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券商3月報出師不利 紅塔證券自營疾馳現隱憂

2020-12-17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馬嫡)A股上市券商3月月報將迎來密集披露,率先發布的紅塔證券當月營收淨利告負,淨虧損超過4000萬元。在分析人士看來,這也反映了在行情震蕩之下,券商自營投資業務承壓,業務「偏科」的中小券商業績波動更為明顯。

4月7日晚間,紅塔證券披露了2020年3月財務數據簡報,當月營業收入為虧損2571.61萬元,淨利潤為虧損4348.53萬元。而上個月該公司營業收入3.45億元,淨利潤為1.94億元。

對於3月業績出現虧損,紅塔證券董秘辦相關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經營業績情況與市場大致走勢一致。但對於具體虧損原因,該人士並未作出回應。

縱觀3月資本市場行情,A股走勢低迷,滬指整體下跌4.5%,深成指下跌9.28%,創業板下跌9.64%。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紅塔證券營收淨利告負,很可能是自營業務虧損拖累了業績。

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3月證券行業經營環境出現顯著變化,隨著境外市場不斷下挫,特別是出現幾次熔斷後,恐慌情緒也蔓延到A股市場,市場成交量萎縮顯著。

「這種交易環境下市場波動顯著加大,給券商自營業務開展也增加了很多困難,業務相應受到顯著影響。反映到整個行業,3月整體券商業績較2月可能都會有環比回落。」王劍輝如是說。

值得注意的是,紅塔證券於2019年7月初登陸A股,上市僅10個月便提出了第二次股權融資計劃。3月29日晚間,紅塔證券發布了擬配股募資80億元的預案,其中擬投入不超過40億元用於發展FICC業務(即固定收益、外匯和大宗商品業務)。紅塔證券表示,公司FICC業務在合規的前提下開展業務,自有資金投資配置以優質固定收益類證券及其衍生品為主,獲取穩定的投資收益。

這也意味著紅塔證券仍將在自營業務上重點發力,而實際上,通過2019年年報和招股書可以發現,紅塔證券收入結構「偏科」嚴重,過於依賴自營業務,該業務佔營收比重也遠高於行業水平。

從行業水平來看,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證券公司投資業務收入1221.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2.65%,收入佔比為33.89%。

據紅塔證券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66億元,同比增長71.94%;實現歸母淨利潤8.37億元,同比增長116.72%。而證券投資業務成為支撐公司業績大漲的主要動力,2019年該業務實現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205.89%,佔公司總營收的比重約72.6%。時間線拉長可以發現,紅塔證券自營業務在近年疾馳,已經連續三年保持超過200%的增幅。

王劍輝指出,以證券投資自營業務為主的券商往往業績波動會比其他同行更大。業務結構相對單一的券商,市場環境出現變化時,整體業務就會受到較大的衝擊,不利於業務的穩步增長。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業務單一的券商應該尋求綜合投資渠道的建立,提升風險對衝的能力,控制業務波動的風險。

