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農家望晴》中寫道:「白髮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雲開。」生活在農場,自然希望年年都風調雨順,每一個豐收的季節都能收穫更多的糧食。但天氣難測,農民也不可能每次都能大豐收。
01
農村的賺錢渠道有限,因此,很多人都選擇去大城市工作。可是中國人口眾多,即使他們到了大城市,卻沒有太大的競爭力,所以也沒能賺到什麼錢。相反,在外國,他們的人口相對較少,用工成本很高,工人的數量還很少,這讓他們不得不想辦法獲取更多廉價勞動力,他們把主意打到了中國的頭上。
民國時期,閉關鎖國導致中國的發展落後,備受帝國主義欺負不說,經濟發展也受到了限制。此時,有人瞅到了國外的發展機會,當時的法國竟然直接來中國宣傳招工,就這樣,十幾萬中國勞工被騙出國。
這十幾萬懷揣著賺錢養家夢想的中國人跟著法國人去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法國的工作並不是什麼光鮮亮麗的輕鬆工作,他們全都得去礦上幹苦力。很多人看到這樣的工作環境,都打起了退堂鼓,但身份卑微的他們又怎麼逃得脫法國人的魔爪,只能認命在這裡幹下去,每天都想著自己總有一天能回到祖國。
不過,這十幾萬中國勞動力很快就迎來了春天。法國戰爭未歇,大批大批的法國青壯年死在了戰場上,此時國內剩下的不是孩子就是女人,青壯年所剩無幾,如果沒有下一代出生,法國很快就會面臨人口危機。當時的法國政府,就把主意打到了這十幾萬的外來中國勞動力身上。他們準備讓這批中國人就此落戶法國,辦法是讓法國的單身女性到這一批中國人中挑一個人結婚。
很快這一批中國人中的單身男性都有了一個法國媳婦,徹底變成法國人,而這其中已經成家立業的中國人則被法國政府遣返回了中國,和家人團聚。這留在法國的中國人成為法國居民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為法國生育新一代生命,緩解法國人口壓力。因為雙方是自願嫁娶,所以他們很快都有了後代,大大減緩了法國的人口壓力。
02
這看似在法國美好的生活又一次破滅,法國人總是對這批中國勞工物盡其用。此時,世界還在大戰,而法國作為參戰國家,需要持續向戰場輸送戰鬥力,而這些中國人自然就要代表法國參加戰鬥。戰場是很無情的,刀劍無眼,誰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活著回來,所以,他們這時候也十分後悔當初選擇來到法國,這裡簡直就是他們一輩子的噩夢。
這一批被送往法國的中國人命運各異,似乎只有死在戰場上的那批中國人才是最悲催的。他們後悔自己沒能成家立業後再來法國,這樣好歹還能活著被送回祖國,他們也後悔自己當初吃不了待在中國的苦,賺錢的心思一起,竟然把一輩子都搭在了法國,最終身死異國他鄉,連落葉歸根都沒能實現。
後來,法國人也認識到了這一批中國勞工到底給他們帶來了多少利益,為了紀念他們,法國人為他們建立了紀念碑,只是,就算是有這份榮譽,也難以安慰他們逝去亡魂的悲痛。雖然在法國娶到媳婦賺到了錢看似很幸福,但也因為為法國出戰讓他們失去了性命,也永遠失去了回到祖國的機會,以這樣的結果為代價,實在不是他們的初心。
現在,新社會新時代,社會政治經濟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貧富差距依然存在,還有人過著貧窮的生活,這給居心不良投機取巧騙取廉價勞動力的不法分子鑽空子的機會,他們總是告訴這些人,只要跟著他們出國,就能獲得巨額財富。
結語
長期的艱苦生活讓他們面對誘惑的時候也失去了判斷力,等到意識到被騙之後,發現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甚至不能回到祖國,這樣的結果無疑又是一場悲劇。所以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對那些福利待遇超出常理的公司提高警惕,他們很有可能是騙子。
參考資料:《農家望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