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中國古代歷史,在封建社會,在皇宮之中,除了宮女,還有太監這個崗位,說到太監,我們先想到的便是魏忠賢這位大太監,人稱九千歲,是個無惡不作,最終慘死收場。然而在抄魏忠賢家的時候,竟然還發現了魏忠賢滿堂妻妾,甚至還與崇禎皇帝的奶媽客氏關係曖昧。那問題來了,古代太監子孫根都沒有了,為什麼還要娶老婆呢?
太監,也稱宦官,通常是指中國古代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而成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為什麼要太監呢?這是封建社會一種醜惡的制度,主要是為了保證皇帝的血脈純正,後宮中不允許其它男性存在,但又需要大量的雜役,因為很多事情是宮女所不能完成的,於是,出現在後宮的男人都必須被閹割!
這種本來不能娶妻生子之人,居然也堂而皇之地於胭脂堆裡打起滾來。根據史料記載,唐時宦官高力士就曾奉旨娶婦。雖然由於缺少「必要條件」,而不能圓房,但卻大多可以找到其它方法代替,或是裝裝樣子,雖然說,只是「虛有形勢」而已,卻也夠羨煞旁人的了。當然,更多的太監都會找一個宮女作實質上的老婆,叫作「對食」(就是陪吃飯的意思),不然一個人冷冷清清的多無聊啊。
太監真的就無法發生一般正常人的性行為嗎?其實也未必!《後漢書》記載,欒巴「陽氣通暢,白上乞退」,意思是說,欒巴的「陽氣」後來通了,於是向皇帝辭官。他後來還娶妻生子,兒子欒賀官至雲中太守。 欒巴是少數淨身不徹底,仍有男性生殖能力的宦官,可以說欒巴的運氣太好了。
但是並不是每個太監都有欒巴這樣的運氣,那為什麼還要娶老婆呢? 除了享受一下家庭的"樂趣",希望生活得更舒適些,需要有個女人在身邊侍候之外,其實最根本的人的性別不僅僅決定於生殖器官,性的真正中心是下丘腦,到了青春期下丘腦會促使人體向既定的性別(男或女)發展。而下丘腦的機能卻受制於人體細胞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性基因的啟動,是人體表現出性別(男或女)的真正原因。而這個性基因的選擇,決定於卵子受精的一剎那。
由此可見,太監雖然失去了男性的生殖器官,但他仍是個男子漢。到了青春期自然有接近女性的要求,"娶妻"只是太監對女性佔有欲的進一步暴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