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籍著名作家楊若文做客西安新聞廣播節目

2020-12-24 陝西法治網

富平籍著名作家楊若文

做客西安資訊廣播節目

12月20號11:07分到12:30分,富平籍著名作家楊若文連線做客西安資訊廣播《文化西安》節目,談了他新近出版的長篇歷史小說《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創作經歷和小說追求的藝術特色,引起了聽眾朋友的極大興趣,現在把訪談節目的文字稿予以整理刊發,以饗聽眾朋友。

訪談節目文字實錄

節目主持人劉銘:各位聽眾大家好!

今天做客《文化西安》節目直播連線的嘉賓是近八十歲的老者楊若文,咱們陝西富平人,1966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退休前為武警工程大學教授。在職期間從事三四十年文學語言教學與期刊編輯,獨著學術專著兩部,長篇小說一部,與他人合編十多部,其中三部為副主編。早年也曾發表過一些短篇小說。退休二十年來,將他的餘熱作為「閒置資源」進行了如下的自我開發:主編《實用報紙編輯》,編著《資訊編輯能力訓練教程》,均被部分高校選為教材。發於《光明日報》《解放軍報》《中國教育報》多家中央大報和有影響的期刊《西部學刊》《西部學壇》《今傳媒》以及諸多大學學報的文章,僅收入內部資料彙編的就有102篇,包括文藝評論、小說與傳記文學的刊評和書評。與在職時加起來有150篇左右,涉及到文學、語言、歷史、社會心理學、資訊學、傳播學多個領域,花費較多心力的是,著眼於資訊情感信息傳播的研究,對其進行了從之一到之十的系列性論述,融入資訊學、傳播學、社會心理學相關理論,提出一些前沿性觀點。還發了《陝西報刊的下一步:突破「平平」,迎接輝煌》的系列探索,從之一到之四;《報刊批評系列探》,從之一到之五。上述系列性的深層次探討,產生了一定影響。

近日由新華出版推出了近90萬字的歷史小說《天涯何處無芳草》上下冊,是繼上世紀九十年40萬字的歷史小說《宮燈》後,「閒置資源」自我開發的繼續。

楊老師的長篇歷史小說《天涯何處無芳草》面世也就幾天,不少媒體發聲了,有傳統的《陽光報》《文化藝術報》,更多的是新媒體,有新華社客戶端、網易資訊、新浪陝西城市頻道、中宏網、今日頭條、二三裡資訊、小程序、企鵝號APP、陝西文譚網,好多已被百度收錄。面對這麼多媒體的關注,您是什麼樣的心情?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何在?

嘉賓楊若文:內心是高興的,也是企盼的,這一現象離不開媒體界的朋友對本書的看好與大力助推,助推的人中,有些我認識,有些連面都沒有見過,他們打電話、要資料,格外熱心,我在這裡感謝他們,認識的與不認識的,統統感謝!另一個原因,估計與本書的選題有關。

劉銘:選題有什麼講究,請您詳細說說。

楊若文:選題,決定著你要寫什麼,這是寫無論什麼書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小說也沒例外。寫什麼呢,本書選擇的是家庭。

劉銘:這裡我插一句,為什麼要選家庭?

楊若文:因為家庭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天王老子,還是平民百姓。家是社會的細胞呀,人才成長的搖籃呀,人們生活、生存的窩呀,這個誰都明白,不必羅嗦了。還有一條要多說的。它是人們歡樂的港灣。在好多人的意念裡,吃飽、穿暖,延續下一代,這就是家。其實呀,不止這些,還有樂,這是家庭生活的最高層次。第18章中蘇軾被貶到嶺南,具體地點在現代的廣東惠州,那時嶺南很荒涼,他又是個罪犯,沒有一分一文的收入。還好,蘇軾朋友遍天下,惠州也不少。這些朋友包括崇敬蘇軾的人,不斷送些吃的、喝的。但是朋友接濟,沒有個準,也可能幾家同一天送來,也可能多少天沒有人送,難免吃了上頓沒有下頓,肚子常常餓得咕咕叫,蘇軾就給朝雲講起詩詞,朝雲也靜心聆聽,二人都不覺餓了,這裡面就有樂,沒有笑容的樂,樂在其中的樂。有時,蘇軾彈個琴,不用請,朝雲在一旁就展起長袖舞了起來,有時一個捏一個肩膀、一個揪一個頭髮,笑得腰疼,有一次被坐在外屋的一位郎中就是現代的醫生看見了,他感到意外,奇怪兩口之間還能這樣。他自己與妻子從來沒有吵過架,但也沒有多說過一句話,雖是沒有煩惱,也缺少家中快樂,面對別人的快樂難免感到意外、感到奇怪了。我在這裡是否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呢?窮困家庭整天為了一口飯忙死忙活,哪有歡樂可言?想歡樂也沒那個工夫,沒那個精力。有時累得不是腰疼就是腿疼,想樂也沒那有那個興趣!這樣的家庭,在古代佔大多數。你說他的家不是家嗎,是家,是沒有歡樂的家,嚴格意義上是不完整的家!這樣的家另當別論,我們現時不愁這個,就應追求家庭的快樂。

