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縱橫]2009年高考大綱導讀:語文第二章(大綱版)

2020-12-16 高考網

  2009年高考大綱導讀:語文第二章(大綱版)

  第二章語文科考試大綱導讀

  每年發布的最新考試大綱都為考生在整個高中階段的學習、備考起到關鍵的指導和規範作用,學習、研究考綱是複習備考的關鍵一環。

  2009年考試大綱與2008年相比,只有"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考點6、7順序做了對調。複習中我們應該繼續抓好語言文字運用專題。語音部分注意從詞性、詞義角度識記多音字、特殊讀音字。字形部分要從建立形近字比照表和詞義、詞性對比來強化區分效果,平時更要規範書寫和注重運用。作家作品要突出古今中外知名作家或者著名作品對應的作家,突出在特殊時期具有重要影響的作家作品。語言表達應該注重表達的準確、情感色彩的鮮明、遣詞造句的生動這一要求,其次注意根據生活的實際需要實現表意簡單明了、前後連貫緊密、場合規範得體語言表達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要求。古詩文閱讀注意宋、明、魏晉時期的素材訓練,如小品、遊記、隨筆等。閱讀部分要抓好文學文本素材,注重理解和表達兩手"都要硬";注重考查的側重點如藝術手法、形象評價等。寫作突出素材積累、話題提煉、變通運用和靈活的表達技巧的針對訓練。

  Ⅰ.考試性質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由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因此,高考應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導讀】《考試大綱》明確了考試的指導思想,這一指導思想符合我國教育的實際情況,對推進素質教育和深化課程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Ⅱ.考試能力要求

  高考語文要求測試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和鑑賞評價五種能力,這五種能力表現為五個層級。

  A.識記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導讀】識記的主體內容是指在語文學習中那些需要記憶的知識,如字音、字形、文學常識以及名句名篇等內容。這些知識最能反映一個人的語文功底,是應用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識記對考生的要求是能夠指明或寫出需要他們辨認或記住的語文知識,答題有時也需要考生進行必要的思考,但這種思維過程比較簡單,主要還是靠認識(再認)和回憶(再現)。

  B.理解指領會並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導讀】理解是在識記的基礎上,運用識記的知識對材料的原意進行領悟和解釋。對於材料,要求考生能夠懂得其句子的含義、領悟其內容並能進行信息篩選和直接、簡單地解釋。理解在高考語文閱讀能力測試中分量較重,考查的內容主要是文言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中的字詞語句,例如文言文的實詞含義、虛詞用法、詞類活用、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文句理解、句意翻譯,現代文的詞語理解、句子理解、信息辨別篩選等等。

  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需要以理解為基礎;當考生解說自己的認識時,必然同時也反映著他們的表達能力。但是作為對理解能力的評估,這個層級著重考查認識上是否正確,對表達能力不作過多要求。

  C.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導讀】分析綜合就要求能夠對閱讀材料和寫作材料進行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內容。分析是把整體按相同的屬性分成若干部分,即剖析特徵(屬性)和關係;綜合是把分散的要點聚合成整體。分析和綜合是兩個獨立的能力層次,但是這兩種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又是密切配合的。

  考查的內容主要是對文言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的整體的深層的認識,例如文言文的內容分析、要點歸納、作者觀點分析概括,現代文的內容分析、關係分析、結構分析、寫作特點分析以及段落大意、內容要點、中心思想和作者觀點的歸納等等,對表達能力不作過多要求。

  D.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導讀】表達應用是在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等基本能力的基礎上,運用多種語文知識的能力。包括對句子和整篇文章的駕馭能力。在高考語文中表達應用能力層級專指表達和寫作能力。表達和寫作在高考語文中是應用性很強的一種能力。

  根據目前高考語文的考試內容和試卷結構,本層級所考查的內容集中在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上。其中寫作以考查審題能力、立意選材能力、想像能力、創造能力、篇章結構能力、語言運用能力、表達方式運用能力、駕馭常用文體能力等為主;語言表達以考查使用標點符號、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辨析修改病句、變換選用句式、句子的連貫和銜接、運用常見修辭方法等為主。

  E.鑑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鑑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導讀】鑑賞評價是中學語文閱讀能力中層次最高的一個層級,要求考生能夠對閱讀材料的內容進行評說,對表達技巧進行賞析,對作者觀點進行鑑別。當然這裡所說的評說、賞析和鑑別都是初級的。

  高考語文對鑑賞評價能力的要求通過具體試題來體現。本層級所考查的內容主要是在古詩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中,例如詩詞曲賞析、作品(作者)思想觀點評析、表達技巧鑑賞評價等等。

  表達應用和鑑賞評價是平行層級,沒有高低之分。

  對A、B、C、D、E五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導讀】五個能力層級在邏輯排序上有高低之分,但並不能完全反映試題的難度。決定試題難度的,還有解題的複雜程度和考生的知識背景這兩個影響更大的因素。且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高一級的能力包含了對低級能力的要求,也就是說,高一級的能力不是架空的,它是從低級能力發展而來的。舉個例子說,我們在鑑賞文學作品時,需要識字、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學文化知識背景、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解和分析綜合能力,在此基礎上再來表達我們對作品的藝術價值、思想內容的認識和情感。

  Ⅲ.考試內容

  考試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

  一、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能識記基本的語言知識,掌握常見的語言表達技能。

  【導讀】這一項考查要求,著眼於語言的運用,要求考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不考名詞術語。

  1.識記A

  ①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

  【導讀】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對漢字字音的考查要求仍然會以現代漢語的2500個常用字和1000個次常用字為主。語音的考查只要求識記字音而不要求拼寫,主要考查多音字、形聲字、形似字、音近字及一些常見的易錯字讀音的辨別。

  語音題的題型每年都有些變化,設問形式多樣,考查角度花樣翻新,有"與所給注音全都相同""讀音完全相同""讀音有錯誤""完全正確""不全都相同"等。選材料重點是常見的雙音節詞語和四字詞語,也有放在更大的語境中將字音和字形結合起來考查的。

  語音複習,要弄清錯讀的原因,養成正確識記普通話字音的良好習慣,可採用平時點滴積累,考前強化識記的方法。答題時,要審清題幹,認真分析,運用比較篩選的方法,結合字義,辨識字音。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四川卷)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相同的一組是()

