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外循環是軟實力和硬實力的結合 復星願努力做外循環建設者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郭廣昌

8月12日(今天),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在「亞布力武漢特別峰會」上演講。就目前熱炒的「內外雙循環」之說,他認為,首先我們不要以為「外循環」不重要。對外開放並參與全球經濟大循環,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他說,未來我們仍要打開大門,歡迎全球的企業參與到中國的「內循環」中來。而我們也要遵守全球的市場規則。

儘管逆全球化的妖風不斷,「但是我覺得中國人的智慧就在於化解,而不在於對抗。我們有這種智慧和能力去化解這些逆風。」郭廣昌說到。

在郭廣昌看來,外循環是一種軟實力和硬實力的結合。要參加全球外循環,要有一批在全球有技術優先、有話語權的強大的全球企業。郭廣昌表示,復星集團願意積極地努力做外循環的建設者。

全球很大,我們應該有更多的朋友,應更加的開放和包容。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們應該更加負責任,作為一個企業更應遵守全球的規則,去跟全球最好的企業合作。郭廣昌認為,一個國家的上述能力恰恰應該是賦能在企業身上。「美國的強大,很大原因在於他具有一批在全球有技術優先、有話語權的強大的全球企業。所以我們要參加全球外循環,很重要的是要有一批這樣的企業。我們這樣的企業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最後,郭廣昌再次呼籲要保持開放的心態。「一個開放的企業、一個開放的城市、一個開放的人,永遠是年輕的,不管你50歲,還是70歲。」

以下是演講內容:

現在大家都很焦慮,今年的日子都不好過。企業家今年真的是得很不容易,尤其是在武漢的企業家。疫情當然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但其實大家在私下議論的時候,更多的是關注整個世界好像突然變了,尤其是中美關係。

作為企業工作者,我不是一個理論有造詣的人,最近學習了「雙循環理論」,內循環,外循環,所以從一個企業工作者的角度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很粗淺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個人覺得說外循環、內循環的時候,千萬不要覺得外循環不重要。前40年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取得這麼大的成績,首我覺得開放,參與全球經濟大循環是最重要的根本之一,未來十幾年的發展我也相信離不開這條。就拿抗擊新冠疫情這個事情來說,在第一階段在座的各位企業家、全球的華人,用自己一切的力量全球買抗疫物資,支援武漢、支援國家,離不開全球的大家庭,包括海外友人也給我們做了很大的捐助、支持,我們不能忘了這點。在第二階段,我們也用各種手段和方式支援全球抗疫。包括我們也利用中國的產能,銷售抗疫物資到全球去。我們忠林書記、周市長也跟我講,武漢經濟二季度的復甦其中一個原因之一跟大健康有關,其中也跟有些全球需要的抗疫物資,我們進行全球銷售有關係,所以全球經濟的抗疫也離不開中國。

現在我覺得我們進入了抗疫的決戰階段,這個決戰階段我覺得就是要靠疫苗,在疫苗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更加離不開全球的合作。新冠疫苗這個事情對我們影響太大了,所以我相信任何一個理性國家的選擇,都不會放棄任何一種疫苗的可能性,我們不會在於說這個疫苗是中國產還是美國產,我們更關注的是這個疫苗能不能為更好的來抗擊新冠。我們不應該放棄任何一種可能性,因為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用理性和科學的態度來對待。理性和科學的態度也就是意味著以目前的數據來說,任何一個疫苗都有失敗的可能,科學就是這麼的殘酷,它充滿了不確定性。而我們唯一的選擇是不放棄任何一種可能,更不能放棄全球的合作。所以我感覺內循環、外循環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點思考,堅定不移地做大國內循環是我們參與全球大循環的一個基礎,健康的國民經濟、巨大的國內市場,所有的國家和企業都不願意放棄中國市場,這是我們外循環的基礎與考慮。最近我看到不少的跨國企業,包括像阿迪達斯在全球虧損很大,但在中國恢復很快。我個人也有個感覺,要更好的參加外循環的話,必須要開放我們的大門,讓更多的全球企業參加到中國的內循環當中來,內循環是外循環的一個有機組成,我們要參與外循環並要開放內循環,必須遵守市場規則,必須更加自動自覺的遵守大家共同制定的全球的一些市場規則。