劉銘:楊先生把家和人的關係、家和社會的關係說了一番,肯定了歡樂是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構成。看樣子,老先生對家庭還有研究的。

楊若文:不敢說有研究,但是眼睛常常盯著家庭卻是事實,你不盯著也不行,因為你在家的包圍中。我在書的後記中有這麼一段話:「自己這一輩子經歷最多的,是出門、進門!進進出出的,是學校,單位、商店,公園、寺廟、醫院等等數不清的門,這些門加起來,不過家門的冰山之一角。」這不是在家的包圍中嗎?

劉銘:看來您對家庭特別留意!

楊若文:主要是受了家庭悲劇的刺激,而家暴就是引火索。有一次,在一樓下走過,從高層的窗子裡飛出了鞋還是什麼的,雖是沒有砸著我,可把魂兒幾乎嚇掉了。隨後就聽到怒罵廝打的聲音。這是家庭的不幸。家庭不幸,有硬不幸,有軟不幸兩種!

劉銘:我頭一次聽到家庭不幸還有軟、硬之分!

楊若文:是的,這是我給劃分的,科學不科學,有待專家去研究。硬不幸,就是吵鬧廝打造成的情緒對立甚至肢體傷害,流血了、腿斷了,就避免不了心理受傷,有的鬧到家庭破裂,連同今兒結了、明兒離了那種閃電式的破裂在內。受到這種傷害的,就是硬不幸。帶有突然性,烈度也很強。來時快,去時也快,具有短暫性特性。《華商報》2020年6月10日有個消息,陝西省自2015年至2018年短短3年,離婚率由9.73飆升到12.84,這個數字我記得很清。可怕吧?比率十分之一還多!家庭破裂,硬不幸佔多少比例,沒有統計,估計不是個小數目。

再來看看軟不幸,這指的是內心的怨氣積累起來的情緒對立達到內心懷恨的程度,給對方所造成的心理傷害。注意,這句話的關鍵詞有三個:怨氣積累,情緒對立,內心懷恨。軟不幸表現為非暴力、非突發性的指責、訓斥、謾罵、蔑視、不理等等。這種狀態又是長期的,帶有折磨性。軟不幸又分兩種:一種是胡亂猜疑引發的怨恨致使對方產生的心理反應。蘇軾是大才子,長得也帥氣,很得窈窕淑女青睞,他在哪兒參加宴會,或是遊覽,一些美女就尾隨,聚攏到他身邊求他題詞、求他寫詩,蘇軾是個熱心腸,有求必應:給她們的披肩上,手絹上題寫起來,就有謠言傳出,就有緋聞產生,說蘇軾和這個女孩子怎麼啦,跟那個又怎麼啦?蘇軾妻子太了解丈夫了,橫豎不信,傳得越來越多,有鼻子有眼的,她半信半疑了,到後來猜疑了,還好,蘇軾妻醒悟過來,沒有產生後果。擱在一般女子頭上,就嘔氣了,跟你分心了,不理了,弄得兩人心裡都不痛快 ,這就產生了軟不幸。軟不幸另一種,是兩口心理不平衡引發的,這一種情況複雜一些:一是包括性格不合,一個喜動一個喜靜引發的不快,不想細說了。心理不平衡二是包括,心胸狹窄,眼裡容不下沙子,本來很正常的事,就是看了不順眼,跟你生氣,甚至口出惡言。心理不平衡三是包括,狂妄自大,總看丈夫、或者妻子窩囊,不配自己,見了丈夫或者妻子,不是罵,就是鬧,總讓你不得安寧。第5章、第6章裡潘丙的妻子嚴氏,在家務上確實能幹,與鄰居也能和諧相處,但是狂妄自大,把誰都瞧不進眼裡,最看不起念書的即知識分子,也看不起教書的,丈夫恰恰這兩樣都有。起初,她還想著丈夫科舉中榜能謀個一官半職,自己也跟上光彩光彩,對丈夫沒有大鬧,但因各種客觀原因,潘丙沒有中榜,當官沒有戲了,對這個窮酸讀書人橫豎看不慣了,丈夫不管做錯做對,都是錯,不合自己意也是錯,反正丈夫一舉一動全是錯、錯、錯!常常惡罵,常常鬧事,弄得兩口只剩三種關係:就是同進一個門,同吃一鍋飯、同用一個錢(丈夫潘丙掙來的錢),後來氣得潘丙從家中搬出去租屋另住,三種關係只剩同用潘丙的錢這一種關係了,家的破裂也就懸於這一線了。這裡面,不排除硬不幸,更多的是軟不幸。軟不幸,是一種家庭霸凌主義,對心理、對精神有著極大的殺傷力,因為傷人心,要比傷人體可怕得多,長期下去,會有一方發瘋、抑鬱,成了軟不幸的犧牲品。嚴氏對丈夫潘丙生活上體貼入微,就是在精神上不依不饒。你若勸她對丈夫好一點,她哪能聽得進去?所以軟折磨還在繼續。小說中這樣安排,人物形象更豐滿一些,也顯示出嚴氏的短視,我總認為,在家中製造軟不幸者,不僅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自己最親近的人,連兔子不吃窩邊草都做不到,算得上世上的最愚、最蠢的了。

