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旋轉在石磨上的歲月》有感

2020-12-22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走慢點,等等我們的靈魂——讀《旋轉在石磨上的歲月》有感

劉傑

人生在世,好多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譬如我和楊華先生的邂逅和得到他的大作《旋轉在石磨上的歲月》,就是最好的例證。

對於楊華我是知道的,大約在10多年前,他曾任我所在縣的宣傳部長,恰好那年縣文聯成立,開會的時候,他主持會議並且做了書面講話,與會的我可以說和他有一面之交,只不過他在主席臺上,我在主席臺下,並不曾真正相識。後來在別人的敘述中得知,他是靜寧人。不久,楊華又回靜寧工作了。

未曾想過能和楊華再次發生交集。

2019年初夏,我應靜寧文聯邀請,參加一個採風活動,竟然毫無徵兆地和楊華重逢了。他高興地握著我的手,詢問幾個熟知朋友的情況,之後又籤贈我一本他的散文集《旋轉在石磨上的歲月》。

楊華在自序中這樣寫道:「放棄,意味著收穫!放棄的,是喧囂,是紛擾,是煩累;而收穫的,則是一種簡單,一種率真,一種平淡。正是這退後的一步,才使我擁有了足夠的時間,讓我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走過的路,重新審視人生和未來。」人生最難是自知,尤其是步入仕途之後,好多人為了升遷,不自知也不量力,挖空心思,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到頭來爬得越高摔得越重,甚至身敗名裂。楊華是自知的,他明白「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對於我來說,什麼是隨意的,什麼是無奈的,什麼是快樂的,什麼是痛苦的,什麼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什麼是自己之外的……」惟其如此,他才毅然決然地回歸自己,靜心斂神,讀書寫作。

我和楊華雖然都是六零後,但10多年時間裡僅僅有過兩次相見,第一次還是陌路之人,而且他自幼在靜寧的黃土坡上長大,我則生長在蒼茫的關山林海,欣慰的是我們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沒有一絲隔膜,等讀完他的文字,更是相見恨晚。我喜歡楊華樸實無華,不加雕飾的文字,它講述的好多經歷就是我的翻版,這也許緣於我們年齡相近,且都是貧苦農家出身。

柏夫和李新立都是我喜歡和敬仰的作家,他們對楊華的寫作特點和優秀作品做了全方位的詮釋和剖析,為讀者讀懂楊華做了很好的引導。讀完《旋轉在石磨上的歲月》,我的感覺是真誠、樸實、感恩和回饋。第一輯「性情走筆」所選19篇文字多是作者的真情流露,尤以《那些生活在鄉村的鳥兒們》《垂手而立》《青杏》和《書緣》生動感人。《那些生活在鄉村的鳥兒們》裡,作者用空靈雋永的文字,把那些鄉村常見的麻雀、喜鵲、斑鳩、小杜鵑、大杜鵑和燕子,從它們的外貌特徵和生活習性,做了精彩的描寫,生動鮮活,詼諧有趣,我想每一個在鄉村長大的人,誰會忘記這些多年的玩伴呢?《垂手而立》中的自我反思,《青杏》裡發自內心的追悔,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的真誠。第二輯「鄉情記憶」收編的18篇文字,應該是作者對鄉村的感恩,雖然那是一個清貧到家無隔夜之糧,饔飧不繼的歲月,但是那種純粹的真誠和美好,銘刻在每一個人的心頭,揮之不去,難以忘記。《旋轉在石磨上的歲月》,作者把推磨這個苦差事描述的生動有趣,甚至苦中有樂,讓讀者在感受生活艱難的同時又忍俊不禁。作者在文末有自己的感悟「其實,只要留心,你會發現,人世間有很多事是由旋轉的圓組成的呢,不是嗎?光滑的磨道上留下一圈圈頭尾相連的圓,孩子們在重複的圓上長大;從秋播到夏收,從夏收再到秋播,一年四季轉了一個圓;從前吃著自然生長的蔬菜,後來吃大棚裡反季節的,現在卻又感覺還是自然生長的好,轉了一圈又回到了起點上;人呢,從自己的哭聲裡,別人的笑聲裡來到這個世界,最後又在別人的哭聲裡離開這個世界,完成了人生的一個大圓,這個大圓,正是由和磨道裡一樣旋轉著的眾多小圓組成的……」「故鄉地名瑣憶」和「小學舊事」系列文字,都能讀出作者對故土的深情,樸素真誠,令人動容。《城裡的燈泡比月亮還亮》和《那年那月,我眼熱的公家門和公家人》則引起了我心底的共鳴,嚮往燈泡的明亮和端上公家的飯碗,是多少鄉村父母和孩子夢寐以求的啊!第三輯「親情素描」裡的9篇文字是作者對親情的感恩和回饋,尤以《父親的生日禮物》和《母親的「電話號碼薄」》令人共鳴。在我們碎小的時候,父母不止一次地詢問長大了做什麼,管不管他們。我們昂首挺胸,聲音洪亮,言之鑿鑿地承諾長大了要給父母買好吃的,可是當我們長大,父母老邁,又何曾吃過幾次我們買的「好東西」呢?第四輯「世情評彈」所選8篇作品,都是作者有感而發,語言冷峻犀利,和前面的溫婉抒情形成鮮明對比。

