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閱讀100本書?4大技巧,超過90%人,孩子輕鬆變學霸

2020-09-14 職場菌說職場

「把一件事情做到10倍好,往往比做到10%還要更容易些」。--埃裡克·施密特(Google前CEO)

01 一年閱讀100本書

昨天晚上,我們閱讀班搞了場線下活動--45分鐘讀完一本書,我的測速結果是4000字/分。期間,班裡的一位老鐵問我:「讀這麼快,會不會覺得不舒服?」我回答對方:「當快速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讀得慢反倒讓人難受。」

事實上,從18年開始,我的閱讀量就達到了100本以上。在這之前的閱讀量是10本/年。從結果上看,提升10倍閱讀量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每年閱讀100本書,也不過是每周讀兩本,三天讀一本。


02 10倍其實有可能

讀到這裡,你或許會說:「哇,100本書太恐怖了,我現在1年還翻不到5本,這事兒太難了。」

好吧,我們取個中間值,一年50本書,算一下,也不過是7天讀一本(據不完全統計,國人的年平均閱讀量在5本左右)。如果你一年讀50本書,那麼,在閱讀方面,你就已經超越了身邊90%的人



03 10倍方法論

怎樣提升10倍閱讀量呢?有以下幾點建議:

1.用80%時間「功利化」閱讀--即為了明確的目的去讀書。比如,我在剛升職時,為了提升管理能力,翻了多本管理類書籍,將提取的信息迅速應用於實踐,在短期內帶領團隊達成全國銷售額的第三名,受到了老闆的親切「慰問」。帶著明確目的閱讀,明晰自己內心想要的東西,就和餓了要吃、困了要睡一樣,解決的是讀書驅動性問題,把看書從可有可無轉變為剛需,讓我們從少翻書轉變為每天不翻幾頁書就感覺不舒服。除此之外,可以留20%的時間閱讀「非功利」書籍,如詩歌、散文、哲學類書籍。左手工作,右手生活。

2.學會提問。閱讀是讀者與作者的一次相逢、對話。不要把作者供上神臺,而要將其看作自己的朋友,真誠發問。而且,問的問題越具體,收穫就越多。讀書時,不妨這樣問自己:這本書想講什麼?作者是從哪些角度剖析這個問題的?它能否解決我的問題?如何實踐?

3.打通輸入-輸出流程,形成閱讀閉環。根據學習金字塔,閱讀的學習留存率僅為10%,換句話說,如果你只是單純閱讀一本書,那麼,你第二天能記得的內容將不到全書的1/10,而且,這部分內容,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少;作報告、教授他人的學習留存分別會達到75%和90%,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閱讀後,將所學內容做輸出,同時傳授給更多人,那麼,知識內化為個人技能的可能性會更高。這裡推薦寫讀書筆記/做腦圖來輸出內容。


(註:學習金字塔是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它用數字形式形象顯示了: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周以後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種現代學習方式的理論。最早它是由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1946年首先發現並提出的。by 百度百科)
4.聚焦某一主題,做單點突破。如果你想在短期內提高ppt製作水平,就找來市面上所有可以找到的講述ppt製作的經典書籍,集中閱讀。這時候,因為目標很明確,讀書效率會很高。而且,因為聚焦,在閱讀相關書籍的不同版本時,會自覺的把書籍間的內容對照起來,建立起知識連結,構建起知識網絡。

美國心理學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在《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這本書裡,得到一個重大發現:業餘愛好者和頂尖高手的區別在於——兩人建立的心理表徵不同。那麼,什麼是心理表徵呢?比如,你看到一條狗,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它是一條狗。這種不需要思維判斷的即時性反應,就是心理表徵。因此,像莫扎特也好,老虎伍茲也罷,他們做事的時候,根本不是通過自己的記憶,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而是一上來,就駕輕就熟地把這件事情按照既定的心理表徵處理清楚了。聚焦閱讀,構建知識網絡,就是在形成這個領域的心理表徵。



04 10倍>10%

以上,就是我提升10倍閱讀量的方法論,《重新定義公司》的作者埃裡克·施密特在書中描繪了Google對於「10倍」的思考:「把一件事情做到10倍好,往往比做到10%還要更容易些」。換句話說,把閱讀量提升10倍,或許比只提升10%要容易。

新的一天,從提升10倍閱讀量開始!