現實生活中我見到的家庭不幸、甚至家庭悲劇不少了,這成了我描寫家庭的推動力。鍵盤苦敲了,無日無月地敲了下去,兩年多近三年,硬是不想幹了,煩了,即將半途而廢,此時接連又受到兩個刺激,讓我痛心:第一個刺激是我曾目睹過一個破裂家庭的一位初中生,受同學欺凌時眼角掛著淚水而不敢吭聲。另一刺激是,有一次在報上看到一張照片,是個三歲小女孩,水靈靈的眼睛、蘋果似的小臉,蠻可愛的,再看文字說明,遭繼母虐待而死,請注意,是虐待而死。怎麼個虐待法?沒有報導。三歲小丫丫呀,小命兒都掉了,受的什麼折磨,敢想嗎?太可憐巴巴了!這一消息,我不知各位聽了有什麼感覺?反正在我當晚怎麼也睡不著!第二天凌晨早早起來,就敲起了鍵盤。

劉銘:您這麼大年紀了還敲鍵盤?

楊若文:是呀,從1995年起,25年了。五筆字形用慣了,收發文件也方便。

劉銘:您為何選上蘇軾之家?

楊若文:既然是歷史小說,只能從歷史上去選,我是選來選去的。歷史上有名的弘農(華陰一帶)楊氏,這個家族持續了一千多年近兩千年,家風好,出的文武名人也不少,從子女培養到家風純正這兩方面,有著現實意義,但是前後跨度太長;歷史悠久的名門望族大大有的,獨孤家族、長孫家族就是,也曾考慮過,都有其長,但都比較單一,且有不少短處,均被淘汰了,最後選定了蘇軾之家。這是因為,蘇軾家門裡,走出了「三蘇」這般萬人稱讚的文化巨匠、兩位百姓愛戴的好官、五位讓後世津津樂道的不凡女子(母親程太夫人、三個王姓妻妾、弟媳史娟兒、加上老女僕任彩蓮,有六位了,這個任彩蓮,也不簡單,是蘇軾母親程夫人的隨嫁丫鬟,那時富家小姐出嫁都有丫鬟隨嫁的,任彩蓮管過蘇軾姐姐、蘇軾、蘇轍,接下來又管蘇軾三個兒子,在蘇家生活了五十多年,蘇軾專門為她寫過文章,也是個名見經傳的人物)。這樣的家庭具有人才培育、家風傳承、愉快和睦、感情濃密、勤勞樸實諸多陽光的東西,很典型。蘇軾,蘇家的擎天大柱,志向宏大,政績顯赫,廉潔奉公,詩文絢麗,才華出眾、待人以誠,友遍天下。這些離不開這個家庭的理解、支持;蘇軾的人品、才華、風格,又養育著這個家,形成了「有這個家才有蘇軾,有蘇軾才有這個家」的良性互動。這就是蘇軾、蘇家產出的瓊漿玉液,光照古代,滋養當今,有著不可小視的價值,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本書以蘇家為主,也旁顧了三十幾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從而可讓讀者看到宋代形形色色的家庭類型:和諧相處型、互咬互撕型、殘缺不全型、貪財肥胖型、窮而瘦小型、勤樸小康型、坐吃山空型等等。還有一點說明一下,宋代農耕社會發展成熟,工商也有快的發展,連金融機構、紙幣也出現了,除了工業化的產品外,現代社會有的,宋代幾乎都有,只有級少數的如紅薯、葵花籽沒有傳入我國、棉花還沒有普遍種植外,各類產品都有了,寫起來不用擔心出歷史差錯。就是寫唐代,也要謹慎,如果寫出老百姓中秋吃月餅,就是笑話。因為當時月餅剛剛發明,只局限在皇宮高官小範圍內。百姓穿棉布也不行,那時棉花還沒傳進來。寫漢代,吃小麥麵條,也是笑話,那時雖有小麥,石磨子還沒發明出來。寫宋代,就沒有這種擔憂,儘管寫、大膽寫。

劉銘:從一些媒體報導來看,您這部書是從情感的「情」字上切入的!

