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 潼關懷古》
我國因為幅員遼闊,海陸兼備,氣候宜人,自古以來,都是人口眾多的世界強國。然而近代以來,清朝因為固步自封的閉關鎖國政策,逐步落後於世界的潮流,進而陷入了落後挨打的被動局面。
與西方列強等國籤訂了數個不平等條約,因而中國無力償還巨額的戰爭賠款,在晚清與民國時期,當時的中國政府曾派遣大量中國勞工前往海外務工,進而彌補部分戰爭賠款的數額。
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那時我們中國勞動力極為廉價,西方人甚至傲慢的稱呼華人勞工為豬玀。
然而在後來的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西方世界人口,特別是男性數量的銳減,許多華人勞工又在他國組成了新的家庭,進而提升了中國傳統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對於抱有反華心態的西方政客來說,真可謂是弄巧成拙。
一、屈辱的近代史
了解中國的海外勞工之前,必須要對中國的近代史有一定的理解,不然會一頭霧水。
步入近代史以來,中國天朝上國的美夢破裂,英國使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禁閉的國門,各路西方列強蜂擁而至,瓜分這片富庶的土地,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無不在西方的火力面前瑟瑟發抖,害怕下一秒,災禍就降臨在自己身上。
因為中國無力抵抗西方的侵略,當時的清政府被迫籤署了大量的不平等條約,以換取暫時的和平。
然而,正如中國古代先賢所說,這種行為如同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為了滿足西方的掠奪需求,百姓的賦稅日益加重,如此以來,清朝末年戰火紛飛,百姓揭竿而起,尋求民族獨立與解放。
後來孫中山等民主黨人士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晚清政府的腐朽統治,結束了在中國長達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
由於革命的不徹底,封建餘孽仍然在當時的中國佔有重大地位,同時,儘管孫中山政府想要與西方列強廢除晚清時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但這直接觸動了西方列強在華利益,因此,其實也不了了之。
同時,因為連年戰亂,社會生產力被大福破壞,可列強索取金銀的力度卻沒有因此減緩,為了暫時穩住列強的貪婪行徑,民國政府時期,大量中國勞工被遣往海外,為西方列強本國的建設做出努力。
二、前往法國的勞工
法國作為老牌西方強國,自然是中國勞工被派遣的核心國家,那時的法國國內正掀起了城市化與鐵路化的浪潮,急需海外勞工,因此,在法國的威逼利誘下,民國政府僅僅往法國,就派遣了十幾萬中國勞工。
中國長久以來處於封建時期,人民對於異國他鄉,本身就懷有天然的恐懼,為了騙勞工前往海外,民國政府人員信誓旦旦的承諾,前往海外,「一人工作,全家吃肉,輕鬆賺大錢」。
很多人因為抵擋不住豐厚的誘惑,便踏上了前往法國的路途,然而事實上,他們大多數人都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前往法國的中國勞工,事實上成為了法國人的苦力,他們實際工作地點都是在一些礦場挖礦,全天候的勞作為法國創造了巨額利潤,然而勞工自己卻只能勉強維持溫飽。
許多工人因為防護措施不到位,吸入了大量碳粉,最終大量勞工患上了矽肺病,甚至失去了勞動能力,失去勞動能力的中國勞工自然被法國人殘忍的拋棄,他們多只能靠乞討維生,朝不保夕。
稍微好點的勞工則被派往了工廠參與生產,或前往城市參與城建,他們起碼不會患上生理性的疾病,冬天時也有暖氣,吃飯的環境也更衛生一些。
但無論如何,勞工遠赴海外「輕鬆掙大錢」的夢想算是徹底破滅了,他們甚至連自己的國家都回不去了。對於民國政府徹底失望的他們,只能寄希望於努力工作,多賺一些錢,從而在本地有一個好的發展。
三、世界大戰
當時的國際形勢波譎雲詭,各方勢力暗流湧動。在此後的幾十年裡,德國率先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國內瞬間瀰漫著恐慌的氣息。
此時,許多法國男兒參戰,因為法國與德國武器裝備的巨大差距,以及法國將領及其落後的作戰理念,法國損失慘重。
著名的凡爾賽絞肉機戰役中,德國僅僅靠著幾挺重機槍,就使得依賴人海戰術的法國軍隊血流成河。戰後,雖然法國的盟約國取得了艱難的勝利,但是眾多軍人的死亡終究導致了法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在大街上很難再看到男人的身影。
與之相對的是,在一戰期間,為了討好西方列強,民國政府再次大量派遣了中國勞工前往法國,中國勞工也確實對於法國的戰爭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此,中國勞工在法國的地位迅速提高。
因為男女比例失調,法國社會生育率大幅降低,多年之後倘若再爆發戰爭,法國將無人可用,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法國政客只能把目光放到了中國勞工身上。
這一時期,許多中國勞工與法國女性組成了家庭,長久在異國他鄉漂泊的他們也終於組建了新的家庭。但是一些法國右翼政客卻對此嗤之以鼻,在他們看來,中國人是比法國人低等的民族,他們不希望看見法國女人與中國男人通婚。
然而在那個時期,中國男人的勤勞顧家,以及精通多樣中國美食,可以說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了,中國男人得到了法國女性的青睞,甚至中國的傳統文化也一度在法國遍地開花。
各個大城市裡的中國餐館和唐人街如同雨後春筍,法國本國人也對此十分讚賞,如此結果,可以說是狠狠地抽腫了法國政客的臉。
結語
儘管中國勞工的輸出,增強了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傳播,然而,中國的近代史,終究是一部屈辱的被侵略史,那些前往海外的勞工,終究也只是被反動的民國政府欺騙的可憐人。
事實上,雖然中國人依靠自己的勤勞勇敢,在當時的法國獲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可是隨著法國人口的恢復,中國華人很快又成為了被法國人歧視的對象,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民國時期的中國積貧積弱,無力維護海外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尊嚴。
自共和國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全面廢除了一切與外國政府籤訂的不平等條約,大力發展了中國自己的軍事力量。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製造出了威懾力極大的原子彈,自此,中國人民才真正在世界熱點問題上有了話語權。
後來,隨著中國海軍的實力壯大,中國軍隊也具備了海外作戰的能力,在葉門等國爆發內戰後,中國的撤僑行動也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保護海外公民的實力與決心,有了強大的祖國,我們才真正的可以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如今,中國人的國際地位已是今非昔比,中國人再也不用和以前一樣被外國人欺辱了。沒有強大的祖國,自然就沒有小民的尊嚴,對於部分強行將國家崛起與民眾幸福對立的言論,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做到自覺抵制。
參考資料:《山坡羊 潼關懷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