相關焦點

  • 掌握閱讀技巧,先給圖書分好類,小學生輕鬆做到一年讀100本書
    為什麼有的學生一年讀100本書,有的學生一年讀10本書呢?書的數量不能判定為習慣是否培養好,而是要看我們是否從閱讀中學習了閱讀的技巧。1、 給書分類,提高閱讀的技巧閱讀圖書的數量,從側面反映出閱讀的速度。
  • 「央視報導」名師教你《60分鐘快速閱讀法》:讓你1年讀完100本書...
    大四生李靜:用快速閱讀法複習,2個月看完全科知識點,考研輕鬆上岸; 白領春夏:用快速閱讀法處理工作,事半功倍,得到老闆賞識,升職加薪; 閨蜜毛毛: 辭職帶娃,在家用快速閱讀讀書
  • 如何成為學霸:學霸有哪些高效學習方法?看看學霸是怎樣學習的
    我們自己所習得的學習技巧,可能都不再適應當下的處境,如何科學學習,成為每個人精進自我所要面對的問題。如果家裡有上學的娃,你也會想著,我家的孩子學習挺下功夫的,每天十一點才睡覺,課外題也做了不少,還報了很多輔導班,可為什麼考試總是考不過別人,也沒有看到別人多下功夫啊。
  • 中國科大:學霸1.46天讀完一本書
    中新網合肥4月24日電 題:中國科大:學霸1.46天讀完一本書  作者劉愛華吳蘭  日前,中國科大圖書館針對本校學生圖書借閱情況做了一個有趣的排行「讀者借閱排行榜」,此次榜單以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為時間段,短短七個月時間,位於前三名的借閱者圖書借閱量分別為212本、210本和170本。
  • 那些很厲害的人,都是習慣閱讀的人,這6本書看完,拓展你的認知
    閱讀讓人進步2019年,我不知不覺讀了45本書。《如何成為學霸》其實我是一個本能的會對《如何成為學霸》這類誇張型標題名稱的書籍排斥的人,看這本書,本意是為了幫讀初中的兒子尋找到一種更輕鬆的學習方法,誰知道看完以後,我發現這本書裡面的觀點和方法不僅整合了我過去所有的認知
  • 90後哈佛學霸高分畢業生,教給孩子100+提升成績的學習方法
    導語:說到學霸,很多人都會看到學霸們一臉從容,冷靜睿智,什麼時候都表現的應對自如,反應之快。我們眼裡盯著的都是學霸的閃光點,卻看不到學霸背後的努力和學習方法。而更多的是看到了自家孩子的缺點:成績差、反應慢、沒方法。
  • 給家長的語文作業:100本書的閱讀積累,建立起的閱讀習慣有哪些
    所以,我們想要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光要給小學生布置閱讀作業,家長也應該去完成一些家長語文作業。閱讀不是一個人的學習任務,我們做家長的,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空間,不是靠買書,而是去引導孩子們建立閱讀的習慣。這裡說一說給家長的語文作業:100本書的閱讀積累,你能完成也就可以輕鬆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習慣了。
  • 鄰家孩子暑假逆襲成學霸,兩個辦法告別死記硬背!
    並非人人通過參加補習班就可以提升成績,原因很簡單,老師教過的,孩子學會了,老師沒教過的依然是不會。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提升學習的能力遠遠比學習知識重要。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可以讓學習事半而功倍,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相信每個孩子身邊都會有這樣的案例:有的同學非常努力,付出了很多的時間、精力,但成績總上不去,有的同學不是班裡面最用功的,但總是名列前茅!why?
  • 《快速閱讀》構建高效閱讀,只需要1個小時,1年輕鬆讀完100本書
    作者曾經也像大多數人一樣,臨近大學畢業時準備律師資格考試期間,無法像其他同學一樣有充足的時間複習備考,從而自己開發出一套快速閱讀法,最終通過考試並取得高分,之後他便開始密集研究快速閱讀與學習技巧,投身培訓事業。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閱讀高手。
  •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掌握「終極學習方法」,讓孩子離學霸更近
    他對思維的內在運作過程非常著迷,用了30年的時間研究、實驗、練習和教授有效利用大腦的技巧,最終建立了高效的終極學習法。終極學習法並不是教授某方面的具體知識,而是直擊學習的核心,掌握了學習方法,就能夠輕鬆的學習各種知識。
  • 那些善於閱讀的人習慣於閱讀,讀完這六本書,擴大你的認識
    整本書共26個字母,包含了天文物理術語解釋、現象學解釋、宇宙、星空、專業天文物理詞彙和歷史上光輝人物的大量解釋,《星空詞典》。我還沒有找到比原諒我更全面和簡單的天文物理科學書了。一本真正的「說人話」科普書不需要特別深入的專業知識就可以輕鬆閱讀。每一個內容都簡潔明了,便於攜帶和閱讀,特別適合碎片化閱讀。