楊若文:是這樣的。本來,我在搜集材料時,就被蘇家人的情感濃密,深深打動了的,又受到下面要說的一個真實情況的刺激,思路更清晰了。「87版《紅樓夢》連續劇中扮演晴雯的安雯(即張靜林),她的相廝相守的心儀之人不幸去世了,留下5千萬巨債,因未領結婚證,她在法律上沒有一絲一毫責任,卻用艱苦卓絕的付出,替心儀之人盡力償還,『為的是23 年的愛,』她因情而償還,償還的也是情!」這是後記裡寫的一段話。怎麼樣,情深吧?啊呀,情太深了,比她扮演的晴雯對寶玉的一往情深還要深。本來就打算在小說中突出了「情」字的,因有這一消息的刺激,就改用從「情」字上切入了。

本書展示了愛情、親情、友情的淡淡、濃濃、撕裂、融合。情感,在眾多家庭中,美醜潔汙,百態交錯。而在蘇家,多的是光鮮的一面:愛情,融合於蘇軾與前後兩妻以及小妾王朝雲的神合意密。親情,滲透在蘇家血緣之間的難解難分。友情,貫穿於蘇家非血緣成員以及蘇軾與諸多好友之間的挺身而出、生死不渝。書中,愛情、親情、友情三者或平行、或交錯、或融合,或臨時地扭曲,它以各種面貌向您款款走來。朝雲英年早逝了,這讓活著的蘇軾夢牽魂繞、思念連連。蘇軾與小妾王朝雲二人曲曲折折的複雜境遇,可敬而又可嘆;潔淨如露的濃情密意,可慕而又可惜。書中也穿插了弟弟蘇轍與史娟兒一夫一妻排他性的恩恩愛愛。

劉銘:情在家中的表現 ,是否多種多樣的?

楊若文:您問得很對,是這樣的!本書中也細分了。不這樣,小說跟水上浮萍一般漂在表面,深不下去。書中「情」在家庭中的表現有六種:第一種,情感斷裂。馬正卿的妻子嫌丈夫沒做官,嶽母嫌女婿掙錢少,吵吵鬧鬧了四五年,後來嶽母竟誣告女婿強姦了自己,嶽母的妹子出來作證,馬正卿和他們的情感不斷裂才怪呢。「情」在家庭中的第二種:情感錯位,常常是物質上滿足但情感冷淡。小說中出場較多的才子秦觀,對結髮之妻錢財上沒有斷供,卻在愛情上鴻溝深深,同居一屋卻不同床,多少年過去了仍是處子、處女。需要的愛情,給的卻不是愛情,雪中送的不是炭而是別的。他對王朝雲,卻萌生了一廂情願的單相思,對不該愛的愛上了,對該愛的卻沒有愛,情感錯了位。「情」在家庭中表現的第三種:情感糾結。有名的詩詞書法名家黃庭堅,眼裡容不下變壞後給人下黑手的女婿林希。黃庭堅逼著女兒來了個破天荒的「妻子休丈夫」,他自己的「嶽父告女婿」也同樣地破了天荒。可是人家小夫小妻情感深深難割難捨,想斷掉卻斷不掉,父女、夫妻四人陷入情感糾結之中。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也不少,婆媳矛盾帶給兒子兩難;嶽母與女婿不和,帶給女兒的也是兩難,就是這種情感糾結。「情」在家庭中的第四種:情感扭曲。蘇軾不願待在朝廷整天幹他不願幹的抄抄寫寫的事兒,但他不得不幹,還得掩蓋他不願幹的內心,情感扭曲了。蘇妻王閏之中年離世,那些暗中向蘇軾放暗箭的、下黑手的傢伙,平常恨不能將蘇軾一口咬死的傢伙,他們全都前來祭奠了,一個個也都人模人樣地一臉悲痛、泣淚泗流,蘇軾內心厭惡卻不得不裝出「歡迎」的表情。在這裡,情感扭曲得像纏在老樹上的枯藤一樣。「情」在家庭中的第五種:情感平淡。這個,不用再解釋了。書中大多家庭都是這般平平淡淡狀態,夫妻、父子、兄弟之間談不上什麼情感,他們覺著這很正常,人們就在這種所謂的「正常」中一步一步老去,人世走一回卻不知「情」為何物,這算不上悲哀卻是遺憾!「情」在家庭中的第六種:情感濃烈。堂妹王閏之與堂姐情感密得不得了,堂姐出嫁時六七歲的她,硬是抱著堂姐腿不讓走,後來擠進花橋,花橋裡抬了兩個女子,洞房花燭,床上多了個小丫丫,古今奇聞。在堂姐英年早逝後,不顧家人反對硬是跟從了姐夫蘇軾,要替堂姐管好留下的的兒子,事實上,她對堂姐這個兒子,比自己親生的還有親,後來到蘇家的不知情的僕人,沒有人相信不是親的,你看看人家這個關係。王閏之和蘇軾夫妻二人情感深深相濡以沫,她自己中年身患重病,覺著不久人世了,擔心以後丈夫無人照顧怎麼辦,親自搭橋拉線成就了丫鬟王朝雲與自己丈夫的姻緣。要是別的女人,吃醋都來不及的,蘇妻王閏之就這樣做了。王朝雲感恩蘇妻,敬重蘇妻,更對蘇軾忠貞無二,後來冒著性命萬裡相隨蘇軾到了天涯海角,海可枯、石可爛,愛情不減,譜就了少有的愛情忠貞的佳話。