第三點我有一個感想,我們內循環要發展,的確還有很多的能力建設問題,其實我們要參與全球外循環,我們的能力更加不夠。我們參加外循環不僅僅是賣點東西到國外,並不是因為有錢可以收購點技術。外循環其實在我看來,是一種軟實力和硬實力的結合。我們在全球資源整合能力、整合資金的能力,對全球的人才吸引能力等,其實還遠遠不夠,而我覺得一個國家的這些能力恰恰應該是賦能在企業身上。美國、歐洲,尤其是美國為什麼強大,很大在於他具有一批在全球有技術優先、有話語權的強大的全球企業。所以我們要參加全球外循環,很重要的是要有一批這樣的企業,我們這樣的企業不是太多了,而是還少了。所以復星集團我們也願意積極地努力做外循環的建設者。

第四現在客觀上的確逆全球化妖風不斷,有時候我們想開放人家不一定願意。但是我覺得中國人的智慧就在於化解,而不在於對抗。我們有這種智慧和能力去化解這些逆風,我覺得全球很大,除了美國、歐美和日本,還有發展中的印度和非洲,所以我們應該有更多的朋友,我們應該更加的開放和包容。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們應該更加負責任,我們作為一個企業我們應該更加遵守全球的規則、我們應該更加包容與開放,去跟全球最好的企業合作。昨天我說武漢在我心目當中,應該是跟上海、北京一樣的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在這樣的國際化的都市裡面,應該有全球性、國際化的醫院,應該有國際化的技術中心,應該有全球化的企業來治理,共生共融。所以一個開放的企業、一個開放的城市、一個開放的人,永遠是年輕的,不管你50歲,還是70歲。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郭廣昌談「雙循環」:堅定不移做大內循環是我們參與外循環的基礎
    「另一方面,堅定不移地做大國內循環是我們參與全球大循環的基礎,健康的國內經濟,巨大的國內市場,所有的國家、任何的企業都不敢也不願意放棄中國市場,這是我們外循環的基礎和依靠。」「外循環在我看來是一種軟實力和硬實力,我們在全球的資源整合能力、整合資金的能力,對全球的人才吸引能力等等,其實我們還遠遠不夠。」「客觀上現在的確逆全球化妖風不斷。但是中國人的智慧就在於化解,而不在於對抗。我們有這種智慧和能力去化解這些逆風。」郭廣昌表示,「全球很大,我們應該有更多的朋友,我們應該更加地開放和包容。」
  • 郭廣昌:千萬不要覺得外循環不重要
    作為企業工作者,我不是一個理論有造詣的人,最近學習了「雙循環理論」,內循環,外循環,所以從一個企業工作者的角度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很粗淺的一些思考。首先,我個人覺得說外循環、內循環的時候,千萬不要覺得外循環不重要。
  • 汽車內循環和外循環標誌是怎樣
    對於許多新車主們來說,因為對汽車的不了解,常常會因為不熟悉每個開關按鈕的圖標,而出現不會開啟的情況,比如汽車的內循環和外循環就有許多車主不認識圖標而不會開啟,那麼汽車內循環和外循環標誌是怎樣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汽車內循環和外循環怎麼用?很多人不清楚
    調節車內空氣流動和溫度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這個內循環和外循環,咱們許多新手朋友們經常容易被空調面板上的複雜的功能按鈕搞糊塗,而且再結合上空調製冷和加熱,就更不明白了,到底什麼時候用內循環?什麼時候用外循環呢?
  • 汽車內循環外循環的標誌是什麼
    【太平洋汽車網】在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大家都會開啟空調,空調也分內循環和外循環,那麼你知道汽車內循環外循環的標誌是什麼?內循環和外循環標誌都是一個側面的小車形狀,兩者不同的是一個從前玻璃穿到車內的箭頭,這表示外循環。在車內一個旋轉的箭頭,表示內循環。
