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科學思維意識 提升科學思維能力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須樹立的思維方式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尤其湖北省和武漢市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明確提出,必須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又強調,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定必勝信念,咬緊牙關,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落實好總書記重要要求,必須堅決防止任何僥倖心理和疏忽大意,注重強化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法治思維和辯證思維,以科學的思維方式把「毫不放鬆」的防控要求落到實處,以「毫不放鬆」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成效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強化戰略思維,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黨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時刻關注疫情形勢,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黨中央及時制定疫情防控方針政策,確保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推進,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領導和推動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從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判斷。這一判斷的提出同時也表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疫情防控這一「頭等大事」抓實抓牢,全體黨員幹部要在抓實抓牢疫情防控這一「頭等大事」中盡職盡責,就必須以與之相適應的戰略思維去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勢頭,去應對急難險重的防控工作,去回應人民群眾對於徹底戰勝疫情的期盼。雖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從戰略思維的高度出發,只要全國疫情發展的拐點還沒有出現,只要湖北省和武漢市的疫情攻堅戰還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疫情防控在目前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戰略地位就不會改變,廣大黨員幹部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的戰略自覺就堅決不能動搖。
強化系統思維,不斷完善疫情防控的策略和措施
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防控工作得到有力開展,防控成效正逐步顯現。總的看,黨中央對疫情防控形勢的判斷準確,各項工作部署及時,採取的策略和措施系統而有效。
對防控工作稍作回顧就可以看到,在防控工作啟動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提出,「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是總體戰」。正是在這一認識前提下,黨中央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打響了疫情防控總體戰,推動全國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的系統化工作局面。具體來看,一方面,圍繞著抓好疫情防控這一「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加強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領導、加強重點地區疫情防控、提高收治率和治癒率並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加大科研攻關力度等方面的系統性要求;另一方面,圍繞著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既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又要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等工作並在防控工作中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等方面的系統性要求。顯然,這一系列要求和隨之展開的疫情防控「組合拳」,既是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理性務實推進,也是對廣大黨員幹部如何抓實抓細防控工作給予的鮮明系統思維示範。
強化底線思維,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僅來勢洶洶,而且更以其特殊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嚴峻地挑戰著人類現有的醫學認知和防控經驗。面對疫情,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強調要「切實做好工作,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只有集中力量把重點地區的疫情控制住了,才能從根本上儘快扭轉全國疫情蔓延局面」,「穩住了湖北疫情,就穩定了全國大局」。這一系列重要指示表明,在目前還沒有研製出直接有效的疫苗和藥物的條件下,只有牢牢守住控制住疫情傳染源和切斷疫情傳播途徑的底線,才能從根本上穩住整個疫情防控工作的陣腳,從而為徹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創造基礎性條件。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正是立足於守好底線並在此基礎上不斷鞏固成果、擴大戰果的。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只有集中力量把重點地區的疫情控制住了,才能從根本上儘快扭轉全國疫情蔓延局面;要壓實地方黨委和政府責任,強化社區防控網格化管理,實施地毯式排查,採取更加嚴格、更有針對性、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要完善防控措施,加強重點群體管控,減少行走的傳染源,減少人群流動和密切接觸,堅決控制疫情發展,等等。從實際情況看,堅持底線思維不僅確保了前一階段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而且也必將為在後續工作中把「毫不放鬆」的要求落到實處提供強有力保證。
強化法治思維,切實維護經濟社會正常秩序和保持社會穩定
這次疫情的暴發無疑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疫情應對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不論是城市公共衛生環境治理和公共衛生安全建設方面的滯後和隱患,還是國家物資儲備體系尤其是重點衛生防疫物資儲備上的不足,包括在自媒體高度發達時代做好輿論引導工作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都顯示出我們在相關領域的法治建設上還存在短板死角,現有的相關法治規範包括人們的法治意識還不足以使我們能夠從各個層面完全有序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總結此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和教訓,一個突出的方面就在於,必須進一步強化法治思維,以確保在特殊事件、特殊時期中能夠有效有序有度地維護經濟社會正常秩序和保持社會穩定。
疫情發生以來,針對嚴峻複雜的防控形勢和一些群眾存在的焦慮、恐懼心理,黨中央強調要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要加大對傳染病防治法的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依法行動、依法行事。要多層次、高密度發布權威信息,正視存在的問題,回應群眾的關切,增強及時性、針對性、專業性,引導群眾增強信心、堅定信心,著力穩定公眾情緒。這一系列重要要求為做好輿論引導工作融入了更多暖色調,營造了風雨無阻向前進的濃厚氛圍,也為我們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各級黨員幹部的法治思維賦予了沉甸甸的任務。
強化辯證思維,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按照黨和國家的戰略部署,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在這一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無疑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明顯影響,而疫情發展的嚴重性和緊迫性更是使黨中央不得不把防控疫情提到了當前「頭等大事」的戰略高度。在這種情況下,正確看待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和基本趨勢,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對廣大黨員幹部戰「疫」思維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已經對宏觀經濟運行產生影響,對這些現實問題和潛在影響,要做到心中有數;要堅定信心,不要被問題和困難嚇倒,中國是個大國,韌性強,潛力大,迴旋餘地大。為此,必須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十三五」規劃。這一系列重大判斷和工作指示,理清了做好疫情防控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辯證關係,展現了我們黨在疫情應對上的辯證思維,也對廣大黨員幹部堅持以辯證思維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關係提供了及時的科學嚮導。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是新時代黨和國家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和新任務對廣大黨員幹部在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上提出的新要求,是必須結合具體的工作任務予以具體把握和運用的思維指導。因此,在全面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在目前這樣一個防控疫情的關鍵節點上,廣大黨員幹部需要結合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形勢和具體特點,進一步強化科學思維意識,提升科學思維能力,從而切實把「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的要求落到實處。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來源:學習時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