對於如何平衡收入模式、自營業務如何做好風險管控,截至發稿,紅塔證券方面尚未對北京商報記者作出回復。

相關焦點

  • 7券商2019年12月月報出爐:6家業績環比明顯增長 華鑫證券意外虧損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何劍嶺2019年12月的券商月報開始陸續出爐,這也意味著2019年全年上市券商的業績正逐漸浮出水面。截至2020年1月8日晚間,共有7家上市券商或參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公布了2019年12月月報。這7家上市公司以區域性券商為主,中信、國泰君安等「大塊頭」暫未亮相。從這7家的情況來看,2019年底開始的市場反彈已經開始帶動券商業績回暖。
  • 「好年景」助推券商自營業績爆發
    2019年淨利或超千億 「好年景」助推券商自營業績爆發上市券商2019年12月月報已於日前披露完畢。從月報累計數據看,36家A股上市券商2019年全年淨利潤總額超1000億元,全年累計營收總額超2500億元,同比均呈上漲態勢。機構人士認為,投資收入是券商業績增長的重要貢獻來源,全年行業合併報表口徑盈利增速將高於月報數據。展望2020年,資本市場改革是證券行業最大利好,投行大年加上衍生品擴容,有利於頭部券商加槓桿發展,差異化監管之下行業併購整合有望提速。
  • 券商ABS業務疾馳下的隱憂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券商開展企業ABS備案規模佔市場總體比重高達85.05%。但近年券商ABS業務疾馳過程中,一些風險隱憂也開始顯現,華林證券、華泰聯合等多家券商曾因ABS業務中存在不同的合規風控等問題遭到監管點名或處罰。未來如何規避違約風險,該在哪些環節加以重視,也成為業內人士探討的熱點話題。
  • 7家券商去年12月月報出爐:6家環比明顯增長,這家為何意外虧損?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圖片來源:攝圖網2019年12月的券商月報開始陸續出爐,這也意味著2019年全年上市券商的業績正逐漸浮出水面。截至2020年1月8日晚間,共有7家上市券商或參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公布了2019年12月月報。這7家上市公司以區域性券商為主,中信、國泰君安等「大塊頭」暫未亮相。從這7家的情況來看,去年年底開始的市場反彈已經開始帶動券商業績回暖。
  • 紅塔證券欲配股增資 部分股東減持疑似不看好?
    為進一步擴充淨資本規模,又一家A股上市券商擬實施配股進行增資。12月22日,紅塔證券發布公告稱,證監會已對其提交的公開配股材料進行審查,並下發相關反饋意見。然而,就在紅塔證券計劃擴大資本金為股東創造更多盈利的同時,下半年來多位股東卻因自身資金需求對紅塔證券實行減持。
  • 2019年淨利或超千億 「好年景」助推券商自營業績爆發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好年景」助推券商自營業績爆發□本報記者 趙中昊上市券商2019年12月月報已於日前披露完畢。從月報累計數據看,36家A股上市券商2019年全年淨利潤總額超1000億元,全年累計營收總額超2500億元,同比均呈上漲態勢。機構人士認為,投資收入是券商業績增長的重要貢獻來源,全年行業合併報表口徑盈利增速將高於月報數據。展望2020年,資本市場改革是證券行業最大利好,投行大年加上衍生品擴容,有利於頭部券商加槓桿發展,差異化監管之下行業併購整合有望提速。
  • 剛剛,3家上市券商2019年年報出爐:累計擬分紅12.3億元 紅塔、華安...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周尚伃3月29日晚間,國元證券、紅塔證券、華安證券3家上市券商披露2019年年報。至此,已有17家上市券商披露2019年年報,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這17家上市券商目前共實現營業收入2681.89億元,佔133家券商總營業收入的74.35%;17家上市券商實現淨利潤747.12億元,佔133家券商總營業收入的60.69%。
  • 紅塔證券遇「多事之冬」!遭行政監管影響80億配股融資嗎?
    紅塔證券(601236.SH)於2019年7月5日正式登陸A股市場,作為A股上市的券商新勢力,又有強大的股東背景,紅塔證券上市以來的成長頗受市場關注。2020年9月7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公告(2020年第7號)》顯示,紅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自營帳戶於2020年9月8日起至2021年3月7日被列入限制名單。在被限制期間,該配售對象不得參與科創板及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股票網下詢價。
