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思維打破科學面對的死胡同?

2021-03-01 千雪蒙學

文 | 白雲先生

 

二、宇宙

 

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宇宙,實際上是宇宙已經成年的樣子。我們的心智對宇宙所能認知與理解的極限,就是在易象思維世界。這也是人類的心智所能抵達的最高邊界。

 

人類進化出來眼睛,通過「看」來與外部世界通信,這在宇宙中並非是普遍現象,而是一種很特殊的演化後果。在宇宙無盡的信息汪洋中,萬物通信的手段有無數種。而眼睛,耳朵,嘴巴,鼻子,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些手段。

 

宇宙看上去,無比複雜,其實歸根到底,也就是三件事:信息,結構與通信。

 

人類所依仗的特殊的,狹義的通信方式,造成了人類現在這樣獨特的心智形式。過於依賴心智,是人類心智的全部成就,也是人類心智的一切局限性所在。

 

宇宙萬象與人類心智之間的交互,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認知行為,也隨之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學問。人類的文明史,實際上就是人類心智在宇宙萬象前面的顛簸史。這種顛簸,就如同在洗衣機裡面放入一隻塊鐵,電源啟動,洗衣機開始輕微的晃動,隨後晃動的越來越劇烈,直至把人類的心智晃成碎片,迸濺四射。

 

三、易學

 

易學升格一步,對應的是道易思維,退格一步,對應的是易象思維。它所代表的,是人類心智的黃金時代,也是一個巔峰。只有在這個時代,人類才能完整的把整個宇宙當做一個整體系統,當做一個生命來理解,來對待,來把握。它反映的是,人類與天相合,故能與天相應而不妄。

 

從上古時期,一直到老子出關,易學一直都是華夏族皇家官學。周朝內亂,文典軼散,易學才流入民間,成為許多民間私學的教材和思想元素。然而,民間私學因為格調太低,所以常常把易學用來佔卜和算命。後來秦始皇禁私學復官學,只可惜功敗垂成,還被人罵成是焚書坑儒。

 

真正的易學,根本不是江湖術士,用來算命騙錢做這種偷雞摸狗的事情的。孔子說,善易者不卜。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易是古之真人和聖王用來通天徹底的。既已通天,觀天所垂象,萬物瞭然於胸,見未來榮辱興衰洞若觀火,又何須佔卜呢。就好比說,考試的時候,已經提前拿到標準答案了,又何必去猜去算呢。

 

在易學中,天地分陰陽,宇宙萬物,也同樣都分陰陽二氣。人體,同樣也分陰陽二氣。河圖洛書,伏羲八卦,就是以此推演出來了宇宙模型和萬物模型。所以,通天地,肯定也能通人身,天人相通,一而不異,即為明道。

 

在易學的宇宙模型中,陰陽二氣演化無窮而生出萬物,這個體系,它的原點是五,而不是零。如果從易學的思維看,那麼現在的數學大廈,都是與宇宙現實不相符應的。也就是說,人類的心智,被印度文化誤入歧途。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0,因為宇宙是一。0的產生,只是古印度人心智紊亂的結果,他們認為世界存在著「空」,0對應的就是印度人臆想出來的空。

 

可能很多人說,易學既然這麼高級,為什麼它沒有發明出來戰鬥機呢。這是比較常見的誤解,事實上越是高級的東西,它離實際應用越遠。打個比方說,在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的時候,那時候的細胞最高級,幾乎充滿了無限的潛能和可能性,它什麼都可以變化出來。但那時候的胚胎,卻連個腳趾頭都長不出來。

 

易學也是如此,它是從最根本的層面上,來理解宇宙。它是人類卓越心智的起點,它是人類數學之母,也是人類科學之母。

 

四、象學

 

象學對應的是象數思維。很多人認為,人腦計算模型,等價於圖靈機。實際上,人腦計算模型,和圖靈機有天壤之別。因為圖靈機是符號計算,人類的大腦是感知計算。感知計算就是一種象學原理。

 

舉個例子來說明下。人類對於大數分解這種純粹符號計算,是很低能的。但是人類對於怎麼區分一隻貓和一條狗,則遠遠的優越於計算機。人類看到貓,會直接的通過感知計算模型,迅速的在大腦中生成貓的「象」,這種包含物理維度的象,對於電腦來說,它根本做不到。

