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育兒」,你家中招了嗎?

2020-08-15 靈寶米貝

&34;,你家中招了嗎?


這裡說的&34;不是真的&34;,而是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把重擔只交由一方完全承擔,另一方卻長期缺位,這種不平等的教育方式被稱為&34;。這種現象的普遍情況是,媽媽管家,管孩子,而爸爸卻從不參與。

「喪偶式育兒」,你家中招了嗎?


這種&34;的現象中,爸爸的理由基本上都是&34;。誠然,有些家庭確實是源自於經濟問題。畢竟有錢又有閒的父親是少之又少,而在有了孩子以後,家庭的經濟壓力都會變得更大,所以掙錢的壓力就集中在父親的身上,使得他們就算想照顧孩子,也是分身乏術。然而,有很多爸爸則是打著工作的旗號,在有意地逃避責任。經常可以聽說,有的爸爸下班以後各種聚會、喝酒、打牌,場場不落,就算沒有場,下了班也是寧可坐在車裡玩手機,都不願意回家,只是不想照顧孩子,只想在車裡玩手機輕鬆一下。

還有些爸爸則認為自己工作賺錢,已經完成了自己最大的使命,所以並不覺得還應該同時兼具照顧孩子。可是他從來不去想,家庭雖然有分工,但是妻子每天24小時,全年無休地照顧孩子是不是更累,更應該幫幫她,讓她歇歇!究其根本,還是缺乏基本的責任感。

「喪偶式育兒」,你家中招了嗎?


其實,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雙方是缺一不可的。在孩子的教育中,爸爸的位置不可替代的。很多事,爸爸做起來是更擅長的,可以更加豐富孩子的世界。比如玩體力遊戲,孩子更喜歡在爸爸身上爬高,而媽媽一般是做不到的。而且爸爸們參與到孩子的遊戲中,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全新的感受,也會多一些視角和玩法。有的爸爸還擅長動手製作東西。那就親自帶孩子去做一些手工,或者維修一些東西,這些都是非常豐富的生活經歷。

在很多家庭裡,媽媽是權威,而爸爸就不管不問。這樣的權威是不可長久的。就像一個國家,有總統的權威,也需要總理、國務卿等職位來維護總統的權威。隨著孩子的成長,會出現不同的問題,他們會反抗、會質疑媽媽樹立的規矩。如果爸爸也參與了,擔任起家庭的&34;的職責,就能幫媽媽撐腰說話,維護媽媽的權威,一起把規矩維護好,讓孩子知道,媽媽定的規矩,爸爸是支持的。同時,在執行規矩的時候,爸爸嚴肅的表情,可比媽媽的嘮叨還要管用得多。

孩子們的身上都會留有自己父母的影子,他們需要從父親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需要模仿父親的行為來使自己成長,父親可以為孩子的成長指明方向。

「喪偶式育兒」,你家中招了嗎?


夫妻雙方在孩子的教育中,都承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孩子可以得到父母共同的關心和呵護,會更有安全感,也更加自信,在人生路上也會更加從容。所以無論如何,爸爸們都請把心放在家裡,不要把擔子都只讓媽媽一人來承擔,畢竟,真正與孩子能夠朝夕相處的日子也就那麼幾年,等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再想和他們玩樂、打鬧、做遊戲都沒有機會了!

