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多的廟宇,數關帝廟

2020-12-19 飲風而醉春風

解州關帶廟

中國最多的廟宇,數關帝廟。而規模最大的是解州關帝廟,故有「解州關廟甲天下」的說法。關帝廟所祀的神明是三國時蜀國大將關羽,俗稱關公。山西運城市解州常平村,為關羽故裡。關羽官至「前將軍」,封爵「漢壽亭侯」。從魏至唐,關羽在民間影響不大,自宋以後,方聲威大震。宋代封其為「義勇武安王」,明代加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大帝。」佛道爭相把他列入各自教門,做護法神。明清之時,關羽極顯,有「武聖人」之稱,與「文聖人」孔子齊名,故關廟又稱武廟。解州關帝廟,在解州鎮西關,創建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重建,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年)毀於地震,重修後於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又毀於大火,經十餘年修復成現狀。

關帝廟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3.3萬平方米。分南北兩部分,南為結義園,由牌坊、君子亭、三義閣、假山等組成。北部為正廟,仿宮殿形式建造,分前後兩院。前院以端門、雉門、午門御書樓、崇寧殿為中軸,兩側配以石、木牌坊、鐘鼓樓、崇聖祠、胡公祠、碑亭、鍾亭等。後院以「氣肅千秋」牌坊為屏障,春秋樓為中心,刀樓、印樓跨兩翼。前後院雖自成格局,卻又組成統一的整體,而且東、西、北三面,有190多間廊廡相圍。

崇寧殿,關帝廟主殿。北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封關羽為崇寧真君,故名。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重簷歇山頂。殿頂以琉璃鋪飾,富麗堂皇。四周迴廊,26根石雕盤龍柱,群龍騰飛,氣勢壯觀。簷下懸有乾隆所書「神勇」匾,門楣上掛鹹豐所書「萬世人極」匾,殿內懸掛康熙所書「義炳乾坤」匾。可見人間帝王對關帝的推崇,統治者願以「忠孝節義」的關羽,來教化」臣民,維護封建秩序。殿中供奉身著帝王裝的關羽坐像, 威嚴肅穆,勇猛剛毅。兩旁站立侍從與幕僚。崇寧殿為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所建。

春秋樓,又名麟經閣。因樓內塑有關羽讀《春秋》像,故名建於明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02年),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重建。面闊七間,進深六間,二層三簷九脊,歇山頂,高約30米,氣勢磅礴,雄偉壯麗,是全廟最高建築。閣上下兩層,設有迴廊,四周勾欄相聯,上層闢有108扇窗子。樓頂覆以彩色琉璃瓦,吻獸脊剎俱全,輝煌壯觀。下層供奉關羽坐像,兩側侍從恭立。上層塑有關羽讀《春秋》像,側身,右手扶案,左手拈鬚,神態沉靜,若有所悟,是其他關帝廟的造像所沒有。關帝廟古柏林立,藤蘿纏繞,樓臺殿閣,宏偉壯麗,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遊人與朝拜者。

井陘福慶寺

河北省井陘縣蒼巖山,有福慶寺。寺原名為興善寺,始建於隋朝,相傳隋煬帝長女南陽公主在此出家為尼。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敕賜福慶寺。清光緒時,敕封公主為慈佑菩薩。經歷代修繕增建,形成了依山而構的古建築群。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橋樓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公主祠等。這些殿閣樓臺,為明清遺物,或以石階相連,或以小道相通,多掩映於山巖古木之中。寺門處書有楹聯,上聯為:殿前無燈憑月照;下聯為:山門不鎖待雲封。空靈飄逸,富有禪意。這一副名聯,被聯書多次收錄。天王殿建於峭壁對峙的單孔石橋上,不會是山無場地,而是為橋樓殿做了鋪墊。

橋樓殿是我國三大懸空寺之一。石橋長15米,寬9米,橫跨兩山峭壁之間,隋時所建,據考證,略早於趙州安濟橋。殿坐西朝東,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面出廊。殿頂為重簷歇山式,上鋪紅綠相間琉璃瓦。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又稱「橫三世佛」。背塑觀音菩薩像,兩側十八羅漢像。橋與殿渾然一體,在全國尚不多見。於重山疊翠、峽谷一線處,形成「橋殿飛虹」天下奇觀。大雄寶殿,上有「福緣善慶」橫額,當是對寺名的詮釋了。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兩旁侍立文殊、普賢菩薩像,兩側的十八羅漢,皆由漢白玉雕成,而且形態各異,氣韻生動。整座大殿因借幽險的山勢,成為殿宇中的奇絕傑作。

