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民眾致電陳揮文:臺灣人很友好,希望兩岸能慢慢融合

2020-12-22 海峽導報

大陸軍機近來頻繁出沒臺海周邊空域,密集程度已經升高臺海危機。島內資深媒體人陳揮文接受聽眾叩應(call in),一位去過高雄等地的大陸民眾表示,他希望透過時間去消除兩岸文化上的衝突,然後慢慢去融合。

陳揮文在《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接受聽眾叩應,一位來自大陸杭州的沈先生表示,身為大陸人,能了解臺灣青年人對於「獨立」的想法,因為他們接受到的教育跟環境,決定他們對於「獨立」的看法。但是同樣的,對於大陸的人來說,我們接受到的教育跟生活環境的經驗告訴他們,臺灣自古以來是大陸的一部分,所以文化的衝突因環境的不同,造就了大陸年輕人跟臺灣年輕人世代衝突。

沈先生接著表示,他有去過高雄、花蓮、臺北,對於臺灣有一點了解,臺灣人都非常友好,最起碼錶面上都非常客氣、很友善,無論去路邊攤或是百貨商店,他們都非常友好。

沈先生認為,現在這個局面,大陸現在的武力,包括國力發展,雖然遠超臺灣。不過他還是希望透過時間去消除兩岸文化上的衝突,甚至慢慢地去融合。

相關焦點

  • 聊聊陳揮文:另類媒體人
    復出之後的人,雖有收斂,但骨子的性格很難改變。他上少康戰情室,常不給老闆趙少康面子。所以,他註定是那種不受老闆與「高層」喜歡的人,但又是老闆與某些節目需要的人,因為能帶來關注與流量。 6陳揮文從沒正式稱呼過「太陽花」,無論在什麼節目中都是稱「大腸花」。陳揮文的稱呼中沒有「中國大陸」,從來都是「大陸」。
  • 海基會致電海協會:希望大陸進一步提供救援物資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 15日下午,臺灣海基會致電海協會表示,經再次評估,除日前所提活動板房外,希望大陸方面進一步提供手動及自動消毒機各500臺、毛毯1萬件、睡袋1萬件等救援物資。海協會對此表示,將全力儘快提供。
  • 蔡英文演講前難道沒聽綠營主持人陳揮文的節目?泉州、廈門都比臺北...
    2017年,臺灣民眾反對蔡英文的公教與退伍人員年改如果說蔡氏對公教與退伍軍人年金改革含有一定的政治目的,那麼不妨看看臺灣當局自己的統計數據——9月份的最新數據,出口下滑幅度再超預期,全年衰退已成定局。臺灣失業率居高不下,薪資水平停滯不前。明眼人一看就清楚的事——兩岸關係不好,臺灣經濟就好不了。
  • 大陸致電花蓮關切地震 臺當局急眼:臺灣非地方政府
    臺陸委會聲稱:「臺灣不是地方政府,希望中國大陸不要在特定政治基礎上表達關切。」  臺灣花蓮6日深夜發生強震,造成多人死傷失聯。大陸各界心系花蓮受災同胞紛紛伸出援手,對於國臺辦向受災地區花蓮縣致電關懷,臺陸委會急了,趕緊聲稱:「臺灣不是地方政府,希望中國大陸不要在特定政治基礎上表達關切。」對此,臺灣網友十分憤怒,怒批臺當局「政治凌駕人道的思維,滿腦子政治,根本沒有民眾。」
  • 蔡英文施政滿意度達61%,陳揮文:我有點失落
    根據臺灣省媒體一份民調,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第1任任期的滿意度達61%。島內資深媒體人陳揮文直言,讓他看了有點失落。陳揮文在《飛碟聯播網》表示,TVBS電視臺是長期、固定在做民調,所以參考價值很高。看了這個民調,蔡英文第1任滿意度達61%,讓他有點失落,他認為蔡只會選舉不會執政,能帶風向、能吃定選票,他也坦言,從來沒想過蔡英文會贏怎麼多票。蔡英文滿意度61%,陳揮文不禁問,她是帶領臺灣往正確的方向嗎?而蔡今天講的「兩岸關係」滿意度是52%,已過半,不滿意是36%。
  • 大陸簡體字書籍臺灣熱賣 學者:臺民眾希望了解大陸
    主持人:歡迎您關注《海峽兩岸》。臺灣民眾一直沿襲使用繁體字,所以繁體書籍以及是臺灣民眾的首選,不過近年來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籍也漸漸在臺灣受到了關注。  (同期)臺灣「上海書店」店長唐先凱:我們不單單是要提供讀者關於簡體字書的一個書籍的提供之外,我們還希望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呈現一些大陸出版品的多樣性。  店內書種這麼多,不禁讓人好奇,賣的最好的大多是哪些?