  • 這家券商自營帳戶棄購科創板新股,被限制打新半年...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譚楚丹 這家券商未來半年內無緣打新。9月7日紅塔證券自營帳戶被證券業協會列入IPO配售對象限制名單,打新限制半年,明年3月7日才能「解封」。根據公告,紅塔證券原計劃申購賽科希德650萬股,最終出現棄購。
  • ...證券行業2月報:2月業績環比同比雙增長 逆周期調節利好券商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上市公司經營狀況:截至2020年3月13日,37家券商披露2月經營數據(以下統計數據剔除新股中銀證券及缺乏同比數據的紅塔證券)。市場環境:經紀:2月市場活躍度持續上升,環比同比大幅增長,日均股基成交額為10369.74億元,環比+39.83%,同比+75.68%;自營:市場走勢震蕩,行情分化。
  • IPO打新繳款差4毛,這家券商自營帳戶被限6個月!科創板打新...
    打新棄購帳戶會被關「小黑屋」,這已是業內常識,卻屢有證券公司犯禁。  近日,申港證券參與科創板個股瑞聯新材打新過程中的「神操作」,引發業內高度關注,未逃脫監管的視線。10月9日,中證協公布2020年第8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申港證券自營帳戶被限制參與打新半年。
  • 6上市券商公布12月經營業績 淨利潤均環比翻倍
    原標題:6上市券商公布12月經營業績,淨利潤均環比翻倍   截至1月8日晚間19時,紅塔證券
  • 科創板打新奇葩事多:申港證券打新繳款差4毛 自營帳戶被限6個月
    2020年至今,已有8份限制名單落地。合計來看,一年多的時間裡,已有221個帳戶在科創板新股申購中受限。除了申港證券外,銀河證券和紅塔證券也因類似問題曾「榜上有名」。申港證券自營帳戶被限又有券商自營帳戶觸碰科創板打新規則,這一次的主角是合資券商申港證券。
  • 年內券業又一張廉潔從業違規罰單:紅塔證券80億配股方案推進時,因...
    雲南證監局要求紅塔證券在12月31日前提交整改報告。而就在當日,紅塔證券公告稱,收到證監會關於公司公開配股的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需要公司及相關中介機構就有關問題作出書面說明和解釋。今年3月末,紅塔證券曾公告,擬以配股形式,募資80億元。
  • 「躺在家裡炒股」助8家券商營收超百億 紅塔證券能否躋身第一梯隊
    數據顯示,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幅最大的為紅塔證券,淨利潤7.8億元,同比增長167.1%;天風證券上半年淨利潤為4.05億元,同比增長140%。紅塔證券奮起直追「強者恆強」的行業分化現象在券商板塊日漸明顯,亦有中小券商緊追不捨奮力擠進第一梯隊。
  • 中山證券棄購藍特光學 自營帳戶被限制打新半年
    從11月23日起,中山證券自營帳戶被限制打新半年。  近日,中證協披露了2020年第9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中山證券自營帳戶榜上有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到,本次中山證券自營帳戶受限是因為在參與藍特光學網下申購時棄購。
  • 上市券商自營買了哪些股?中信證券抓住「兩隻牛」
    圖片來源:攝圖網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謝欣隨著證券市場近年來不斷發展,自營業務已成為各大券商競爭的核心戰場。在過去的2017年裡,上市券商多項業務的業績出現了下滑,唯有自營業務大放異彩,收入提升。
  • 券商月報|業績分化明顯 國泰君安環比同比皆下降
    與2019年12月份相比,僅有4家券商的營業收入環比增長,12家券商的淨利潤環比增長。從已經披露的月度經營數據可知,35家上市券商(非完全合併口徑,剔除紅塔證券)1月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95億元,環比下降49%;實現淨利潤78億元,環比下降45%。營收淨利環比減少主要系1月因春節交易日減少、疫情衝擊及12月份基數較大所致。
  • ...家券商6月淨利翻倍 國君、建投大賺超10億 更有黑馬單月暴增211倍
    國泰君安、中信建投兩券商6月淨利潤超10億元,位居行業前列,有分析人士認為或為兩家券商債券自營表現較佳。隨著6月月報出爐,上市券商上半年業績浮出水面,公布當期數據的33家券商中,有13家券商淨利潤超10億元,中信證券以61.8億元的淨利潤位居第一,同比增幅33.77%。需要注意的是,未經特別說明,文內均為母公司數據。
  • 棄購藍特光學,中山證券自營帳戶被限制打新半年
    從今日起,中山證券自營帳戶被限制打新半年。近日,中證協披露了2020年第9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中山證券自營帳戶榜上有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到,本次中山證券自營帳戶受限是因為在參與藍特光學網下申購時棄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