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國寶級的關帝廟,武廟之祖關羽老家,殿前26根雕龍石柱

2020-12-24 古村遊

山西運城,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濫觴之地」,華夏之祖,炎黃之根,中國之本。有人說:只有到了運城,才能最直觀地感知華夏文明的始祖和起源。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國奴隸制社會第一個王朝——夏的都城均在這裡。運城人文薈萃,這裡是詩人王勃、文學家柳宗元、貴妃楊玉環、大將薛仁貴、張守矽、史學家司馬光,還是武聖關公的故裡。

可以說,有中國人存在的地方,就會有關帝廟的身影。國內幾座規模較大的關帝廟如河南洛陽、湖北當陽和山西解州,當然位於解州的這座關帝廟更是雄踞首位,為武廟之祖,故有關帝「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裡」之說。解州常平是關老爺的故鄉,所以全國最大的關帝廟就是這座解州關帝廟。

武聖關羽自然不用我多做介紹,蜀漢丞相諸葛亮對他的評價曰「絕倫逸群」,被後世封他為「大帝」、尊稱為「武聖」。在古代名人燦若繁星的天穹中,關羽也是一顆耀眼的明星。解州關帝廟坐落在運城市西南15公裡的解州鎮西。始建於陳末隋初,北宋重建,明清達到鼎盛時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皇宮級別的明清古建築。

一條東西大街將關帝廟分成南北兩大部分,街南稱「結義園」,街北是正廟,總佔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關帝廟的建築規格非常高,呈「前朝後寢」的宮殿式布局。在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端門、雉門、午門、御書樓、崇寧殿、春秋樓。兩側配有木坊、石坊、碑亭和東西長廊等。

結義坊為結義園大門,明代建築,與主廟端門成南北對峙之勢,是一座氣勢宏大的木質牌坊,上懸結義園匾額。該園為紀念劉、關、張 桃園結義而建。內部古木參天,桃林滿園,山水相依,君子亭、 三義閣、蓮花池、假山等建築錯落其間。

端門即開端之門,中間略高,磚雕匾書「關帝廟」,左右分列「精忠貫日」、「大義參天」楣額,厚重端莊,威嚴肅穆。

照壁寬13米,高6米,下築束腰須彌式基座,上部以琉璃瓦覆頂。正中壁心塑以怒放的牡丹,上配火焰寶珠,四條蟠龍騰雲駕霧,遨遊四方。這裡建四龍壁是因為關羽生前是人,死後才被封為帝王,所以這裡建四龍壁,說明關羽和一般的真龍天子的不同。照壁前面的是三分砥柱石,是一塊隕石,傳說該隕石是關帝的化身。

午門是一座面闊五間,單簷廡殿頂、石雕迴廊的廳式建築。周圍有石欄杆,欄板正反兩面浮雕各類圖案、人物144幅。廳內南有周倉、廖化的畫像,北有反映關羽一生主要經歷的彩繪。

御書樓與午門相接,原名八卦樓,面闊進深各五間,整體為兩層三簷,歇山式琉璃頂,造型別致,精巧玲瓏。清康熙皇帝巡遊南方,在此御書「義炳乾坤」題匾。

崇寧殿是敬奉關帝聖尊的主體建築,因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宋徽宗趙佶封關羽為「崇寧真君」而名。殿前蒼松翠柏,配以石華表一對、焚表塔兩座、鐵旗杆一雙,月臺寬敞,勾欄曲折。殿內木雕神龕內塑帝王裝關羽坐像;龕外木雕雲龍金柱;龕上有康熙手書「義炳乾坤」橫匾。外部有雕龍石柱26根,傳說是從晉國舊宮殿拆運來的。

目前解州關帝廟在工作日期間是免門票的,掃碼就能進。整體建築古色古香,很多細節特別美,讓人不得不感嘆工匠的高超技藝。各種石獅和銅獅,造型俏皮可愛又不失大氣,特別難得。共有兩處可以上香,特意來拜拜保來年工作順利。一處是崇寧殿,殿前的磨刀石真的好大,右側的腳印特別有意思,巨大一個,導遊說左腳踩在關公當年的大腳印上寓意步步高升。

另一處是關帝祖廟。站在氣肅千秋牌匾前可以看到後面四棵樹遠看恰好組成一條龍的樣子,萬物皆有靈性,沒有修剪過的枝葉自然形成了這種獨特的景觀,也昭示著關帝自有的帝王之氣。