本書從情感層面給了和諧家庭進一步和諧的「法寶」,也為撕裂的家庭提供了縫合裂痕的鑰匙,有一定的借鑑價值。

劉銘:這幾種情感類型,在現代家庭中也能看到!

楊若文:是呀!這裡不想一個一個說了,就說說情感錯位。這最常見了,卻很少有人意識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和弟弟身在外地,兩位老人孤孤零零已有二十餘載,我們也只寄些錢、寫寫信,回家看看而已,以為這就是盡了孝,別人眼裡,這「孝子」無疑了的!弟弟比我強,我呢,每次探親,沒有守在父母身邊親親熱熱地侃上幾句,給寂寞孤獨的二老補補父母之情,整天不在家,找同窗、找好友,神吹狂聊,自己仰面大笑樂透了,父母呢,被冷在了一邊!是的,和父母沒有多少話,這已經是情疏了、意淡了,自己茫然不覺,沒弄清二老最希望的是情感交流,以為只要給錢就是盡孝。雪中最需的是炭,你送的什麼?如今子女探望父母,手機玩得過癮,時不時地開懷大笑,父母同樣被晾在了一邊,情感也錯位了。我現時每當憶起父母的寂寞孤獨,就躲在牆角暗自掉淚了,情不自禁!再想給父母補補情,老天不給這個機會!看樣子,如今的子女,還會在若干年後,重複我的「暗自掉淚」!家,太金貴了;情,太值錢了!

劉銘:貴書將家做為描述對象,又分了那麼多的類型,您能否給「家」下個定義?

楊若文:給家下定義,是社會學家的專長,我這裡班門弄斧試一下吧!什麼是家?拋開「情」字,定義很難下的。我的愚見:家是情的聚集地,親情、友情、愛情,都在這裡匯流、凝結、融合。家,是情壘起來的。情,作為無形的家庭,是房子、妻兒這個有形家庭之魂,這就是我給「家」下的定義。房子倒了,只要情在,還可重建,還可購新,一切均可恢復如初。情一旦撕裂、失掉,就難縫補、就難追回了,有形的家庭離坍塌,也就不遠了。

劉銘:小說,是很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畫的,這一方面,請您給廣大聽眾說一說!

楊若文:避免「不是好就是壞」的簡單化、符號化,追求個性鮮明、形象豐滿。這是作家努力的方向,也是小說用筆最多的地方,本書也在這方面費了不少心的。

首先,在多稜多彩上用力。人們只知蘇軾是詩詞名人、書法、繪畫、彈唱都很出色,卻不知他是個多面手,本書在展示了他的行政管理行家、立異標新高手、文化藝術全才、人格高尚典範等等方面。因他詩詞文章太棒了,將他其他方面的不平凡給遮住了,小說要將他本來的多面,全都袒露給廣大讀者、廣大聽眾。史書記載中的蘇軾,幾乎全是光燦燦的,本書給他冠上了「家務管理侏儒」的帽子,還有高傲、不注重整潔等等枝節上的性格缺陷。這些小小的不足,讓蘇軾真實一些。書中花了不少筆墨描寫他的繁忙、勞累,也不忘展示他的詼諧、有趣。他厄運連連,卻不氣餒、不垮下、不知愁,是個人見人愛的幽默客、樂趣男,而不是純得一點雜質不含、一點缺陷也沒有的單面人。

其次,在發展變化中雕琢。人物形象在發展、在變化,且是不斷的、隨時的。舉一例吧,劉摯,本來是個沉穩正派的官員,當了宰相,朝廷大權獨攬後一手遮天、權勢赫赫,曾經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權臣,遭貶最終落魄,一官不官了,這才良心發現,自我還原為可憐巴巴而心底良善的一介草民。通過這個人物性格變化,反映錢、權對人的腐蝕。

