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戒網癮機構亂象調查:資質亂、團隊亂、手段亂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河南19歲女孩玲玲近日在鄭州一家培訓學校戒網癮,在被教官「加訓」兩個小時之後死亡,另一名14歲女孩也因加訓受傷。此事再度引起人們對戒網癮機構的高度關注,而諸如這樣的悲劇已經不止一次發生,在媒體報導的多例類似案件中,戒網癮機構9成涉及體罰,導致多名學生死亡。為何屢屢發生慘案?哪些機構、哪些人員在從事網癮治療?政府部門如何監控此類機構?北青報記者通過對本市多家網癮戒除機構調查發現,這一市場正處於混亂無序的狀態,在沒有任何資質標準審核的前提下,網癮正在被「亂治」。

  探訪

  軍訓、心理課、弟子規……

  網癮戒除方式五花八門

  通州一個臨近河北的村裡,一群孩子正在一個略顯破舊的院落裡軍訓,打著基礎拳法,喊聲震天。院落的大門鐵鏈緊鎖,孩子們見外人進來後,全體鞠躬行禮,整齊大喊「叔叔好!阿姨好!」老師說這是他們的禮儀規矩。在集訓院落的旁邊,兩個小門鎖著孩子們的宿舍小院,進到宿舍小院裡,宿舍門從外面被鎖死,這也是這裡的規矩,幾乎每進一個門都要開一次鎖,小院裡裝著攝像頭,圍牆上全是玻璃碴。進到宿舍裡,十餘張床上整齊碼著軍被,幾乎沒有多餘的儲存物,簡單利落,老師說學生們進來時有個規矩,全封閉管理,不能帶進任何一件電子產品。

  立此規矩的是一家「北京啟德勵志教育諮詢中心」,幫助有網癮的問題孩子回歸「正常」狀態。老師介紹說,這些問題孩子多少都伴有同樣的網癮問題,而對他們戒除網癮的幫助中,「軍訓」是最基本的培訓方式之一,這也意味著軍事化管理不可缺少。

  沒有固定的教學大綱、沒有規範的治療規程,記者走訪了多家戒除網癮機構,發現各家機構採用戒網癮的方式可謂五花八門。

  軍訓之外,心理輔導或治療是各家機構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如國奧心理醫院,就是由專門的心理醫生針對病情做心理治療。

  除了軍訓和心理輔導兩種基本手段之外,各家還有自己的特色培訓內容,如國學課弟子規,還要分年級學數學、英語等科目。一家叫做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的治療網癮機構,還推出了家長共同參與治療,家長與學生共同「駐紮」基地,家長每天也安排「治療」課程,包括團體心理課、家庭小組課等等。

  退伍軍人、教師、醫生……

  網癮戒除什麼人都能幹

  在網癮戒除機構中,「專業團隊」的組成也頗混亂,有所謂的專業心理諮詢師、退伍軍人、文化教師、出身各異的行政教師……但卻鮮有醫師。

  退伍軍人是戒除網癮機構人士中最常見的一類群體。北青報記者參觀啟德勵志教育諮詢中心時,負責老師介紹了幾位「經歷傳奇」的退伍軍人,他們多來自外省市,曾參與汶川大地震救援和烏魯木齊7·5事件的維穩任務,現今他們每天給這些網癮孩子做專業培訓。一位24歲看上去很和氣的年輕教官說,他的威懾力很大,只要站那兒,所有孩子都不敢不聽話。

  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自我標榜是網癮的專業治療機構,但是就在這樣的專業治療機構裡,40人的團隊中僅有3名臨床醫師,其他人員均為心理諮詢師和退伍軍人。為何不多聘專業的醫務人員?負責人陶然說幾位臨床醫師足夠了,他們有處方權,對症開藥,而治療的關鍵是心理輔導,在他的團隊裡,部分軍官和行政人員也必須有心理諮詢師資格證。

