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萬中國勞工被騙出國,想不到,等他們的是幾十萬法國女性

2020-12-22 歷史印象派

引言

《農家望晴》中寫道:「白髮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雲開。」生活在農場,自然希望年年都風調雨順,每一個豐收的季節都能收穫更多的糧食。但天氣難測,農民也不可能每次都能大豐收。

01

農村的賺錢渠道有限,因此,很多人都選擇去大城市工作。可是中國人口眾多,即使他們到了大城市,卻沒有太大的競爭力,所以也沒能賺到什麼錢。相反,在外國,他們的人口相對較少,用工成本很高,工人的數量還很少,這讓他們不得不想辦法獲取更多廉價勞動力,他們把主意打到了中國的頭上。

▲上世紀的華人勞工

民國時期,閉關鎖國導致中國的發展落後,備受帝國主義欺負不說,經濟發展也受到了限制。此時,有人瞅到了國外的發展機會,當時的法國竟然直接來中國宣傳招工,就這樣,十幾萬中國勞工被騙出國。

▲上世紀的華人勞工

這十幾萬懷揣著賺錢養家夢想的中國人跟著法國人去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法國的工作並不是什麼光鮮亮麗的輕鬆工作,他們全都得去礦上幹苦力。很多人看到這樣的工作環境,都打起了退堂鼓,但身份卑微的他們又怎麼逃得脫法國人的魔爪,只能認命在這裡幹下去,每天都想著自己總有一天能回到祖國。

▲帶領中國勞工出發的英法軍官

不過,這十幾萬中國勞動力很快就迎來了春天。法國戰爭未歇,大批大批的法國青壯年死在了戰場上,此時國內剩下的不是孩子就是女人,青壯年所剩無幾,如果沒有下一代出生,法國很快就會面臨人口危機。當時的法國政府,就把主意打到了這十幾萬的外來中國勞動力身上。他們準備讓這批中國人就此落戶法國,辦法是讓法國的單身女性到這一批中國人中挑一個人結婚。

▲二十世紀初在海參崴修船塢的華人勞工

很快這一批中國人中的單身男性都有了一個法國媳婦,徹底變成法國人,而這其中已經成家立業的中國人則被法國政府遣返回了中國,和家人團聚。這留在法國的中國人成為法國居民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為法國生育新一代生命,緩解法國人口壓力。因為雙方是自願嫁娶,所以他們很快都有了後代,大大減緩了法國的人口壓力。

02

這看似在法國美好的生活又一次破滅,法國人總是對這批中國勞工物盡其用。此時,世界還在大戰,而法國作為參戰國家,需要持續向戰場輸送戰鬥力,而這些中國人自然就要代表法國參加戰鬥。戰場是很無情的,刀劍無眼,誰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活著回來,所以,他們這時候也十分後悔當初選擇來到法國,這裡簡直就是他們一輩子的噩夢。

▲一戰中國勞工

這一批被送往法國的中國人命運各異,似乎只有死在戰場上的那批中國人才是最悲催的。他們後悔自己沒能成家立業後再來法國,這樣好歹還能活著被送回祖國,他們也後悔自己當初吃不了待在中國的苦,賺錢的心思一起,竟然把一輩子都搭在了法國,最終身死異國他鄉,連落葉歸根都沒能實現。

▲中國勞工登船赴歐參加一戰

後來,法國人也認識到了這一批中國勞工到底給他們帶來了多少利益,為了紀念他們,法國人為他們建立了紀念碑,只是,就算是有這份榮譽,也難以安慰他們逝去亡魂的悲痛。雖然在法國娶到媳婦賺到了錢看似很幸福,但也因為為法國出戰讓他們失去了性命,也永遠失去了回到祖國的機會,以這樣的結果為代價,實在不是他們的初心。

▲大批華人勞工在1850-1882年來到西雅圖

現在,新社會新時代,社會政治經濟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貧富差距依然存在,還有人過著貧窮的生活,這給居心不良投機取巧騙取廉價勞動力的不法分子鑽空子的機會,他們總是告訴這些人,只要跟著他們出國,就能獲得巨額財富。

結語

長期的艱苦生活讓他們面對誘惑的時候也失去了判斷力,等到意識到被騙之後,發現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甚至不能回到祖國,這樣的結果無疑又是一場悲劇。所以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對那些福利待遇超出常理的公司提高警惕,他們很有可能是騙子。

