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三查五檢進口一路暢通 轉基因食品挑戰公眾知情權

2020-12-20 搜狐網

  走進快餐店,坐下來品嘗香噴噴的炸雞,這已經成為我國許多都市青年的生活方式。但是沒有人知道,吃進口中的「美味」是否轉基因食品。

  我國政府日前正式實施「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要求從今年3月20日起,凡是在中國境內銷售的大豆、玉米及其製品若屬轉基因生物,必須進行標識。記者近日在北京等地的市場進行了一番調查,卻沒有發現任何具有轉基因標識的食品。

  但實際上,現在許多中國人的餐桌上都有含轉基因成分的食品。2002年4月初,北京檢疫部門對進口的炸雞粉進行檢測,確定十多個樣品中,有3個樣品含有轉基因玉米成分。幾年來,在深圳、連雲港等地的港口多次檢驗出大量進口的轉基因食品。

  記者了解到,自去年5月開始,北京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正式開展轉基因檢測。截至目前,進口商送檢樣品包括玉米罐頭等40餘批,檢出含轉基因成分的有7批。而有關人士指出,目前我國大量進口的大豆和玉米等產品中,轉基因食品佔了很大比重,送檢樣品與實際進口量相比,實在寥寥。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我國除轉基因抗蟲棉之外,極少糧食、油料等食用轉基因作物,但我國出口企業對產品進行轉基因檢測卻異常積極。僅北京市出入境檢疫部門,目前就接受了國內企業200多批次的樣品進行轉基因檢測。涉及產品包括大豆及其製品如豆粕、腐乳、醬油、火鍋調料以及玉米、土豆製品等。最後的結果是,含有轉基因成分的僅佔1%左右。

  為什麼國內基本上沒有轉基因產品,但企業進行轉基因檢測卻如此「熱情高漲」?因為目前歐盟、日本、加拿大、韓國及東南亞國家都已實施嚴格的轉基因產品標識制度。這些國家進口轉基因產品時,都要求貼明標籤及附文字說明;如果不是轉基因產品,有些國家還要求必須提供非轉基因產品的檢測報告。實施這種管理,是為了保護這些國家社會公眾的知情權,以便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於是,我國產品出口這些國家,到了海關聲聲告急!

  去年9月底,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大批腐乳和火鍋調料,出口到韓國卻滯留該國海關,理由是這批商品沒有轉基因檢測報告。實際上,該公司前一批腐乳出口時曾經提供了由中方政府機構出具的轉基因檢測報告,證明為非轉基因產品。問題出在並不起眼的火鍋調料上,其中含腐乳成分,要求提供新的檢測報告。情急之下,「王致和」找到北京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對調料樣品進行檢測。這才順利通關,避免了一大筆經濟損失。

  北京百麥食品加工公司專門為麥當勞快餐店提供蘋果派系列食品,產品也出口到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今年4月3日,該公司技術服務經理高霞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公司產品均為非轉基因食品,出口到上述國家一直比較通暢。但去年7月,韓國方面提出必須提供是否轉基因的相關證明,於是到北京檢疫部門進行了檢測。現在基本上每批出口到韓國的產品都會提前進行檢測。

  4月4日下午,北京市農業局負責轉基因生物管理的人士向記者證實,目前在北京市場上還沒有貼標籤的轉基因食品上市。農業部授權各地農業主管部門進行轉基因標識管理,但至今北京市農業局還沒有接到一份轉基因產品標識的申請。

  這與市場上轉基因食品的現實情況相去甚遠。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夏友富表示,這種狀況使我國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知情權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更談不上消費時的選擇權。得到保護的只是外國消費者的知情權。

  夏教授曾對世界轉基因產品貿易情況做過專題研究。他指出,最近幾年我國進口的轉基因產品成倍增長,其中以大豆、玉米、油菜為主。而這些轉基因產品經過多級加工後,多數成為食物擺上餐桌。從我國大豆進口用途來看,主要是用作加工原料,生產豆油、豆粕及其他各類大豆製品。

  記者獲得一本歐盟關於轉基因生物安全問題的最新文件彙編,其中明確提出對於轉基因產品管理的兩大原則:安全預防和事先知情同意。其具體規定為,轉基因食品不得:1、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危害;2、誤導消費者;3、與其取代的食品存在差異,即正常消費導致消費者營養不良。如果轉基因食品與傳統食品存在差異,則需說明其組成成分、營養價值、對特定人群的健康影響等。所有食品的轉基因成分超過1%,必須進行標識。