  但更多的打著戒網癮機構牌子的團隊,沒有任何醫護人員,也未與任何醫院合作,如果在培訓過程中偶爾也會有一些病理性問題發作,或在情緒難以自控的情況下身體受傷,對於這些情況的處理,機構負責人表示他們會送到附近的醫院,機構也會幫助孩子服藥。

  網癮學生與教官關係緊張

  體罰很難避免

  不規範的治療方式,背後還可能隱藏著潛在的暴力,有媒體梳理了近年來報導的全國12例治療網癮機構出現的案件,超過9成涉事機構存在體罰學生情況。

  一家戒網癮機構的負責人表示,他們接受的網癮孩子都是由父母送來的,「沒有孩子是自己願意的,有些孩子是父母用善意謊言騙來的,有些孩子是我們配合父母帶進來的。」

  北青報記者通過對多個戒網癮機構的觀察,在封閉的管理過程中,體罰確實容易發生,且不易被監察。多數機構的管理制度是,孩子必須完全脫離父母,父母只能通過電話來向老師確認孩子的情況。啟德勵志教育諮詢中心的負責老師表示,在剛開始的兩個月內,學生與老師確實處於較高的對抗狀態,在學生十分不聽話的情況下,教官只能通過「加訓」的方式來馴服。

  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為了避免「體罰」質疑,讓家長全程陪同孩子治療,他們表示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教官偶爾也會與學生有些肢體上的衝突,「我們有個規定是,學生打教官,若教官不還手,我給教官1000元的獎勵」,負責人陶然表示。

  調查

  什麼算網癮症?

  目前尚無定論

  哪些條件可以被認定有網癮?哪些孩子需要接受網癮的專業治療?在繁雜無序的市場中,這一標準完全缺失。

  2013年,文化部、教育部等15個部門聯合發布的《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成癮綜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中也明確提出,「目前我國尚無符合國情的網癮診斷測評量表的現狀,要調動研究機構、精神衛生機構各方的力量,研製本土化的網癮診斷測評系統」。

  在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管理人員見到北青報記者做的第一件事是,拿出幾頁A4紙列印出來的網癮診斷的9大標準,他說這一標準雖是他制定的,但已經被美國精神病協會採納。

  對於「9大診斷標準」,其他戒網癮的培訓機構卻並不理會,按照啟德勵志教育諮詢中心的說法是,「誰說網癮是種病,我們接受有網癮的孩子,但不接受有病理的孩子」,既然不接受「病人」,也意味著不需要任何診斷標準。

  被送進來的孩子到底怎樣算是患上「網癮」,更多的是靠家長和戒網癮機構之間達成一種默契。記者採訪到一個正在接受「治療」的河北家庭,母親說她已經帶著孩子在北京求醫四年了,他們家孩子的症狀是嚴重嗜睡,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學習生活,但是只要一上網就不再有嗜睡問題。為此,她帶著孩子看了北京五六家三甲醫院,檢查過大腦,都顯示正常,有醫院認定孩子有「發作性睡病」,但沒法治療,最後只好找了家戒網癮機構試一試。

  誰在戒網癮?

  沒有行業標準

  國家衛計委昨日向北青報明確表示,他們從未批准過任何一家專門治網癮的醫療機構。

  沒有專業的網癮醫療機構,那什麼機構在治網癮?北青報記者調查了解到,網癮戒除的機構魚龍混雜,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大致可以歸結為兩大類別,第一大類別是心理專科醫院,北京國奧心理醫院就屬於這一類,該心理醫院業務範圍包括治療青少年網絡成癮,該醫院表示配有專門的心理醫生,以心理疏導的方式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除了心理醫院,部分大型醫院的心理科或兒科也可治網癮患者。