 

因為計算機的符號計算,是純粹的抽象邏輯運算,它的「象」已經被抽調了。所以不可能通過純粹的邏輯計算,來復原貓和狗的「象」。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更低層級的思維世界,無法抵達更高層的思維世界。更高層級的思維世界,則可以兼容低層次的思維世界。因為人腦既可以進行感知計算,也可以兼容符號計算。

 

在整個宇宙中,只有人類才會進行抽象思維。把宇宙萬象,降格降維,進行符號化處理。這可以認為是人類大腦的一次變異,也可以認為是心智結構上的後天扭曲。因為動物並不會對世界進行降維處理,再進行這樣的符號計算。從這點講,人和動物的大腦相比,符號計算能力的發達,更準確的說,它是一種心智退化後的補償,而不是進化。

 

五、數學

 

數學對應的是數理思維和邏輯思維。人類心智的退化,從感知計算,退化到符號計算,這種退化的結果,就是近代數學和現代數學的誕生。

 

當然,在老子看來,感知計算,也是一種從更高心智模式退化的結果。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多知為敗,老子認為,如果要想把心智保持在最高層級,和宇宙整體水乳交融,做到不出戶而知天下,那就得慎其內,閉其外,精神足全而赤真,才可以和道這個宇宙之母,進行通信。這才是最高級的心智模式。

 

中國的數學,和西方的數學,從源流上,非常不一樣。中國數學是象數思維的流變,研究的依然還是一個易字,它的目的,不是追求一個確定性的靜止不變的世界,而是研究一個永恆變化的世界。

 

西方人最開始所興起的拜數教,他們認為自然數是鬼神一樣的東西,並加之以崇拜。這導致,他們的古典數學,早期研究的對象就是一個靜止的世界,死的世界,不變的世界。他們缺乏易的思維。這種以常量為根本的數學,導致西方人在長達1500年的時間內,在數學上都毫無建樹與作為。

 

直達17世紀,伽利略們,把變量的思維,引入了數學。西方人才開始接受,世界是流動的,世界是永恆變化的。這種暗含著易學思想的思維革命,給西方數學帶來了天翻地覆的大躍進。易學的變量思維,十進位制,二進位,這些從中國傳入過去的都源自易學的數學思想,像炸藥一樣,把西方數學家們的大腦給炸開了。這標誌著,西方數學,從鬼神數學,向自然數學質的轉變。

 

近代數學的一大成果,就是牛頓和他的三大定律。牛頓為現代物理學奠基之作的那本巨著,它的名字就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再後來,西方數學,再次突破,以非歐幾何為代表的西方現代數學,它催生了愛因斯坦和相對論的產生。

 

可見,數學才是科學的母親。而不是像坊間所傳聞的某些流俗識見所宣稱的那樣,認為哲學才是科學之母,裝神弄鬼的妖學則是哲學之母。這樣的說法純屬亂彈琴。

 

六、科學

 

科學對應的是模型思維。西方人把數學建模的思想,運用在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上,這種模型思維之父,應該是伽利略。如果沒有伽利略,牛頓的那本書也不可能完全採用數學的形式來構建,他連產生這樣的思想都很難。

 

數學誕生後,產生了很多的拜數教教徒。在現代科學誕生後,也出現了大量的拜科學教教徒。西方古代的那些拜數教徒,會因為有人發明出來了根號二,就把人投河裡淹死。拜科學教教徒們,對於他們所崇拜的科學模型的狂熱,毫不遜色於這些拜數教教徒。

 

這些拜科學教徒,他們認為科學是真理,是發現了宇宙說明書。他們絕然不能承認和接受,科學只是一個數理模型,只是人的發明,而不是發現。所以,他們經常發現,現實中很多現象與他們的模型不相吻合,為了維持他們所崇拜的模型神一般的神聖地位,他們便宣布,凡是無法被擬合的現象,都是「偽科學」。

 

建模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擬合,對數據的擬合。科學也是一樣,所有科學模型的本質,都是對一系列數理與邏輯的擬合。一旦模型不靈了,則就要調整參數,對模型進行優化。在牛頓的模型中,他定義了時間,空間和引力。而愛因斯坦做的,就是調整時間和空間這兩個參數,對牛頓的模型,進行了優化。

 

宇宙中,真的存在引力嗎?還是引力這種東西,只存在於科學家們的「定義」中?