《旋轉在磨盤上的歲月》是一本優秀的散文隨筆集,裡面的不少篇章被多家報刊選載和轉載,都證明了這一點,如果作者在日後的寫作中,能夠有意識的思考當下鄉村民眾的內心糾結和矛盾,關注新時期鄉村凸顯的焦點,那麼呈現給讀者的文字就會多一點鈣質,多幾分厚重!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用過的石磨和碾子都是逆時針旋轉?
    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肯定都見過石磨和碾子,細心的觀察一下,你肯定會發現它們都是逆時針旋轉的,那為什麼石磨和碾子沒有順時針轉的呢? 其實普遍人們的右手比左手有勁,利用槓桿原理就能夠輕易解釋,越靠近中心的位置使用力氣就越大,但是推石磨恰恰相反,只需要把石磨推動就可以磨麵了。右手放在把手外端,可以持久發力。
  • 盤州市石磨麵粉機械報價
    辣椒磨粉機,電機帶動主軸及渦輪高速旋轉。渦輪與篩網圈上的磨塊組成破碎、研磨副,其結構緊湊。當辣椒由加料鬥進入機腔內,使進入機腔的辣椒在旋轉氣流中緊密地摩擦和強烈地衝擊到渦輪的葉片內邊上,並在葉片與磨塊之間的縫隙中再次研磨。解決方法:主軸軸承要定期維護,清除塵埃、汙垢,然後重新加入潤滑油。常見故障:運轉中若機器噪聲增加或突有異聲出現。辣椒磨粉機,電機帶動主軸及渦輪高速旋轉。
  • 臨夏市自動石磨豆漿機批發
    同年7月被濟南生活日報、齊魯晚報報導石磨生產工藝,公司先後在石磨機系列獲得了5項發明專利,6項實用技術,目前各類產品和各類技術分布於全國各個省市縣,現已培訓全國各地乃至海內外上萬名學員,我們以專業的培訓技術優勢,引起了無數投資創業者高度關注;傳承古法,開拓創新,將石磨與現代化產業結合創造出含有中國元素的產品是中陽不斷追求的。
  • 百年老石磨承載記憶與鄉愁
    老石磨曾是重要生產工具。    白面饅頭開口笑,高粱米飯香噴噴,抹鼻涕的娃娃長大成人……一曲朗朗上口的童謠時刻提醒著人們不忘一米一粟的養育之恩,同樣也在提醒著人們不要忘記老石磨的貢獻和曾經的歲月。在老人的指    引下,記者見到了這口據說已    有百年歷史的老石磨。石磨由    兩扇直徑近一米的磨盤    構成,磨盤上有兩個洞,中間洞負責固定磨盤,另外兩個洞一個叫食眼,用來添加糧食,另一個叫水眼,用來加水。
  • 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
    最近閱讀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書籍還原了習總書記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歲月,訪談內容豐富、事例生動活潑、文字樸實感人,讀完以後感觸頗多。習總書記有堅持學習和思考的態度習總書記在知青歲月裡,從沒有放棄讀書和思考,甚至是「痴迷」閱讀,閱讀面十分廣,像《中國通史簡編》等各種書籍,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幾公裡路才借到。習總書記同時注重閱讀的深度,餓著肚子也要把喜歡的書讀完,要研究透徹。
  • 侯凌肖|舊時光裡的石磨
    石磨作為鄉愁的一部分,是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研究價值的。石磨是把瓜幹、麥、豆、高粱等糧食加工成麵粉的一種機械,通常由兩扇組成,分為下扇(不動盤)和上扇(轉動盤)。兩扇磨的接觸面有一個空膛,叫做磨膛。同時,接觸面上有鑿有排列整齊的磨齒,用以磨碎糧食。上扇有一個或兩個磨眼,供漏下糧使用。
  • 巴裡坤大型石磨麵粉機種類齊全
    目前中陽年生產能力達到幾千多套,是目前國內電動石磨、手搖石磨大型生產廠家之一。需要人工上料,但操作起來簡單。適用於腰果、花生等堅果的脫皮工作,適合小型加工廠所使用。1.食品表面無損傷,保鮮能力強且無汙染。2.烘乾脫皮一次完成,生產效率高、維修及清理容易、故障率低。3.設有自動控溫及自動導料裝置,腰果仁、皮自動分離。中陽磨麵機設備廠家教你簡單的手動腰果去皮方法:手動腰果去皮方法腰果皮剝除很費時間。
  • 夜讀|兒時記憶中的石磨
    我父親有三兄弟,分家時,石磨作為家當分給大哥(我父親)。兩位叔叔家並沒有再購置石磨,實際上仍是三家共用。農村逢年過節做米粿,非用石磨不可。三家使用石磨按規矩,誰先說誰先用,如遇急用者由大嫂(我母親)出面協調,不搶不爭,和諧用磨。一臺石磨也成為三妯娌和睦共處的見證,大家從未因為爭先後起紛爭。
  • 閩南夜話 | 那年 那巷 那石磨
    巷子23號的門邊屋簷下有一圓形石墩,其上放置著一方石磨,石磨是誰家的,沒人曉得,這石磨順理成章地成了巷子人家的公用之物。那時候,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石磨,巷子裡的這方石磨一天也沒閒著,天天有人磨這磨那,磨米,做米糊;磨黃豆,做豆漿;磨花生,做花生漿;還有磨玉米、磨麥子的。
  • 《我的世界》楓樹mod石磨有什麼作用 石磨使用方式
    導 讀 我的世界楓樹Mod是一個農業系的模組,以楓樹為主題,加入了新的植物,礦物,裝飾方塊,食物及烹飪方式等等
  •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2020-06-14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施秉石磨麵粉機價格