  • 黃清賢:大陸惠臺政策有助於兩岸融合發展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國民黨前主席特別顧問兼大陸部主任黃清賢在第27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上表示,當兩岸想要結合,而且要成長為更先進的融合發展,應該透過血脈相連、文化相通的基礎,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其中要動態的秉持互利雙贏,甚至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
  • 臺灣學者:當臺青年人願意持續追大陸劇時 兩岸將自動融合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南臺灣兩岸關係協會聯合會兩岸和平發展研究院執行長林信雄2日在「從南臺灣看三臺會」座談表示,兩岸青年交流應引入「穿透」與「融入」概念,當手機使用、銀行開戶、在大陸搭高鐵等生活門檻更無障礙時,才逐步有「融合」的機會。
  • 【一種觀點】「多數大陸人視臺灣人為同胞」 國民黨希望兩岸開戰?
    臺灣政治大學副校長趙怡9月27日在他主持的、由民眾黨舉辦的「臺灣新國際關係」系列論壇談及兩岸關係時說,靠近執政黨光譜的學者,對於兩岸關係還保持一定程度的樂觀
  • 臺媒沒說錯,這確實會被大陸「笑死」
    導讀:前些日子,蔡英文在新年談話中,對外界表示「臺灣正在進步」。此話一出,讓許多臺灣民眾忍不住質疑:如今的臺灣地區真的在進步嗎?畢竟如今臺灣島內,不僅飲食安全、軍事儲備有問題,甚至連民生工程都慢半拍。對此,島內媒體人陳揮文質問蔡英文:一條行車時間17分鐘的高鐵需要花費11年才能蓋成,臺灣地區到底在進步什麼? 陳揮文質疑鐵路,11年建成被大陸笑前些日子,陳揮文怒斥蔡英文,臺灣地區真的在進步嗎?陳揮文指出,臺灣地區想要蓋一條從臺北到宜蘭的高鐵,預計花費17分鐘的高鐵,卻需要花費11年的時間來構建,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 看到蔡英文這個民調,臺媒:臺灣人太好騙了
    編輯:鰻魚蔡英文曾經在臺灣的「大選」中獲勝,成為臺灣地區的領導人。在她走馬上任之後,就不斷宣傳「反中」的思想,還要帶領民眾走向「臺獨」的道路。從蔡英文的種種表現可以看出,蔡英文的執政能力很差。在民眾不斷的抱怨聲中,按道理來說蔡英文支持率應該很低才對,結果根據民意調查顯示,蔡英文的支持率居然有61%之多,結果令人瞠目結舌。臺灣媒體指出真相:臺灣人太好騙了。陳揮文:臺灣人太好騙了資深媒體人陳揮文在得知民調數據之後表示,十分失望。
  • 54.2%臺灣民眾希望與大陸談和,專家:蔡英文有壓力了
    作者:鄧鄧審閱:臨既根據島內最新民調顯示,對於目前的臺海局勢,54.2%的島內民眾希望與大陸談和,認為應該迎戰大陸的臺灣人僅有16.5%。美國不會幫臺灣出兵,臺灣民眾尋求主動談判是明智的選擇除了不希望發生戰火和迎戰解放軍的臺灣民眾支持率比較高之外,還有22.3%的臺灣民眾期待美國介入此事。事實上,美國始終都在利用臺海局勢問題之中,美國政府一直都在試圖以加碼臺灣來徹底激怒大陸。但是,如果真的發生戰爭的話,臺灣想要美國援助根本不可能。
  • 「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聽完……
    「上海1年(的發展),臺灣5年追不上」、「現在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9月28日,在臺灣地區的一檔網絡節目中,節目主持人、資深媒體人陳揮文現場電話連線了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商,談及兩岸的發展時,這位臺商說出了這些話
