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太監,為什麼也要結婚娶妻?有何意義?

2020-12-23 有畫說藝術

說起古代的太監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太監是古代封建王朝獨有的產物,在歷史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們專為帝王服務,又叫宦官。

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太監」這一封建特有的產物,也正是皇權的一種體現形式,封建禮制以這種剝奪人性的方式,為帝王製造相對「安全」的「奴才」。

太監劇照

現代人想想太監需要經歷的事情,就會毛骨悚然,但是在古代,太監的權力很大,甚至是很熱門很搶手的高檔職業,皇帝家不僅包吃包住有五險一金,運氣好的還有機會成為像魏忠賢魏公公那樣權勢滔天的人。

因此常常有很多人爭著當太監,但是宮裡的錄取名額有限,有些百姓甚至還學著嶽不群那樣自己給自己「咔嚓」來一刀,之後再找關係進宮。

太監劇照

太監不具備生育能力,大家都清楚,但是歷史上太監娶妻的情況,卻屢見不鮮,比如唐朝的高力士,就娶了呂玄晤的女兒,還有明朝魏忠賢、清朝小德張都是有娶老婆的。

這個就有意思了,既然太監是被閹割過的、被稱為六根不全的無根之人,那他們為什麼還要娶老婆呢?

太監,從本質上來說,其實還是一個Man,只不過被外科手術之後變得不完整了,所以又被稱為無根之人。

太監劇照

但他們的內心,或者說潛意識裡面,自己還是一個有著正常渴望愛情心理需求的人,仍然會具備心理層面的男子意識。

那麼,這種心理層面的需求,並不是通過揮刀自宮這樣的外科手術就可以根除的,雖然生育能力是喪失的,但心理上與生俱來的追求,恐怕是任何手術也無法根絕的。

其實在古代,一旦這個太監,能夠在宮廷裡面爬到足夠的地位的時候,娶妻結婚就是必然的。

太監劇照

首先是基於人道主義,或者說為了籠絡宦官,皇帝需要去對這些缺失的心理需求進行疏導和彌補,其次,在太監這種特定人群裡面,娶妻結婚這種表面形式,也是宦官擁有權勢的一種象徵。

所以,那對太監來說,最大的賞賜,就是賞賜給他一個宮女作為妻子,所以太監娶妻,很多都是皇帝、或者主子的賞賜,這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其次,還有一個原因,太監老了的時候,也會要退休養老。

宮女劇照

但是他們無兒無女,無依無靠的,當然也會感到孤獨,也會想要人陪伴,所以這也是太監娶妻的原因。

太監娶妻一般只允許娶可以退休了的宮女,這種情況一般被稱之為「對食」。

有些人就會說啦,太監娶妻這種「虛假婚姻」對參與「對食」的宮女太不公平,甚至是一種侮辱。確實,在古代男尊女卑,特別對於被許配給太監宮女而言,在現在看來,至少不是一件很人道的事情。

太監劇照

再換一個角度說,太監娶妻,其實作為太監來說,也是無奈卻又悲哀地一種選擇,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封建制度的愚昧、和殘酷,但如果從宮女和太監的命運來看,可以通過「對食」來共度餘生,相比於孤獨終老而言,實則也算一定意義的「人性化」待遇了。