相關焦點

  • 山西國寶級的關帝廟,佔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中華第一武廟
    在有中國人存在的地方,就會有關帝廟的身影。我國一些規模較大的關帝廟如河南洛陽、湖北當陽、山西解州等,當然在解州這座關帝廟中,更雄踞首位,為武廟之祖,故有「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裡」之說。關公故居是解州常平的故居,所以全國最大的關帝廟就是這座。
  • 全國規模最大的關帝廟:被譽武廟之祖,4副精彩對聯,值得一讀
    全國規模最大的關帝廟:被譽武廟之祖,4副精彩對聯,值得一讀三國時期,與劉備、張飛三結義的關羽,死後,被歷代帝王追封。民間尊稱其為」關公「,在帝王們的追封下,關公也成為了神話傳說中的」關聖帝君「,直接與文聖人孔子齊名,同被尊封為」武聖「,威鎮華夏。
  • 東山關帝廟:威加海內,全臺灣省關帝香火之祖廟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曾下令在各地建立武廟,供奉關羽神像,春秋祭祀。明代東南沿海,飽受倭寇侵擾,洪武年間,朝廷在東山地區營建銅山城池,在《鼎建銅城關王廟記》的碑文中載有:洪武二十年,城銅山,以防倭寇,刻像祀之,以護官兵,官兵賴之。這是關於東山關帝廟最早的建造記載,此後歷朝歷代經過多次重修,整座關帝廟愈加金碧輝煌,磅礴巍峨。
  • 全球華人精神信仰之一關公,其故裡運城解州關帝廟怎麼如此破敗
    今天是這次河南山西自駕遊以來跨省的一天。從洛陽龍門石窟出發,經連霍高速,過澠池到達兩省交界處的三門峽市,繞城不入,過黃河大橋進入山西運城市地界,直奔解州而去。路程230公裡,開了三個半小時左右。雖然身體有些疲憊,但是心情是激動的,因為接下來要去瞻仰的是關公故裡,是號稱「關廟之祖」「武廟之冠」的解州關帝廟。去之前查過資料,解州關帝廟自隋朝開建,宋元明清時不斷擴建或重修,新中國建國之後也不斷的整修大修,現在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關帝廟宇,也是國家4A旅遊景點。
  • 中國最多的廟宇,數關帝廟
    解州關帶廟中國最多的廟宇,數關帝廟。而規模最大的是解州關帝廟,故有「解州關廟甲天下」的說法。關帝廟所祀的神明是三國時蜀國大將關羽,俗稱關公。山西運城市解州常平村,為關羽故裡。關羽官至「前將軍」,封爵「漢壽亭侯」。從魏至唐,關羽在民間影響不大,自宋以後,方聲威大震。
  • 航拍解州,常平關帝廟,關帝聖像,民間各種行當的江湖領袖關羽
    關二爺祖籍河東郡解縣,現在的山西運城常平,據說就是出生在關帝聖像後面的山隘裡。關帝聖像」坐落於運城市西南13公裡的關公故裡常平村南,為目前世界最高最大的關帝聖像。聖像通高80米(銅體高61米,寓意關公61歲;底座19米,寓意關公在家鄉生活了19年關羽一生忠義勇武,堅貞不二,佛、道、儒三門共同的偶像,民間各行各業對「萬能之神」關帝頂禮膜拜。特別香港電影中,基本上出來混各種行當的都會供奉著關公,每行大小事情都拜拜關二爺。官方信仰,歷朝先後有12個皇帝16次為其加封。
  • 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公廟,除了解州關帝廟,另外兩座你可知道?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帝廟。解州關帝廟解州是關羽的老家,當地人民為紀念關公修建的廟宇。關帝廟創建於南北朝陳朝、隋朝時代,位於山西運城解州,佔地面積20多萬平米,是我國規模最大保存完好的宮殿式道教結構建築群,也被稱為武廟之祖。全廟共有大小殿宇共有100多間,主次得體、布局合理、宏偉壯觀。
  • 旅行時看到「關羽」的雕像,為啥是閉著眼?導遊:原因很簡單!
    文/橙桔遊天下(歡迎大家評論和轉發)聊起關羽,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溫酒斬華雄」的故事,在我國有很多關羽廟。關羽是我國山西省運城人,在民間我們都稱他為「關公」,還是「武聖」。關羽的不僅在國有許多他的寺廟,在東南亞地區和其他國家都對他有信仰。
  • 關羽崇拜與北京關帝廟
    主上矜愍豫州之身,無有處所,不愛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蔭以濟其患,而豫州私獨飾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並荊州之土,斯蓋凡夫所不忍行,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肅聞貪而棄義,必為禍階。吾子屬當重任,曾不能明道處分,以義輔時,而負恃弱眾以圖力爭,師曲為老,將何獲濟?」羽無以答。如果是這樣,那麼單刀赴會的就是魯肅,關羽倒是被問得啞口無言了。
  • 荊州出土青龍偃月刀,原屬關帝廟,莫非真是關羽兵器?