  • 臺灣人:臺高鐵要蓋11年,會被大陸笑啊……
    臺媒體人自諷:我們要被大陸笑死了!17分鐘路程的高鐵要蓋11年?「蓋一條臺北到宜蘭,行車時間才17分鐘的高鐵要蓋11年,我看會被大陸笑死啊。」1月4日,島內廣播節目《飛碟晚餐 陳揮文時間》播出了《改善兩岸關係 聽眾網友集思廣益》特輯,主持人、資深媒體人、政治評論員陳揮文在演播廳連線聽眾,討論相關話題。討論臺灣地區領導人新年談話內容時,提到蔡英文的一句「最重要的是,方向正確,臺灣正在進步當中」,陳揮文憋不住了。「你關了中天,你是一個『民主退步黨』。你怎麼好意思說臺灣正在進步,臺灣是在退步啊。
  • 李克強:堅持兩岸政治基礎 大陸仍願對臺灣讓利
    李克強表示,大陸願與臺灣分享大陸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在兩岸經濟合作中照顧臺灣同胞的利益,在對外開放的時候先一步對臺灣開放,或者對臺灣開放的幅度更大一些,促進兩岸經濟融合與共同發展。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下午和臺灣前「副總統」蕭萬長會面時表示,只要兩岸堅持在共同的政治基礎上良性互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李克強表示,大陸願與臺灣分享大陸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在兩岸經濟合作中照顧臺灣同胞的利益,在對外開放的時候先一步對臺灣開放,或者對臺灣開放的幅度更大一些,促進兩岸經濟融合與共同發展。
  • 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廣邀臺灣民眾暢遊大陸
    新華社臺北7月20日電(記者陳君 查文曄)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與臺灣旅遊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2018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20日在臺北登場。這是島內今夏最大旅展,大陸24個省份組團來臺推介,向臺灣民眾介紹大陸旅遊的最新玩法。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5
    >早安,臺灣最美的聲音 / 丁澤宇法院旁聽案件看見社會穩定基石 / 黎勇最難忘的信任和友善 / 黎勇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 舍草希望臺灣人走出深井 / 舍草羞於直視的白屁股 / 萬小溪不要小看了臺灣人的禮數 / 萬小溪印象臺灣 / 鄧鈞元陸生對國旗事件之我見我思 / 沈雪晨
  • 陳時中拒絕大陸疫苗,臺灣民眾盼大陸救急
    此語一出立刻遭到了島內民眾的批評。 陳時中的解釋讓島民不安 臺灣民眾無法得到疫苗保障 目前,世界範圍內正在研製的疫苗共有150多支,其中共有9支進入了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9支疫苗中中國擁有4支,俄羅斯1支,其餘4支均屬於歐美製造。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那個時候的兩岸關係,不但經貿交流進展順利、兩岸籤署了20多項協議,兩岸人文交流也非常熱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 兩岸語詞差異:臺灣土豆意指大陸花生米
    臺灣大塊文化公司董事長郝明義依然記得1989年那次在北京,他要收一筆版稅,為便於及時帶走,和同行說好要「現金支付」。對方一口答應,「你要的錢我明天就派人送支票來」。一頭霧水的他事後很久才明白,大陸人說「支票」通常等同於「現金支票」,而在臺灣卻一般是指「遠期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