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蔣介石用人是忠心排第一,能力排第二。所以,很多能力平庸之人在國民黨能身居高位。
今天要說的這個人,是復興社的骨幹,蔣介石的嫡繫心腹,他的人生還沒輝煌就戛然而止了,因為,1938年他被蔣介石下令槍斃了。我們很多人都不認識他,他的名字叫酆悌。
酆悌是湖南人,1903年出生,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的畢業生,只是相比於後來胡宗南天字第一門生的身份,酆悌實在有些默默無聞。
但是,在當初,酆悌的地位可不低。酆悌,出任過黃埔軍校的政治部副主任,後來奉命組建復興社,是復興社十三太保之一,和戴笠、胡宗南等人齊名,地位相當。
從這就能看出,蔣介石是非常信任酆悌的,而酆悌,他的表現也對得起這份忠心。1936年酆悌去了德國擔任大使,回國後大力鼓吹蔣介石,還表示只要蔣介石一聲令下,他就願意赴湯蹈火。蔣介石也很重用他,調他擔任了委員長侍從室組長。因此,酆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蔣介石的心腹。
1938年9月,酆悌擔任了長沙警備司令,當時武漢、九江等地區都已經淪陷,因為未能及時把物資運走,導致很多軍用設施和大批物資都落到了日本人的手裡,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這種情況,蔣介石下定決心,實行焦土政策。
簡單地說,就是在撤退時,帶走所有能帶走的,帶不走的就一把火焚毀,這樣就避免了物資落到日軍手裡變成敵人的戰利品,不管方案對不對,但是執行的時候,最終出現了問題。
日軍進攻長沙前,蔣介石命令在長沙開始實行焦土政策。當時湖南省政府主席是張治中,長沙警備司令是酆悌,接到命令後,他們就開始執行。
可是沒想到執行出了問題,大火提前被點燃,最終導致長沙市民三萬多人喪命,90%以上建築物被燒毀,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事後蔣介石追責,張治中被免職,酆悌則被蔣介石下令處死,成了替罪羊。
當時也有很多人想不明白,本來給酆悌判的是五年徒刑,為什麼蔣介石改成死刑,非要殺了酆悌呢?後來我們才知道,蔣介石其實早就對酆悌心懷不滿。
那麼酆悌到底幹了些什麼?早在蔣介石發動「412」事變時,他放走了周總理,保釋了中共特工華克之,還意圖謀殺張群。當然,酆悌做的這些事情,剛開始蔣介石並不知情,是後來戴笠告訴蔣介石的。
蔣介石因此開始懷疑酆悌的忠誠,酆悌因此被調出了侍從室。只是當時酆悌並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蔣介石一直沒有處理酆悌,也是因為他知道的機密太多,這次大火給了蔣介石最好藉口,所以酆悌一命嗚呼,成了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