  • 汽車的內循環和外循環到底怎麼用?
    調節車內空氣流動和溫度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這個內循環和外循環,咱們許多新手朋友們經常容易被空調面板上的複雜的功能按鈕搞糊塗,而且再結合上空調製冷和加熱,就更不明白了,到底什麼時候用內循環?陽委=早卸,堅持不了6分鐘,關主噴友圈pjx數字一個八兩個六,半小時都沒問題。什麼時候用外循環呢?今天咱就來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
  • 汽車內循環和外循環到底怎麼用,真相在這裡!
    汽車的內循環和外循環主要是調節車內的空氣流動以及溫度的,不過很多新手面對著控制面板上的各種按鈕,有時候還真是不知道內外循環到底怎麼用。說到底內循環主要作用還是可以有效阻止外部灰塵以及有害氣體進入車內,然比如霧霾天氣下的霧霾以及有害氣體,或是車輛密集的時候,有效阻擋前車排出的有害尾氣。在城市道路上行駛,遇到堵車路段,尤其是隧道裡要儘量使用內循環。路況良好,車輛勻速行駛的時候,可以開啟外循環。當然遇到沙塵天氣,施工路段,關閉車窗的同時可以開啟內循環關閉外循環。平時停車也要注意應該設置為內循環狀態,否則灰塵容易進入車內。
  • 【三秒知識點】冬季開空調是內循環還是外循環?
    阻隔車外汙濁空氣內循環的作用就是為了防止灰塵、臭氣經過外循環被吸入車內,所以就要設置一個控制系統關閉這套外循環風道,阻隔車外的汙濁空氣。所以空調系統增加了一條風道,讓它從車外吸進新鮮空氣,再經過空調蒸發箱或暖風水箱,分別出吹冷風和暖風。 哪些情況下開內循環?使用內循環可以讓空調使車內迅速降溫或升溫。途經沙塵、工業區地段時,使用內循環可以阻隔掉灰塵以及汙濁空氣,保持車內不受環境影響。
  • 到底什麼時候使用內循環、外循環呢?
    開車的朋友都知道,汽車空調有兩個通風設置,內循環和外循環,那到底什麼是內循環和外循環?什麼時候開內循環?什麼時候又開外循環呢?今天輪谷就來給朋友們說說這個話題,也糾正一些朋友的使用誤區。什麼是內循環?內循環是從車內吸取空氣,形成車輛內部的氣流循環。通俗點說,內循環就是停止車內外空氣置換,阻隔車外的空氣進到車內,同時也不讓車內的空氣跑到車外。什麼是外循環?
  • 內循環or外循環?私家車出門如何防護
    開車的時候開窗換氣的是有技巧的,如果車子停在地下停車場,開車的時候不要急於馬上把窗戶全打開,地下停車場是一個相對陰暗潮溼的環境,這種環境下,有利於病毒的存活和滋生,所以建議大家在啟動車子之後內循環or外循環?
  • 汽車上的內循環和外循環的正確用法
    當我們使用空調的時候,吹出來的風有兩種模式:一個是內循環模式,另外一個是外循環模式。你們知道什麼情況下用內循環,什麼情況下用外循環嗎?內循環就是讓車內的空氣在封閉狀態下循環流動,跟外面的空氣隔絕,比如外面沙塵比較大時、堵車時車輛比較密集會排出大量的廢氣,這時內循環能起到很好的隔離作用。內循環是重複使用車內空氣,空調的效果會比較好。但是如果車上人多的情況下會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時又需要大量的氧氣,最好定時隔一段時間開一下外循環,讓外面的新鮮空氣進來補充一下。
  • 汽車空調內循環和外循環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使用?
    我們都知道,車子的空調分為內外循環這兩種模式,很多人可能搞不懂,內循環和外循環是什麼意思,到底什麼時候去使用比較好。內循環其實顧名思義,內外循環其實就是指的空氣循環,如果你打開內循環,進氣管道處就會有個擋板把管道給堵住,這個你只要打開車的引擎蓋,在副駕駛位置就會發現。
  • 汽車什麼時候開內循環和外循環