  第二大類別則是商業機構或民營組織,這一類別的機構名目繁多,屬性五花八門。北京啟德勵志教育諮詢中心就是這一類別的代表之一,該機構的負責人表示,他們的屬性就是一家商業培訓機構,在工商部門註冊過,與「學校」和「醫療機構」完全不沾邊。網上可以查到,命名為「諮詢中心」的戒網癮培訓機構,北京還有好幾家,個別諮詢中心在工商局網站上甚至查不到註冊信息,網站上掛出的資質屬性和河南「訓死」女孩的戒網癮搏強學校一樣,屬於民辦非企業單位。

  接觸過眾多網癮患者的安定醫院兒科主任崔永華,多年來也察覺到現狀的混亂,「針對網絡成癮的治療,目前沒有任何明確的行業標準,也沒有具體的資質審核。但是,社會上對網癮治療的需求很大,導致市場混亂,大多由非醫療機構做網癮治療工作。」

  各家的收費標準

  都一致地高昂

  雖然機構資質條件五花八門,但是各家的收費標準卻都一致地高昂。啟德勵志教育諮詢中心的收費半年為2萬餘元,多數學生的培訓時間維持在3至6個月,是否已恢復正常、可以結束培訓的標準則由該機構的「專業團隊」自己鑑定,有心理、行為等各項指標。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的費用則更為高昂,一個月9000餘元,該費用包含一個家庭在基地的治療,負責人表示基本上孩子都需要半年才能治癒。

  戒網癮機構一天課程安排

  早晨06:20-08:00

  起床、疊被子、晨練、整理內務、打掃衛生、吃早餐

  早讀

  08:00-08:30

  弟子規

  08:30-10:30

  團體心理活動

  網遊與論語課

  閱讀與寫作

  10:30-12:00

  健康與衛生

  國學大課

  心理課

  藝術百科大課

  清洗衣被子

  12:00-15:00

  午餐、午休、整理內務、打掃衛生

  15:00-17:35

  軍事技能

  舞獅隊訓練

  家庭小組活動

  生活體驗軍事技能

  體育課

  17:35-19:00

  體育活動、晚餐、洗澡、洗衣服

  19:00-19:30

  新聞聯播

  19:30-21:00

  軍歌練習

  全球新聞

  舞獅隊練習、閱讀與日記

  世界精品音樂鑑賞

  禮儀公德

  世界優秀電影欣賞

  綜藝活動與歌舞訓練

  本版文/本報記者 林豔

  見習記者 王斌(除署名外)

  本版攝影/本報記者  陳柏

  案例

  十餘萬依舊治不好孩子

  帶孩子接受了十個月網癮治療的吉媽媽,聽說河南戒網癮學校死了孩子這一事件後,她說幸虧自己沒把孩子送去外地這些學校,她陪著孩子在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進出了三次,前兩次治療都以失敗告終,至今已花了十萬多塊治療費用,這一次,孩子爸爸終於也答應了一起來接受治療。

  他們家兒子6年級開始患上網癮,可以連續多天在外上網不回家,去年決定接受治療,治療三個月左右,由於新學期開學,在機構未確診「治癒」的情況下,帶孩子回了家,一回家網癮立即復發。隔了不到十天,爸媽又立即把孩子送進戒網癮機構,這次的療程長達半年左右,醫院也確診痊癒,但是出院後卻嚴重反彈,「第二次出去後,更加嚴重了,抽菸、打架,原來沒有的情況都出現了,情緒控制能力更差了。」

  吉媽媽說,雖然兩次都未見成效,但仍然要找地方戒網癮,因為沒有其他選擇,「現在治療的地方比較放心,我也去看過通州的那個教育中心,有些機構不讓家長陪同,更不放心。」

  與吉媽媽家有同樣狀況的家庭不在少數,50多位家長懷抱著希望集體駐紮在戒網癮機構裡,每個月9000多元的昂貴開銷,有窮苦家庭借債十萬,只希望能換回正常的孩子。

  官方說法

  戒網癮機構打「諮詢」擦邊球

  曾經流行的「電擊治療網癮」在2009年被當時的衛生部叫停。而目前有沒有醫療機構獲批可以專門治療網癮?昨天,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目前仍未批准任何一家醫療機構專門治療網癮,現在也沒有明確地將網癮作為獨立的精神障礙的診斷標準。