相關焦點

  • 比喪偶式育兒更讓人怕的是「詐屍式育兒」,這些你中招了嗎?
    近兩年大家討論的最多、最頻繁的詞彙是:喪偶式育兒。指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共同參與是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大前提,喪偶式育兒便是直接指出了當下社會上許多家庭存在的一個共同現象:孩子教育過程中父親的缺席。 同時由此延伸出另一個詞彙,詐屍式育兒。具體是指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經常缺位,卻又偶爾在某些看不慣的事情上指責孩子和媽媽。
  • 「喪偶式育兒」的3大特徵,你中招了嗎?
    最近一段時間,我聽說了一個新詞,喪偶式育兒,「喪偶式育兒」的寶媽會有3個特徵,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正是因為大部分人都覺得帶孩子就是女性的責任,所以導致很多家庭家庭都是喪偶式育兒喪偶式育兒的寶媽會有最後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個現代人,千萬不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帶孩子也不是女性一個人的責任,良好的家庭環境,應該是父母對育兒方式有明確的共識
  • 妻子每天為家奔波,丈夫天天網咖飯店,「喪偶式育兒」何去何從?
    妻子操持整個家,丈夫天天去網咖。這不就是典型的「喪偶式育兒」家庭? 人們總是喜歡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但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但凡丈夫能伸個手,幫個忙,妻子也不至於剛強到把所有問題都一人抗下。
  • 你的家庭是否也在承受喪偶式育兒?
    聽到很多朋友抱怨說,自從生了孩子後,就體驗到了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孩子完全是給自己生的。在孩子的養育上完全感受不到父親的存在,參與感也幾乎為零。為什麼會存在這種現象呢?1、被動式剝離育兒中的存在感朋友茜茜說,從懷孕開始,老公就在外地工作,一周回來一次,平常都見不到孩子。
  • 「喪偶式育兒」,僅僅是爸爸們的錯嗎?
    你會發現,在各種群裡探討育兒問題的基本都是媽媽,帶孩子上興趣班、輔導班的人大多也是媽媽,接送孩子上下學同樣還是以媽媽為主。,說到家庭教育,好像只有討伐爸爸這一種論調,但是爸爸們真的沒救了嗎?●什麼都不管的爸爸,經常被吐槽「光知道工作掙錢,從來不關心家裡」;●幫忙做點小事的爸爸,通常被抱怨「你怎麼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偶爾想表達自己看法的爸爸,接受的差不多都是指責:「你知道些什麼,孩子都是我在管……」從隱藏式爸爸到喪偶式爸爸再到詐屍式爸爸,爸爸們好像是一屆不如一屆......
  • 「喪偶式育兒」,你躺槍了麼?
    有人說,這不就是典型的「喪偶式育兒」麼?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位女性資質平庸,家庭條件一般,老公常年出差在外,一個人面對孩子,深陷在這種「喪偶式育兒」的模式之中,辛辛苦苦的維繫這個得來不易的家。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種情況,一邊上班,一邊帶著兩個孩子。好一點就是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而丈夫的工作是銷售,經常出差在外,一個月能回家兩三天的樣子。
  • 喪偶式育兒:誰給你的勇氣在育兒路上裝聾作啞
    喪偶式育兒指那種在家庭育兒方面基本是單方面的一個人搞定,育兒路上的另一半因為各種原因基本上處於沉默狀態喪偶式育兒誰都不想碰到,但是這件事婚前不一定能看出來,等恍然大悟的那天,卻發現為時已晚。喪偶式育兒模式中缺失的那一半,表現平平,屢屢逃避。
  • 機智的父母,在孕期,就開始預防「喪偶式」育兒
    「上門拜訪的時候,準家翁對待其妻子的模式,大概就是婚後丈夫對待你的模式。」這句話在心理學上是有據可依的:男孩子最初從父親身上學會如何成為一個丈夫,學會如何對待妻子。當然這並非絕對,其中影響因素還有很多。但在另一件事情上,則幾乎是絕對:自己育後會否遭遇「喪偶式育兒」。
  • 「喪偶式育兒」:她在乘風破浪,你怎能獨自退場?
    社會一直熱議的「喪偶式育兒」,每天都在很多家庭一幕幕上演,完全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劇終。爸爸是結婚證上媽媽的人生伴侶,是家裡偶爾留宿的過客,是不時共進晚餐的飯友,是媽媽和寶寶想像中的「超人」。爸爸在家庭中隱形、在孩子成長中缺席,不免積累矛盾,進而引發家庭危機、社會問題。離婚率的飆升、問題孩子的出現,不健康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讓人感到焦躁、對幸福產生質疑。
  • 「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
