱了一下自己的兒子。可是,這種坑娃似的生日蛋糕網上還有很多,記得曾經有一個孩子過生日,一位父親竟然給孩子送了插滿書本的生日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