  北京工商部門昨天向北青報記者表示,企業註冊登記的經營範圍中並沒有「網癮治療」這個經營項目。在工商註冊登記時,只要登記人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內註冊登記規定,手續齊全,工商部門都會予以註冊登記。

  「在實際生活中,一些網癮治療機構註冊公司時的經營範圍只提到了諮詢等內容,但實際卻在進行治療網癮的經營,工商部門又該如何監管?」對於北青報記者的這個問題,工商部門表示,工商部門可以對企業不符合經營範圍的行為進行監管,如,企業註冊的是諮詢公司,但是卻打著「網癮治療」的旗號,工商部門查實後可以按照虛假宣傳或者超範圍經營對其進行查處。查處的依據則主要是其用了「治療」的宣傳,如果其只是對「網癮」開展單純的諮詢業務,符合經營範圍,工商部門則無權查處。

  一位一線執法的工商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對於什麼是「網癮」國家和社會並沒有一個準確的界定,而且,一些諮詢或培訓機構在為家長出具發票時,也不會寫上「網癮治療費」這種項目,多是以諮詢費、培訓費出現,為工商部門掌握證據帶來了困難。

  文/本報記者 王薇 董鑫

相關焦點

  • 戒網癮機構亂象叢生 粗暴戒網癮不可取--陝西頻道--人民網
    「戒網癮學校虐死學生」的新聞隨即成為輿論焦點。該學校消除網癮的方式是否合理?戒除網癮機構亂象又該如何監管?       搏強學校所在的鄭州市管城區教體局稱,事情發生後,他們認為這所學校管理混亂,法律意識淡薄,已經撤銷了該校的辦學資質。然而,在此之前,這所學校卻是擁有辦學資質的合法民辦培訓機構。
  • 健康管理師培訓亂象:無資質 亂收費,業內人自爆「三分真七分假」
    這個行業有多亂?北大教授現身說法:「發現就警告,但很難顧得過來」行業「熱門」的背後,監管不力,容易引發亂象問題,在記者進行健康管理師培訓調查中,二次收費、承諾高額掛靠、誇大宣傳等問題層出不窮。「很多機構沒有辦學資質,必須要把學員轉給有辦學資質的機構去,他們掙得就是這個差價。」業內人士爆料。根據國家規定:符合下述條件之一的可報名參加《健康管理師》(三級)培訓和考試:(1)具有醫藥衛生專業大學專科以上學歷證書。
  • 健康管理師培訓亂象:無資質亂收費,業內人自爆「三分真七分假」
    這個行業有多亂?北大教授現身說法:「發現就警告,但很難顧得過來」行業「熱門」的背後,監管不力,容易引發亂象問題,在記者進行健康管理師培訓調查中,二次收費、承諾高額掛靠、誇大宣傳等問題層出不窮。「很多機構沒有辦學資質,必須要把學員轉給有辦學資質的機構去,他們掙得就是這個差價。」業內人士爆料。根據國家規定:符合下述條件之一的可報名參加《健康管理師》(三級)培訓和考試:(1)具有醫藥衛生專業大學專科以上學歷證書。
  • 又一所「戒網癮」學校被曝光,戒網癮需要依靠暴力嗎?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位於南昌一所名為豫章書院(全稱:豫章學院修身教育專修學校)的「戒網癮」學校存在嚴重體罰、囚禁、暴力訓練等諸多問題,事件經多方曝光引起廣泛關注。對此,南昌市青山湖區官方微博@南昌青山湖回應: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核實。
  • 你還在亂停放?亂鳴笛?竹城交警重拳出擊整治五大交通亂象
    近日,大竹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針對城區車輛「亂停放」、「亂行」、「亂鳴笛」、「亂拋灑」和「行人亂穿」等亂象進行了整治,有效提升了城市交通管理水平。針對城區機動車「亂停放」,該大隊加大查處力度,充分運用電子監控科技手段,對駕駛人不在現場的,一律實施拍照取證;及時查處「亂掉頭、亂超車、闖紅燈、超速行駛、逆向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利用媒體開展「禁鳴治噪」宣傳,曝光亂鳴車輛,嚴打「亂鳴笛」違法行為;開展車輛「亂拋灑」治理,加大對貨運車輛違規入城、運土運渣車輛拋灑、遺漏違法行為的查糾力度,開展機動車尾氣汙染專項治理
