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萬臺灣人常住大陸 兩岸軍事衝突日益不可能

2020-12-22 搜狐網

  作者 Keith B.Richburg

  譯者 古雷

  中國把臺灣看作一個省份,並針對這個島嶼部署了超過1000枚飛彈。而臺灣也儲藏了大量美式武器。臺海問題仍是華盛頓與北京關係中最敏感的問題。

  但是,兩岸間持久的「敵對」關係,掩蓋了另一種現實:中國大陸和臺灣在經濟、文化和家庭關係等許多方面,正迅速變得緊密相連,使得軍事衝突似乎日益變得不可能。

  如今有超過100萬臺灣人常住大陸——其中約一半左右在上海及周邊地區,他們辦工廠、開餐廳、念大學、買房子。兩岸城市之間每周有270趟定期航班,幾乎每趟都是客滿。不久後每周航班將增加到逾400趟。

  許多生活在大陸的臺灣人很年輕,在他們看來,大陸不是一個懷有敵意的鄰居,而是一個大市場。「每天都有臺灣人來到大陸。」39歲的楊亭亭(音譯)說,「他們(大陸)沒必要動槍動炮。臺灣本來就離大陸近,現在更近了。」楊7年前從臺北來到上海,眼下管理著一家公關公司。

  生活在大陸的臺灣人也開始建立個人關係,與當地人結婚生子。「真沒想到,我會找個大陸男人。」38歲的姜淳美(音譯)說。她父親1949年隨國民黨軍隊逃至臺灣。如今她在大陸從事酒店業,已經結婚,不久將有第一個孩子。「我倆互相遷就,現在他每天跟我一起看臺灣新聞。」

  臺灣人回憶起當年服兵役時,軍隊教他們把大陸當敵人的事情。「軍隊訓練我們登陸大陸,用槍和坦克。」51歲的劉明雄說。他曾是臺軍的一名軍官,後來成為美國安利大中華區副總裁。「但當我真的來到這裡時,帶的不是槍,而是公文包。」

  從流行電視劇到上海女孩愛模仿的臺灣腔和臺灣普通話,臺灣文化也在入侵大陸。反之亦然,但限制較多。越來越多大陸人到臺灣遊覽,但目前他們必須參加旅遊團,再過一些時間,新規定將允許他們個人遊。「兩岸高層都有各自的政治考慮和尊嚴。但我們普通人只想交朋友、多賺錢,彼此見見面。」劉先生說,「如果大陸夠耐心,兩岸遲早會統一。」

  當丁昌興在臺灣軍隊服兵役時,基地就在離大陸最近的前哨戰——金門島。當時臺海關係緊張,中國正進行飛彈試射。上世紀90年代末丁先生服完兵役後,第一份工作是為試圖進入大陸市場的臺灣企業提供諮詢。如今36歲的丁回憶起自己第一次來到大陸時的那種吃驚,之前因為臺灣政府的宣傳,他被灌輸的是一個條件糟糕的大陸。「這裡根本不像宣傳所說的那樣落後。」丁回憶道,「我很有家的感覺。」

  其後,丁考入了復旦大學研究生院,拿到了國際關係的博士學位。他在復旦大學遇見了現在的妻子周蕣。周說,她的家人幾乎都是共產黨員,發現她男朋友是臺灣人後都很擔心。她說,最擔心的是如果她倆結婚,她可能就不能去當公務員。

  如今兩人有了一個4個月大的兒子,並打算一直在上海待下去。丁決定定居大陸後,發現另一個巧合。他的祖父曾是國民黨空軍的飛行員,曾從位於上海郊外的一個空軍基地轟炸共產黨軍隊。這個老基地舊址如今已蓋起了住宅樓,丁和妻子很偶然買了那裡的一套房子,如今住在那裡,他們起初並不知道那段歷史。「這裡是我祖父當過兵的地方。」他說,「我想,有什麼東西在牽動著我回到上海。」

  (美國《華盛頓郵報》7月20日)

(責任編輯:new2)