  A.中肯/中意穿著/歪打正著得心應手/應接不暇

  B.創傷/重創桂冠/彈冠相慶好大喜功/樂善好施

  C.供稿/供應滌綸/羽扇綸巾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解數/解讀寒舍/退避三舍曲徑通幽/曲盡其妙

  【答案】B

  【解析】A.zhòngzhuó/zháoyìnɡ;B.chuāngguānhào;C.gōnglún/guānbó;D.xiè/jiěshèqū。

  ②識記現代漢字的字形

  【導讀】大綱恢復了以往對漢字字形的考查要求,即:識記目前所通行的漢字的規範形式(以國家語言工作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聯合公布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為主),正確識記漢字的字形包括區分形近字、同音字、同音兼形近字、不寫錯別字等,不死扣生字難字。雖然去掉了"常用字"的限定,但考查仍以現代漢語的2500個常用字和1000個次常用字為主。

  正確識記漢字的字形包括區分形近字、同音字、同音兼形近字、不寫錯別字等,不死摳生字、難字。

  識記字形一定要與理解字義緊密結合,可以藉助造字法,從偏旁的異同來推敲詞義,也可以藉助詞語結構、典故出處、歷史文化常識、生活經驗等來推敲詞義,進而記住字形。在漢字複習時,一定要結合字義理解記憶。平時要注意積累,擴大詞彙量,有些字之所以認不準,往往是因為對它不熟悉,甚至從來沒見過。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湖北卷)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鴻鵠之志如願以償以偏概全歸納演譯

  B.冥思苦想自行其事風姿瀟灑煙波浩蕩

  C.氣喘籲籲相輔相成匪夷所思安分守己

  D.蠱惑人心一愁莫展鼎力相助面容安詳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識記現代漢語字形的能力。A項"歸納演譯"應為"歸納演繹";B項"自行其事"應為"自行其是";D項"一愁莫展"應為"一籌莫展"。

  2.表達應用D

  ①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導讀】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是語言運用的一項基本功,考查主要集中於頓號、冒號、括號、書名號、問號和引號的易混和易錯之處。

  標點符號的考查一般帶有較高的綜合性和技巧性,往往把標點符號的使用規則和正確表達文意結合起來考查。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湖北卷)

  下列各項中,標點符號的使用合乎規範的一項是()

  A.開班會時,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學宣布:學校這次徵文比賽確定了兩個主題:一是支持奧運,二是抗震救災。

  B.小王的手機響了兩下,是小丁發來的簡訊,邀他一起去逛江灘。他立即回復"現在沒空,明天下午再說。"

  C.小雨突發奇想地說:"今天陽光燦爛,我上你家看看好嗎?"博文打趣地說:"去我家?去我家幹嘛,扶貧嗎,哈哈。"

  D.她寫博客是給自己解悶。"明天就能見到媽媽了,要是爸爸一起來多好啊!我……"她一陣心酸,寫不下去了。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運用能力。A項兩個冒號不能連用,可將第二個冒號改成逗號;B項引號內的內容是作為一個成分,最後的句號應放在後引號外面;C項"嗎"後的逗號應改成問號,"哈哈"後的句號應改成省略號。

  ②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導讀】"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這一考點涉及虛詞、實詞和熟語的運用三項,有時在辨析並修改病句、語言表達和寫作等項都會牽涉到。具體考查包括正確理解和正確使用兩個層面,即理解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根據語境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這裡面不僅有使用的正確性問題,還有更好的問題,與修辭有密切的關係。

  解答成語運用題的關鍵,一是要重視平時積累,對不熟悉、不了解的成語要弄清詞語意義、用法規範、感情色彩,切忌不求甚解或望文生義;二是結合提供的語境去辨別有關熟語的運用,特別是注意從熟語與語境之間的使用對象、適用範圍、感情色彩、特定情境等方面加以判別。再者詞語(包括熟語)題所選用的語例多來自現實,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針對性,在平時複習中也要注意積累和辨析。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江西卷)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幹部隊伍__________化建設已經有了制度保障。

  ②現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__________從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為現實。

  ③到半夜,小說終於脫稿了,他__________地摸著鬍子,長長地鬆了口氣。

  A.年輕以至躊躇滿志B.年青以致躊躇滿志

  C.年輕以致自鳴得意D.年青以至自鳴得意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含熟語)的能力。涉及近義詞比較和成語的正確使用。"年輕",年紀比相比較的對象小;"年青",處在青少年時期。"以至",連詞,表示遞進關係或因果關係;"以致",連詞,表示不好的結果。"躊躇滿志",形容對自己的現狀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自鳴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貶義)。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全國卷一)

  下列各項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土耳其舉重選手穆特魯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參加世界男子舉重56公斤級比賽,拿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綽號"舉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營養,也要適當運動,在戶外鍛鍊時一定要量入為出,以步行為宜,時間最好選在傍晚,還要注意保暖,防止著涼。

  C.中國茶藝與日本茶道各有特點,但異曲同工,都強調"和"的精神。中日兩國青少年也應以和為貴,為中日睦鄰友好多作貢獻。

  D.北京周邊的旅遊勝地,筆者去過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綠樹繁花中仍有冰掛高懸在危崖上,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卻是第一次見到。

  【答案】B

  【解析】量入為出:考慮好自己的收入情況,根據收入安排支出計劃,不要花得太多,造成自己財政緊張。在這裡不合語境。

  ③辨析並修改病句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餘、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導讀】《考試大綱》規定了六類病句,即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餘、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其中前四類屬於結構性病句,後兩類屬於語意性病句。辨析並修改病句考查對病句的識別、分析和修改,是綜合了語法、邏輯、修辭、標點符號等方面知識的一項必考內容。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來看,側重於結構性病句辨析,偶或出現語意性病句單獨命題的情況。

  複習時,要認真弄清用詞錯誤、語法錯誤、邏輯錯誤、修辭不當、歧義等方面的各種病因,掌握辨認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還要注意審讀句子中易致病的部位,能夠根據表達的需要修改病句,並在多練形成有效語感的基礎上,準確判斷解題的有效思路和適當方法,爭取具有較高的解題能力。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全國卷二)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金烏炭雕工藝精湛,採用純天然顏料著色,具有高雅、時尚、個性的藝術享受,還能吸附有毒有害氣體,是一種環保藝術品。

  B.該縣認真實施"村村通"這一全省規劃的八件實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區率先解決了農村百姓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

