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擦亮眼睛,回歸到投資的本原,去關注企業和行業未來的發展,去關注整個經濟運行和科技引領的趨勢。」 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副總裁解弘9月5日在由《財經》、《財經智庫》、北京資產管理協會主辦的「2020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如此表示。
解弘-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副總裁
解弘表示,投資應該關注價值挖掘,與優秀的企業共同成長。在利率中樞下行的過程中,配置資產首先要回歸到投資的本原,去看哪一類資產具備了投資價值,哪一類資產在我們價值挖掘的過程中能給我們創造更豐厚的回報。
同時,風險控制也應該被放在第一位。整個的投資一定伴隨著風控的過程,這樣才能確保我們少犯錯誤,儘量分散化的投資,獲得豐厚回報。
解弘呼籲市場要對國內企業有信心。一方面,在內循環的體系下,由於市場或者世界上的擠壓給我們創造了很多技術領域、高端製造領域的機會。另外一方面,很多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形成了牌照優勢,最後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和自主定價的權利。我們發現水泥、煤炭這一類行業帶來了非常豐厚的回報,尤其是今年國家有大量的基建需求,給這些行業創造了非常好的機會。
解弘建議,通過多跑上市公司,用最基本的分析方法進行調研了解,投資經理就可以看到未來的希望和關注點,就能做出一個相對謹慎的判斷。
以下為發言實錄:
剛才傅強總提到了信託的轉型,包括我們現在監管推動的方向就是淨值化。現在我所管理的隊伍是一個標準化的部門和團隊,基本上提供了全配置的產品,從固收到貨幣。可能和大家理解傳統意義的信託不太相同了,我們信託是給客戶提供多資產配置超市,根據不同的風險收益水平,給客戶配置一些各類型資產。首先了解客戶需求,其次再配置。
另外再說說大類資產。在類屬資產配置裡面,首先我們按照客戶的需求做好風險收益,做好判斷以後再做類屬資產配置。我們也看到不同的市場給了我們不同的機會,特別是這兩年貴金屬,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黃金、銀、鋁、鉬這一類金屬價格的上漲。在類屬資產配置上我們要考慮是不是還要繼續,是不是做內部調整。
市場上有兩個衝擊。首先是利率債的衝擊,我剛才開玩笑,我們小朋友給交易員和投資助理做模擬盤,每次買利率債都買錯,一輪一輪受打擊,同時信用債怎麼投?我們根據不同久期水平去確定信用債。
回到內循環的話題。我們一年跑100多家企業,看到了國內的欣欣向榮。所以我一直希望大家要對國內的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國有的二級企業有信心。我們看到了他們亮麗的表現,在2018、2019年最困難的時候,這些企業得到各種國有資金,國有資本的扶持,同時通過市場的洗禮,其中某些企業還站到了世界的巔峰。
可能大家不知道中國不生產手機鏡頭的話,世界上沒有人能生產。可能大家不知道,我們的火車頭已經把西門子新幹線打垮了。某次我去一個企業,這家企業董事長跟我說,有一個屋子裡有一個非常神秘的設備,這個設備全世界只有日本人產,全世界只有多少臺,是多少億買回來的,再逼我們就把這個做出來。所以產業在不斷升級過程中,向上遊產業鏈去過渡,去佔有。這麼看下來,這些企業是非常值得投資的,而且我們通過調研發現,從2018、2019年來說,投資他們確實從權益和固定收益方面帶來非常豐厚的回報。
我希望大家還是要有信心,對於我們整個循環來說,一方面,內循環的體系下,由於市場或者世界上的擠壓給我們創造了很多機會,包括技術層面、高端製造層面。
另外一方面,在座的各位銀行或者金融機構比較多,老說落後產能,但是沒有發現從2017到2019年產能提高,從國家減排到壓價、規模。後來我們發現很多企業現在成為了牌照資源,因為國家就限了這麼多產能。他們不斷在市場裡面做大做強,技術領先,形成了牌照優勢,最後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和自主定價的權利。我們發現像水泥、煤炭這一類行業帶來非常豐厚的回報,特別是今年。同時,今年國家有大量的基建,給這些行業創造了非常好的機會。
現在對於整個資產行業來說,不管是養老金還是保險,總是會遇到一個利率中樞下行的過程,在這一個過程中我們怎麼去配資產?首先還是要看價值,回歸到投資的本原。哪一類資產具備了投資價值,哪一類資產在我們價值挖掘的過程中能給我們創造更豐厚的回報,我們就去投資它。
我覺得風險控制對於投資來說是放在第一位的。從大類資產配置到類屬資產配置,整個的投資一定伴隨著風控的過程,這樣才能確保我們少犯錯誤,儘量分散化的投資,這樣才能讓我們享受到各個產業、各個行業帶來的豐厚回報。
另外我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整個的資管行業不像以前了,大家在一個融合的平臺上面。可能信託公司現在也做標準資產管理業務了,保險公司也做了,資金公司也在做了,我希望大家各自展現各自的能力,我們也不是拒絕和排斥公募基金,我們通過TOF會選擇優秀的投資管理人。推進我們整個組合取得穩定和長期的收益。
在整個金融發展過程中,融合和共同發展是促進我們業務提升重要的因素。
說起兩類資產挺有意思的,因為黃金是貨幣的本性,我們上大學就說貨幣天然是金銀。黃金資產是一個非常好的避險工具,但是比起權益來說不能生息,權益要比黃金好的多,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我們是本著風險的不同細化原則去看,對低風險願意參與到股票市場中的客戶,肯定是使用低使用率高分紅策略。我們可以看到低使用率高分紅在這一輪裡沒有時間特點和貢獻。
另外一方面我們買一些高收益率高風險的,要擦亮眼睛看清。從各個國家來看,上市公司的存活率都比較低。剛才說到新興行業,我個人感覺都是故事大王,特別是上市公司的總裁總經理,證券事務代表。我們要擦亮眼睛回歸到本原,是不是具備了發展的基礎和根基。
我說機會是永遠給有準備的人,我們投資經理說我買的標的漲了,賣了之後沒有機會了,後來過了幾個月又來了一個公司又來了一個標的,又可以買股買債了,這是基於我們對公司深入調研了解的基礎上。我們現在基本上是學習型組織,學習煤炭、鋼鐵、貴金屬、電池的原理。
我個人感覺通過多跑上市公司,可以看到未來的希望和關注點,一定別聽他們講故事,用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去大致了解一下,就能做出一個相對謹慎的判斷。市場的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大家可以看到股市爆跌的過程中,業績還是非常好,可惜大家都拿不住。我們應該回歸到投資的本原,去關注企業和行業未來的發展,去關注整個經濟運行和科技引領的趨勢。
謝謝,我希望大家更多去關注內在的東西,不要被更多的雜音幹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