 

在牛頓看來,他是「發現」了三大定律,那麼他接著就自己問自己,我發現了三大定律,那麼到底是誰發明了它們呢?這個問題,把他折磨的受不了,最後他的晚年都在琢磨宇宙的第一因,和第一推動力的問題,想找出來三大定律的發明者。實際上,他根本沒有意識到,他自己就是三大定律的發明者。

 

數學,是人類的發明。科學,也同樣是人類的發明。是發明,不是發現。當牛頓去定義時間空間和引力時,他已經是在發明科學了。

 

經常會有很多拜科學教徒,攻擊中國古代的易學是偽科學。這種說法也是挺新鮮的。只聽說過有不肖子孫的說法,還沒聽說過有不肖太爺爺的說法。科學的爸爸是數學,數學的爸爸是象學,象學的爸爸是易學。可見,在輩分上說,易學是科學的太爺爺。

 

說太爺爺不肖於自己的重孫子,這難道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拜科學教,本質上就是拜模型教,因為崇拜不同的模型,就互相攻訐對方是「民科」。就如同股市上的兩個韭菜,一個崇拜MACD的人,認為所有使用KDJ指標的人都是「民科」一樣。這是十分好笑的事。

 

比拜科學教教徒更喪心病狂的是,則是那些武裝著譫妄思維的智障教教徒。它們喜歡把所有的科學思想和定律,都和滿嘴跑火車的妖學附會捆綁在一起。在所有的巫妖組織中,又數要飯糰夥的佛棍們,最喜歡幹這種丟人現眼的事。比如,他們老喜歡單方面的自作多情的拿量子力學向佛教致敬。

 

說什麼量子力學證明了萬法唯識,心造萬物;還說,物理學的未來就是為了證明出來萬物皆有佛性。這真是一波又一波的催嘔劑。下面就給這些智障教教徒上上課,告訴他們到底什麼是「意識」。

 

七、意識

 

在前面的論述中,我們說過,宇宙中其實只有三件事:信息,結構和通信。我們還論述了,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宇宙內部的萬物都只是宇宙生命的細胞、組織與器官。

 

從我們自身來看,精子擺動著鞭毛奮不顧身爭先恐後地遊向卵細胞,難道精子不是一個尺度上更微觀的獨立的生命嗎?難道精子沒有意識嗎?白細胞揮舞著尖牙利齒到處追殺病毒細胞,難道白細胞沒有意識嗎?如果我們的身體是一座宇宙的話,幾乎每一個細胞,從廣義上看,它們都是更小的生命,都具有獨立的「意識」。

 

再看自然界,羊喜歡吃樹葉,樹演化出來尖刺來拒絕羊吃它,難道樹沒有意識嗎?風吹過石頭,不停的吹啊吹,不知不覺的,石頭風化了,碎成了一地的土壤。難道風和石頭,就沒有「意識」嗎?

 

所以說,是持有譫妄思維的某些人類,太把自己當回事。把人類的意識,當做是宇宙間唯一的智慧生物才能具有的「意識」,並認為是這種意識創造了世界。這是十分狹隘的。廣義上看,宇宙中,「意識」無處不在。

 

智障教認為,是人的意識活動,創造了萬事萬物。如果以此來推導下,會出現很詭異的宇宙圖景。首先,在人類未誕生之前,宇宙就無法存在,因為創造宇宙的「人類的心識」還尚未誕生呢。如此以來,地球上的那些遠古化石,又算怎麼回事呢?宇宙背景輻射,又該如何解釋呢?

 

其次,如果心識真的能創造萬物,那麼還要工廠幹什麼呢,還要耕種養殖幹什麼呢?還要軍隊幹什麼呢,還要上班幹什麼呢。想穿衣服,直接在心裡造一件拿出來穿,想吃飯,直接在心裡造一碗飯拿出來吃。有敵人來進犯,直接從心裡造個太陽轟死他們。想要擇偶了,直接在心裡造一個百分百完美的美少女拎出來和她天天睡覺生孩子就行了。

 

第三,要是哪天人類滅絕了,地球被其他的動物所統治。從心造萬物來看,人沒了,人類的心識活動也沒有了,等於宇宙的創造者也沒了。那麼就意味著,只要人類一滅絕,就如同拔了宇宙的插頭,宇宙馬上就會毀滅。這符合常識嗎?未來的地球統治者,老鼠們同意宇宙直接被人類宣布為毀滅狀態嗎?