  • 因網癮導致的惡性案件接連發生 拿什麼拯救孩子(圖)
    網戒之亂:孩子是網癮治療的「小白鼠」嗎  記者在百度上搜索「網癮治療」,用時0.076秒,彈出相關網頁122萬篇,而前10條都是網戒機構的廣告宣傳,諸如「中國第一所國家級戒除網癮公益訓練營」、「衛生部主管業務單位」等字樣。  據央視報導,在我國,戒除網癮已經悄然成為一門擁有300多家機構、規模達數十億元的產業。
  • 特訓學校亂象叢生,選錯全封閉式戒網癮學校的孩子經歷了什麼?
    特訓學校雖然才誕生十多年,卻亂象叢生,青少年問題教育學校、戒網癮學校、全封閉式學校等形式各異的學校打著叛逆、厭學、戒網癮等旗號在全國各地開了花,大大小小已經超過三百所。面對眼花繚亂的叛逆學校,家長應該如何分辨呢?
  • 虐死少女網癮學校體罰手段:7天7夜不準睡覺
    新華社電位於河南鄭州的一所戒網癮學校加訓中致1名學生死亡後,竟然還在繼續招生。記者詢問當地教育部門獲悉,這所學校的辦學資質已被撤銷,如果繼續招生的話,就屬於非法辦學,他們將對此進行調查。目前,警方已以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刑拘5名相關人員。
  • 停車亂攤販亂 滬上醫院門前交通亂象讓人憂
    圖說:機動車違法亂停車。  機動車違法停靠;小攤販違法佔路;黑三輪違法攬客……醫院門前,一連串的交通頑疾,堵得市民不停抱怨,甚至堵得救護車寸步難行!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家醫院,眼前的一幕幕亂象,著實讓人心憂。
  • 儲值卡消費亂亂亂!法官有話說
    通過梳理相關案件,法官發現,當前儲值卡消費領域存在無資質發卡、儲值資金缺乏監管、霸王條款泛濫等諸多問題。  面對儲值卡消費亂象,消費者當如何應對?《法制日報》記者通過採訪北京市三中院法官,為大家支招兒。
  • 少年命喪戒網癮學校 專家:網戒機構應設國家標準
    少年命喪戒網癮學校 專家:網戒機構應設國家標準 原標題:    □ 法制網記者 姜東良 徐鵬   4月16日,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的山東雅博教育培訓學校(以下簡稱雅博教育)發生一起命案,學校兩名教員在控制一名13歲學生的過程中致該學生窒息死亡
  • 蔡英文「執政」無能 臺灣又「亂」了
    臺灣2019代表字票選結果6日出爐,「亂」字在42個候選字中脫穎而出,繼2008年後,第二度獲選為年度代表字。對此,兩岸學者向大公報表示,「亂」字準確概括了民進黨當局「執政」無能,且自今年以來為了選舉利益不斷拉高兩岸對立態勢,造成臺灣政治、經濟、社會亂象叢生。同時,這也是島內民眾對蔡當局的當頭棒喝,反映民眾已經忍無可忍。
  • 2020臺灣說文解字:亂
    回顧盤點臺灣島內這一年來,連任的民進黨當局陷入執政亂象,人事爭議不斷,弊案爆發,從頭亂到尾。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民進黨卻政治掛帥,大搞「雙標防疫」,導致防疫錯漏百出,害苦百姓,累及民生百業。蔡英文、蘇貞昌之流還藉機「以疫謀獨」,破壞兩岸關係;更是頻頻與美國勾連,挑釁大陸,加劇兩岸緊張局勢,給兩岸關係帶來嚴重傷害。
  • 小兒推拿市場「有點亂」