  C.中俄兩國元首在致辭中一致表示,要以舉辦"國家年"為契機,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深化兩國各領域的交流合作。

  D.聽說博士村官潘小聰要給大家講農技課,大家興致很高,還沒到時間,村委會會議室就擠滿了很多村民來聽課,場面好不熱鬧。

  【答案】C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需憑良好的語感及抓主幹、辨枝葉、析邏輯來判定。A項"金烏炭雕……具有高雅、時尚、個性的藝術享受"主謂搭配不當,應改為"金烏炭雕……能給消費者帶來高雅、時尚、個性的藝術享受"。同時"有毒有害氣體"不合邏輯,不能並列,"有害氣體"包含了"有毒氣體"。B項"該縣認真實施'村村通'這一全省規劃的八件實事之一"句式雜糅且搭配不當,應改為"該縣認真實施'村村通'工程,這是全省規劃的為農民辦的八件實事之一"。D項"村委會會議室就擠滿了很多村民來聽課"因語序不當造成搭配不當,應改為"村委會會議室就擠滿了前來聽課的村民"。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遼寧卷)

  下面是某學生向老師祝壽時發言的一個片段,其中有四處不得體,請找出來並加以修改。

  這次我們專程從全國各地光臨母校,給我們至今健在的恩師俞老師做壽。俞老師視名利淡如水,看事業重如山,八十高齡還在做學問。俞老師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贈送給我們幾個高足,我們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將________改為________;(2)將________改為________;

  (3)將________改為________;(4)將________改為________。

  【答案】(1)"光臨"改為"回到";

  (2)"至今健在"刪去,或改為"精神矍鑠";

  (3)"高足"改為"學生";

  (4)"欣慰"改為"高興"。

  ④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導讀】"擴展語句"考查的是擴展、豐富語言信息的能力,常用的考查形式有四種:聯詞成句、填補空白、擴展句子、話題情境闡發。"壓縮語段"考查的是將一段話進行正確的提煉、概括、壓縮的能力,常用的考查形式有三種:一句話概括、擬標題或擬導語、多分句或多句話概括。

  "擴展語句"要合乎規定的語境、內容和合乎規定的形式,有時還要注意到原句的色調、風格、意境,儘可能在試題提供的範圍內寫出自己獨到的認識、感悟,使答案的內容和語言具有一定的新穎性。

  "壓縮語段"形式多樣,可以直接要求概括主要內容或內容要點,可以根據語段提供的信息擬一條一句話新聞,可以根據提供的信息擬一個新聞的標題,也可以擬一條新聞的導語等等。要注意把握住語段的中心,篩選提取主要信息,根據語段文體、答題要求等準確概括。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安徽卷)

  根據下面的新聞材料,擬一條一句話新聞(不超過15字)。

  淮河、巢湖一直是國家水汙染防治的重要流域。安徽省根據今年年初國家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考核組提出的評估意見,採取措施進一步開展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汙染防治工作。據了解,今年,安徽將加快重點環保工程建設,要求已列入淮河、巢湖流域"十一五"計劃而未開工的城鎮汙水處理廠項目,4月底以前必須全面開工建設,年底前實現兩流域所有市、縣全部建成管網配套的汙水處理廠的目標。同時要求各級地方政府的相關部門積極協調,加強環境監管,提高環境監察、監測和統計能力,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鼓勵環保建設中的制度創新、技術研發和信貸傾斜。

  【答案】示例:①淮河、巢湖治汙步伐加快

  ②淮河、巢湖治汙提速

  ③安徽強化淮河、巢湖水汙染防治

  【解析】抓主要信息,有淮河、巢湖,還有汙染、治理。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福建卷)

  明天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學校準備舉辦「端午節晚會」。請你以晚會節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橫線上寫一段開場白。

  要求:①主題鮮明,語言生動;②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晚上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請欣賞晚會的精彩節目。

  【答案】示例:(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晚上好!)兩千多年來,飄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詩人屈原一路相伴走來,他那愛國情懷、浪漫詩篇,已經化為民族的文化與精魂。今晚,讓我們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動人的歌聲,歡度民族的傳統節日。(下面請欣賞晚會的精彩節目)

  ⑤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導讀】「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是重要的語言表達技能,主要考查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選用恰當的句式的能力;仿照給定句子寫出句式相同的句子的能力和根據語境,靈活自如地變換句式的能力。近幾年高考常把對選用和仿用的考查同對語法、修辭的考查結合起來,同擴展和變換句式結合起來,既注重形式的一致,也注意內容選擇的靈活性。

  「變換句式」常常和「選用」「修辭方法」融為一體進行考查,是一定條件下的變換,要注意上下文,使變換的部分在內容上、形式上都要與上下文連貫,並協調一致。「仿用」一般有續寫、嵌寫和另寫等幾種形式,可涉及語法、表達方式、語意連貫、風格協調等方面,且經歷了仿句與仿段、仿形(句式和修辭手法等)與仿神(保持原意)的變化,解題時一定要準確把握題面提出的仿寫要求,弄清材料中隱含的仿寫條件。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遼寧卷)

  請從「知識」「興趣」中任選一個為內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寫兩個句子。要求每個句子都採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兩個句子之間在語意上形成對比。

  時間,是海綿裡的水,只要你勤奮地擠,總會有所收穫;

  時間,是掌縫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會全都漏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⑥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常見的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

  【導讀】常見的修辭方法規定考查8種,都是考生常見、常用或熟悉的,一般不考查概念,重點考查判斷修辭方法使用的優劣和運用修辭方法表達的能力。高考考修辭注重綜合表達能力的考查,有與「仿寫」結合的,有與「連貫」結合的等等,即使考修辭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種修辭方法的,往往是多種修辭方法放在一道試題中考查。

  在複習時要掌握每種修辭方法的特徵和作用,在解題時能夠正確把握語境和試題的要求。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四川卷)

  請以「小學、中學、大學、社會」為內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寫四個句子。要求每個句子都採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四個比喻在語意上構成一個系列。

  童年是一張白紙,青年是一篇詩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學是賽跑時的起跑,中學是賽跑中的加速,大學是賽跑的衝刺,社會是賽跑後的頒獎。

  【解析】注意不要寫成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了,四句比喻在語意上要構成一個系列。