  夏教授告訴記者,目前關於轉基因生物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和動植物、微生物安全的影響,在國際上尚無定論。不過,對於轉基因的標識問題已經達成共識。2001年1月,包括我國在內的113個國家在加拿大籤署聯合國《生物安全議定書》,明確規定,消費者有對於轉基因食品的知情權,轉基因產品越境轉移時,進口國可以對其實施安全評價與標識管理。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日前公開表示,我國將以科學、透明、公正的態度,遵循國際公認的預防原則、個案審查原則和實質等同原則,對轉基因生物實施安全評價和標識管理,以保護生態環境、人類健康和動植物、微生物安全,同時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但是,維護公眾對於轉基因食品的知情權,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夏友富教授表示,公眾知情權和選擇權的基礎是對轉基因食品監控過程的參與。沒有公眾的參與,轉基因標識管理很可能成為一紙空文。(記者 張東操)


相關焦點

  • 綠色和平:雀巢、品客、維維等食品被檢出含轉基因成分 但包裝無...
    北京,2015年5月11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今日發布的北上廣三地超市所售食品的轉基因檢測報告顯示,在抽檢的樣品中有超三成的樣品被測出含有轉基因成分,其中包括品客薯片、維維維他型豆奶,及雀巢蛋奶星星等,然而,這些商品的包裝上均未有任何轉基因相關標識。
  • 食品安全:我國一批出口大米製品被測出含有轉基因成分遭退運
    近日,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通報系統(RASFF)2020年第51周通報了我國產品出口情況,數據顯示,三種大米製品因含有未經批准的轉基因成分遭到進口國英國的退運處理。實際上,自2013年以來我國對歐盟出口的米粉製品已經多次被檢測出轉基因成分,就在今年8月,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藥生食輸發0701第1號通知,要求對我國產大米製品和木瓜產品實施進口轉基因檢查措施,檢查頻率為每次進口時都應保存和檢查貨物(詳見《大米製品漸成重災區:我國出口歐盟米粉再現轉基因成分被扣押 》)。
  • 轉基因食品應該強制標記
    美國數百名民眾10月16日在白宮周邊地區集會和遊行,要求政府實行所有食品清晰標記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的政策。「作為美國公民,我們認為有權知道我們吃的是什麼、買的是什麼。」活動協調員之一的扎克·卡森告訴新華社記者,「但在這個國家,這種權利被剝奪了,因為政府沒有執行強制性的轉基因食品標記制度。這就是我們在此集會的原因。
  • 綜述: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褒貶不一
    但美國政府此前並不要求給轉基因食品貼上標識,理由是轉基因食品與傳統食品「實質等同」。  2016年6月,美國國會通過《國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法》,指示美國農業部在兩年時間內製定轉基因食品標識方案,包括決定含多少轉基因成分構成轉基因食品以及相關執法程序等。同時,這項法案阻止美國各州自行頒布轉基因食品標識法案,這意味著美國佛蒙特等州此前自行出臺的相關標識法案無效。
  • 轉基因食品應按規定進行標識 多集中於食用油產品
    【轉基因食品標識】   增加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標識。未按規定進行標識的,沒收違法所得和生產工具、設備等物品,最高可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 專家談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
    「科技日報」微信公號1月1日消息,「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識,主要能讓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有知情權和選擇權。美國此次要求對轉基因食品強制標識,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一是因為只要求對轉基因成分超過5%的食品進行標識,顯然比一些州的規定寬鬆很多;二是因為對標識方式不做硬性規定,比如某種轉基因大豆的油酸含量增加,相應的轉基因食品可標識為『高油酸大豆油』,反而有利於轉基因食品的宣傳。」1月1日,科普作家、中國農業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湯波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農業部:18年來無一起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
    原標題:農業部:18年來無一起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  京華時報訊 (記者潘珊菊)昨天,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智慧財產權處處長寇建平在武漢轉基因研修班上介紹,我國轉基因產業化不受任何利益集團控制。   寇建平介紹,我國轉基因產業鏈條中,包括科研院所、國內企業、國外大型公司等。
  • 國外如何標識轉基因食品(圖)
    不少專家認為,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要有知情權,規範並完善轉基因食品標識制度至關重要,轉基因食品的推廣和銷售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公開和尊重消費者選擇權的基礎上。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宋華琳建議,應通過修訂《食品安全法》對轉基因食品的管理加以規定,有關部門應儘快制訂轉基因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填補對轉基因食品監管的「盲點」。  「食品安全需要無縫隙對接。」