    近些年來,「喪偶式育兒」的話題,常常出現在育兒圈的談資中,也是很多媽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今天,我特意就這個話題,好好和大家談談,「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大家有什麼自己看法或心得的,可以在評論區踴躍發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 喪偶式育兒簡直太太太太太太爽了
    一說喪偶式育兒,眾人腦海裡立馬浮現出一張苦大仇深的媽媽臉,和一個關我屁事的爸爸臉。仿佛喪偶,限定了只能是「喪夫」。這些天,我體驗了一把喪偶式育兒,重點是這次換我裝死。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中國的爸爸們情願背著「喪偶」的罵名,也要將這種生活方式進行到底,因為那感覺簡直是太太太太太爽了。
  • 最新育兒鄙視鏈,你中招了嗎?
    我以前只聽說過喪偶式育兒。就是說:父親或者母親一方在育兒過程中責任缺失,把帶娃的重擔壓在其中一個身上,當然,這部分人大部分指的是爸爸。所以網上有了金句:父愛如山,一動不動。不過欣喜的是,慢慢地,很多爸爸家長,積極的參與育兒,這一現狀慢慢的在改變。但,今天我突然看見這樣的話!
  • 我是怎樣從「喪偶式育兒」的泥潭中爬出來的
    你想,他再怎麼「油瓶子倒了都不扶」,好歹還是個「掌柜」呢。地位尚存。喪偶?直接變成不存在了啊!我估計,以「喪偶式育兒」觀點控訴男人們的文章,肯定引起過很多媽媽的共鳴。可是在那之前,孩子的媽媽難道不是也同樣真實地經歷過「喪偶式育兒」嗎?親愛的姐妹們,你們怎麼知道自己的老公就一定不是處在回頭是岸的黎明前?他不是不想管,只是不想用你的方式管爸爸帶孩子肯定不如媽媽細心,但孩子不是只需要細心的照料。
  • 我也經歷了喪偶式育兒
    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討厭一個人的話,就勸她結婚,再生個孩子吧!說真的,很多時候,婚姻在我們這一代人眼中早已經不像看起來那麼的美好了。雖然說現在很多男性也都能夠明白女性的辛苦,可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所經歷的都是喪偶式的婚姻。哪怕是到了如今這個時代,很多時候,還是就是媽媽的責任。孩子生病了,孩子磕著碰著了,都是媽媽沒有照顧周全。孩子身高沒跟上拉,孩子某些東西沒有學會啦。
  • 喪偶式育兒竟然敗給了詐屍式育兒!
    家有小孩,每天圍繞小孩的吃喝拉撒,感覺夫妻,婆媳,家人之間是不是有彗星撞地球的感覺,家庭育兒永遠自帶流量,在育兒這條道路上學問太多,挑戰不少。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了,指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夫妻其中一雙在一起,但是有一方長期缺位,不參與育兒過程,什麼事情都是另一半獨立完成,這裡多半指爸爸的缺席。
  • 家長會上爸爸崩潰大哭直言壓力大:你喪偶式育兒了嗎?
    01 喪偶式育兒‍今天禾老師想跟大家聊聊喪偶式育兒。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是,爸爸回家當甩手掌柜,把育兒的責任全部交給媽媽。但其實也存在另一種情況,也有爸爸一個人挑起育兒重擔的情況,媽媽回家當甩手掌柜。不管是哪種,喪偶式育兒帶給夫妻雙方的,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 讓男人背鍋的」喪偶式育兒」
    現在很流行喪偶式育兒說法,一提起這個說法,固有的思想就是這個喪偶一定值得是育兒中爸爸的缺位,而不是媽媽的缺位。自從有了娃以後,重新思考了下這個詞,發現這個詞實際是讓男人背鍋了。綜上,「喪偶式育兒」並不是男人的錯,錯的是沒有好的途徑了解育兒的分工,爸爸這個角色應該做什麼,以及家庭中每個角色對爸爸的期待值。
  • 「喪偶式教育」你中招了嗎?這樣的教育正在迫害孩子和另一半
    我們現在把這種家庭教育稱之為喪偶式育兒,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對他們的負面影響極大。可能有些父母是有苦衷的,但不論出於怎樣的原因大家都不應該危害孩子的成長。喪偶式教育讓孩子無法和家長形成親密的關係,缺失的關愛也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影響。家長應該了解喪偶式教育,並且提前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在自家。什麼是喪偶式教育?
  • 改變「喪偶式育兒」,不妨從育兒假開始
    參與立法的江蘇省婦聯負責人坦承,共同育兒假的目的是為了倡導男性參與家務勞動,共同養育子女。這一句話乍一看沒什麼問題,往深處一想又覺得哪裡不對,男性本來不就應該參與家務勞動、共同養育子女嗎?是啊,本來應該,可現實卻是,大部分家庭都是「喪偶式育兒」。
  • 中國式婚姻現「新暗傷」,比喪偶式育兒更讓人頭疼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還記得結婚時的宣誓詞嗎?代代相傳下去,就逐漸衍生了「喪偶式育兒」教育。雖說上面這句話有些誇張,可實際生活中,深陷喪偶式育兒的媽媽們每天過得日子,未必好得到哪去。老公不幫忙帶孩子,已經讓寶媽們頭疼不已。可怕的事情是,當我們還在批評喪偶式育兒時,另一種婚姻劫難正在悄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