  ⑦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

  【導讀】「語言表達的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是考查學生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是語言表達中較高能力層次的考點,其知識點涉及到語法、修辭、邏輯以及寫作篇章等方面的知識。今年考綱上明確具體地提出了「準確、鮮明、生動」,把去年對作文的要求延伸到語言表達的綜合運用方面,是對語言表達運用的更高、更具體的要求。這部分將主要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可以單項考查,也可以綜合考查,如將準確、鮮明或鮮明、生動放在一題中檢測,或在一題中涉及準確、鮮明、生動三個點。題型估計有選擇填空、簡析評價、改寫修正、擬句擴句和短文寫作五種。

  語言表達的「準確」指能夠準確運用語句傳遞思想情感,辨別詞語使用的優劣;語言表達的「鮮明」指在不同語境中詞語、句式等變化更有效、妥帖地表達,準確地傳遞本意;語言表達的「生動」指形象鮮明感人,能運用修辭、句式等手法使語言的表達更生動;語言表達的「簡明」指能夠刪掉贅餘的語句,消除歧義,做到簡要明晰;「連貫」指能夠調整語句之間的順序,注意前後照應和銜接;「得體」指能夠恰當地使用語言,體現語境和語體的要求。

  「準確」是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來講的,指用詞造句要能恰當地表達事物的特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辨析同義詞,吃準詞語的內涵和外延,準確把握詞語的分寸,做到用詞妥帖,大小合適,輕重合宜;要注意按照詞義範圍的大小和程度的輕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顛倒詞序;要注意適當添加修飾性或限制性詞語,準確地表達出作者的本意。

  「鮮明」是指用詞造句都能明白、確切地表達思想感情,不模稜兩可,不含糊其辭。要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要注意精心選擇不同色彩的詞和不同語氣的句子,把自己的褒貶好惡清楚明了地表達出來;要注意語言通俗明白,不生造詞語,不用冷僻詞語,不隨便使用文言詞和文言句式;要注意儘量用簡潔明快的短句,不隨便使用結構複雜、晦澀難懂的長句。

  「生動」指具體形象,新鮮活潑,能使人感動。生動,往往是以準確、鮮明為前提的。有時做到了準確、鮮明也就做到了生動感人,而離開了準確、鮮明去片面追求生動,就會給人矯揉造作、華而不實之感。要注意恰當使用動詞、形容詞,從形聲色等方面對事物進行形象的描摹,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要注意運用比喻、擬人、借代、誇張、雙關等修辭方法,增強語言的形象性和靈動性,增加語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要注意句式的整齊勻稱,講究音節的押韻和諧,力求語言的聲律美,讓人讀起來上口,聽起來悅耳。

  「簡明」的考查主要有刪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複的文字和無關的信息、變換原語言材料的語體和辨析有歧義的語句,常結合語病的辨析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具體操作中要避免晦澀、歧義、囉嗦,做到井井有條,表達清晰。

  「連貫」是表達中句與句之間排列的規則以及加強語言聯繫與銜接通暢的方法。要保持語言連貫,需要兼顧話題(有統一的話題)、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語言的運用(語言的銜接與呼應)三個方面。

  「得體」就是根據語境條件使用語言,即根據內部語境(上下文文體、句式、語言間的搭配和使用習慣等)和外部語境(語言交際的各種情境條件,如說話的目的、場合,需要表達的方式,發話者的身份、職業、處境,受話者的年齡、經歷、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選用恰當的語句來表情達意,這是比「簡明、連貫」更高一層的要求。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全國卷一)

  紅星中學高一(2)班將召開「暢想奧運」的主題班會。下面是主持人開場白的開頭和結尾,請你補出中間部分。要求緊扣主題、言簡意賅、有文採。50個字左右。

  各位同學,今天我們召開一

  個「暢想奧運」的主題班會。

  50

  希望大家踴躍發言,表達我們對

  奧運會的祝福與期望。

  【答案】示例:古希臘神話的光芒,在聖火點燃的那一剎,又一次把奧運的精神照亮。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中國,古老而又年輕的北京,將帶給世人空前的想像。

  【解析】題幹中「緊扣主題、言簡意賅、有文採」的要求已很明確,再加上開場白的結尾中有「表達我們對奧運的祝福與期望」,也可以給考生以提示。

  二、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

  能識記文學常識,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導讀】這部分內容知識性強,學習方法應以識記為主,考查方法自然也會體現這一特點,一定要注意。但是近幾年的高考題也呈現知識型向能力型轉化的趨勢,在識記、判斷的基礎上進行分析。

  識記A

  ①識記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時代、國別和代表作

  【導讀】這種試題一般以中學教材中出現過的作家為考查範圍,把有關作家的時代及其代表作編排在一起,讓考生判斷。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外國的作家作品選得比較少,因此,一定要牢記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非常重要的作家及其國別和代表作。命題時往往是和識記中國重要作家及其時代和代表作進行混合編排考查。

  ②識記文學體裁常識

  【導讀】文學作品的體裁有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每一種又可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高考對文學體裁常識的考查,一般是根據中學語文教材的幾篇常識短文的內容來考查的,在複習中不能脫離教材的這幾篇文章。

  【試題舉例】

  下面摘自中學生習作的句子都有文學常識的錯誤,請指出並改正。

  (1)宋初著名詞人溫庭筠對詞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其《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表現了一個女子的孤獨心情。

  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近讀了茅盾的長篇小說《林家鋪子》,我印象最深的是民族資本家吳蓀甫與買辦資本家趙伯韜之間的明爭暗鬥。

  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眾多外國作家中,我特別喜歡英國作家薩繆爾·貝克特,她創作的《牆上的斑點》是其第一篇意識流小說。

  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宋初晚唐(答唐、唐朝、唐代也可)

  (2)林家鋪子子夜

  (3)薩繆爾·貝克特維吉尼亞·伍爾夫(答伍爾夫也對,伍也可寫成吳,夫也可寫成芙)

  【解析】本題考查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時代和作品,是一個創新題型,把文學常識放在中學生習作這樣的語境中,更注重使用的考查。這幾個作家都非常重要:溫庭筠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花間派」鼻祖,對五代以後詞的大發展起了很強的推動作用;茅盾於1928年發表首部小說《蝕》(《幻滅》、《動搖》、《追求》三部曲),著名的作品有代表作《子夜》(長篇)、《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短篇);薩繆爾·貝克特,愛爾蘭著名作家、評論家和劇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69年),代表作《等待戈多》(1952年);維吉尼亞·伍爾夫,英國著名女作家,在小說創作和文學評論兩方面都有卓越的貢獻,世界三大意識流作家之一,女權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

