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 引領真善美的價值取向

2020-12-20 中國文明網

以美育人 引領真善美的價值取向

發表時間:2015-04-21   來源:張家港文明網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藝術院校調研和座談時強調,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藝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提供各類藝術人才和智力支撐,為提升國家軟實力作出新貢獻。(4月19日中國文明網)  

  藝術,大體包括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戲劇、電影、曲藝等門類。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藝術充實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很多人業餘時間喜歡聽聽歌、看看電影、看看舞蹈、欣賞繪畫,藝術作為精神文化產品,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當然,需要確定的是,藝術本身是健康、積極、向上的,引領著真善美的價值取向,這樣才能給人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如果藝術本身被負能量侵蝕,就會成為精神鴉片。  

  劉延東副總理強調,要把藝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顯示了中央對藝術教育的高度重視。大多數人都有一定的藝術細胞,但多數是蜻蜓點水,會那麼一點點,卻無法做到精通。或許,你不用成為專門的藝術從業人員,但也要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起碼能夠鑑賞藝術作品。有的人認為藝術無用,這樣的功利心態是不對的。藝術是生活的養料,有了它,我們的心靈才不會貧瘠。如今,人們腰包鼓起來了,可還感覺心靈空虛,正是因為心靈缺少藝術的養料。其實,不少科學家在藝術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畫家,愛因斯坦拉小提琴非常棒,藝術陶冶著他們的性情,對他們來說,科學與藝術是相輔相成的。正如諾獎得主李政道所說「科學與藝術是硬幣的兩面」,我們不能以有用、無用來簡單地衡量藝術。藝術能夠愉悅身心、陶冶性情,豐富我們的精神家園,這就足夠了。  

  觀眾欣賞文藝作品,能夠拓寬視野、啟迪心靈、淨化靈魂、愉悅身心、陶冶性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文藝具有娛樂功能,同時具有教化功能。觀眾欣賞文藝作品,欣賞的是文藝作品本身的美,也在無形中接受著文藝作品傳達的價值觀。優秀的文藝作品,是文藝工作者千錘百鍊出來的。文藝工作者是社會的守望者,其作品引領著社會的價值取向,故而應該慎之又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體國民的共同道德價值遵循,文藝工作者應將核心價值觀貫穿創作始終。文藝作品傳達出真善美的價值觀,才能引導人們選擇真善美、遠離假惡醜。少數有過嫖娼、吸毒等劣跡的明星逐漸淡出,對所有文藝工作者都是很好的警醒。文藝作品以美育人,從業人員自身首先要行得正、站得直。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文藝工作者自身必須要肩負起與影響力對應的社會責任,不能有絲毫的僥倖心理。  

  藝術以美育人,引領著社會的價值取向。願文藝工作者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讓人們在藝術的薰陶中形成科學的價值觀。(李兆清)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569550&encoding=UTF-8&data=ACc1TgAAAAcAAADzAAAAAQAr5Lul576O6IKy5Lq6IOW8lemihuecn-WWhOe-jueahOS7t-WAvOWPluWQkQAAAAAAAAAAAAAALjAsAhRvqzbdyc9u5gv7yxiqOHCTKT4O0wIUIKAy9mzdmwMwyBme7bwx-FKnZ_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569550&encoding=UTF-8&data=ACc1TgAAAAcAAADzAAAAAQAr5Lul576O6IKy5Lq6IOW8lemihuecn-WWhOe-jueahOS7t-WAvOWPluWQkQAAAAAAAAAAAAAALjAsAhQ8q0vkveQfTWHqYvuD1tO9wHWHGAIUBRypxP-xe_mGarGdqJSDU7sYqnA.&siteid=7