 

可見,能杜撰出來「心造萬物」這種思想的組織,稱他們是智障教,還是很恰如其分的。因為這些思想,實在是太好笑,太幼稚,太低級,太荒誕了。好了,撇開這些催嘔劑思想不談,下面我們說點正經的。

 

那麼真正的意識,到底是什麼呢,波粒二象性怎麼解釋呢,波函數坍塌怎麼解釋呢,量子糾纏的非定域性又該怎麼解釋呢?

 

《黃帝陰符經》有云: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這句話就很好的解釋了意識產生的根源。宇宙是一座充滿了信息的汪洋,而只有結構化的信息,才會表現為物質的形態,而所有物體之間,他們需要進行通信,對於宇宙間任意物體而言,它的意識,就是對其他萬物信息的接收、存儲、計算和輸出反饋。

 

只是對於人類而言,人類的通信接收器,是眼睛,所以人的意識,主要來自於眼睛的接收與錄入。假設有這樣一個人,從他出生開始,他就沒有眼睛,沒有鼻子,沒有耳朵,也沒有嘴巴,更沒有神經系統來維持觸覺,那麼他會產生「意識」嗎?

 

所謂意識,皆為通信。意識並不神秘,它也根本不可能創造萬物。因為通信只可能是萬物已經存在後,才能產生的行為。

 

關於意識的最後一個問題,宇宙有意識嗎?因為宇宙是個獨立的生命體,所以宇宙顯然存在意識。陰符經裡面,還有一句話說: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所以神也。這個不神之神,就可以理解為宇宙的意識。

 

而且宇宙對人類根本就毫不關切,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有人類這種東西存在。就好像,人類對於他大腸裡的某一隻大腸桿菌也毫不關切那樣。

 

我們人類現在所做的行為,就如同,我們肚子裡的大腸桿菌,它們發明出來了數學和科學,還發明出來了納米級的宇宙飛船,而且它們現在,正駕駛著宇宙飛船對我們的身體進行全面探索,甚至它們在逆向我們的生命還處在受精卵狀態時的存在形態。

 

這還沒完,這些大腸桿菌,甚至企圖從我們的大腸出發,來逆向出我們的父母是誰,它們是怎麼結婚的,又是怎麼懷孕的。它們管這些叫做宇宙學,它們管我們被受孕的那一刻,叫做宇宙大爆炸,它們管逆向出來我們的父母是誰,叫做探索宇宙起源之迷。

 

關於微觀世界的一切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尤其是量子力學,對西方人的世界觀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在西方人看來,定域性和實在性,是不可挑戰的科學堡壘。如果連定域性和實在性,都保衛不住,那麼科學還研究個什麼勁呢。真那樣的話,現代科學要完了,現代數學也要完了。

 

所以愛因斯坦,像個堂吉訶德一樣去衝擊量子力學,並試圖打倒它,他認為上帝不可能擲骰子。然後整個世界都覺得,要保衛科學的定域性和實在性兩大堡壘。

 

這一切,如果以中國思想來看,根本就不會成為問題。因為易學認為,宇宙在微觀尺度上,它本來就是非定域性的,非實在性的。而西方人所孜孜以求的確定性,定域性,實在性,在易學思維看來,才是有問題的,才是有悖於自然法則的。

 

生生之謂易。尺度上越大的事物,其生命周期越長,尺度上越小的事物,其生命周期越短,在亞原子級別的微觀世界中,以人類的觀測尺度和周期而言,根本就不存在「確定性的」「定域性的」「實在性的」微粒,因為它們的變易與生死都瞬息萬變。而且,從根本上來說,它們是同一的,一體的。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這個光子和那個光子。

 

再複習下前面的內容,宇宙來源於一,萬物一體。如果一個光子就是所有的光子,所有的光子就是同一個光子,在量子糾纏中,我們改變了「這一個」光子的狀態,「另一個」光子也隨之改變,另一個本來就是這一個,它本來就是它自己,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嗎?