  ③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導讀】名句名篇是指中國古代優秀作品及重要語句。這種題型意在引導考生重視誦讀,培養語感,強調語文學習的積累、感悟和薰陶,提高考生人文素養。主要包括:中學階段語文教材課後練習中要求背誦的篇目、段落;課本之外文質兼美、影響廣泛的格言、警句;古典詩詞中膾炙人口、發人深省、生動優美的佳句;成語、俗語、諺語。近幾年高考常和文學常識一起考查,尤其是考查的內容集中在大綱要求必背的十篇古文和二十篇詩歌上,所以一定要把這部分掌握牢固。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湖北卷)

  填空。

  (1)古代詩文有許多抒發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離騷》「唯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____________」;

  杜甫《登嶽陽樓》「親朋無一字,____________」;蘇軾《赤壁賦》「哀吾生之須臾,____________」。

  (2)《我與地壇》是當代作家____________的一篇自傳性散文名作。

  (3)巴爾扎克用總標題為《____________》的一系列小說,反映了社會劇烈變革時期的法國生活。

  【答案】(1)①恐美人之遲暮②朝如青絲暮成雪

  ③老病有孤舟④羨長江之無窮

  (2)史鐵生

  (3)人間喜劇

  【試題舉例】

  下面是學生默寫的古詩文名句,其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①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屈原《離騷》)

  ②漸黃昏,戍角悲吟,都在空城。(姜夔《揚州慢》)

  B.①夙興夜寐,靡室勞矣。(《詩經·氓》)

  ②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C.①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司馬遷《屈原列傳》)

  ②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李賀《李憑箜篌引》)

  D.①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②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孤煙衰草凝綠。(王安石《桂枝香》)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寫,放到了客觀題中,擴大了考查的範圍(涉及了八個篇目),並且有一定的迷惑性,是一個新穎的考查形式。A項②句應為「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B項①句應為「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D項②句應為「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通過語境也可以作出判斷,不僅僅限於名句名篇的識記,又增添了一份理解賞析。

  三、古代詩文閱讀

  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導讀】古代詩文閱讀包括古文閱讀和古詩賞析兩部分。所謂「淺易」,從文章運用的詞彙來看,主要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詞與次常用詞,非常用詞出現的機會較少;從文章出現的語法結構看,主要採用常見的文言句式,如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等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詞類活用等等;從文章的體裁看,主要是敘事、寫景、抒情及一般說理等形式;從文章的整體風格來看,屬於典範的文言文作品;從文章內容涉及的範圍來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識的聯繫較為鬆散,無須在閱讀之前先了解過於複雜的背景材料或逐個理解出現的許多歷史事件與歷史故事。高考對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的要求分三項。

  1.理解B

  【導讀】這項要求主要考查考生對古代詩文中語言知識的掌握以及對內容的理解,又可分為下列四條。

  ①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導讀】這條要求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兩點:一是「常見文言實詞」,這是考查範圍;二是「在文中的含義」,「在文中」這一限制成分是所給條件。綜合這兩點,再加上「理解含義」的具體要求,既考查學生掌握文言實詞知識的情況,又考查學生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所謂「在文中的含義」,實際上就是指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由於文言實詞絕大部分具有多義性,因而要確定某個實詞在特定的語境中究竟表示哪一個義項,這也就是一種能力。特別注意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及其與現代漢語的差異現象。具體講,就是要掌握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複詞、同形異義等現象。所謂「常見實詞」,我們前文曾談到,淺易文言文運用的詞彙主要是常用詞與次常用詞,這是從詞在運用中出現頻率的角度來講的。而從詞義上看,這裡所說的常見實詞又應當是古今詞義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那一部分。凡中學教學中不止一次出現過的古今詞義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實詞都應當算作考查內容的常見實詞;當然,也還應當包括一些中學生尚未直接接觸到的而傳世名篇中卻經常出現的實詞。

  文言實詞的考查常常是給某個實詞提供四種解釋,要求選出正確答案。或是對四個實詞分別進行解釋,要求選出正確的一項或錯誤的一項。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全國卷一)

  廖剛字用中,南劍州順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錄除國子錄,擢監察御史。時蔡京當國,剛論奏無所避。以親老求補外,出知興化軍。欽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憂,服闋,除工部員外郎,以母疾辭。紹興元年,盜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順昌民以剛為命。剛喻從盜者使反業,既而他盜入順昌,部使者檄剛撫定。剛遣長子遲喻賊,賊知剛父子有信義,亦散去。尋召為吏部員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親兵自將,所以備不虞而強主威。願稽舊制,選精銳為親兵,居則以為衛,動則以為中軍,此強幹弱枝之道。」又言:「國家艱難已極,今方圖新,若會稽誠非久駐之地。請經營建康,親擁六師往為固守計,以杜金人窺伺之意。」丁母憂,服闋,復拜給事中。剛言:「國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今諸將之兵備江、淮,不知幾萬,初無儲蓄,[u]日待哺於東南之轉餉,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u]」因獻三說,將校有能射耕,當加優賞,每耕田一頃,與轉一資,百姓願耕,假以糧種,復以租賦。上令都督府措置。時朝廷推究章惇、蔡卞誤國之罪,追貶其身,仍詔子孫毋得官中朝。至是章傑自崇道觀知婺州,章僅自太府丞提舉江東茶鹽事。剛封還詔書,謂即如此,何以示懲,乃並與祠。時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猶率群臣遙拜淵聖,剛言:「禮有隆殺,[u]兄為君則君之,己為君則兄之可也。[/u]望勉抑聖心,但歲時行家人禮於內庭。」從之。鄭億年與秦檜有連而得美官,剛顯疏其惡,檜銜之。金人叛盟,剛乞起舊相之有德望者,處以近藩,檜聞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書,而以王次翁為中丞。初,邊報至,從官會都堂,剛謂億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約,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億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紹興十三年卒。