    《三國演義》不是正史,只是一部歷史類小說,但不可否認的是,書中有許多人物及其事跡等都是真的,一些大戰役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也都是真的。因此,後人對這本書有「七實三虛」之評價。以關羽的兵器為例,陳壽在《三國志》中並沒有記載,只說他曾「策馬刺顏良於萬軍之中策馬刺顏良於萬軍之中」。而羅貫中在演義中卻說得清楚,關羽兵器就是「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演義固然不能全信,但正史也不是盡善盡美。在今天的湖北荊州,荊門博物館收藏有一把青龍偃月刀,分量足足有81斤。
  •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關帝廟調查
    關公和關公文化關帝廟是傳統文化的象徵,關帝廟就是為了供奉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關羽而興建的。關帝廟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與後人尊稱的「文聖人」孔夫子齊名,被人們稱之為武聖關公。
  • 山西運城藏不住了!七彩鹽湖、郭襄的風陵渡竟都在關羽老家
    由於連日來的高溫天氣,山西運城鹽湖的湖水竟變得色彩斑斕起來,呈現出紅、黃、藍、綠、等多種顏色。在一張張「仙女彩虹池」照片的驅使下,人們瘋狂搜索著運城旅遊的相關信息。除了鹽湖,運城還有著各種各樣的古建築,作家們也似乎相當喜歡運城,這座城市比明星八卦還有料。
  • 山西運城文化旅遊旗艦店,帶你雲遊關公故裡
    初次去運城的朋友,建議可以去這些景點遊玩:   解州關帝廟: 作為關公故裡——山西運城,來到這裡怎麼能錯過關帝祖廟呢?運城可是三國名將關羽的故鄉,解州關帝廟也被譽為「關廟之祖」、「武廟之冠」。是全國現存最大,保護最完整及建築藝術最高超的宮殿式道教建築群和武廟。
  • 音樂為媒 臺灣大學生吹打樂團訪山西
    (攝影:虞鷹)28日上午,第二屆「臺灣大學生吹打樂團山西行」參訪團一行來到晉中市靈石縣靜升鎮,參訪王家大院,感受山西獨特的「大院文化」,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美的石雕、木雕、磚雕藝術讓臺灣學生們驚豔不已。參訪王家大院。
  • 關公祖廟聖像赴臺巡遊追蹤 高雄東照山與解州關帝廟千裡因緣
    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蘇平,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等出席開幕儀式。與會嘉賓為舞獅點睛祈福,將開幕儀式推向高潮。郭臺銘帶領信眾向關公祭祀祈福:「在關公加持下,兩岸一定能持續和平繁榮發展。」  3月31日7時,關帝祖廟聖像赴臺巡遊團從高雄文衡殿出發,繞境高雄市區,最終抵達東照山關帝廟,並舉行隆重的三獻禮典儀。
  • ...和綠袍關公之分?關公故裡究竟在哪裡?關公故裡地名究竟怎麼讀?
    根據正史記載,關羽在受封假節鉞時也是身著紅色官袍,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他是大漢正規軍官,而當年給朝廷辦事的六扇門、衙役等也拜紅袍關公,原因就是我們是朝廷正統主流差事,跟賊人們勢不兩立。關羽曾經放棄綠袍穿紅袍,就是為了兄弟義氣。投降曹操後,曹操便給其一身綠袍,關羽並沒有穿上,而是將它罩在了紅袍之上。一些江湖好漢將這件事反覆傳頌,綠袍關公也就此誕生了。關公故裡究竟在哪裡?一部三國讓我看得如痴如醉,細數其中關於關羽的故事也是信手拈來,關羽甚至成為了我們道家中的武財神。
  • 關帝廟
    解州關帝廟景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關公信俗」,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關聖文化建築群」,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歷史最久、建制最高、保存最全的關帝廟宇
  • 至今仍香火鼎盛的關聖帝君關羽,是怎麼從「武夫」變成「神人」?
    如果按照歷史的一般規律發展,關羽效忠的蜀國在其死後幾十年就滅亡了,歷史進入西晉王朝,西晉是依據曹魏政權而建立的,就算是不褒獎曹魏集團,也不應該對敵對勢力陣營的關羽被褒獎。其實這也歷史有趣之處,正常歷史傳承中,關羽形象被美化從來不受當政者的影響,最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荊州和蜀地的民間就為關二爺建廟祭祀,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關羽還只是民間無組織的祭祀。
  • 襄汾縣陶寺關帝廟雄偉高大古樸典雅,巧妙別致的對聯讓人不忘
    陶寺關帝廟位於村中大道正中的高坡之上。從廟宇兩旁上去之後,便是一處寬闊的廣場。關帝廟令人不忘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對聯:「師臥龍,友子龍,龍師龍友;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橫批:忠義千秋。師友兄弟的字號是不是刻意為關雲長所起,還是作者羅貫中有意為之,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