    從業人員魚龍混雜花錢即可拿證上崗小兒推拿市場「有點亂」近年來小兒推拿得到寶媽們的認可,市場也迅速火起來。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小兒推拿門店,更有部分創業者將目光投入到該領域,建立全國連鎖機構。不過,經濟導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交錢拿證上崗、從業人員魚龍混雜等問題充斥在小兒推拿市場中。資質現「朦朧感」經濟導報記者在濟南玉函小區內就看到四五家寫有「小兒推拿」的診所和店鋪,他們有一部分是沿街開辦的,還有一部分是開在小區的民房裡。
  • 少年命喪戒治網癮學校 專家:對網戒機構應設國家標準
    通報稱,山東雅博教育培訓學校是一所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辦學內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管樂、藝考輔導、國學教育等。網上介紹顯示,這所學校在2002年註冊成立,性質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招生簡章宣稱,山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治療中心(濟南雅博教育培訓學校)是山東省唯一一所青少年綜合素質教育權威機構,中心主要招收網癮、自閉、抑鬱、親情淡漠、逆反社會等行為問題與心理問題青少年,是「濟南最好的戒網癮學校」。
  • 18歲少年被父母送戒網癮學校死亡 遭戴手銬關禁閉
    後來,劉女士聽說有機構可以幫助孩子戒網癮,就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在網上搜索看看,查到了位於廬江縣的合肥正能量教育學校。劉女士說,她在學校網站上看到很多戒網癮的「成功案例」,跟兒子的情況很像,便按照網上的電話號碼,聯繫上了該校負責人羅鏗。
  • 評論 | 無證辦學、虐待學生......校外培訓機構何以頻頻「裸奔」?
    記者調查得知該康復機構涉嫌無證辦學,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涉事康復機構的宣傳海報當下,社會上各類培訓學校、矯治機構非常多,虛假廣告泛濫、無資質辦學、低質教學、違規收取費用、虐待學生等問題也屢屢出現。近期,就有多起培訓亂象被曝光。
  • 戒網癮學校是正路還是不歸路?答主:多陪孩子效果更好
    近日又有消息,18歲少年被父母送戒網癮學校後,因為不服管教被關禁閉戴手銬,入校兩天後突然離世。這樣的新聞讓人痛心,又讓我們不禁反思,所謂的「戒網癮學校」真的能戒除網癮嗎?有的家長雖然明知道這類「戒網癮」學校會採取體罰的手段來管教學生,但只能寄希望於這些學校,因為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墮落下去。
  • 交通大整治啟動 亂開車亂停車亂過路將統統被查
    記者從寧波市公安交警部門獲悉,自3月1日至12月31日,寧波將開展為期10個月的「創文明交通、治秩序亂象」系列行動,重點整治「三亂兩駕一牌證」和工程車違法、「三小車」違法等八類交通違法行為,打違治亂,力度堪比查「酒駕」,而且會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創新查處方法,從源頭上減少交通事故和交通擁堵。
  • 探訪「戒網癮」市場:學校年招300人 收入超千萬
    ,一些機構正是抓住了這種心態  然而頻頻發生的學生傷亡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此類機構的關注  戒網癮機構到底是怎麼「戒」的  河南商報記者 熊曉輝  每年暑期來臨前,一些形形色色的「訓練營」、「行走學校」便開始打著「戒網癮」的旗號進行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