  (節選自《宋史·廖剛傳》)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部使者檄剛撫定檄:文告。

  B.剛遣長子遲喻賊喻:開導。

  C.願稽舊制,選精銳為親兵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窺伺之意杜:制止。

  【答案】A

  【解析】檄:在這裡用作動詞,用檄文徵召、曉諭。

  注意:最容易出錯的兩類是詞類活用和單雙音節詞不分。首先要根據具體的語境來判斷詞性等語法功能,從而對照題肢進行辨別;其次要正確區別單音節詞和雙音節詞,多聯繫上下文採用「單音拆雙法」解答。

  ②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導讀】對常見文言虛詞用法的了解,是指在閱讀材料中根據上下文的語境對出現的文言虛詞具有懂得並能加以解釋的能力,而絕不是要求考生憑空去歷數哪些常見文言虛詞具有哪些用法。近年高考試題對文言虛詞的考查,呈穩定趨勢,而且僅限於常見虛詞和一般用法。

  這裡文言虛詞的概念與現代漢語語法的概念並不完全相同,文言虛詞中包括代詞、助動詞、副詞等類別,甚至有少量的數詞與不及物動詞,這些在現今屬於實詞範疇。文言文中虛詞很多,常見的有限,高考中涉及的只是上述羅列的那些。「在文中的用法」一般是相對於在詞典中的用法而言的,這裡「在文中的用法」即為常見用法。強調「在文中」這一範圍,主要是考查學生在具體語境中理解並辨別文言虛詞不同用法的能力。而考查常見用法,一則因為閱讀淺易文言文時遇到的文言虛詞多為常見用法;二則因為文言虛詞的特殊用法大多較難理解,使用範圍較小,不是考生目前急需掌握的內容,可以留待以後有必要時以常見用法為基礎再深入地學習。

  文言虛詞的考查也是從閱讀材料出發,選擇適宜的方式。常採用比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虛詞,比較它們的意義與用法,有時也可以在題幹中給出示例,要求尋找與示例用法相同的選項,而較常見的是在文意把握中結合考查文言虛詞。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湖南卷)

  (歐陽)公諱潁,字孝叔。鹹平三年,舉進士中第,初任峽州軍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書省著作佐郎、知建寧縣。未半歲,峽路轉運使薛顏巡部至萬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謂繼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寧縣往代之。以治聞,由萬州相次九領州而治之。一再至曰鄂州。二辭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後嘉州,以老告,不行。實治七州,州大者繁廣,小者俗惡而奸,皆世指為難治者。其尤甚曰歙州,民習律令,性喜訟,家家自為簿書,凡聞人之陰私毫髮、坐起語言,日時皆記之,有訟則取以證。其視入狴①牢就桎梏,猶冠帶偃簀」②,恬如也。盜有殺其民董氏於市,三年捕不獲,府君至,則得之以抵法。又富家有盜夜入啟其藏者,有司百計捕之甚急,[u]且又大購之,皆不獲,有司苦之。[/u]公曰勿捕與購,獨召富家二子,械付獄,鞠③之,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諫。公堅不回,鞫愈急,二子服。[u]然吏民猶疑其不勝而自誣[/u],及取其所盜某物於某所,皆是,然後歡曰:「公,神明也。」[u]其治尤難者若是,其易可知也[/u]。

  公剛果有氣,外嚴內明,不可犯,以是施於政,亦以是持其身。初,皇考侍郎為許田令,時丁晉公尚少,客其縣。皇考識之,曰貴人也,使與之遊,待之極厚。及公佐峽州,晉公薦之,遂拜著作。其後,晉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榮顯,而公屏不與之接。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書丞、太常博士、尚書屯田、都官、職方三員外郎、郎中,皆以歲月考課,次第升,知萬、峽、鄂,歙、彭,嶽,閬,饒、嘉州,皆所當得。及晉公敗,士多不免,惟公不及。

  明道二年,以老乞分司,有田荊南,遂歸焉。以景祐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終於家,年七十有三。

  (選自《歐陽修全集》,中華書局2001年版,有刪節。)

  【注】①狴(bì):監獄。②簀(zé);竹蓆。③鞫(jū):審訊。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C.都為第三人稱代詞,意思是「他(們)的」。A.連詞,於是∕副詞,趁機;B.連詞,因為∕介詞,憑藉;D.介詞,同(跟)∕連詞,和。

  注意:解答這類題要聯繫上下文進行推斷,同時結合學過的古文中的虛詞常見用法進行推斷。通過聯繫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辨明上下文的關係;還要通過分析語句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性是否相同。

  ③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導讀】了解這些特殊句式與用法,是指能根據上下文的語境具有理解與辨別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去抽象記憶到底有哪幾種特殊句式與用法,以及它們的具體情況如何。這裡的不同用法指詞類活用,和句法一樣都屬語法範疇。同現代漢語相比,文言文的語法並沒有太大不同,但畢竟有一定的差別。我們可以將這些「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限定在古今語法差異的主要方面。

  文言文中判斷句的主要特點是不用判斷詞,而以主語謂語直接相續。又常在主語之後加上「者」字表示停頓,在謂語之後加上「也」字幫助判斷。被動句則是指在形式上具有結構特徵的表示被動的句式,又可以分為「於」字式、「為」字式、「為……所……」式、「見」字式等類別。賓語前置主要表現為三點:一是否定句中代詞充任賓語時,賓語置於動詞之前;二是疑問代詞充任動詞或介詞的賓語時,賓語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前;三是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誌時,賓語要前置,這些通常被認為是文言文中的正常詞序。成分省略有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兼語省略與介詞省略五種,其中尤以主語省略和賓語省略更為常見。詞類活用是指甲類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備了乙類詞的語法特徵,並進而產生出某一新的意義的一類語法現象,又分為四種情況:一是動詞、形容詞、名詞用作使動;二是形容詞、名詞用作意動;三是名詞用作一般動詞;四是名詞用作狀語。

  考查「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結合把握文意來進行,近幾年的高考,沒有為此專門設題,但不表示這項知識不重要。雖未設專題,但這些知識卻遍布文中,閱讀文章時不容逾越。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江西卷)

  子產①為政

  鄭人遊於鄉校②,以論執政。然明[/u]謂子產[/u]曰:「毀鄉校,何如?」子產[/u]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u]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u]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子皮[/u]欲使尹何[/u]為邑。子產[/u]曰:「少,未知可否。」子皮[/u]曰:「願,[u]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u]」子產[/u]曰:「不可。人之愛人,求利之也。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於子?子有美錦,不使人學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者制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僑[/u]聞學而後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範宣子[/u]③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二月,鄭伯[/u]如晉,子產[/u]寓書於子西[/u]以告宣之[/u]曰:「子為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u]也惑之。僑[/u]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有基無壞,無亦是務乎!有德則樂,樂則能久。」宣子[/u]說,乃輕幣。