  • 豆瓣8.7《閱讀手冊》:學霸父母研究的閱讀神器,讓閱讀秒變享受
    而現在,大語文時代來了!閱讀和所有人生活相關,讀書、說話是所有中國人每天要用到的。語文好,恰當的遣詞用句,可以帶來很多快樂。相對而言,理科對研究科學的人用處大、英語對國際貿易的人用的多,但對於不從事這類工作的人,可能學了就忘。除了考試,很難在生命中留下痕跡。閱讀是文化之根。
  • 一年完成閱讀100+ 本書的心得
    1年完成閱讀100+本書,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嗎?
  • 快速閱讀的訓練步驟 快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眼神快速閱讀訓練軟體
    比如2019年高考試卷上,一道分值較小的數學選擇題,光題目描述就有100多字,佔了好大的篇幅。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跟不上,別想考上好學校。未來高考對閱讀能力的考察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語文一個學科,而是貫穿全部學科。
  • 4本書探尋情商的秘密,培養大人孩子高情商,果媽閱讀推薦書單
    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緒聯結非常重要,為了幫助你全面科學地認知情商,並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果媽閱讀推薦給你情商管理的主題閱讀。第1本書《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首先,推薦這本書《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它在全球銷量超過1000萬冊,作者丹尼爾·戈爾曼被稱為「情商之父」。這是一本認識自我潛能、獲得成功的重量級好書。
  • 暑假同樣看10本書,方法對的孩子已成學霸
    剛放暑假時,各種推薦閱讀書目,鋪天蓋地。家長一定也給孩子準備了若干課外書。可是你與學霸之間的閱讀差距,不在讀書數量的多少。大多數家長並非專業教師,在輔導孩子閱讀時往往力不從心或是無從下手,有的則是花大力氣但是打了水漂。表面上看小孩是讀了不少書,但是落實到寫作或是言語表達時,感覺還是「空落落」的。書,究竟該怎麼讀?
  • 父母因孩子愛讀書而報警,結果卻讓一家人欣喜,閱讀的影響太大了
    凡是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大多會羨慕別人家的「學霸」。根本不用父母操心,每天主動學習,成績永遠拔尖兒。今天要說的故事,就跟這樣一位學霸有關。 這孩子叫施世泉,從小到大成績優異,一直是班級裡的尖子生,高考似乎也沒費多大力,就以總分700多分的優異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簡直是拉仇恨的「別人家孩子」的典範。
  • 如何閱讀一本書?了解4個閱讀層次,用「檢視閱讀」提升閱讀速度
    為避免做一個學後的無知者,我們應該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掌握閱讀技巧才能提高閱讀質量,提升閱讀能力。1、那如何閱讀一本書呢?有人為獲得資訊而讀書,有人為增進理解能力而讀書。閱讀目的不同,閱讀方法也會有所差異。想要增進閱讀技巧之前,一定要先了解閱讀的層次。
  • 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蔡笑晚:做筆記是讀書中很重要的技巧
    如果你研究學霸們的學習方法,會發現,他們都非常善於總結歸納,梳理知識,把書本上的東西真正「裝到」自己的腦子裡。而其中的方法之一,就是記筆記。曾經就有一個北大學霸,說自己家裡有一個半人多高的大紙箱,全都是她高中時期的筆記。
  • 《如何閱讀一本書》:03 利用主題閱讀,輕鬆吃透很多本書
    ,歡迎大家來到會一直陪你讀書的《書影刺蝟》,在渺小無助的世界裡發現大寫的自己,在快速湧動的人潮中通過閱讀認識不一樣的自己,在悲喜交織的情感中沉著應對這無情的時光流逝,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今天為你解讀的書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第三個知識點:利用主題閱讀,輕鬆吃透很多本書。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一本書對一個人而言,在困難也很容易。但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將很多本書「吃透」呢?其實啊,因為這是快速掌握某個領域知識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