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應按規定進行標識 多集中於食用油產品

2020-12-14 人民網

原標題:轉基因食品應按規定進行標識 多集中於食用油產品

  轉基因食品應按規定標識

  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二審;刪除「發布食品安全信息應先向監督管理部門核實」,提升罰款下線

  食品安全法

  昨日,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二審稿增加了關於食品貯存和運輸、食用農產品市場流通、轉基因食品標識等方面內容。二審稿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標識。

  食品安全法

  修訂草案有何變化?

  【貯存運輸】

  增加規定,非食品生產經營者從事食品貯存、運輸和裝卸的,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汙染,並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

  【轉基因食品標識】

  增加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標識。未按規定進行標識的,沒收違法所得和生產工具、設備等物品,最高可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農藥使用】

  增加規定,國家鼓勵使用高效低毒農藥,加快淘汰劇毒、高毒農藥。食用農產品生產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標準和國家有關規定使用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使用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藥期的規定。

  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給予處罰外,可由公安機關給予拘留。

  【媒體責任】

  刪去一審稿中有關發布食品安全信息應當事先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核實情況的規定,同時增加規定媒體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罰,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保健食品】

  可用於保健食品生產但不得用於其他食品生產的物質目錄以及用量,和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的目錄,由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國家中醫藥管理部門制定、調整並公布。

  首次進口的保健食品中屬於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應當在上市銷售時報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食用農產品】

  有關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食用農產品安全有關信息的公布和食用農產品的市場流通,應當遵守本法的規定。

  【法律責任】

  對明知從事違法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仍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其他條件,將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加重對在食品中添加藥品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對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等嚴重違法行為的責任人增加規定拘留的處罰。增加規定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等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據新華社

  聚焦1

  未按規定標識轉基因可責令停產

  近年來轉基因食品領域爭議不斷,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因此備受關注。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在匯報草案修改情況時說,中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已經規定了農業轉基因生物標示制度,一些國家也在法律中規定轉基因食品應當在標籤上予以明示。

  為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二審稿增加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標識。」

  如果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未按規定進行標識,根據二審稿,將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不足10000元的,並處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10000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解讀】

  不是所有轉基因食品都要標識

  有關人士透露,並不是市面上的所有轉基因食品都需要標識,哪些食品需要標識農業部門已有具體規定。2002年,農業部公布《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制定了首批標識目錄,對在中國境內銷售的大豆、玉米、番茄、油菜籽油5類17種轉基因產品,進行強制標識,其他轉基因農產品可自願標識。

  由於已經12年沒有更新,這份目錄不斷被質疑。今年10月,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智慧財產權處處長寇建平解釋,近年來中國批准產業化種植、進口,作為食品加工原料的農作物,沒有增加和改變,如果中國批准轉基因水稻等產業化種植,目錄肯定會更新。

  聚焦2

  發布食品安全信息無需「事先核實」

  今年6月提請審議的草案一審稿規定,發布食品安全信息應當事先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核實情況。有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時認為,應該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本次提請審議的二審稿,將這一規定刪除。

  二審稿同時增加規定,媒體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罰,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在保護舉報人方面,二審稿規定,有關部門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解讀】

  刪除「事先核實」加強媒體監督

  自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以來,很多食品安全事故都是經媒體曝光後才得以被關注和處理。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一審稿中,提出發布信息須由監管部門事先核實,曾引發爭議。6月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有常委會委員提出,這一規定將使得食品安全信息的發布權由政府部門單向掌控,公眾監督會被削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人士介紹,考慮到加大媒體監督力度,二審稿刪除「發布食品安全信息應事先向監管部門核實」的規定。為保證媒體發布食品安全信息的客觀和準確,二審稿新增媒體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的追責規定。

  聚焦3

  用過期原料生產食品可追刑責

  二審稿對法律責任做出了較大幅度修改,新增規定,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生產食品等違法行為,構成犯罪將依法追究刑責,不構成犯罪的最高可罰貨值金額20倍的罰款。

  二審稿對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這類嚴重違法行為,首次增加人身處罰,可拘留責任人。此外,還加入了「明知他人違法生產經營食品仍提供場所」的連帶責任。此外,二審稿進一步加大懲罰力度。一些原來規定範圍在「2000元至50000元」之間的處罰,被認為裁量幅度過大,下限上升至10000元,部分「5000元至20000元」之間的罰款也被調整為「20000至50000元」。

  【解讀】

  明確責任避免「福喜事件」再現

  今年7月,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供應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被曝使用過期劣質肉而被調查。本次二審稿明確了「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生產食品等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有食品安全專家表示,明確對使用過期原料生產食品的追責,可確保整個食品生產流程的安全,有望防止福喜事件再次發生。

