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孩子一到十的數學運算,試試我的方法

2020-12-13 科學育兒天天說

因為疫情的關係,幼兒園開學時間推遲,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正處在幼小銜接的關鍵階段,很多家長只能在家給孩子做課前輔導,而數學這門學科是孩子最難懂、最不好接受的課程,如何讓孩子學會一到十的數學運算,我有一套方法,希望能幫到您。

孩子在家期間不比在學校,沒有老師和課堂的約束,孩子比較自由,專心程度也比較差。為了讓孩子提前適應小學氛圍,首先我將孩子的學習時間定在了三十分鐘,上午三十分鐘,下午三十分鐘。在這三十分鐘內孩子沒有玩具,沒有電視,沒有遊戲,只有學習(現在已經增加到四十五分鐘)。三十分鐘我又分數學十五分鐘,語文十五分鐘。鍛鍊的是孩子課堂耐性和紀律性,因為小學和幼兒園還是有很大的區別,而課堂時間是又小學學習知識的關鍵時間。

數學十五分鐘讓孩子練習運算,這個運算是講究方式方法的。因為數學知識是抽象的,在孩子的腦海裡是沒有概念的。比如1+1=2,這麼一個算式對孩子來講是抽象的,孩子不懂為什麼1+1=2,但是我們可以使用實物的表現形式,一個玩具+一個玩具就是兩個玩具,一個香蕉+一個香蕉就是兩個香蕉,使用這樣的方式教給孩子,就變的簡單易懂,孩子也容易理解。在這個基礎上我給孩子傳授數學運算的形式就變成了實物加練習冊的形式,練習冊上有圖形展示,形象易懂,孩子也就明白了數字加減的意思!(如圖)

孩子喜歡使用手指運算的模式進行運算(這個運算形式家長不要反對)。兩個手指互相使用,特別的靈活,這是孩子理解運算模式的一種方法,也是孩子數學運算的第一階段。但是,手指運算要轉換成口算那就需要多加練習,我家孩子每天三頁的練習題,每頁的練習題在20道左右,三頁練習題在60題左右,由開始的手指運算,慢慢的轉成簡單的口算,最後脫離手指,口算+心算得出答案,允許孩子慢一點出答案。但是在由手指運算轉換到口算的過程,家長要不定時、任何環境、藉助實物給孩子出十以內的加減法鍛鍊孩子,下樓梯也好,購物也好,包括碗筷都是運算道具。兩、三道題就可以,鞏固孩子的運算思維。

以上的過程就是孩子對數學由無概念到有概念,由手指運算到口算和心算的過程。數學運算不同於語文,也沒有死記硬背。需要的是培養孩子的運算思維。家長也可以通過遊戲、玩具等鍛鍊孩子的運算,無時無刻給孩子出一些運算題,讓孩子了解運算,為孩子以後的數學運算打基礎。