 

而一旦人類進行觀測實驗,則雙縫幹涉條紋消失,波函數坍塌,導致很多人認為,是人類的意識造成了這一切。其實並非如此,根本不是人類的「意識」造成了這一切,而是人類的觀測,只能「鎖定」一個定域的,實在的狀態。

 

費曼說,迄今為止,根本就沒有人能夠理解量子力學。他還說,宇宙就是一個單電子,萬物都只是這個電子歷史路徑的積分總和所呈現出來的圖景。從費曼的言論看,他似乎比愛因斯坦走的更遠。起碼,他不再捍衛「實在性」和「定域性」。

 

八、歸統

 

之所以愛因斯坦和他的學術盟友們,要奮不顧身的捍衛實在性和定域性,在於他們缺乏基本的易學思維。在愛因斯坦和玻爾們那一代開天闢地的大宗師們離世之後,科學界再沒有出現這樣的大革命,但是留下的漏洞,不僅補不上,而且還越扯洞越大。

 

現代科學遇到了瓶頸,最聰明的頭腦們,在忙著用對撞機撞兩個大西瓜,然後通過撞飛出來的西瓜子,西瓜皮,飛濺的西瓜汁液這些碎片,來研究「宇宙的起源」。還有一些人,則走向了跳大神一般的弦理論。

 

這種困境,根本原因在於,數學界也很久沒有出現天翻地覆的大革命了。從古典數學,到近代數學的大革命,催生出來了牛頓。現代數學的大革命,催生出來了愛因斯坦。當前的數學理論,似乎已經無法再支撐當前的科學進步,那麼下一次的數學革命,又將會在什麼時候到來呢?

 

而且,信息的爆炸,導致人類社會的計算機科學,也走到了瓶頸期。符號計算的神話,似乎也走到了盡頭。而以符號計算來解釋人腦工作原理,也註定是一條死路。目前的計算機科學,在感知計算方面,連基本理論,和計算模型都沒有找到。

 

也就是說,科學層,數學層,邏輯層,都同時遇到了瓶頸和危機。如果是自下而上的修修補補的填窟窿,那麼不過就是不停的調整參數和優化模型,並不能帶來根本性的革命。這個瓶頸期,就會繼續維持很長時間。

 

如果是自上而下呢?以非定域性非實在性的易學思維,來打開象學的空間。以象學為基礎,重新構建和設計新的數學體系,構建新的計算模型,那麼人類目前所遇到的多重困局,會不會豁然開朗,迎刃而解呢?

 

科學根本就不是流俗所謂的「可證偽」的就是科學,波普只是一個傻子。也不是一些人所謂的可重複可檢驗的就是科學。近代以來的科學,它的核心特徵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定域性的,實在性的,數量化,模型化的分析和研究。

 

而一旦定域性,實在性,數量化,模型化這些科學的堡壘都被推翻,那麼也就意味著科學走到了盡頭。在這個盡頭,人類的心智為了可以對付新冒出來的狀況,那麼就得倒逼著去發明全新的數學。而現在的數學體系,已然無法完成這樣的任務和使命。這也把數學逼到了盡頭。

 

要重新設計整座數學大廈,那麼就得回歸到數學之母象學那裡重新開始,重新再出發。而要開啟象學的新篇章,那麼之前西方的那一整套建立在實在性和定域性基石之上的理論和思想,都得需要用易學的思想,對它們進行根本性的顛覆。

 

實在性和定域性這兩座現代科學的堡壘已然淪陷。下一場科學革命呼之欲出。而科學革命,則取決於數學革命。數學革命,則又需要用東方思維,重新理解一個永恆變易的真實的宇宙。

 

因為易學的思想,反應的才是真實的宇宙:非確定性,非定域性,非實在性。一個確定性的世界,只不過是無窮變易中的一幀在時間軸上的截面。所以說,科學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象學,象學的盡頭是易學。

 

更多好文:


人類逐步退化的7種心智模式

好戰必亡,忘戰必辱

香港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說炸就炸,朝鮮為何會一直處於亢奮狀態?

雜交水稻的歷程

【養正學堂】如何讓孩子自覺地少看電視、少打遊戲?