而殿前的玉璽墩配,造型古樸,神態稚拙,是珍貴的文物。藏經樓又名峰迴軒,於百丈崖壁處悠然矗立,前有「尚書古碣」,後有妙法蓮華經寶塔,梳妝樓、關帝廟於曲徑通幽處兩廂點綴,故有「祥雲藏幽谷,法雨潤石林」的說法。公主祠原名「公主真容堂」,後改為「南陽公主祠」。位於西峰崖間,坐西向東,背依山崖,面臨絕壁,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簷歇山頂。傳說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在此修行。護法神韋馱,立於殿外。殿內的南陽公主像,沉靜安然;樂童伴奏兩旁。山牆壁畫,描述了公主修行得道的故事。公主祠一線山腰間,生有古柏,根深扎於巖縫,樹冠大多扭向公主祠。人稱「古柏朝聖」,是蒼巖山「三絕之一」。

相關焦點

  • 關帝廟
    解州關帝廟景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關公信俗」,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關聖文化建築群」,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歷史最久、建制最高、保存最全的關帝廟宇
  • 白崖臺關帝廟靈驗,加強版桃園三結義,了解一下
    前言一座廟宇,是一方水土的民風民俗的展示,一座關帝廟,便是那方民眾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託,關帝廟遍布全國各地,不僅因為關羽是忠孝仁義的代表,是世人的表率,所以各地都有供奉,另外民間把關羽稱作武財神,很多地方當作財神供奉,光我的所在地大同市靈丘縣就有三處,分別是靈丘縣白崖臺村,王城莊村和東張莊村,因為白崖臺是平型關大捷遺址,關帝廟的建設也相對較完善
  •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關帝廟調查
    有人概算,如按每縣設一座孔廟,清代全國的孔廟也不過三千餘座;而每村建一-座武廟, 那麼清代全國的關公廟宇竟達三十餘萬座!在了解了一些關公和關公文化的基礎上,我們便開始搜尋我們縣城的關帝廟。城關西街的關帝廟民間稱老爺廟,縣內有多處。一為南關舊街尚存。內祀漢壽亭侯關公,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歷代崇奉。
  • 老照片:民國時期的北京正陽門關帝廟
    清末時期的正陽門關帝廟。 又被老百姓們稱為「老爺廟」,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8年)正月。明、清兩代,廟宇本是在甕城之內的,1913年拆除甕城,原來封閉的甕城變成了開闊地,關帝廟就露了出來廟會期間形成臨時集市。
  • 東山關帝廟:威加海內,全臺灣省關帝香火之祖廟
    關帝廟,是奉祀三國時期名將、武財神、武聖關羽的廟宇,海內外有著數億的信眾。甚至在全球華人所在之地,關羽都是香火最為鼎盛的本土神祇之一,對於維繫華人華僑與祖國的感情紐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福建漳州東山縣銅陵鎮境內,一座背山環海的關帝廟,被人稱之為「東山關帝廟」,是全國四大關帝廟之一,是東南沿海最為重大的關帝廟宇。
  • 一座關帝廟,半部薩縣史
    關帝廟位於土右旗薩拉齊鎮大眾巷,當地人習慣稱「老爺廟」,始建於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迄今已有285年歷史,是薩拉齊現存漢傳佛教寺廟中建造最早的一座,舊時有「先有老爺廟、後有薩縣城」的說法。薩拉齊關帝廟建築規格高,布局規範,氣勢宏大,是自治區西部地區現存最完整的關帝廟,對於研究老包頭文化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 《北平研究院北平廟宇調查資料彙編》|內一區卷 內二區卷 內三區卷
    《北平研究院北平廟宇調查資料彙編》是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寫,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匯集舊時北平廟宇資料的大型系列圖書。
  • 泉州是個「世界宗教博物館」,關帝廟香火最旺?咱去看看
    本日要去塗門街上關帝廟,臨近塗門大街時,所坐的公交車就堵得水洩不通,不得已中途下車走過去。眼前的一幕,讓我瞬間明白了,這裡周邊為什麼堵車。關帝廟應該很熟吧。它是一所道教廟宇,俗稱關帝廟。因主祀關聖帝君,附祀嶽王。泉州關帝廟始建於宋代,廟宇佔地二畝多,由主廟和左右的三義廟、崇先殿三座並列,各有前殿、大殿三進深,後進新建仿古樓房一幢。
  • 臺灣關帝廟「行天宮」撤離香爐 民眾鮮花敬拜
    (資料照片)  臺灣廟宇的密度堪稱全球第一,全臺登記在案的廟宇、教堂約為1.5萬座,平均每個縣市就有600餘座,加上沒登記的,數字更大。臺灣廟宇文化蔚為大觀,多少年來,信眾來到廟宇,在佛像前燃香朝拜,早已成為臺灣人的尋常事。  習慣可以改變。臺灣知名的關帝廟「行天宮」為了環保,8月26日開始撤離香爐供桌,不再燒香。
  • 解州關帝廟:歷史悠久 規模宏大 氣勢非凡
    解州作為關公的故鄉,關帝廟興建的歷史頗早。據有關碑刻記載,遠在陳隋之際,解州關帝廟已經修建。宋元到明清,隨著社會各界對關公美化、聖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斷高漲,又對解州關帝廟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修復、重建和擴建。清朝末葉,該廟曾數次失火,損失慘重,但在民國年間又予以修復和重建。