相關焦點

  • 怎樣教孩子學習20以內的加減運算
    20以內的加減運算是數學運算的基礎,之後的所有運算都是建立在20以內加減運算的基礎之上,20以內加減運算的熟練度將直接更複雜運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在成年人來看,20以內的加減運算比較簡單,秒算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可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難度有點大 ,尤其是進退位加減法是很多學生數學學習上一直很難跨越的鴻溝,見過都到了四五年級得了還在掰手指計算20以內進退位加減法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學生,在數學成績上是很難有所突破的。如何來教授和輔導孩子20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呢?
  • 一年級數學,20以內的減法,用什麼方法教孩子好
    經常有家長詢問:學前班孩子,或者一年級孩子,在學習20以內的減法時,用什麼方法教孩子比較好呢?我是一年級數學老師,這個問題比較有發言權。一年級孩子,在學習20以內減法時,如果方法得當,會受益終身。如果方法不當,孩子會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厭惡數學。快速準確地進行減法運算,打好基礎,從小學一年級起,孩子就會對數學產生興趣,愛上數學,在運算當中絲毫感覺不到困難,會越學越輕鬆。20以內的減法,分兩種:第一種,不退位的減法。
  • 孩子數學成績差,不妨試試這樣教,你會發現算數其實並不難
    當高雍涵被問到是什麼驅使你愛上數學時,小雍涵說,從小媽媽就跟我玩數獨遊戲,從來沒有要求過我什麼,「>運用於生活場景,在買菜時讓孩子來算錢,在家中讓孩子拿3個蘋果給媽媽半個,給爸爸1個半,給自己1個,多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常見的數學運算思維,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
  • 教孩子學習加減運算,有趣的方法讓孩子樂在其中,別再機械訓練了
    孩子覺得數學計算難,是因為數字太抽象,無法具像化,用我們之前的辦法教孩子,孩子以簡單數學就頭疼,毫無樂趣可言,學數學就是一項苦差事。可能很多家長這樣教過孩子加減運算一是做運算卡片,限於20以內的加減法。每張卡片寫一個數學運算,數字上方畫上點數,讓孩子做到數量對應。
  • 5歲左右的孩子這樣數學啟蒙,不僅運算速度快,還能激發數學思維
    一、提升運算能力孩子在小學階段,運算能力差無非出自於這3個原因,一是不理解加減法的概念,二是對於算術題感覺到枯燥無聊,總是馬虎不認真。三是運算速度慢,一道口算題能算上5分鐘!作為家長應該針對不同的問題,一一擊破!
  • 蒙臺梭利數學教育,讓孩子以最簡單方式,掌握數的認知及四則運算
    都說輔導孩子非常難,個人滋味,甘苦自知。家長們急在心頭,孩子不理解抽象的數字與數量關係,發再大的火也沒用,多數時間依舊無計可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蒙臺梭利教育是如何讓孩子掌握1-10數字的認識、十進位法、連續數的認識、以及四則運算。
  • 20以內減法用什麼方法教孩子?
    ,數學是一門既簡單又高深的學問,不同於其他語文和英語,數學對於孩子的運算思維邏輯以及抽象化的概念理解,都有著一定的要求。  那麼,家長們在輔導孩子的時候,20以內減法能夠用什麼方法教孩子?因此,在給孩子講解減法的同時,也應該連同加法一起配合講解,不能夠將兩個單獨孤立開來。  同時,在數學運算的教學之上,需要有循序漸進,由簡到難的過程,這樣孩子才能一步一腳印地理解更高層次的數學運算。所以,為了方便教學,孩子的加減法可以先從最簡單的十以內教起,幫助孩子了解清楚個位數字之間的加減關係。
  • 別再用錯誤方法教孩子數學了,試試這種解題方法,孩子做題快又對
    小樣媽最近淘到一套好書——《圖解數學思維訓練課》,就正好解決了家長在教孩子數學時普遍會遇到的問題。加減法、乘除法、小學高年級的分布計算應用題,由簡到難,逐步深入,幫助孩子培養用圖形表達數學關係的能力和習慣。
  • 運算能力不提升,數學不可能學好!提高孩子運算能力原來有門道!
    在我的數學學習、教學過程中,我認為熟記一些數據其實對培養計算能力作用非常大,包括並不限於:50以內的平方,3-10的高次冪。很多人曾經向我抱怨過,說50個數太難背,有沒有快速背的方法?反正你一直看我寫的東西,一來是可以提升自己的數學教學技能。我並不打算寫一些直接給娃看的東西,我的目標是把你們家長教會怎麼教娃,並且告訴你們在什麼階段該掌握什麼,什麼內容重要,這個比直接教娃效果要好,畢竟虎媽虎爸才是熊孩子進步最大的動力。
  • 數學怎樣學最簡單?淺談初中數學快速而紮實地提升計算能力的方法
    上小學的時候我就聽說過達文西畫蛋的故事,達文西的老師費羅基俄給他上的第一課就是教達文西怎樣將雞蛋畫得各具形態,惟妙惟肖。經過三年的努力,通過數千個雞蛋的練習,達文西對色彩的感覺敏感了,線條的把握準確了,手中的畫筆也能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我聽到這個故事之後很長時間都覺得不可置信,如此單一的教法能成功地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
