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12:10分,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門口,陸續迎來了參加該校綜合評價招生校測面試的學生。
百餘位候考學生進場時全部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且體溫檢測正常後,分兩隊入場。
12:45左右,考生基本入場完畢,家長在拍照、目送孩子入場後也陸續離開。
一位早早前來候考的女生對記者說,自己報考的新聞傳播方向,以後想要當記者,「比較有信心所以不是很緊張。」
另一位來自洋涇中學的考生告訴記者,自己高考成績558分,選擇了上外的金融專業,但對於是否能最終錄取,不是很有信心。
記者了解到,參與綜評的學生,最終錄取成績由高考成績和校測成績共同組成,分別佔比85%和15%。
今年參與2020年綜合評價批次招生的院校共11所,分別為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和浙江大學,除浙江大學外,其餘學校均位於上海地區。
與往年一致,今年院校按院校專業組招生計劃數的1.5倍確定入圍校測考生名單,末位高考同分考生均予以投檔,入圍考生根據學校要求完成校測後,高校根據錄取規則完成錄取並公示名單。
被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上海市後續各批次高考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上海市後續各批次高考錄取。
據了解,參加總評的各高校面試成績滿分均為150分,作為錄取依據的綜合成績由高考成績(佔85%)、面試成績(佔15%)組成,即綜合成績=(高考成績/高考成績滿分)×850+(考核成績/考核成績滿分)×150。
上海外國語大學介紹,今年的校測與往年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加強了防疫措施,取消了筆試。
學校規定,校測前14天內曾前往或途經中、高風險地區的考生,須按上海市疫情防控要求完成隔離或健康管理,並在進校時提交從該類風險地區返滬後的7天內,由上海市各區檢測受理機構提供的有效核酸和抗體雙檢測陰性報告。
考生還需填寫《2020年上海外國語大學綜合評價測試考生健康承諾書》,手寫籤名並在進校後提交。考前一天要完成上海市「隨申碼」(健康碼)綠碼和「動態行程卡」綠標的「雙綠」狀態自測和確認。
到校綜評期間的防疫要求,除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其餘各校也都提前向考生發布了相關通知。
據復旦大學招生辦公室消息,今年入圍綜評面試的考生,按高考平均成績組間無差異原則,每10人隨機分組面試期間,專家將在考慮性別、專業等因素的基礎上每天隨機分組,每組包含文、理、醫等領域共5名專家。
如一組實際面試考生不足10人,按線性映射折算,缺考考生面試成績計0分。
在保證面試的公平性上,面試當日專家與考生各類通訊方式全部屏蔽,專家組與考生組臨場抽籤配對,面試結束後每位專家獨立評判打分,對每位考生排序,然後合計每位考生的面試成績。
面試專家根據《復旦大學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使用辦法(上海)》有關規定將考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及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作為參考材料使用。
按綜合成績高低將考生排序,同分情況下依次按面試成績、高考成績總分、語文、數學、外語成績排序。
同濟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介紹,今年的面試全部採取線下方式,於8月4日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北樓舉行,共有394位學生入圍。
為確保綜合評價錄取工作公平、公開和公正,同濟大學綜合評價錄取工作接受學校招生工作監督小組的嚴格監督,同時接受社會監督,考核選拔過程全程錄音錄像,專家名單和考生選拔測試順序由抽籤隨機確定。
若考生綜合成績相同時,高考投檔成績高者優先錄取,高考投檔成績也相同時,再依次以數學、語文、外語成績高低為錄取順序。
上海大學8月3日至4日進行校測,主要考察考生理想信念、思想品德、邏輯推理、表達理解能力、創新思維、綜合素質等內容。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作為面試的重要參考。不參加校測,校測成績以零分計入總分。學校紀檢監察部門監督選拔程序,校測過程全程錄音錄像。
最終結果按考生總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分專業組按各專業招生計劃及考生專業志願確定擬錄取名單,總成績相同時,先比較高考成績,若高考成績也相同,專業組1、專業組2依次比較數學、外語、語文成績,專業組3、專業組4依次比較語文、外語、數學成績。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