有群請拉我,謝謝同道們、老鐵們!想進育兒群也可加我,我的微信號: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打破慣性思維?幫你避開思考的「死胡同」
    固有的東西很難打破,這也是經過歷史的證明的。 每次改朝換代,無一不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但正所謂「不破不立」,要想突破自己,就一定要打破慣性思維! 什麼是慣性思維?
  • 孩子容易走進死胡同?思維會轉彎,人生才能逆轉
    導讀:孩子容易走進死胡同?思維會轉彎,人生才能逆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容易走進死胡同?思維會轉彎,人生才能逆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思維是什麼?思維科學又是什麼?思維科學系統觀是種什麼觀點?
    思維是什麼?思維科學又是什麼?思維科學系統觀是一種什麼觀點?What is thought? What is noetic science?思維科學和體系的概念,是錢學森院士最先提出來的。由人類的大腦產生、進行和演變思維科學是一門綜合性科學,研究人的大腦與意識、客觀與主觀、物質與精神之間的關係。
  • 科學哲學家庫恩的「兩種思維」說,意味著什麼呢?
    庫恩,當代美國著名的科學哲學家,是歷史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學革命的結構》、《必要的張力》等。庫恩認為科學發展歷程向人們展示了人類的「兩種思維」,即發散性思維和收斂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就是說人們常常自由地向不同方向進行思維,不斷的拋棄舊的答案和開,在科學發展闢新的方向。在庫恩看來,全部科學工作都具有某種發散性特徵,在科學發展最重大事件核心都有很大的發散性。這是因為科學中大多數新發現和新理論並不僅僅是對現有科學知識的補充。
  • 流行語:"死胡同"用英語怎麼說?
    「死胡同」,指只有一個出入口的胡同,比喻走不通的路,絕境、絕路,與英語習語「dead end」或「blind alley」同義,表示「a situation or method that is not effective
  • 反過來想,打破慣性思維
    常有一些讓人莫名其妙的現象,大家都在做,但又都不知道為什麼,這就是常說的慣性思維。歐美中產階級家庭大都會在門前弄一小塊草坪,有什麼用嗎?沒有,什麼用也沒有。其實其中原因並不複雜,只是沒人願意打破慣性思維去追根溯源。人工種植的草坪最早偶然出現在中世紀歐洲貴族家庭裡,因為那時候沒有自動化設備,所有種植維護過程都靠人工,成本相當高,所以也只有貴族才玩兒的起。之後隨著相關機械的發明,維護成本不斷降低,於是就有中產家庭效仿,於是種草坪的習俗也就慢慢的流傳下來。
  • 什麼是慣性思維?面對慣性思維該怎麼破?
    思維定勢,也稱「慣性思維」 ,是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採用新的方法。消極的思維定勢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
  • 如何用項目管理的思維來打破固有思維?
    領導聽說了這件事情,指出了他工作中的誤區,並教他用項目管理的思維來解決這個問題,不要因為之前的做法而形成固有思維。因為項目的變化而靈活變更,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所以說,項目管理思維會讓人們在面對一件待解決的複雜事務的時候,先聚焦目標,弄清楚完成這件事會產生出的目的、服務或成果才算達成了目標。 拿一開始小A申報預算這件事情來說,我們首先應該弄清楚,做這一件事情要達到什麼樣的一個目的。 從開頭的那個事例可以看出,小A的目的,就是拿到每一筆預算。
  • 《隱性邏輯》:打破思維慣性,生動易懂的思維訓練指南
    《隱性邏輯》一書通過有趣的題目讓人們反思日常生活中存在思維誤區,提供訓練思維的小方法,讓人們打破常規的思維漏洞,獲得思維能力的提升。基於作者的身份、學科背景、工作經歷,因此這本書呈現出的是一種輕鬆生動的表達方式。
  • 《混沌大學課後感,什麼可以打破思維邊界?》
    實踐得到經驗,進而總結成「模型」來解釋客觀世界(雖然所有都是主觀世界)   人類所做的一切最終是形成指導自己的思維模型。   那麼實踐只是優化思維模型的一個方式,或者用來檢驗思維模型。
  • 臺灣進入「死胡同」?