  子產[/u]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④,廬井有伍⑤。大人之忠儉者,從而與之;泰侈者,因而斃之。從政一年,輿人⑥誦之曰:「取我衣冠而褚⑦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u],吾其與之!」及三年,又誦之曰:「我有子弟,子產[/u]誨之。我有田疇,子產[/u]殖之。[u]子產而死,誰其嗣之?[/u][u]」[/u]

  (選編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

  【注】①子產:名僑,字子產,春秋時著名政治家,鄭國名相。文中加「[/u]」的都是人名。②鄉校:鄉間公共場所。③範宣子:春秋時晉國大臣,晉平公時執掌國政。④封洫: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戶編制。⑥輿人:眾人。⑦褚:儲藏。

  下列句中的「病」字,與文中「鄭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

  B.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特別是對一詞多義現象的考查。「病」字一般有以下幾種義項:①疾病,生病;②毛病,弊病;③筋疲力盡;④弄成病;⑤擔心,憂慮。A病態的;B擔憂,與例句「鄭人病之」的「病」意思和用法相同;C生病;D弄成病。

  ④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導讀】古文翻譯成現代漢語是傳統的考查方法之一,它雖然側重於語言形式的考查,但由於同時也涉及內容,因而是高考古詩文閱讀中一種綜合性的考查手段。只是因為近年來古詩文閱讀的試題安排在第Ⅰ卷「四選一」的選擇題型中,所以能力層級定為著重要求理解的B級。

  從高考的特點與考查的目的出發,古文的翻譯總是採用直譯為主的方式,意譯只能是一種次要的方法。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之中,譯出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所謂意譯,則是根據原文表達的基本意思來進行翻譯,不拘泥於字字句句的落實,甚至可以採用同原文差別較大的表達方式。高考的特點固然要考查學生對古文閱讀材料在宏觀上的掌握,但更要求考生能夠從微觀上了解並熟悉文言文字詞句式等語言知識。因此,歷年試題的設置主要採用直譯的方式,只有在難以直譯或直譯以後表達不了原文意蘊的時候,才酌情採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在高考試題中,一般要翻譯的句子都有若干個關鍵點,考生在答題時須抓住關鍵點方能得分。

  【試題舉例】(2008年高考全國卷二)

  王曇首,琅邪臨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業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財,曇首唯取圖書而已。闢琅邪王大司馬屬,從府公修復洛陽園陵。與從弟球俱詣高祖,時謝晦在坐,高祖曰:「此君並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曇首答曰:[u]「[/u][u]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志。[/u][u]」[/u]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悅。行至彭城,高祖大會戲馬臺,豫坐者皆賦詩,曇首文先成,高祖覽讀,因問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門戶何寄?」高祖大笑。曇首有識局智度,喜慍不見於色,閨門之內,雍雍如也。手不執金玉,婦女不得為飾玩,自非祿賜所及,一毫不受於人。太祖為冠軍、徐州刺史,留鎮彭城,以曇首為府功曹;鎮江陵,自功曹為長史,隨府轉鎮西長史。高祖甚知之,謂太祖曰:「王曇首,沉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諮之。」及即位,以曇首為侍中。誅徐羨之等,平謝晦,曇首之力也。晦平後,上欲封曇首等,會宴集,舉酒勸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無復今日。」時封詔已成,出以示曇首,曇首曰:[u]「[/u][u]近日之事,釁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故罪人斯戮。[/u]臣等雖得仰憑天光,效其毫露,豈可因國之災,以為身幸?陛下雖欲私臣,當如直史何?」上不能奪,故封事遂寢。時兄弘錄尚書事,又為揚州刺史,曇首為上所親委,任兼兩宮。彭城王義康與弘並錄,意常怏怏,又欲得揚州,形於辭旨。以曇首居中,分其權任,愈不悅。曇首固乞吳郡,太祖曰:「豈有欲建大廈而遺其棟梁者哉!賢兄比屢稱疾,固辭州任,將來若相申許者,此處非卿而誰?亦何吳郡之有?」時弘久疾,屢遜位,不許。曇首勸弘減府兵力之半以配義康,義康乃悅。七年,卒。太祖為之慟,中書舍人周赳侍側,曰:「王家欲衰,賢者先殞。」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節選自《宋書·王曇首傳》)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志。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日之事,釁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故罪人斯戮。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既然參加了英明勇武的軍隊,自然會使怯懦者具有堅強的意志。

  (2)近日的事,禍害將要釀成,幸虧陛下英明果斷,因而嚴懲了罪人。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並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第一句的關鍵是「從」「自」兩個關鍵詞。「從」的後面跟的是「神武之師(軍隊)」,應是「參加」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有「弟走從軍阿姨死」句同此;「自」是「自然」的意思,陶淵明《飲酒》有「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句同此。第二句的關鍵是「釁難」和賓語前置句式兩處。「釁難」的「釁」是通假字,通「叛」,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同此;「故罪人斯戮」是賓語前置句,翻譯的時候要調換語序。

  注意:高考試卷要求直譯為主,也就是要求儘可能做到字字落實,把握準其中的重點詞語及用法,同時,還要把握句式特點和句子的語氣。翻譯時一定要譯出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講究字字落實。

  Ⅳ.考試形式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限定用時為150分鐘。

  試題類型: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古文翻譯題、簡答題、寫作題。

  【導讀】試卷結構沒有具體規定,各自主命題省市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自主確定試卷的題量與賦分。

  附2009年與2008年考綱差異

  【導讀】2009年考綱與2008年考綱內容基本一致。

 