參考資料:《農家望晴》

相關焦點

  • 十幾萬中國勞工被騙出國挖煤,誰知等待他們的卻是幾十萬法國女郎
    「幸運」的十幾萬中國勞工一戰時期的歐洲相當於戰國時期的七國。秦跟趙是同宗同族。秦跟趙幹架,楚是秦的親家而且兩國君主又是表兄弟,而趙國跟魏,韓又是表親。齊跟魏是同族,然而燕又跟中山是同族,中山是秦的小弟弟秦,楚,燕三個大國跟三晉加齊幹架。
  • 民國期間,十幾萬勞工被騙出國挖煤,等待的卻是幾十萬法國女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可以讓他們擺脫列強的控制,收回租界和不平等條約,政治也可以避免一個集團不平等的賠款,段祺瑞在1914年的時候,讓14萬勞工去參加一戰,並且是以非戰士的身份去參加戰爭,但是很明顯,在那個年代,很少有人願意背井離鄉,但是對於段祺瑞來說,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開始是以政治去威逼
  • 十幾萬中國勞工被騙出國,誰都想不到,等他們的是幾十萬法國女郎
    而當時是北洋政府掌管國家的權利,他不僅沒有拒絕這些要求還主動幫助他們欺騙國內群眾,當時安慰民眾的是外國工作非常簡單,而且賺的錢又多。其實這句話在當時有一定的說服力原因,就在於國內的技術條件相對較差,這就導致了一直處於需要大量的生產力,但是生產效率低的局面。因此一些勞動力就跟隨他們出國打工。
  • 數十萬中國勞工被騙出國,誰料,等待他們的居然是無數法國女人
    而曾經我國就有數十萬的中國勞工被騙出國,讓人沒能預料到的是,等待他們的居然是無數的法國女人。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有著充足的勞動力,民國時期,因為國內混亂,社會動蕩不安,因此這些數量巨大的勞動力便更加廉價,許多人辛辛苦苦做一天的工,也僅僅只是夠溫飽而已。
  • 民國時期,中國十幾萬勞工被騙往法國,遭到法國女人「爭搶」
    在民國時期各地軍閥四起,導致社會動蕩不安民不聊生,很多人的生活都成了問題,為了活命有很多的青壯年不遠萬裡去國外做工,在那個時候有一部分人也被法國徵集過去,到了法國後他們卻被幾十萬法國女人爭搶,這是為什麼呢?
  • 十幾萬中國勞工被騙出國挖煤,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幾十萬法國女性
    古代的時候中國人口在世界上就已經佔有很高的比重了,尤其是在清朝之前,我國還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因為當時不懂得中外合作與交流,只顧著守著自家門前的一畝三分地,最後就讓我們的國家成為了其他國家的靶子。在民國的時候,我國就已經處於正常動蕩的局勢之中了,還遭受了外國的欺壓。
  • 民國時期數萬勞工被騙出國,沒想到等待他們的竟是十幾萬法國女性
    二、前往法國的勞工法國作為老牌西方強國,自然是中國勞工被派遣的核心國家,那時的法國國內正掀起了城市化與鐵路化的浪潮,急需海外勞工,因此,在法國的威逼利誘下,民國政府僅僅往法國,就派遣了十幾萬中國勞工。很多人因為抵擋不住豐厚的誘惑,便踏上了前往法國的路途,然而事實上,他們大多數人都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前往法國的中國勞工,事實上成為了法國人的苦力,他們實際工作地點都是在一些礦場挖礦,全天候的勞作為法國創造了巨額利潤,然而勞工自己卻只能勉強維持溫飽。
  • 數萬中國勞工被騙出國,可沒想到,等到他們的竟是十幾萬法國女性
    當時的入侵者覺得我們國家勞動力不錯,就把帶回本國,去為他們國家打工,當時掌管國家的北洋政府,不僅不拒絕入侵者的無恥要求,還欺騙國內的勞動人民,讓這些勞動人民為了賺取生活費,主動走上了去往異國他鄉的打工路。就在當時,發生了一件十分不好的事情,有一批人民去往了法國,數量高達十幾萬,他們以為自己的工作會十分的輕鬆,但是沒想到到了法國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 在法國做勞工的十幾萬中國男性,他們娶法國女子還被奉為英雄
    為了解決燃眉之急,這批從中國招募的勞工也列入了法國解決法國調整國內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問題和戰後人口快速恢復計劃的備用人選。這批勞工的經歷和大部分人印象中勞工所遭受的苦難有所不同,雖然他們確實有著高強度的工作但是法國老闆給到他們的待遇也不算差,他們可以領到相對來說較為合理的工資。
  • 一戰時,十幾萬勞工被騙去歐洲,誰知等待他們的是幾十萬法國女郎
    於是他們想到了一個兩全的辦法,就是「以工代兵」,在中國建立了一個「勞工海外輸出公司」。以勞工招募的名義,在中國大地上招募青壯。並籤訂了3-5年的勞工協議,表示到期就可以歸國。中國的青年們並不知道這只是北洋政府以及協約國耍的一個把戲,他們誤以為自己真的只是過去當工人的。
  • 本想出國賺錢的勞工,怎料掉進圈套,被迫和法國女人結婚生子
