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日起,中山證券自營帳戶被限制打新半年。
近日,中證協披露了2020年第9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中山證券自營帳戶榜上有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到,本次中山證券自營帳戶受限是因為在參與藍特光學網下申購時棄購。另外,中山證券是年內第三家打新受限的券商,前兩家分別是紅塔證券、申港證券。
中山證券自營帳戶打新將受限
中證協官網披露顯示,為規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及其配售對象的網下詢價與申購行為,根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管理細則》的規定,中證協決定對在科創板「藍特光學」「利揚晶片」「金達萊」和創業板「金龍魚」項目網下發行過程中,存在違反《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管理細則》第十五條、十六條規定的股票配售對象列入限制名單。
記者梳理這些被限制的配售對象發現,其中中山證券自營帳戶也被限制。藍特光學公告顯示,《發行公告》披露的320家網下投資者管理的6003個有效報價配售對象中,318家網下投資者管理5998個有效報價配售對象按照《發行公告》的要求進行了網下申購,為有效申購投資者,網下有效申購數量8534100萬股;2家網下投資者管理的5個配售對象未參與申購,其中就包括中山證券自營帳戶實際申購為0。
因此,中證協對中山證券自營帳戶採取了限制打新半年的處罰,限制時間為2020年11月23日~2021年5月22日。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證券自營帳戶被限,是今年內第三家被限的券商,之前還包括申港證券、紅塔證券的自營帳戶。尤其是申港證券自營帳戶,參與瑞聯新材的網下申購,初步獲配2462股,應交款金額281378.53元,但最終實際繳款281378.13元,放棄認購1股,實際也就少繳款0.4元,這不僅讓人唏噓。
有業內人士分析,其實風控較嚴及「不差錢」的券商來說不會因為這點錢而造成半年不能打新的後果,更多的還是人員失誤造成。記者查看到,本次與中山證券申購股數(1500萬股)相同的還有多家券商的自營帳戶,但都僅獲配3855股,即使包括經紀佣金在內,最後合計應繳也不到6萬元。
內鬥紛爭告一段落
今年,對於中山證券來說,可謂是命運多舛。處罰、內鬥、罷免、糾紛、股權清倉等都是中山證券今年的一個標籤詞彙。
今年6月11日,錦龍股份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中山證券收到監管《事先告知書》,要求暫停中山證券部分業務。緊接著7月10日,錦龍股份表示,要求中山證券罷免包括董事長在內的4名董事職務,這一下將錦龍股份與中山證券管理層的內鬥公之於眾,錦龍股份稱,近年來,中山證券在債券承銷等業務的開展過程中,因內控不完善、防範利益衝突機制不到位等問題,連續被證券監管機構採取監管措施,現在甚至被要求暫停部分業務。
8月19日,錦龍股份因涉嫌違反《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有關規定收到證監會立案調查;8月20日,錦龍股份公告表示,中山證券處罰落地;8月21日,錦龍股份自行召開臨時股東會議,會議通過免除中山證券4位董事職務,然而這樣的舉措卻遭到了中山證券小股東的反對,矛盾也進一步升級。
9月10日,錦龍股份公告,持有中山證券1.18%股權的上海致開實業有限公司,向深圳南山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中山證券禁止執行8月21日臨時股東會議的全部決議,包括人事任免、工商變更登記等,並申請保全,而且法院支持了上海致開的申請,對此,錦龍股份表示不服並提起複議。
然而,就在中山證券大股東與小股東「酣戰」之時,中山證券第二大股東卻要清倉其持有的中山證券股份,讓中山證券的動蕩再添一層。
10月12日,錦龍股份公告稱,南山法院依法裁定撤銷了上次的相關禁止裁定。10月15日,中山證券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並領取了換發的新營業執照。10月30日,上海致開向南山法院申請撤訴並得到準許。
錦龍股份表示,至此,上海致開訴被告中山證券、錦龍股份公司決議撤銷糾紛一案和上海致開訴被告中山證券公司決議撤銷糾紛一案均已結案。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