    施秉石磨麵粉機價格濟南中陽石磨電器設備有限公司建立於2014年,近幾年來,我廠在機械製造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具有一批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全廠有研磨、校對技術人員、研究設計人員多人,石磨機械開發實力雄厚,具有機、鉗、電、數控、烤等綜合機械生產能力。具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先進的製造與測試裝備以及成 熟的機械加工工藝。
  • 書寫華美的青春樂章 ——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
    致遠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七年知青歲月,書籍是習近平最好的夥伴。被採訪者武暉說:「炕沿上、鋪蓋上、枕頭邊上全都是書。現在回憶起來,近平他們住的那個窯洞特別溫暖,也特別神奇,就像是知識的寶庫。」七年時間,在無數次辛勤勞動的間隙,在無數個煤油燈獨燃的夜晚,習近平抓住青春歲月裡的大好時光,不斷讀書學習。
  • 暑假讀後感:讀《小房子》有感
    在這個故事裡,小房子本來是坐落在山崗上的,它自由自在地看風景,看日月星辰,看春去冬來。可是有一天,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上開來了鏟車,在鋪滿雛菊的山崗上挖開了一條路。接著,有汽車開來開去,出現了商店、加油站……慢慢的,小房子周圍高樓林立,還通了高架列車。於是,小房子只有中午才能看見太陽,晚上再也看不到星星和月亮了,它很難過,也很孤獨。它不喜歡住在城裡。
  • 【好書大家讀】讀《沒有任何藉口》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沒有任何藉口》有感 2020-06-09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書大家讀】讀《卜算子•詠梅》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卜算子•詠梅》有感 2020-06-10 0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五)——讀《瓦爾登湖》有感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五)——讀《瓦爾登湖》有感 2020-12-11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能忘卻的歷史:讀《紅色記憶》有感
    不能忘卻的歷史:讀《紅色記憶》有感 發表時間:2011-07-01   來源:  歷史的狼煙掩蓋不住歲月的風雨,星星之火漸成燎原。無數的革命先驅將希望的種子撒向了人間,綻開滿目爛漫的紅色。老一代人把這段歷史的真實交付給我們,我們有責任用真實還原歷史,代代傳承,把那段紅色的激昂歲月融入現代年輕人的脈絡,使他們眼中的歷史變得立體、真實、可靠,讓紅色歷史成為他們精神的支柱、前進的動力。  質樸的故事曾被鮮血浸染,無華的圖片曾被生命凝練。
  • 讀後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殘花在斷壁殘垣上,只要給它一點陽光和水,就能綻放出生命中最耀眼的光彩。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受益匪淺,內心震撼,心潮洶湧,激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當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最底層,飽受折磨和侮辱,後來在朱赫來的影響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後,他經歷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戰,但無論是戰場上的搏殺,感情上的波折,還是工地上的折磨,都沒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更加堅強,在傷病無情地奪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他仍然不向命運屈服,而是克服種種困難,拿起筆來,以頑強的毅力開始寫作,以另一種方式進行著他生命的誓言。
  • 讀《梅花魂》有感
    「為什麼你們當初不逼我」:有遠見的父母,都會讓孩子吃苦讀《梅花魂》有感 張佳怡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很感人的課文,名字叫《梅花魂》,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 學完這篇課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作者出生在東南亞的星島,外祖父從小就教她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思念家鄉詩句的時候外祖父便會落淚,有一次作者不小心把外祖父珍藏的墨梅圖給弄髒了,外祖父很生氣,說梅花圖是不可以隨便糟蹋的,因為梅花是我們祖國的名花,愈是寒冷,它卻愈精神、愈秀氣,也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