  ■ 探訪

  「轉基因」標識多用於食用油

  昨日下午,新京報記者來到北京市東城區一家大型超市,發現轉基因食品標識多集中於食用油產品,尤其是大豆油。

  該大型超市內金龍魚、福臨門、匯福等多個食用油品牌旗下的大豆油系列均在產品標籤上標明了其產品「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字樣。金龍魚1:1:1調和油、福臨門調和油均標有其產品「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及轉基因油菜籽」字樣。

  針對油類非轉基因產品,如玉米油、花生油等產品,以上多個食用油品牌均在包裝顯著位置標明「本產品為非轉基因產品」字樣。

  記者發現,「非轉基因產品」多標識於食用油瓶身正面,使用較大號字體標註。而「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及轉基因油菜籽」等字樣均在食用油瓶身側面使用黑色小號字體標識。

  食用油之外的其他食品,包括大豆粉、玉米粉等加工產品,以及番茄、玉米等農產品,記者均未發現有轉基因或非轉基因標識。該超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轉基因食品標識多集中於食用油,尤其是大豆油,此外,該超市內售賣的番茄、玉米等農產品中沒有轉基因食品。

  ■ 連結

  《轉基因食品衛生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食品產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飾有機體的,要標註「轉基因××食品」或「以轉基因××食品為原料」。

  《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的「5類17種」包括轉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番茄五大類的種子及其直接加工製品。第一批實施標識管理的農業轉基因生物目錄為:大豆種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種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種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種子;番茄種子、鮮番茄、番茄醬。