相關焦點

  • 小天鵝胡雪:用美育涵養真善美的心靈
    帶領中公教育做到培訓界最高市值的李永新,在演講中特別講到不要害怕磨難,苦難本質是一種財富,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保持友善利他、無我利他的心態。一直以「老師」為重的新東方,其董事長俞敏洪在《燒錢的在線教育退潮後,將會是一地雞毛》的演講中表示,高科技永遠取代不了老師的核心地位,並且說到,地面教育永遠不會消失,因為教育就是一場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的過程。
  • 以「三嚴三實」的價值取向引領大學生創新精神培育
    以「三嚴三實」的價值取向引領大學生創新精神培育,是高校全面深化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是加強大學生創新精神與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路徑。  「三嚴三實」價值取向是引領大學生創新精神培育的「基本準繩」  堅持以「三嚴三實」價值取向為基本準繩,為高校在新常態下紮實謀劃大學生創新精神培育工作提供了時代方向和基本目標。
  • 文學創作應當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作家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育高尚情操,才能在創作中從存在層面躍入價值層面。」聽了劉雲山同志在中國作家協會舉行的文學創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後,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如是說。    劉雲山同志在這個講話中指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呼喚更多好作品問世。這就要求我們的作家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體現在創作實踐中。
  • 注重意識形態工作真善美的統一
    科學真理;馬克思主義 內容摘要: 關鍵詞:意識形態工作;以人民為中心;科學真理;馬克思主義 作者簡介:   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是人性解放和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人追求理想、實現目標、擺脫物性的終極價值指向,也是人不斷適應環境變化
  • 小天鵝胡雪:美育更能體現教育的真善美
    正如王登峰司長所指出的:從進入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對教育提出一個非常直接的要求就是對人的素質、人的全面素質提升的要求。今年8月,小天鵝藝術更名升級為小天鵝美育,加上旗下的七彩美育,小天鵝藝術已經全面進入小天鵝美育時代。大多數人認為,美育等同於美術,胡雪的顧慮在於,從小天鵝藝術到小天鵝美育,是不是給人的感覺在業務範圍上窄化了。經過18年的發展,小天鵝美育已經涵蓋樂器、舞蹈、美術、書法、跆拳道、聲樂、主持表演等藝術課程。但從胡雪的內心來講,一直希望將「美育」作為企業的核心發展戰略。
  • 青年價值取向與社會價值取向
    總書記將青年比喻為「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並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這是對當代中國青年奮力擔當起歷史重任的激勵。  無疑,時代的精神是「青年的價值取向」的準星。我們黨提出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當今中國的時代精神。它既傳承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寄託著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上下求索、歷經千辛萬苦確立的理想和信念,又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彰顯了每個中國人的美好願景。
  • 國家政策利好美育!小天鵝胡雪:美育,更能體現教育的真善美
    3、教育是培養人的,要按照人的本性來培養人,最成功的教育是使每個人都發現自我,從而成為自我。美育教育也許是將學生還原為自然體屬性的一抹頑強的教育倫理之光。4、中國教育正在回歸教育倫理,中國孩子正在回歸成長,中國家長正在回歸平和。美育將會真正改變我們的下一代。
  • 追求真善美的融合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學的顯著特徵
    原標題:追求真善美的融合價值(學苑論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學的顯著特徵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學的顯著特徵,即追求真善美的融合價值。   堅持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辯證統一   馬克思、恩格斯在建構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過程中,建構了馬克思主義美學理論,其主要標誌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美學思想和美學體系。
  • 習近平: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原標題: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
  • 真善美是文藝價值的度量衡
    優秀的文藝作品,不管採取的是哪種形式,書寫的是什麼內容,發表於哪個時代,其內在都是對真善美的具體呈現與深刻探尋。可以說,真善美是文藝價值的度量衡。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特別強調,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
  •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永恆的價值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永恆的價值 2016年06月07日 11:0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趙凱 字號 內容摘要:追求真善美是文藝永恆的價值?
  • 依法治國的價值取向
    這就是依法治國的價值取向問題。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依法治國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價值支撐,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價值自覺與價值自信,也是依法治國的價值取向。依法治國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
  • 言恭達|新時代書畫藝術工作者要做好德育美育工作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也說,書畫藝術可以「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所以,教育重本,貴在育人。近代以來,以藝術教育的方式開展德育、美育工作的趨勢更為明確,魯迅先生倡導「美術可以輔翼道德美術之目的,雖與道德不盡符,然其力足以淵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輔道德以為治」。
  • 秉戲曲所長傳道德良善 高臺教化是戲曲美育功能的體現
    關鍵詞:中華民族;文化;傳播;戲曲藝術;高臺;精神財富;人才培養;戲曲人才;美育;真善美 作者簡介:   寓教於樂,寓理於情,是戲曲之所長,高臺教化是戲曲美育功能的集中體現教育引導社會群眾追求真善美、鞭撻假惡醜。  寓教於樂,寓理於情,是戲曲之所長,高臺教化是戲曲美育功能的集中體現。所謂「不關風化體,縱好也徒然」,任何一出經典劇目,總是通過驚人「美」技的外在表現形式,傳播動人「善」情,服人「真」理的內在價值觀念,藉此承載、延續、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基因。
  • 大學生要把握正確價值取向
    因此,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特別是蓄意擾亂社會治安與和諧穩定、破壞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誤導自己人生價值取向和人生航向的群體性突發事件,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 課程的評價價值取向
    課程的評價價值取向課程的評價價值取向是指每一種課程評價所體現的特定的價值觀。評價的取向支配或決定著評價的具體模式和操作取向。所以,評價的取向實際上是對評價本質的集中概括。分類:目標取向、過程取向、主體取向。
  • 評論:組織單獨考試關係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
    評論:組織單獨考試關係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 2014-06-09 13:13:05見義勇為單獨考試,又讓人深感欣慰。江西省就組織單獨考試來說,不僅是對兩位學生見義勇為壯舉的另一種褒獎,而且還關係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  高考是許多人一生中的大事。柳豔兵和易政勇兩位學生很可能也想通過高考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可是,5月31日,在一輛公交中巴車上的突發事件中因見義勇為身負重傷,而無緣高考。消息傳出後,社會各界人士前往醫院看望慰問,無不表達了對少年奪刀救人的褒獎和欽佩。
  • 2020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 美育雲端直播課堂心得體會
    昨天美育雲端課堂已經進行了開幕式,在接下來的幾天會不間斷的有直播課堂,大家可以免費上網觀看。而下文中為大家分享下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心得體會。  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心得體會  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 教學價值取向的表徵、差距與歸因——對北方兩省中小學教師的調查分析
    價值取向是一種傾向性,維度多元。參考相關文獻並結合我國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熱點,本研究提煉出三個維度六種取向作為理論框架。一是「倫理與技術」維度,包括倫理取向和技術取向。倫理取向以人為本,重視教學對人的發展的意義,關注人的需要、興趣、情感體驗和個性差異等特質;技術取向以工藝學視角看待教學活動,重視教學的設計與運作,關注教學的程序、方法、技巧和教師基本功等。
  • 核心價值觀系列談:價值目標、取向、準則的辯證統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談之九    價值目標、取向、準則的辯證統一    □張勇    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馮玉祥曾寫過一首打油詩:「鳥愛巢,不愛樹,樹一倒,無處住,看你糊塗不糊塗;人愛家,不愛國,國如亡,家無著,看你怎樣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