  • 孩子,等你長大了,我希望你記得你的數學是語文老師教的
    今天,數學老師一個一個詢問未交數學作業的孩子。看著比我大不了幾歲的搭檔,白髮越發的多了。學生的基礎差,懶惰的孩子多,家長的不配合,遇上認真負責的她。期末檢測滿分的孩子有,十來分、個位數的孩子更多。我曾經對她說:「我抽空去會會這些娃。」「六年級了,20以內加減法都不會,你怎麼教?」我找了幾個男生、女生,逐一檢測,真的是啊!
  • 我給孩子補數學,先補運算能力,再消畏難情緒
    家有七年級神獸,數學成績讓人不滿意,暑假不補習不行。但怎麼補,需要分析孩子的具體情況。我家孩子小學數學成績一直九十往上跑,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穩的很,從沒有什麼大起大落。孩子學數學有個特點,就是除了教師布置的作業,絕對不會多做一道額外的題,更不用說上什麼培訓班補習班了。
  • 只教孩子數1到10,不如教孩子這些數字知識點!打好數學基礎!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說到從小教孩子數學,數數一定排第一。雖說現在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從小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重要性了,但總是不得其法。要麼教孩子數數,要麼就是刷題,除了各種興趣班外,竟也不知還有什麼好方法了。今天,就和家長聊聊數字這件事,除了數數和刷題外,這5個數字知識一定要學。
  • 教孩子真正的數學|數學軟體創始人Wolfram
    我們編發過他的自述:數學軟體Mathmatica的創始人的自述下面請看看他在兒童數學教育方面的看法。原文標題:停止教計算,用計算機教孩子真正的數學目前,網絡上越來越多的聲音在喊:數學太難了,為什麼要讓小孩學這麼難的內容?很多數學知識在工作中根本用不到呀。
  • 5歲之前,讓孩子學會用這5個方法,運算速度快,更喜歡學數學
    輔導孩子寫作業有多難,脾氣再好的家長都被氣到崩潰。 有的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甚至還驚動了鄰居,引發鄰居半夜發文吐槽,原因是媽媽輔導孩子數學作業,2乘5教半天都不會,爸爸媽媽輪流上陣都不行,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 四年級下冊數學:混合運算專項練習題,共二十套,每日一套比學霸
    四年級下冊數學:混合運算專項練習題,共二十套,每日一套比學霸四年級數學學習不好,該如何處理?四年級的孩子有一定的學習基礎了,這個時間段孩子要學會課前預習並定期複習,家長可以通過制定學習計劃逐漸讓孩子形成預習和複習的習慣。預習的關鍵是找出自己對新課內容的疑問,然後帶著疑問去聽老師的講解。複習的關鍵是保證記住重要的知識點,確保學過的內容已經沒有疑問,每個數學知識的鏈條是緊密閉合的。在複習的過程中要教給孩子學會總結學習數學的經驗教訓。
  • 只需3步,快速學會「湊十法」和「破十法」,一年級的家長試試吧
    一和九,是十隻小蝌蚪【1、9】二和八,是十隻花老鴨【2、8】三和七,是十隻小公雞【3、7】四和六,是十隻小猴子【4、6】五和五,是十隻大老虎【5、5】什麼是「破十法」?鍛鍊孩子數學思維更重要在湊十法和破十法的步驟中。
  • 一年級的家長注意了,只需3步,快速學會「湊十法」和「破十法」
    自從大寶上了一年級後,每次輔導他數學作業我都感覺自己是一座「活火山」,隨時都可能爆發。也應了那句話「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就僅僅是20以內的加減法我已經教了她很多次了,這道題記住了等到下次做的時候又忘了。直到後來我找到了方法,才避免了這種雞飛狗跳的生活。
  • 一年級下冊數學,用「破十法」算20以內退位減,何如拿捏最有效?
    一年級下冊數學,用「破十法」算20以內退位減,何如拿捏最有效?計算不管放在小學的哪個階段對於數學學習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年級的計算看似很簡單,掰著手指就能算,但一年級的計算知識,卻是引導孩子從直觀計算向方法計算轉變的過渡時期,特別是一年級下冊的「20以內退位減」尤為重要,它在整孩子計算能力大廈的基礎,對於孩子的數學學習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破十法」又是計算「20以內退位減」比較有效的方法,所以任何讓孩子掌握「破十法」計算「20以內退位減」是一個值得每個從事教育的老師思考的問題
  • 孩子學減法老出錯?用好這4個方法,幫孩子打好減法運算的基礎
    今天是《6歲前這樣教數學,小學不吃力》專欄的第12節課,我們來聊聊怎麼教孩子「減法」。在寫這篇文章前,我先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發現身邊的家長對於孩子學減法這件事,大多持兩種態度。一種家長覺得孩子讀大班了,如果還學不好20以內的加減法,上小學肯定會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