再次,在矛盾衝突中陶冶。王安石、司馬光、蘇軾三人,政壇上死對頭、政見上的較勁派,交鋒多次,卻沒有改變內心深處對政敵人品、才華的敬佩。王安石打擊排斥蘇軾多年,兩人一笑泯了恩仇。王三與唐五姐萍水相遇,組成無婚約的「一家子,」他們在外界的誤解、嘲笑、謾罵中情感更濃。矛盾衝突中的人物表現,最能將人的原型毫無保留地「兜底」出來,矛盾衝突,大浪淘沙,陶冶出的人物形象,鮮活、本真。

最後,在奇特秉性上凸顯。書法家米芾,大名鼎鼎的一個人物,卻是狂放、怪僻的一個人物,他做了個很高的帽子,這本身就怪誕了,神經兮兮的,轎子裡坐不進去,寧可把轎子頂拆了,都不願摘下帽子。這些奇特人物,在書中還有方山子陳慥,馬正卿,這幾人就是從奇特秉性上凸顯的。

劉銘:小說是很注重結構安排與情節設計的,您也說說這個。

楊若文:全書近90萬字,分上下兩冊,名家詩句作為章的命名,全為虛題,節的標題全為實題。

首先,縱向的進程貫穿小說的自始至終,也就是說按照故事發生的先後設計的,雖然有不少插敘、倒敘,但總體是按時間順序按排走向的。

其次,橫向的拓展涵蓋社會的方方面面。書中描繪了諸多場面:節日慶賀、喪葬婚娶、烹茶釀酒、販賣走私、交通漕運、風俗習慣、日常生活等等,也依北宋習俗,儘量給讀者以生活的原汁原味,摸之能有一種毛茸茸的感覺。這些場面,犬牙交錯,讓書中的故事與社會生活無縫融合。書中涉及諸多與蘇軾密切相關、影響後世的詩詞書畫、文物名勝(包括至今還在定州長得很好的蘇軾親手栽的兩棵槐樹,都有描述),也有讓人開心的故事融入情節之中,增強了可讀性、吸引力,也豐富了人物形象。

本書共20章,每章都有四至六個、七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全書從蘇軾幾起幾落這些大的方面依次推進,穿插了蘇太守「烏臺詩案」蒙冤後的入獄,蘇妻重病突發時的家人應對,蘇軾在朝廷的暗箭屢中、清除黑惡勢力的精心運作、定州抗遼邊防的出奇制勝、獨入虎穴的英雄虎膽;被貶嶺南途中的險象叢生,蘇軾身為「罪官」的利民之舉等等幾十個故事,每一個都曲曲折折,驚心動魄。故事與故事環環相扣或者幾個故事疊加,這樣的壯闊場面描寫,就有六七處之多。在這裡舉一例詳細說說:第3章中的徐州抗洪,且不說眾人的驚險慌亂與齊心協力,僅描寫蘇家人的,就有數千字之多:蘇軾因在汪洋一片洪水中駕舟遠出城去探測洪水源頭,好長時間沒有消息,被人們誤為遭遇意外,讓忙亂中的蘇家人驚慌萬狀,偏偏蘇軾奶媽跌倒,摔傷了腰,三四歲的小兒失蹤蘇家丫鬟王朝雲又被坍塌的城牆壓在底下生死不保……這一連串的相繼而來與彼此疊加,將蘇家人的驚慌、忙亂推向了極致。書中眾多典故的引入,增強小說的厚重性與豐腴性。

劉銘:寫作手法上,您還有哪些講究?

楊若文:書中調動了多種寫作手法,最顯眼的是象徵與襯託:綠草是王朝雲的化身,山石象徵蘇軾。好多章節中的山石與花草的相倚相傍以及同溫榮、同冷萎,均從虛的角度,以豐富實的敘寫。書名《天涯何處無芳心草》是借用蘇軾詞作中的一句,象徵意義甚濃。這是象徵,下面再講講層層襯託:三十幾家襯託蘇、潘 、王家,而潘、王兩家又襯託蘇家;蘇家三個王姓妻妾襯託王朝雲,親情、友情又襯託愛情。層層襯託中,突出了蘇軾與王朝雲愛情的濃密纏綿!