相關焦點

  • 兩岸軍事衝突日益變得不可能
    但是,兩岸間持久的「敵對」關係,掩蓋了另一種現實:中國大陸和臺灣在經濟、文化和家庭關係等許多方面,正迅速變得緊密相連,使得軍事衝突似乎日益變得不可能。  如今有超過100萬臺灣人常住大陸——其中約一半左右在上海及周邊地區,他們辦工廠、開餐廳、念大學、買房子。兩岸城市之間每周有270趟定期航班,幾乎每趟都是客滿。不久後每周航班將增加到逾400趟。
  • 邱毅:美國不會為了蔡英文與大陸發生軍事衝突
    編輯:虎威軍 校對:查爾斯 近段時間以來,臺灣的小動作不斷,蔡英文自以為能夠靠著美國的支持肆意妄為,但有學者指出:美國不會因為臺灣問題而去冒險,與解放軍進行開戰。前些日子,為維護國家主權,解放軍東部戰區表示,將派出大量解放軍進行在臺灣進行軍事演習。
  • 兩岸衝突爆發怎麼辦?臺灣人已經在高雄開會了
    倘若兩岸真的爆發衝突怎麼辦?近日,就此問題,臺灣人在高雄召開了論壇研討會。深入了解「兩岸局勢」論壇進行之中的討論一度十分激烈,與會者們希望能夠憑藉論壇的討論工作能夠引起臺灣民眾足夠的關注,並積極地去思考兩岸衝突爆發地可能性和爆發衝突後臺灣普通民眾即將面臨的悲慘遭遇。
  • 兩岸衝突爆發怎麼辦?臺灣人在高雄開始討論了
    編輯:虎威軍 校對:查爾斯 近日,據臺灣媒體報導,在中美關係逐漸升溫的政治大背景之下,海峽兩岸的關係日趨緊張,引起了臺灣內部民眾對這種反常的現象的極大關注。倘若兩岸真的爆發衝突怎麼辦?近日,就此問題,臺灣人在高雄召開了論壇研討會。
  • 被問"兩岸爆發衝突"的可能性 蔡英文又"鬼話連篇"
    原標題:蔡英文說擔心區域「擦槍走火」,被懟:你一直在挑釁大陸,還會擔心?[環球網報導]「區域軍事活動日益增加,我們擔心會擦槍走火」,據臺灣「中央社」報導,27日,被問「兩岸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說出了這樣的話。
  • 被問「兩岸爆發衝突」的可能性 蔡英文說出這樣的話
    原標題:蔡英文說擔心區域「擦槍走火」,被懟:你一直在挑釁大陸,還會擔心?[環球網報導]「區域軍事活動日益增加,我們擔心會擦槍走火」,據臺灣「中央社」報導,27日,被問「兩岸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說出了這樣的話。
  • 臺灣真的能與大陸抗衡嗎?島內教授:可能一晚上就完事了
    對此,「綠營」媒體以及「臺獨」分子不斷鼓吹:這代表著臺灣與美國的堅固友誼!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大陸不使用武力的方式強行收復臺灣,其實都是在為臺灣民眾考慮!畢竟如果兩岸「爆發衝突」,受到傷害的還是臺灣民眾!所以,「兩岸不會發生軍事衝突」以及「美國會幫臺灣抗擊大陸」的想法是大錯特錯。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4
    ——彼得臺灣人的周到與自覺——卓九成我要對你說:我不是共匪——馬琴琴愛在超商蔓延——李月治民主的虛榮與民主的光榮——章程與臺灣接軌 才能真正談統一 ——巴山蜀水臺灣人規矩文明的原因 ——黎勇你知道我有多愛你嗎?
  • 大陸民眾致電陳揮文:臺灣人很友好,希望兩岸能慢慢融合
    大陸軍機近來頻繁出沒臺海周邊空域,密集程度已經升高臺海危機。島內資深媒體人陳揮文接受聽眾叩應(call in),一位去過高雄等地的大陸民眾表示,他希望透過時間去消除兩岸文化上的衝突,然後慢慢去融合。陳揮文在《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接受聽眾叩應,一位來自大陸杭州的沈先生表示,身為大陸人,能了解臺灣青年人對於「獨立」的想法,因為他們接受到的教育跟環境,決定他們對於「獨立」的看法。
  • 觀察:臺灣選舉後兩岸分歧擴大 如何控管?
    2016年臺灣很可能再次政黨輪替,兩岸關係又陷入不穩定狀態。  為實現21世紀中國夢,大陸必須持續推動各項改革,面對嚴峻的外在壓力,更需要與各利害關係國及地區攜手合作,確保區域穩定,擴大經貿合作,挹注新的經濟動能。
  • 蔡英文被警告:大陸可能採取「懲罰式軍事行動」!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即將在5月20日就職,開始第二個任期。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10日報導,臺灣「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9日受訪時直言對下半年的兩岸關係憂心忡忡。他認為,若蔡英文更加頻繁地提「中華民國臺灣」,這種「半個改名」,對兩岸關係不好,恐釀問題。
  • 大陸可能採取「懲罰式軍事行動」?蔡英文已收到警告