  • 大豆爭議:漲價、轉基因、85%依賴進口
    2019年,我國大豆進口8851萬噸,大豆進口量在國內消費量的佔比約85%,其中巴西、美國、阿根廷進口比例分別為65%、19%、10%。而近日,全球多個國家加強了糧食出口方面的限制措施。其中,包括俄羅斯在內,共計有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11國暫停對華出口大豆至6月。再看巴西。
  • 林擁軍:我國抗蟲轉基因水稻大米及米製品可以出口美國
    林擁軍: 是的,我國的水稻以及轉基因抗蟲水稻研究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2018年1月美國FDA已經完成對我們提供的抗蟲轉基因水稻華恢1號的安全性檢測數據的審查,通過了他們的安全性確認,也就是說我們的抗蟲轉基因水稻華恢1號及其衍生品種的大米及米製品可以出口美國。
  • 3月7日熱搜詞:代表帶毒食品進京 進口轉基因大豆
    據360新聞熱搜詞榜單提供的數據顯示,代表帶毒食品進京、進口轉基因大豆、福建新鮮空氣等成為今日網友關注的焦點。代表帶毒食品進京昨天上午,全國人大浙江團進行小組審議。討論中,全國人大代表、海寧市華豐村書記朱張金打開包,拿出了一袋花生米。他數了10顆,扔進會場的玻璃杯裡,用冷水一衝,短短幾秒鐘,整杯水都變成了黑色。
  • 大葡萄裡有小葡萄是轉基因食品?
    是不是轉基因?農藥超標? 有非法添加嗎? 市場監管分局工作人員現場對該店在售的葡萄兩個批次進行封樣,委託第三方檢測公司進行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 所檢項目符合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及GB 276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要求。
  • 「清遠雞」朝發夕至 「放心菜」出口暢通
    近一年來,像天農食品一樣加入「菜籃子」的廣東企業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以來,為了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優質企業、優質產品出口港澳,廣州海關持續強化供港澳食品農產品安全監管,保障食品、農產品持續安全穩定輸往港澳。同時,進一步運營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檢測監管平臺,目前只需1—2小時就能快速檢出食品農產品的農藥和獸藥殘留。
  • 又是「轉基因」的問題?
    來源:政商參閱微博對於轉基因產品標識,我國有規定明確表示:凡是列入標識管理目錄並用於銷售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應當進行標識;未標識和不按規定標識的,不得進口或銷售。但是近日,國家海關總署卻有一則食品檢驗信息顯示,一批由哈薩克斯坦進口的初榨菜籽油、初榨大豆油被拒入境,原因竟是企業未進行轉基因標識,但產品卻檢測出轉基因成分。這批油多達10批次,總量超過600噸,含有多種轉基因成分。而這家企業,正是日前將要登陸創業板的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魚」)旗下子公司。
  • 寫入教材:轉基因食品危害健康!名單:2018食品安全十大事件
    三、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舉行  2018年7月17日,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19部門共同舉辦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在京啟動,主題為「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國務委員王勇出席宣傳周啟動儀式。2018年宣傳周曆時12天,以每天舉辦一個「部委主題日」的形式,先後開展法律法規宣講、道德誠信教育、科學知識普及、技術技能培訓等近百場主題活動。
  • 劉永好自曝新希望飼料含轉基因迷霧:價格低廉被廣泛採用
    新希望作為國內最大的飼料生產企業,劉永好敢於公開承認其飼料和肉蛋奶產品含有轉基因成分,媒體稱其勇氣可嘉。  實際上,劉永好承認飼料及肉蛋奶產品中含有轉基因成分,既非首次也並不那麼坦誠。  公開報導顯示,早在2010年6月,包括新希望集團在內的中國企業和美國糧食出口商籤訂了購買轉基因玉米的合同,總量為8船。按照每船6萬噸計算,進口總量將達到48萬噸。
  • 轉基因食品該不該吃,關於轉基因的3大謎團,至今仍未解決!
    你一定吃過轉基因食品。據中國農業部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總消費大豆超過1.1億噸,其中進口大豆總量9553萬噸,且全部為轉基因大豆,佔比超過80%。在9553萬噸進口大豆中,有3100多萬噸來自美國。
  • 近3年廣州進口食品15%不合格 品客薯片檢出轉基因成分
    近3年廣州進口食品15%不合格 品客薯片檢出轉基因成分   近年來,進口食品走進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相應的「洋食品」安全問題也引起消費者關注
  • 利用轉基因試劑盒對大豆轉基因成分進行準確的監測
    一直以來,食品安全都是備受爭議的一個話題,因為食品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大豆是一種在我國東北等地廣泛種植的作物,同時也是食品工業應用廣泛的原料,因為我國民眾對轉基因食品的生態安全性、食用安全性依然存在一定爭議,因此出於知情權的需求,國家規定生產者需要對轉基因原料的應用作出標籤化管理。所以,利用轉基因試劑盒對大豆轉基因成分進行準確、快速的監測非常重要。 轉基因物質本身看不見摸不著,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心理,對於轉基因也非常的戒備。
  • 中國批准進口3種轉基因產品 為大豆和玉米種子
    19日,拜耳公司對外宣布,收到中國批准其轉基因大豆品種LL55 Liberty Link的進口許可。拜耳打算2015年在美國全面推出該轉基因大豆的種子。  美國農業部長維爾薩克17日就已表示,中國政府已批准進口先正達的Agrisure Viptera轉基因玉米,以及杜邦先鋒和拜耳作物科學公司開發的轉基因大豆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