為了提高寫作手法,本人反覆閱讀、仔細分析了古今中外諸多名著達四五十部之多,將其長處吸收過來,這是在至少讀三遍的基礎上進行的。國內的著名長篇,有賈平凹的、陳忠實的,尤其歷史小說,二月河的,凌力的,唐浩明的,這就幾十部了,還有《甄環傳》,原來只想瀏覽一下的,看後吸引住了,也是三遍。連同一二百年前的世界名著,從中吸收了不少精華,如西歐積級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家之一的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中,甫羅洛神甫的道貌岸然,女主人公艾斯米拉爾達的天真爛漫;批判現實主義代表作家之一的列夫·託爾斯泰的長篇《安娜·卡列妮娜》,書中渥倫斯基與女主人公的愛情糾葛,都對我有啟發作用。尤其喬萬尼奧裡的《斯巴達克斯》,就是一部有名的歷史巨著。這些名著,在人物刻畫、情節構思上的諸多寫作手法,我都積極吸收了。

再是既然是歷史小說,本書就以「『歷史』聯姻『小說』」了。歷史事實要尊重,合理想像也不可少。

劉銘:從報導來看,您書中都是些有益於社會的東西。

楊若文:是的,是這樣的!色情,概不涉及;暴力、誆騙、迷信等等不潔,是當時的客觀存在,用於揭露醜惡而不可迴避,但拒絕渲染,以期給社會、給讀者,提供潔淨有益的東西。

附帶說一下,書中重大事件與主要人物,均是有據可查的,儘量避免「戲說」以誤導讀者。謝謝大家!

劉銘:謝謝楊老師,謝謝各位聽眾!

截止12月22日,新華社客戶端對本書的瀏覽量已超過18萬。

(李印功整理)