    【太平洋汽車網】堵車時打開內循環,因為越是擁堵空氣中廢氣密度就越大,這個時候內循環可以有效防止車外尾氣進入車內,避免對乘員造成傷害。路上遇到風沙、揚塵的天氣打開內循環。當氣溫太高或者太低的時候,可以先開內循環,讓車內密閉起來,開空調,等溫度降下來後,每半小時,再打開一次外循環,讓車內空氣保持新鮮。
  • 汽車空調是開內循環還是外循環呢?很多新手不懂
    這就涉及到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汽車內外循環。1.內外循環首先,我們當然得先知道何為內循環、外循環了。這兩個概念其實和空氣的流通密不可分。內循環是指車內空氣自身的流通,隔絕內車外有害氣體;外循環指外部的新鮮空氣和車內空氣的交換過程,俗稱「換氣」。
  • 車輛內循環和外循環圖標顯示的區別是什麼
    【太平洋汽車網】內循環標誌是汽車圖形裡一個循環箭頭;而外循環標誌是一個箭頭從車外進入車內。不過現在很多車型都沒有設置外循環按鍵,並不是沒有外循環功能,而是廠商為了簡化設計,當我們沒有按下內循環按鈕的話,默認就是外循環。
  • 怎樣區別和正確使用車輛的「內循環」和「外循環」?
    汽車上的空調,根據廠家的設置,並不會完全進行內部循環,這也是出於對車內空氣品質方面的考慮,比如打開車內循環十分鐘後,就會打開約10%的外循環,以改善空氣品質,防止因車內乘客多,長時間開內循環,會因空氣品質不好而感到不適;所以即使是長時間開外循環,也不必擔心什麼,因為外循環會根據實際情況而自動開啟,只不過佔的比例很低,所以到底要開什麼外循環,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 為什麼我車沒有空氣外循環
    【太平洋汽車網】並非是沒有外循環功能,只是沒有標明外循環圖標的按鈕。許多車型在設計內循環和外循環功能的時候,都簡化了設計,將外循環做成了一個默認打開的狀態,當沒有按下內循環按鈕時,默認為開啟外循環。
  • 冬天開車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
    可是開了空調,又出現了新問題:冬天開暖風時,到底是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這兩個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道說道。什麼是內/外循環?內循環:阻隔汙濁氣體顧名思義,內循環就是車廂內的空氣循環。這時,空調的鼓風機是關閉狀態,外部的排風口也會關閉。
  • 高速上使用空調,打開內循環還是外循環?懂車的人會這樣做
    一般來說,車主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時候會把車窗關上,儘量不要打開窗戶,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時候車的速度很快,所以這個時候打開窗戶的話,風阻力會變大,車的耗油量也會變好,很多車主都知道,當車速達到一定值時,對油耗產生巨大影響的因素就是風阻力,此外,車主們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需要注意的是空調的使用方法,是應該在空調中循環還是應該在外面循環,還是值得考慮的問題,打開空調內的高速循環?還是外循環?懂車的人就這樣做。
  • 內循環外循環一個鍵怎麼區分
    【太平洋汽車網】內循環外循環一個鍵區分方法:按下空調循環按鍵,燈亮表示是內循環,燈滅是外循環,即關閉內循環就是外循環了。汽車空調一般包括製冷裝置、取暖裝置和通風換氣裝置,模式分內循環、外循環,一般堵車時用內循環,在開製冷空調時,要先開內循環使車內溫度降下來,過段時間後可開外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