相關焦點

  • 古代太監娶老婆,婚後如何對待她們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眾所周知,太監是古代宮廷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職位,宮女無法完成的體力工作,一般都有太監來完成。因為沒有了生殖器,太監也註定會孤獨終老。
  • 古代太監娶妻後,會要求妻子做什麼?大部分女性都難以「承受」
    古代太監娶妻後,會要求妻子做什麼?大部分女性都難以「承受」古代宦官有一個別人沒有的優勢,那就是他們有機會貼身侍奉皇帝或親王妃子,使他們比別人有更多的升官發財的機會,這在古代君主專制的社會可以說是彌足珍貴。
  • 古代太監子孫根都沒有了,為什麼還要娶老婆呢?原因很簡單
    熟讀中國古代歷史,在封建社會,在皇宮之中,除了宮女,還有太監這個崗位,說到太監,我們先想到的便是魏忠賢這位大太監,人稱九千歲,是個無惡不作,最終慘死收場。然而在抄魏忠賢家的時候,竟然還發現了魏忠賢滿堂妻妾,甚至還與崇禎皇帝的奶媽客氏關係曖昧。
  • 同樣是古代的太監,為什麼別的國家只割蛋蛋,中國的要全割?
    在中國古代,有一種特殊的職業,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太監。在隋唐之前,他們叫「閹人」,隋唐之後叫「太監」。古代封建統治者為了保證自己妻妾的貞潔,不允許男性出現在皇宮後院之中,但又有很多工作女性無法完成,就誕生了「太監」這一職業。
  • 古代太監娶妻後,會要求她們做什麼?尋常女子根本無法承受這種痛
    畢竟在古代的王朝,各方面經濟都比較落後,很多貧窮人家都吃不飽穿不暖,有的家裡為了維持生計,還會將自己的女兒生氣大戶人家當丫環,男孩兒則會送進宮裡當太監,在那個大環境的趨勢下,有不少人都走上了這條路。皇宮的富麗堂皇是很多人窮盡一生的夢,不管什麼朝代都是權力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讓人最嚮往的地方,因為這裡有著他們平常見不到的富貴和奢華。
  • 太監可以有鬍子,可以還陽,可以娶妻,還可以生兒子?
    其實啊,太監還真可以有鬍子。不但有鬍子,還可以還陽,可以娶妻生子!                                              欒巴為什麼能還陽,顯然不是他有再生功能,而是淨身不徹底,仍留有男性能力。此人很誠實,主動稟告皇帝,而皇帝也絲毫沒歧視他,讓他後來做了大官。欒巴好修道,被時人稱為神仙,至今還有一個「欒巴噀酒」的典故留下。
  • 中國古代太監有沒有性生活?還會保留性衝動嗎?
    太監在古代是專門伺候皇室中人,太監在進入皇宮前都是需要進行閹割生殖器的,生殖器被割掉之後性能力肯定是沒有了。那麼太監的生殖器被閹割之後還會不會有性衝動呢?  太監在被閹割掉生殖器之後性衝動肯定是會保留的,男人的性衝動是由男性的性腺引起的,太監只是閹割了生殖器,性腺沒有切除,那麼就會保留其性衝動以及性需求。  太監保留了性需求,生活中也會有性衝動,那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解決日常生理需要的呢?
  • 古代太監的生活究竟怎麼樣,為什麼滿身都會有尿臊味?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古代太監乃是封建社會遺留的殘物,他們乃是最特殊的群體,為了生活他們選擇進入皇宮當太監,他們都是來自農村的苦孩子,如果不是為了生活誰會選擇進宮當太監,這些太監註定是不能夠有後代的,進入皇宮之前是需要將其淨身,就算從皇宮出來也飽受世人的歧視和冷眼想看
  • 古代太監和宮女結婚,宮女會遇到什麼事情?宮女:難以啟齒
    在經歷了摸爬滾打之後,李蓮英終於成為了太監當中的佼佼者。由此也產生了一個疑問,太監們的權力很大嗎?其實也不盡然。但凡有一點點地位的太監,往往會跟皇宮裡面的宮女結婚,這是什麼樣的操作,這些宮女嫁給太監之後,又會碰到怎樣的事情?
  • 「老公」古代有幾種叫法?和「太監」又有何關係?
    說起來丈夫的稱呼很多,古代有良人、郎君、官人、外子、相公、夫君,到了近代有先生、愛人等稱呼,但都沒有這個「老公」來得荒唐,來得可笑。在過去,被閹割了生殖器的太監,官名有寺人、黃門、貂璫、尊稱有內官、內臣、中官、中貴;卑稱有內豎、閹臣、閹人、太監。電視劇裡經常聽到有人叫「公公」,毋庸置疑,來的人就是太監。
  • 古代太監拿拂塵,是有什麼特別的說法