  • 臺灣廟宇燒香會減少嗎(臺灣在線)
    (資料照片)   臺灣廟宇的密度堪稱全球第一,全臺登記在案的廟宇、教堂約為1.5萬座,平均每個縣市就有600餘座,加上沒登記的,數字更大。臺灣廟宇文化蔚為大觀,多少年來,信眾來到廟宇,在佛像前燃香朝拜,早已成為臺灣人的尋常事。   習慣可以改變。
  • 關羽崇拜與北京關帝廟
    關羽,大概是中國人物神化後對人們影響最大的一個偶像。  歷史與文學作品中的關羽  老百姓心目中的關羽形象主要來自《三國演義》,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五綹長髯、赤兔馬、青龍刀,所有的中國人,不管是哪個民族,都知道這是關雲長。
  • 泉州最「正氣」廟宇,與開元寺、天后宮齊名
    稱為泉州通淮關嶽廟位於泉州市鯉城區塗門街,又被稱為「關帝廟」,始建於明代,但具體年代已經不可考究。如今現存的關嶽廟為民國時期重修而成,是福建省現存規模最大的武廟。關嶽廟是祭祀孔子關羽的地方。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其精緻的外觀,大量精美石雕、木雕和泥雕的巧妙結合,讓這座古色古香的廟宇甚是壯觀。關嶽廟對外免費開放,但進入後需要遵守內部規則,比如不能拍照。廟宇面闊三間,進深五間,相互貫通,祭祀著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在廟內還保留著朱熹的手書「正氣」。在廟內,遊客可以求籤許願。
  • 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公廟,除了解州關帝廟,另外兩座你可知道?
    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公廟,除了解州關帝廟,另外兩座你可知道?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燦爛輝煌。其中關公文化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帝廟。解州關帝廟解州是關羽的老家,當地人民為紀念關公修建的廟宇。關帝廟創建於南北朝陳朝、隋朝時代,位於山西運城解州,佔地面積20多萬平米,是我國規模最大保存完好的宮殿式道教結構建築群,也被稱為武廟之祖。全廟共有大小殿宇共有100多間,主次得體、布局合理、宏偉壯觀。
  • 襄汾縣陶寺關帝廟雄偉高大古樸典雅,巧妙別致的對聯讓人不忘
    就在尋找陶寺遺址這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時候,卻看到陶寺村中一座古老的關帝廟宇。陶寺關帝廟位於村中大道正中的高坡之上。從廟宇兩旁上去之後,便是一處寬闊的廣場。關帝廟令人不忘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對聯:「師臥龍,友子龍,龍師龍友;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橫批:忠義千秋。
  • 臺灣旅遊發現關帝廟非常多,為何關公的形象倍受中華文化推崇?
    遊歷臺灣途中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其本身是坐落於中國東南部的海島,卻在三千六百多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建立了諸多寺廟,儒釋道三家廟宇皆香火不斷,究其原因還是臺灣地理位置所致。臺灣地處我國東海海域,島嶼面積狹小,易受颱風、地震影響,並且臺灣地區海上貿易頻繁,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寄託百姓福祉的廟宇便應運而生。在臺北市就有一座香火非常旺盛的廟宇,這就是行天宮,據說每天進出的遊客、信徒多達兩萬人。行天宮主宮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另外還有兩處行宮,分別為北投分宮和三峽分宮。
  • 朱元璋當年改弦更張,朱熹助推,關帝廟終成泉州香火最旺的寺廟
    #全民熱遺# #畢業旅行啦# #我要上頭條# 香火旺,是泉州關嶽廟的特色香火最旺的關帝廟「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 作為宋元時期,世界第一大港的泉州為現代人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這其中就包括位於泉州市鯉城區塗門街上的關嶽廟。
  • 關帝廟的傳奇對聯故事
    今天,茶座君為大家講講關帝廟的對聯及相關傳奇對聯故事。01廟宇中的對聯,大概起於明代,至清代發展到頂峰。文昌殿、關帝廟有很多對聯,魚龍混雜,雅俗皆有,而孔子廟則很少聽到過。大概孔子作為天下讀書人的老祖師,不好讓人下筆吧。
  • 臺灣高雄關帝廟裡的奇遇,一直珍藏著這枚「平安符」
    距離高雄小港機場的登機時間還有半天空閒,隨意在高雄85大廈附近轉了轉,順便買了點家裡老人常用的藥品,不經意間走到了距離85大廈對面的意誠堂關帝廟,很好奇順便進去看看。這就是高雄85大廈對面的意誠堂關帝廟,有點不好意思,其實我走到這裡有些內急,想要到關帝廟裡借用一下衛生間的。
  • 中國哪個省的神最多?在臺灣,廟宇隨處可見
    這改變了我對臺灣的印象,原來臺灣的鬼神如此之多,廟宇隨處可見,每個街區都有神壇。全臺登記在案寺廟1.2萬個,比7/11便利店還多。 廟宇普遍名叫「某某宮」。攝影:蘿拉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