    在20世紀,十幾萬中國勞工為求生計,被政府欺騙出國勞作,可等待他們的不是高薪工作,卻是美麗的法國女郎。 戰亂頻繁,生活窮困潦倒 20世紀初,我國正處於戰火紛飛的動蕩年代。此起彼伏的戰爭給當時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的苦難,他們過著衣不蔽體、窮困潦倒的生活。
  • 十幾萬中國勞工來到此國,當地女子不讓離開,堅持要他們一起生活
    經歷了幾次戰爭後的賠款、割地,中國已經整體呈現國力疲憊,民不聊生的狀態,人們也迫切希望找到工作養家餬口,此時聽聞北洋政府的招工通告便踴躍報名,轉眼間已經聚集了十幾萬人。 法國知曉後自然喜出望外,畢竟法國人迫切需要一大批廉價勞工的幫助來恢復生產,贏下這場世界大戰。這十幾萬中國勞工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被北洋政府和法國利用,對他們中很多人來說都是踏上了一條不歸之途。
  • 十多萬華工被洋人騙出國,等待他們的卻是上萬法國女性,後來怎樣
    中國勞工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出現在法國,被那些衣著華麗的法國上流人士嫌棄,中國明白自己是來掙錢的也就不理會那些人的嘲笑,夢想著有一天賺到大錢回家。天下資本家都是一家人,法國對中國勞工的行為和美國都是一樣的,強逼著中國勞工做繁重的工作,卻不給相應的報酬,中國勞工是來到了法國才知道,法國並不像在國內時吹得那麼好,他們幻想著也許有一天清政府會來救他們。
  • 兩百中國勞工被騙受困羅馬尼亞續 3人已啟程回國
    中央臺日前報導二百多名勞工被騙受困羅馬尼亞,引起強烈反響,昨晚,被騙的3名吉林勞工終於啟程回國。被騙的兩百多位勞工分別來自河北、吉林和江蘇,國內的中介公司承諾可以在羅馬尼亞打工3到5年,很多人傾家當產交納了近十萬元的中介費用。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回憶皇宮:娘娘洗澡從不親自動手,必須小心翼翼
    這種被閹割的人在宮裡面地位比較低下,並不像正常的侍衛、宮女一樣,他們不僅要伺候宮裡的貴人們,在太監之間,他們為了爭奪自己的權利還經常暗自廝殺。孫耀庭: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太監這些底層的太監每天都過著又苦又累的生活,慢慢地隨年齡老去失去了工作能力他們就會被皇宮殘忍的拋棄在附近的寺廟內。許多朋友們紛紛好奇,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太監是誰呢?
  • 第一代法國華僑:他們來自14萬中國勞工,死後墓碑選擇朝向東方
    但在1914年,中國積貧積弱,一戰爆發,英國、法國、俄國戰場急需勞動力,當時歐洲戰場發布「以工代兵」政策向中國所要派遣勞工。 抵達法國戰場,華工開始勤勉幹活,在戰場前後方都能找到他們的身影,挖戰壕、修鐵路、制火藥、修理坦克飛機,在外國人眼中,他們勤奮好學、吃苦耐勞,口碑很好。
  • 一戰14萬赴歐的中國勞工,三千人留法國婚配生活,死後墓碑朝東
    遠渡歐洲的民工在1914年的時候,一戰爆發,當時北洋政府為了遏制日本在華的侵佔勢力,對於英國、法國以及俄國等協約國實施援助。因為當時正好趕上英、法、俄等國家戰事緊張,勞動力不足,於是中國派遣了數量龐大的年輕勞工前往歐洲戰場。
  • 移民時代丨海外中國勞工保護:赤裸的生命,沉默的安全
    一、海外中國勞工百年回顧作為一個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國家,中國有著較長的海外勞工輸出的歷史。可以說,中國的海外勞工的歷史與國際勞工移民歷史幾乎同步,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開始的苦力(Coolie)貿易。19世紀下半葉,英國率先廢除黑人奴隸制,並迫使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放棄了奴隸貿易。
  • 免費出國遊變體檢 1700餘名中國人被狂騙6.5億元
    (原標題:福建多名女性上當!出國體檢驚天騙局,狂騙中國人6.5億元!)日前,公安部披露一起涉及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受害人達1700多人涉案金額高達6.5億元的特大海外醫療詐騙案騙子公司以免費出國遊為幌子讓顧客在國外體檢謊稱查出「癌症」或有患癌高風險然後忽悠顧客購買「天價藥」福建警方有關刑偵專家:福建省有多名女性被騙
  • 在韓國吃一頓飯要花費「十幾萬」,兩國的消費水平到底差多大?
    其實這是因為兩國錢幣的面值不同所帶來的,我們在出國之前一般都會去銀行把人民幣兌換成當地的錢幣,而韓國的錢面值比較大,是以萬作為單位的,所以我們會經常聽見韓國人說花了幾萬或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