    大陸可能採取「懲罰式軍事行動」?蔡英文已收到警告。(圖片來源網絡)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即將在5月20日就職,開始第二個任期。前臺灣安全部門高級官員蘇起9日針對蔡英文頻繁製造兩岸對立,發出警告,若民進黨不斷操弄所謂「正名」議題,大陸極可能對臺有「懲罰式軍事行動」。針對所謂「正名」行為,蘇起表示,民進黨若對內操作選舉是可以,但這個說法若在就職演說等公開場合,且更加常態化與政治化,對兩岸關係是不好的,恐怕會出問題。
  • 臺擺脫不了對大陸依賴,若大陸動用經濟手段,比軍事手段更狠
    這幾年大陸民眾對臺灣問題越來越關注,網絡上的討論也越來越激烈,關於動武的公開辯論越來越多。事實上,軍事牌是我們的底線,不會輕易就打出去,只要臺灣不踩紅線,就不會輕開戰端。臺灣當局掌權的一班人心裡也是明白,知道越過紅線就會挨收拾,所以最多是搞些擦邊的動作。
  • 蔡英文臨近就職,有人提醒:大陸可能採取「軍事行動」
    蘇起還警告,若民進黨不斷操弄「正名」議題,大陸極可能對臺有「懲罰式軍事行動」。視頻截圖報導稱,蔡英文在今年元旦談話拋出「中華民國臺灣」。對此,蘇起表示,「這已經是半個改名」。他說,民進黨若對內操作選舉是可以,但此說法若在就職演說等公開場合,且更加常態化與政治化,對兩岸關係是不好的,恐會出問題。
  • 美國在臺協會前主席稱中美若衝突 癥結點在臺灣
    卜睿哲發表新書,點出中美若起軍事衝突,癥結點就在臺灣。(中評社黃惠玟)環球網6月12日消息 前「美國在臺協會(AIT)理事主席」、現任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政策中心主任卜睿哲指出,中國的崛起及美國的因應之道是21世紀最重要的議題,中美兩方若發生衝突,其中的癥結點就在臺灣。
  • 臺灣人在大陸就業可能涉嫌「違法」 這一條例成了民進黨阻礙兩岸...
    而更諷刺的是,接任潘文忠的吳茂昆在剛被任命一個小時後,也被爆出曾赴大陸高校開講座。 臺當局強勢作風與雙重標準的背後,離不開《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下稱「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撐腰」。這一公布於1992年的條例,是臺灣地區為規範兩岸經濟、貿易與文化等往來並處理所衍生的法律事務問題而制定的法令。
  • 吳心伯:美國不願看到兩岸統一,兩岸走向某種程度軍事對抗的風險在...
    在議題二「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的討論中,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在談及兩岸和平統一問題上表示,講到兩岸統一,離不開美國因素,美國因素是臺灣問題的結構性因素。「我覺得對美國來講,『上策』是『臺灣獨立』,但是要冒很大的風險,美國不願意冒風險;『中策』是『保持現狀』,『下策』是『兩岸統一』,這是它不想看到的。」
  • 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轉折點|民進黨|大陸|蔡英文|兩岸關係|臺灣
    以兩岸關係來說,民進黨於2016年贏得「大選」,再次執政後,由於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在美中臺三邊關係上採取「親美反中」的立場,使得兩岸關係急遽倒退,甚至現在戰爭風險升高,臺海安全亮起紅燈的狀態,可說是非常嚴峻。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5
    從更遠大的視野來看,兩岸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更需要互相借鏡,以尋求未來永續發展的可能,未來兩岸人民要再更進步、更了解、更有同理心的狀態下,來做他們的決定,現在兩岸人民就要透過兩岸徵文平臺交流,打造彼此進步的可能性。
  • 臺灣女企業家:小英連任繼續走對抗大陸的路線,兩岸衝突不可避免
    去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成功落幕,最後是蔡英文以260多萬票的優勢成功連任。蔡英文在選舉期間就一直打著「反中」「反一國兩制」的旗號,在她之前執政的四年當中,對於兩岸關系所持的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她這次連任之後,關於未來兩岸關係如何發展也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