    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太監為什麼要拿拂塵呢?歷史上太監的形象似乎一直都是奸詐諛媚的化身,他們常常都是身形微胖,雙眼細眯,最重要的是手裡都會拿一根拂塵,裝模作樣,好不威風。不過,在更久的時候它的意義遠遠不止於此,經典中屢有菩薩或長者手執白拂的記載,如佛陀上忉利天為母說法歸來時,梵天嘗執白拂,侍佛之右在武當派武功中,有不少奇門兵器,拂塵即是其中一種,俗話說:「手拿拂塵不是凡人」,拂塵在道門中有拂去塵緣超凡脫俗之意,也是道門中人們外出雲遊隨身攜帶之物。
  • 古代的太監為什麼總是拿一把拂塵?看完真的長見識了!
    在我國的古時候,皇宮中一定會有的一類人就是太監,而宮裡的大小雜活都是需要太監去做的,皇帝妃子也是需要太監服侍的,所以在皇宮中太監的數量是不少的,他們是為整個皇室的大家族服務的,但是太監在宮裡的地位卻是比較低的。
  • 清朝太監孫耀庭:夜晚伺候嬪妃時,鞋裡要放一個蒼耳,有何用?
    也有這樣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除了身份低賤還因為身體的特殊性失去結婚生子的機會,老年悽慘一生都備受歧視,他們就是——太監。封建統治的犧牲品在清朝以前這類人都稱為宦官,因為之前出現宦官當權擾亂朝綱的事故,所以清朝後的太監地位和權利都變得極其低。
  • 古代宮女和太監結為「對食夫妻」,被皇帝發現後會有什麼下場呢?
    「對食」的情況在我國出現的比較早,畢竟這是人的私慾,隋唐五代時期的《宮詞》有云:「莫怪宮人誇對食,尚衣多半狀元郎。」這就是描述宮中太監和宮女的「對食」現象,但是當時並不普遍,到了明代「對食」現象才算普遍。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有何依據?如今是否還適用
    我們對於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文化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有些老祖宗傳下的俗語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老祖宗曾經說過「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有何依據?如今是否還適用?我們在看一些俗語的時候,常會想到俗語背後所代表的意思。
  • 人為什麼要結婚?結婚有什麼意義?
    有個朋友最近不知道是受了什麼刺激,昨天忽然問我:你說,人為什麼要結婚?結婚有什麼意義?我還沒來得及思考,她又問了一大串:結婚不是很麻煩嗎?要面對婚後的各種問題,家庭、孩子、老人……只是戀愛難道不夠滿足兩個人互相喜歡的心態嗎?人得有多喜歡對方才會想到結婚啊?
  • 古代太監大多不識字,為什麼還能宣讀聖旨?原來有這個辦法
    提起太監和聖旨,大家總是會想到穿著宮服的宦官,臉色白淨,表情高傲,胳膊上有灰塵,雙手從兩端打開法令,尖聲喊叫「奉天承運」。一般去皇宮當太監都是家境很差的,所以這些太監沒有上過學,也不會識字。那麼,他們是怎麼朗讀聖旨的呢。其實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我們對「太監」不太了解。
  • 古代太監怎樣上茅房?既不是蹲著也不是站著,全靠一條手帕解決
    而且皇上的身邊會有很多宮女太監伺候著,那些宮女太監都是在適宜的年齡自願填賣身契進去宮中的,並不是進去宮中就能夠成功的成為伺候皇上的人,還要經過重重的選拔才能夠通過考驗,才有資格留在皇上的身邊伺候。一般留在皇上身邊的是太監,他們從一進宮就要經歷閹割得手術,由於古代醫術不是很發達,許多消毒消炎的技術沒有達到目標,所以有很多太監因為閹割之後沒有進行消炎消毒導致感染而死。
  • 結婚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要結婚呢
    人為什麼要結婚呢?這個問題應該很多人都想過,有的人想明白了選擇了結婚,有的人也想明白了選擇了單身,有的人稀裡糊塗的結婚了有的人稀裡糊塗的單身了。很喜歡這樣一句話:結婚去吧,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實在無聊了鬥鬥嘴也好,免得一個人寂寞。那麼,人為什麼要結婚呢?結婚有什麼意義呢?這些問題應該困擾了很多人吧。
  • 古代為什麼那麼多人當太監,難道太監工資很高嗎?其實並不是這樣
    但在中國古代,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不但要和別人一樣,承擔勞動的重任,還要拿自己的一部分身體去換取「工作機會」,更要冒著生命危險,這個群體就是太監。談起太監,最初並不稱其為太監,直到明清兩代才出現這種稱呼。到了周代,稱閹割的人為寺;明清以前,稱閹人或中官,當然,稱得最多的是宦官。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