    臺灣不停的軍購,在今年更是成為了美國本年度最大的武器銷往地,臺灣已經進入了「死胡同」。臺灣不停的軍購之前臺灣雖然也會時不時地進行軍購,但是間隔時間都很久,不會太過頻繁。而且,臺灣地區對於這個軍購是沒有自己的選擇權的,並不是臺灣想買什麼就可以買什麼,大多數時候都是美國想賣給臺灣地區什麼就賣什麼。說白了,美國就是將臺灣地區當成了「接盤俠」,用一些即將銷毀的落後武器跟臺灣換取了大量的美金。
  • 讓自己變優秀,試試這4個打破思維定勢的方法!
    先前獲得的知識、經驗、習慣,會讓我們形成固定的思維傾向,從而影響後來的分析和判斷,形成思維定勢。固有的東西是很難打破的,但正所謂「不破不立」,要想突破自己,就一定要打破固有的、慣性的思維!只有解放了自己的思維,才能夠創新!創新才有希望!
  • 工作場所的習慣思維應該被打破嗎?這句話本身就是慣性思維
    看到合作夥伴問問題,「職場中的慣性思維打破麼」?這句話本身就是一種習慣性思維。必須打破慣性思維嗎?當然不是。為了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從「慣性思維」的基本含義開始。一、什麼是慣性思維;所謂慣性思維,又稱思維定勢,是根據思維活動積累的經驗教訓和思維規律,在反覆運用中形成的相對穩定、定型的路線、模式、程序和模式。--百度百科慣性思維是人們極為普遍的思維方式。不僅在工作場所,而且在生活中。
  • 什麼是「冷暴力」?什麼原因引起?又如何打破?
    什麼是家庭冷暴力?家庭冷暴力不同於可見的肉體摧殘的家庭暴力行為,家庭冷暴力更多的是通過暗示威脅、語言攻擊、經濟和性方面的控制等方式,達到用精神折磨摧殘對方。這種方式產生的巨大心理壓力會使對方接近崩潰,同時伴隨著的是婚姻的隔閡與不信任,最終導致婚姻的結束。
  • 創意思維訓練!打破桎梏
    文/馬少飛 張婷婷 創意思維是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再加上合理的想像而產生的新思想、新觀點的思維方式。常見思維方式①多向性思維。創意思維訓練任何設計都是一個創新的過程,任何創新都是基於一定的創意思維。創意思維是求新,求異的思維,創造性思維與創意活動緊密相連,是在前人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創造活動。
  • 強化科學思維意識 提升科學思維能力
    落實好總書記重要要求,必須堅決防止任何僥倖心理和疏忽大意,注重強化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法治思維和辯證思維,以科學的思維方式把「毫不放鬆」的防控要求落到實處,以「毫不放鬆」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成效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楊兵兵:傳統的「二八定律」會讓銀行走向死胡同
    因為要服務那80%的客戶我們要投入的資源太多太多,但是技術到了今天,如果還保持,或者一味地按照原來的「二八定律」來做的話,銀行會走向死胡同,所以我們要做的是主驅動力是來自於普惠金融。這個主驅動力下,我們應該有個發展模式是來自智慧金融和開放金融,智慧金融談得比較多,一會兒我會重點談一下我們理解的開放金融是什麼,而開放金融的本意是來自於網際網路的一種思維方式。
  • 打破思維定勢,試試這4個方法
    打破思維定勢,指的是突破原有的思維框架,以更高的視野或更全廣的思維來看待問題,找出非常規的解決方案,進而實現人生的大飛躍。思維定勢這個詞不知道大家有聽過沒,如果沒有聽過,那麼我告訴你,能夠幾年如一日,薪資原地踏步,生活不見起色的罪魁禍首就是思維定勢了。
  • 辛棄疾很奇妙的一首詞,如同穿越者的思維,打破陳規成千古絕唱
    在浩瀚的詩詞海洋裡,關於詠月的詩詞多不勝數,不乏膾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辛棄疾的這首《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更是因其創新的格局以及如同穿越者般的思維,打破千年詠月陳規,成為千古絕唱。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辛棄疾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 創新不是天賦,3種方法打破思維定式,快速提高創新能力
    這就是我們的所見所聞、社會道德和教育帶給我們的思維定式。 只有打破這些思維定式,才能讓我們有效地進行創新。那要怎麼做才能打破思維定式呢? 三種方法打破思維定式 這裡提供三種能夠有效打破思維定式,砸開腦洞的方法,只要你掌握了這四種方法,遇到任何問題,都能輕鬆地打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