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知識和技能之後,再輔之以走出舒適區的勇氣,就能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選擇」,從「要我幹」變成「我要幹」,真正做到「不待揚鞭自奮蹄」
圖片源自網絡
經常看體育賽事的人都知道,有個效應叫做「主場優勢」,說的是運動隊主場比賽獲勝的機率往往高於客場。
人生與比賽不同,沒有絕對的勝負,也不可能有一場高下立判的比賽。但人生不妨從比賽中獲得一點啟示: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各不相同的對手,我們同樣需要學會把握主場優勢。
主場作戰,首先得找到自己的主場,這主場聚集著自己的特長、閃光點,在這裡「作戰」,自己能夠遊刃有餘,「運斤如風」。所謂找到自己的主場,也就是要通過努力,深挖自身潛能,培養自己的能力高峰和高原。心中明確了這個主場,才能更好地站穩腳跟,保持好節奏,去應對人生的各個賽場。
青年時代,正是尋找主場的絕佳時期。青年正處於人生的關鍵階段,做出何種選擇、投身何種事業,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生的走向和最終的抵達。當下青年的選擇是多元的,但總的基調不能變,那就是向上向善。我們看到,正是那些看起來默默無聞的人,在昭示我們應該如何安放青春。他們有的選擇紮根基層,當大學生村官,做駐村第一書記,把脫貧攻堅的戰場作為自己能力的試煉場;有的選擇探索科技和未來,在科學的海洋裡遨遊,在人文高地上漫步;也有的堅守在快遞、環衛、計程車等平凡的勞動崗位,腳踏實地,甘於奉獻……他們都在自己的主場,用時間讓自己變得不凡。
找到了主場,還要不斷擴大這個主場。想要有「我的主場我做主」的掌控力,不想要「打醬油」的無力感,就要不斷學習、讓自己走出舒適區,不斷提升能力。《說苑》中說:「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身處知識革新的大時代,我們得把自己變成一塊蓄電池,能夠持續為自己充電,才能更好地釋放能量。擁有知識和技能之後,再輔之以走出舒適區的勇氣,就能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選擇」,從「要我幹」變成「我要幹」,真正做到「不待揚鞭自奮蹄」。
主場是優勢,但要把優勢轉化成勝勢,需要一種重要的能力——把握機遇的能力。在主場比賽是機遇,但同樣可能輸得很慘。同樣,人生的賽道上,不可否認,機遇「賦能」,於成功而言並非決定因素,但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機遇有大有小,大機遇機不可失,而真正的大機遇,一定是大時代給出的。青年被稱作「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正因為他們新鮮的心靈能夠感知時代傳遞的訊息,贏得自己出新、出彩的機會。這方面的例子並不鮮見。比如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四川青年寧顯海拿下焊接項目世界冠軍,為國家贏得榮譽。一位縣城青年能走上國際舞臺,除了自己的辛勞和汗水,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走在了崇尚工匠精神的時代風尚的前列。
讓我們找到屬於自己的主場,把握好時代賦予的機遇,掌控節奏,穩紮穩打,暢快地賽上一場吧。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周珊珊
芙蓉發布
足不出戶
樂享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