  本版採寫(除署名外)/新京報首席記者 關慶豐 新京報記者 張婷

相關焦點

  • 國外如何標識轉基因食品(圖)
    但記者在北京、天津幾家大型超市調查發現,轉基因標識與反向標識共存、部分轉基因食品「不願標識」,超市內轉基因食品標識仍存「漏網之魚」。專家建議,我國轉基因標識制度仍需規範和完善。  標識與反向標識共存  在超市的食用油商品區,記者看到一些知名品牌的食用油均在配料表中標明了是否使用轉基因作物作為原料。
  • 金龍魚等品牌轉基因標識不清 回應:國家沒要求
    走訪 :轉基因標識「羞答答」  9月24日,《法制周報》記者來到了長沙市開福區的麥德龍超市。超市內有多款食用油在銷售。  記者注意到,這些食用油都將「非轉基因」作為了賣點。以一款金龍魚的5L花生油為例,廠家在產品外包裝上標識的「非轉基因」字體明顯較大。
  • 專家談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
    美國此次要求對轉基因食品強制標識,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一是因為只要求對轉基因成分超過5%的食品進行標識,顯然比一些州的規定寬鬆很多;二是因為對標識方式不做硬性規定,比如某種轉基因大豆的油酸含量增加,相應的轉基因食品可標識為『高油酸大豆油』,反而有利於轉基因食品的宣傳。」1月1日,科普作家、中國農業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湯波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美國即將開始轉基因食品強制標識:或可用「笑臉」等符號
    日前,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了美國國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標準(National Bioengineered Food Disclosure Standard)中關於生物工程食品標識的擬定規則,對食品中含有多少「生物工程加工成分」須標註為生物工程產品等規定徵求公眾意見。
  • 美國即將開始轉基因強制標識:或可用「笑臉」等符號標識
    日前,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了美國國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標準(National Bioengineered Food Disclosure Standard)中關於生物工程食品標識的擬定規則,對食品中含有多少「生物工程加工成分」須標註為生物工程產品等規定徵求公眾意見。
  • 綜述: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褒貶不一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 綜述: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褒貶不一  新華社記者劉石磊 林小春  美國農業部近日發布轉基因食品標識最終版規定,要求從2020年1月1日起,含轉基因成分5%以上的食品以適當方式標註轉基因信息。
  • 我國部分轉基因食品名單
    人民網北京5月7日電(夏曉倫)近日,媒體報導了「南方食品豆粉含轉基因成分」等轉基因系列事件,引起部分消費者的關注與討論。市面上流通的哪些食品含有轉基因成分?記者查閱相關資料進行梳理,總結出部分可能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品類型。
  • 金龍魚聲明:國家不禁止運動員食用轉基因產品
    雲南同潤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思龍最近對媒體表示,林丹夫婦作為國家級運動員,根據相關規定是不能食用轉基因食品的,特別是在參賽期間禁止食用。但是二人作為產品代言人,明明不食用金龍魚轉基因食用油,卻宣稱該產品是他們「冠軍家庭的選擇」。「這涉嫌向消費者進行虛假宣傳和推薦。」許思龍說。
  • 美國將開始轉基因強制標識:或可用「笑臉」等符號
    日前,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了美國國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標準(National Bioengineered Food Disclosure Standard)中關於生物工程食品標識的擬定規則,對食品中含有多少「生物工程加工成分」須標註為生物工程產品等規定徵求公眾意見。
  • 科學美國人:強制對轉基因食品標識是個餿點子
    今年六月,康乃迪克州和緬因州率先通過對所有轉基因食物進行標識的法案。2012年11月,加利福尼亞的投票人以51.4%的微弱優勢否決了類似的37號提案。表決前示威者們高喊,「我們只需要對餐桌上的食物簡單標識。」但是,這一問題絕非如此簡單。自從農業出現以來,我們一直在對食物的DNA進行修修補補。
  • 23類食品標籤禁止性規定匯總在這裡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等規定: 國家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行標識制度,列入農業轉基因生物目錄的農產品應當進行標識;未標識和不按規定標識的,不得進口或銷售。
  • 貴州擬規定:預包裝特色食品不得含轉基因成分,評審須達85分
    為使消費者品嘗到正宗的貴州特色食品、促進公平競爭,近日,貴州省特色食品產業促進會就團體標準《貴州特色食品評價通則》(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規定,貴州的食品農產品要想獲得貴州特色食品稱號,首先要由企業申請,並經嚴格審核、總分值達到85分,才算合格。同時,特色食品申報的種類為23類,預包裝貴州特色食品不得含轉基因成分。
  • 美國出臺首個轉基因食品全國性強制標註規定
    原標題:綜述: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褒貶不一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 綜述: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褒貶不一新華社記者劉石磊林小春美國農業部近日發布轉基因食品標識最終版規定,要求從2020年1月1日起,含轉基因成分5%以上的食品以適當方式標註轉基因信息
  • 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見 為舌尖安全護航
    以前食品標識上一些讓人頭疼的問題,在《徵求意見稿》中都提出了新規範。比如,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食品標識上應顯著標示「轉基因」字樣;「零添加」「特供」「特製」「特需」等詞語都不允許出現在食品標識上。所謂食品標識,即通常所說的食品標籤、說明書,涵蓋了食品法規、衛生、營養、宗教、警示等內容,是反映食品安全衛生質量狀況的載體,也是食品安全質量控制的一項重要保障措施。
  • 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提出禁止使用零添加新規範
    比如,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食品標識上應顯著標示「轉基因」字樣;「零添加」「特供」「特製」「特需」等詞語都不允許出現在食品標識上。所謂食品標識,即通常所說的食品標籤、說明書,涵蓋了食品法規、衛生、營養、宗教、警示等內容,是反映食品安全衛生質量狀況的載體,也是食品安全質量控制的一項重要保障措施。
  • 市場監管總局擬規定:食品標識不得標註「零添加」等字樣
    第三章食品標識標註內容中,《意見稿》擬規定,食品標識應當標註食品名稱,以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生產製作模仿動物源性食品的,應當在名稱前冠以「仿」「人造」或者「素」等字樣,並標註該食品真實屬性的名稱;在食品名稱前後可以附加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物理狀態、製作方法、風味等詞或短語。同時,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在食品標識上顯著標示「轉基因」字樣。
  • 看懂食用油標籤 調和油命名有規定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專家指出,選購食用植物油時,應仔細閱讀產品標籤。據了解,我國對預包裝食用植物油的標籤有嚴格規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專家提議提示,消費者在選購食用植物油時,可重點關注產品標籤上的以下內容:看名稱單一品種食用植物油,應使用該種食用植物油的規範名稱,不得摻有其他品種油脂。如花生油,就是以花生為油料生產的植物油,菜籽油就是以菜籽為油料生產的植物油。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食用植物油調配製成的食用油脂,產品名稱應統一標註為「食用植物調和油」。
  • 林丹事件引爆金龍魚內幕:曾向奧運供轉基因產品
    有網友近日發帖爆料稱,林丹曾經代言的知名食用油品牌金龍魚,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食用油獨家供應商,涉嫌違規在奧運會期間向運動員餐廳提供轉基因產品。對此,金龍魚方面今日向網易財經承認,金龍魚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食用油獨家供應商,的確在奧運會期間向奧組委供應了轉基因產品。
  • 又是「轉基因」的問題?
    來源:政商參閱微博對於轉基因產品標識,我國有規定明確表示:凡是列入標識管理目錄並用於銷售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應當進行標識;未標識和不按規定標識的,不得進口或銷售。如此明確的制度規定,但偏偏卻有品牌公司不按套路出牌,明擺著往槍口上撞,這不,在即將上市的關鍵時候,金龍魚公司卻因「轉基因」的問題出大事了!上市前夕登上海關通報,「魚躍龍門」會否成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