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隨著全國各省本科批次投檔錄取結果的陸續出爐,標誌著2020年高考漸入尾聲。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年高考註定是不平凡的,也必然會載入史冊。但對於1071萬高考生而言,依然是喜聞樂見的「幾家歡喜幾家愁」局面,畢竟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本質上還是「排位戰」。
以下是根據各省截至目前的投檔情況,對2020年高考進行了四點簡要復盤,一起來了解下吧!
1.高分段考生扎堆,投檔線飆升
雖然今年的高考生在備考關鍵時刻,有相當長時間是宅在家裡,但從高分段考生扎堆的情況來看,多數考生似乎並沒有受到影響。當然,這與考試卷的難度有所下降也有很大關係。以雲南、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5個省份為例,700分以上考生人數100+,這在高考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高分考生人數增多,直接會導致投檔線提高。數據顯示,河南、河北、黑龍江、陝西、浙江等5個省份,清華和北大一批投檔線在700分以上,這意味著5省有700分考生最終無緣清北。在山東等首年新高考省份,賦分導致分數區分度更低,無形中讓投檔線飆升現象更為明顯。
2.「強基計劃」在人才選拔中的作用凸顯
在高考分數越來越難拉開差距的大背景下,簡單通過分數來篩選優秀人才的難度變得更大,所以,讓「強基計劃」在高考錄取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原因很簡單,「強基計劃」校測成績佔最終成績的15%,優秀考生可以通過與高校「面對面」,拿到15%佔比中的更高分數。以清華大學為例,該校在上海「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低於普通本科批投檔線足有37分。雖然這些「強基計劃」學生以相對低裸分進入清華,但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成長成才空間或許更大。
3.學醫熱度大漲
在此前很長時間內,網絡中始終流傳著「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調侃。但今年高考數據顯示,不僅包括醫學專業、尤其是臨床醫學專業的考生人數大增,而且高分段考生人數同比也有很大的增量。
學醫熱度大漲,與今年經歷的特殊情況不無關係。廣大醫護工作者不計個人得失,衝鋒在前、救死扶傷的精神,勢必感動著我們的高考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部分考生的專業選擇。
4.「低分上名校」現象頻現
首先聲明一點,這裡所指的「低分」是相對而言。在今年不少省份,都出現過「雙一流」大學「斷檔」現象,以至於有不少「低分」考生成功「撿漏」大學。當然,這種現象也要一分為二看待,撿漏的名校專業大都較為冷門,諸如護理類、農林類等。
除了「斷檔」現象頻出外,今年高考還有不少「烏龍」事件。最典型的就是廣東理科632分高考生(正常填報可上半數以上985工程大學),最終成功投檔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要知道,這可是一所獨立學院,也即是原來的「老三本」。所以,後來者在填報志願時,一定要提高認識、做足功課,犯如此低級錯誤真的不應該,令人痛惜。
對於上述四點2020年高考復盤,你有同感嗎?歡迎留言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