相關焦點

  • 2009高考大綱英語難度增加
    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的《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已新鮮出爐。華西都市報昨(19)日邀請成都七中、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成都外國語學校等學校高三名師進行解讀,方便考生根據大綱最新變化備考。高三名師提醒,新大綱將是四川省高考命題的依據。
  • 2009年數學高考大綱解讀:保持穩定已成格局
    一、2009年數學高考大綱解讀2009年的《高考大綱》數學科目在2008年的考綱的基礎上基本沒有變動。這一特點說明全國高考數學科的考試通過多年的探索、改革,已逐漸趨於穩定的格局,形成「保持穩定,注重基礎,突出能力,著力創新」的特色。《考綱》強調了對數學基礎的考查。
  •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試大綱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試大綱根據2019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試大綱,預計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試大綱不會有太大的變動,建議考生參考往年成人高考考試大綱進行備考複習,全國成人高校招生統考科目依據教育部頒布的《全國各類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複習考試大綱》(2011年版)命題。制卷工作由省招辦負責。
  • 名師解讀高考大綱:英語難度增加 生物舉一反三
    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的《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已新鮮出爐。本報昨(19)日邀請成都七中、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成都外國語學校等學校高三名師進行解讀,方便考生根據大綱最新變化備考。高三名師提醒,新大綱將是四川省高考命題的依據。根據新大綱的要求各科對知識點的要求有所變化,考生在複習緊扣大綱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基礎知識的梳理。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 心理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大綱及指南 考點手冊
    命題依據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編寫的《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心理學學科總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和指南(第三版)》。考試科目為分外國語水平和學科綜合水平考試兩部分。包括:普通心理學、心理學研究方法、心理統計學、心理測量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七個部分,試卷滿分為1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 2019年稅務師《稅法(一)》考試大綱(第五章)
    中公財經 > 稅務師 > 考試信息 > 考試大綱 2019年稅務師《稅法(一)》考試大綱(第五章)
  • 解讀2018高考大綱:語文小題數量 英語詞彙基礎是關鍵
    生活報3月23日訊 2018年高考《考試大綱》已於近日出爐。日前,生活報特邀哈師大附中名師針對《考試大綱》,為考生們進行了解讀。2018年是新課程改革、高考改革的重要拐點,今年的高考很可能起到某種「橋梁」作用。那麼,語文、數學、英語三大學科,今年會有哪些特點和變化?
  • 湖北2010年高考大綱英語科補充說明公布
    推薦:湖北2010年高考大綱數學科大綱 語文大綱  2010年,湖北高考繼續實行3+X。自2004年以來,湖北省高考語、數、英三科實行自主命題。從2006年起,結合湖北省實際,我省組織有關專家編寫這三科考綱的補充說明。
  • 2015浙江高考大綱考試說明解讀
    考試大綱怎麼說的?與往年有啥變化?哪些內容刪除了?哪些內容增加了?《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試說明》已於近日公布,其中,語文、數學、文綜、理綜與2014年相比較,有較大變化,很多知識模塊都做了刪除,英語變化最小。金報也邀請了效實中學、寧波中學、餘姚中學的10位一線教師作了詳細分析。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本解讀相對比較專業,你可以把我們報紙保留下來,給需要的高中學生看。
  • 2018考研政治大綱變動對比表(大綱解析版)
    2018年大綱 說明 第一章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在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第六章第二節 4.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 2021考研大綱:考研政治大綱變動解析
    對於大綱的變動,考生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實質性變動。也就是說考點的位置變換,標題修改刪減等不會對內容造成實質性影響的變動可以不用太過花時間去了解!第四章第三節增加「大革命中的中國共產黨」,這是本科教材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今年添加到了新大綱中。
  • 2019年稅務師《財務與會計》考試大綱(第四章)
    中公財經 > 稅務師 > 考試信息 > 考試大綱 2019年稅務師《財務與會計》考試大綱(第四章)
  • 2018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發布(語文)+名師解讀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複習備考的依據。《考試大綱》明確了高考的性質和功能,規定了考試內容與形式,對指導高考內容改革、規範高考命題都有重要意義。《考試大綱》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參照《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並考慮中學教學實際而制定。
  • 2018高考大綱公布女報為你準確解讀 第A1版:要聞 20171218期 都市...
    本報特邀大智高考研究院的專家團隊帶來權威解讀:《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語文科解讀  2018年起山東考生將全面使用全國課標卷,準確解讀《考試大綱》,教師可以更有效地帶領學生進行衝刺複習,考生也可合理制定複習計劃,避免備考的盲目性,從而有效提高複習效率。一、整體特徵  高考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敏感度高。
  • 《2015年高考大綱》出爐 蘭州名師做評析
    原標題:《2015年高考大綱》出爐 蘭州名師做評析   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的《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近日出爐,詳細介紹了今年高考各學科的考試範圍、命題思想、試卷結構等。我省作為參加全國統一命題考試的省份仍採用這一考綱,2月9日,本報邀請蘭州一中、師大附中的高三教師第一時間對《大綱》進行評析,其中,數學理、數學文、語文、生物、地理、政治科目的《考試大綱》與2014年相比較基本沒有變化。英語變化略大,歷史、物理、化學有微調。
  • 解讀高考大綱變化 英語增加填空並非變難
    2005年高考大綱作出調整  高考大綱調整英語新增填空題附:考試大綱   2005年高考《大綱》有變化專家即時為你解讀   核心提示   語文:取消了星號內容(即不考內容),考查範圍有所擴大   數學
  • 解讀2018高考大綱:語文試題題幹、分數分配或有變化
    原標題:解讀2018高考大綱:語文小題數量 英語詞彙基礎是關鍵 2018年高考《考試大綱》已於近日出爐。日前,生活報特邀哈師大附中名師針對《考試大綱》,為考生們進行了解讀。2018年是新課程改革、高考改革的重要拐點,今年的高考很可能起到某種「橋梁」作用。
  • 2020年高考語文考點新變化之標點符號
    「現有高考體系的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不再修訂,參考2019年版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省份也不再制訂考試大綱。」而2019年高考語文呈現出的突出新考點之一是 標點意義:語言文字運用中新增標點的意義這一考點。於是,全國卷Ⅱ就應是考查對「引號」不同意義的理解與辨析。
  • 2019年稅務師《涉稅服務相關法律》考試大綱(第八章)
    中公財經 > 稅務師 > 考試信息 > 考試大綱 2019年稅務師《涉稅服務相關法律》考試大綱(第八章)
  • 09同等學力申碩心理學綜合新舊大綱變化詳情
    09同等學力申碩心理學綜合新舊大綱變化詳情 http://tdxl.eol.cn  來源:環球卓越  2009-03-10  大 中 小   心理學大綱第三版對比第二版變化詳情  一、考試題型(無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