來源:《陝西文譚》公眾平臺

作者/來源:李培戰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煙臺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節目時間表
    煙臺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節目時間表
  • 關中城際鐵路將建 由西安連接臨潼鹹陽富平
    省政府昨天召開常務會議,提出科學規劃、合理設計建設城際鐵路網絡,力爭上半年開工建設西安—臨潼、西安北客站—機場—鹹陽、西安—閻良—富平三條線路。要立足於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特別是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對交通的需求,統籌考慮全省交通體系現狀,科學規劃、合理設計建設城際鐵路網絡,當前要加快進行西安—臨潼、西安北客站—機場—鹹陽、西安—閻良—富平三條線路的前期工作,力爭上半年開工建設。
  •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做客崇明區圖書館「瀛洲大講堂」指導親子閱讀這...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做客崇明區圖書館「瀛洲大講堂」指導親子閱讀這件事...... 2020-12-20 1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銘 馬騰馳:西安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文化西安》欄目:對話《背饃...
    西安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文化西安》欄目:對話《背饃記》 劉銘 馬騰馳 7月11日上午11點至12點30分,西安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文化西安》欄目主持人劉銘,在一個半小時的節目中連線該書作者馬騰馳,就《背饃記》的創作情況一書進行了對話。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8套頻率並機直播廣播春節特別節目《中國聲音中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年廣播春節特別節目《中國聲音中國年》將於1月24日(大年三十)12點至18點,在中國之聲、經濟之聲、音樂之聲、經典音樂廣播、中華之聲、文藝之聲、中國交通廣播、中國鄉村之聲8套頻率並機直播。
  • 臺灣作家劉墉做客陸媒 講述人生感悟
    著名作家、畫家劉墉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你好臺灣網 張騰陽 攝)  12月1日下午,臺灣著名作家、畫家劉墉攜妻子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華之聲  劉墉是大陸眾所周知的「勵志書作家」,曾是十六年來臺灣暢銷書作家之冠。他也經常應邀在世界各地舉行個人畫展。對於青年學生而言,能夠有機會聽到劉墉的演講更被認為是學生時代的「必修課」。除了作家和畫家的身份,劉墉也一直熱心投入公益活動,通過義賣有聲書,為慈善團體籌得善款,同時在大陸捐建多所希望小學。
  • 臺灣作家劉墉做客陸媒 講述人生感悟(圖)
    著名作家、畫家劉墉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你好臺灣網 張騰陽 攝)妙語連珠講述人生感悟(你好臺灣網 張騰陽 攝)    12月1日下午,臺灣著名作家、畫家劉墉攜妻子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華之聲,與主持人暢談寫作、繪畫與生活
  • 雲南廣播電視臺FM1017海貝廣播電視臺掛牌成立
    3月22日上午「雲南廣播電視臺FM1017海貝廣播電視臺」在海貝中英文國際學校正式掛牌成立。海貝教育從2002年建立伊始,以優質化、多元化、國際化、個性化為辦學目標,開展適合海貝學校發展的特色教育,始終把教育國際化的教育理念、教育追求與教學探索滲透到辦學實踐中來。
  • 中國首位旅日漫畫家胡蓉做客NHK華語廣播節目淺談日本漫畫
    著名旅日作家、NHK華語廣播節目主持人毛丹青(右)作為聽眾與中國第一位旅日漫畫家胡蓉(左)與聽眾現場交流 人民網東京3月10日電(記者 明月)3月9日下午,《攜手NHK日本國際廣播電臺·華語廣播「波短情長」介紹日本文化》主題活動在日本駐華大使館舉行,著名旅日作家、NHK華語廣播節目主持人毛丹青到場,並作為聽眾與中國第一位旅日漫畫家胡蓉進行了現場交流,並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互動。
  • 富德生命人壽山東分公司做客山東廣播電視臺 《保險新生活》節目...
    2020年11月6日,富德生命人壽山東分公司總經理助理高雲飛與分公司核保核賠部經理密曉亮、分公司培訓部主任徐嘉旎做客山東廣播電視臺《保險新生活》直播節目。本期節目主題圍繞「重疾新規」頒布後帶來的變化為聽眾及廣大消費者進行解讀。
  • 新一屆中國廣播電視大獎(城市電視新聞)節目初評 暨城市臺電視新聞...
    新一屆中國廣播電視大獎(城市電視新聞)節目初評暨城市臺電視新聞與社教節目網上評析活動開啟>2019年度中國廣播電視大獎(城市電視新聞)節目初評暨2019年度城市臺電視新聞與社教節目網上評析活動於2020年12月17日正式開啟。
  • 高考諮詢熱線 |(7.26—7.28)部分高校招生負責人做客吉林新聞綜合廣播
    你乘風破浪我保駕護航吉林新聞綜合廣播攜手吉林網絡廣播電視臺、沐耳FM、抖音app聯合推出2020高考志願填報系列融媒直播《乘風破浪向未來》7月26-28日每天9:00——11:00省內外部分高校招生負責人做客直播間解讀招生政策,解答報考諮詢您可以在節目直播過程中撥打吉林新聞綜合廣播(FM91.6)熱線電話0431—85815123、85815125
  • 祝福話鄉情,鮮花送溫馨——為淮安籍著名作家袁鷹祝壽側記
    10月28日是當代著名作家袁鷹96歲生日。為了把滿滿的敬意和祝福獻給這位一直奮戰在文學戰線上的淮安籍作家,27日,中共淮安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淮安區文聯主席傅振舉、淮安市楚州實驗小學師生代表一行6人專門赴京為袁老祝壽,把濃濃的親情、鄉情送到了老人心坎上。
  • CGTN著名英語主持人田薇做客北大課堂
    2017年10月26日,應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何姝老師邀請,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著名主持人田薇做客北大「英語新聞閱讀」通選課課堂,在第二教學樓407教室為各位同學帶來了一場題為「新時期的中國傳播與世界互動」的精彩講座。
  • ...兩會特別節目,《做客中央臺》,今天《做客中央臺》的嘉賓是國家...
    好聽眾朋友們,這裡是正在直播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兩會特別節目,《做客中央臺》,今天《做客中央臺》的嘉賓是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培安,在節目進行過程當中呢,您還可以通過中國之聲百度貼吧或者添加中國之聲公眾微信進入微社區參與互動,我們的嘉賓能在第一時間看見您的留言。
  • 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高考面對面》將於明天開播啦···
    又到一年高考季,為了更好的服務高考考生,架起考生與招辦、高校溝通的橋梁,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
  • 緒剛說事:有故事的八旬老翁和他小說裡的故事——楊若文系列談五
    楊若文和弟弟身在外地,兩位老人孤孤零零已有二十餘載,兄弟倆寄些錢、寫寫信,回家看看而已,以為這就是盡了孝,別人眼裡他們也「孝子」無疑了的!楊若文每次探親,沒有守在父母身邊親親熱熱地侃上幾句,給寂寞孤獨的二老補補父子情、母子情,而是整天不落家,東走走、西跑跑,找同窗、找好友,神吹狂聊,自己仰面大笑樂透了,父母呢,被冷在了一邊!是的,和父母沒有多少話。
  • 六月一號兒童節西安交通旅遊廣播《點歌傳情》節目在三原東周兒童...
    西安網訊:六月一號兒童節上午9:00,西安交通旅遊廣播《點歌傳情》欄目攜手全國宋馨心理公益愛心聯盟、陝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歐富龍大愛健康聯盟一行43人愛心人士赴三原東周兒童村,為45位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們送去了關愛和溫暖
  • 東航西北分公司一行來西安廣播電視...
    東航西北分公司一行來西安廣播電視...一起來看↓ ↓ ↓東航西北分公司黨委書記楊緒一行首先參觀了西安廣播電視臺藝術中心通過我臺參與製作的影視劇作品展板了解我臺全面發展西安廣播電視臺作為西安主流廣播電視媒體近幾年來在影視創作上成績斐然近年來,西安廣播電視臺很好地抓住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發展的有力契機
  • 寶能城發集團西安公司來富平考察調研
    記者:何仲1月14日,寶能城發集團西安公司副總經理張威一行來富平縣考察調研。市委常委、縣委書記郭志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景軍榮、富閻產業合作園區管委會主任胡廣鑫、黨工委副書記閆興斌、副主任夏清等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