μC/OS-II作業系統移植在LPC2378上的系統測試及問題解決方法

2020-12-17 電子發燒友

μC/OS-II作業系統移植在LPC2378上的系統測試及問題解決方法

孫繼如;郭敏;張 發表於 2020-03-10 09:24:04

 引言

目前,市場以及院校科研用嵌入式系統產品,如Vxworks,Linux和Windows CE等都已經相當成熟,提供了有力的開發和調試工具,但有些開發成本昂貴,周期較長,而μC/OS-Ⅱ是一種多任務實時原始碼的公開作業系統,內核精簡,移植性較強,非常適合用於一些小型控制和實驗系統的開發。

1 、作業系統及CPU介紹

μC/OS-Ⅱ是基於優先級的佔先式實時多任務作業系統,包含有任務管理、時間管理、任務間同步通信(信號量,郵箱,消息隊列)和內存管理等功能。絕大部分代碼用C語言寫成,極少部分與處理器密切相關的代碼用彙編語言編寫,便於移植。作為一個原始碼公開的實時作業系統,最多可以管理64個任務,並支持信號量、郵箱、消息隊列等多種進程間的通信機制,同時用戶可以根據需求對內核中的功能模塊進行裁剪。

LPC2378是一款基於ARM7TDMI-S內核的嵌入式精簡指令集微控制器,包含了1個支持仿真的ARM7TDMI-SCPU,適用於為了各種目的而需要進行串行通信的應用。該體系機構支持用戶、軟中斷、中斷、管理、中止、未定義、系統等7種處理器模式,ARM7TDMI-S處理器內部有31個通用32位寄存器,6個狀態寄存器。LPC2378包含了1個10/100 EthernetMAC,USB 2.0全速接口,4個UART接口,2路CAN通道,1個SPI接口,2個同步串行埠(SSP),3個I2C接口,1個I2S接口和MiniBus(MiniBus僅用於LPC2378,它是8位數據/16位地址並行的總線)。下面以μC/OS-Ⅱ在工業級晶片LPC2378上的移植為例,通過分析作業系統內核來介紹μC/OS-Ⅱ作業系統移植的一般方法和過程及相關問題的解決。

2 、μC/OS-Ⅱ內核結構及工作原理

2.1 內核基本結構

圖1是接近μC/OS-Ⅱ的簡單內核體系結構圖,內核保留給上層應用的接口有3個,分別是軟保護、ITC和DSR。由於μC/OS-Ⅱ作業系統內核是可剝奪型實時多任務內核,因此最高優先級的任務一旦就緒,總能得到CPU的使用權。如果是中斷服務子程序使一個高優先級的任務進入就緒態,則中斷完成時,中斷了的任務被掛起,優先級高的任務開始運行。

2.2 μC/OS-Ⅱ內核基本工作原理

多任務系統中,作業系統內核負責管理各個任務,或者說為每個任務分配CPU,並且負責各任務之間的通信和協同,任務切換是內核提供的基本服務。μC/OS-Ⅱ多任務作業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1)在使用μC/OS-Ⅱ的所有服務之前,必須調用初始化函數OSInit(),初始化所有的變量和數據結構,同時創建空閒任務OSTaskIdle(),並賦予最低的優先級別和永遠的就緒態,同時完成任務控制塊(TCB)的初始化、TCB優先級表的初始化、TCB鍊表的初始化和事件控制塊(ECB)鍊表的初始化。

(2)調用OSTaskCreate()或OSTaskCreateExt()創建至少一個新任務,並給任務賦予一定的優先級,而且它們有各自的一套CPU寄存器和自己的棧空間。

(3)調用OSSTART()函數,通過從任務就緒表中找出用戶建立的優先級別最高的任務控制塊,然後開始多任務調度。

3、 μC/OS-Ⅱ在LPC2378上的移植過程及相關問題分析

現以LPC2378微控制器上的移植為例,分析μC/OS-Ⅱ作業系統移植的一般方法,所採用的開發環境為ARM公司的集成開發環境ADS1.2。

3.1 移植代碼

(1)μC/OS-Ⅱ與CPU類型無關的代碼有μC/OS-Ⅱ.H,μC/OS-Ⅱ.C,OS_CORE.C,OS_TASK.C,OS_TIME.C,OS_SEM.C,OS_MBOX.-C,OS_MUTEX.C,OS_FLAG.C,也就是說這些文件可以不用修改就直接添加。

(2)μC/OS-Ⅱ與CPU類型有關的代碼有OSCPU.H,OS_CPU_A.ASM,OS_CPU_C.C,也就是說用戶需要根據所選CPU的類型將這些函數進行修改後才能添加入內核。

3.2 OS_CPU.H文件的定義與修改

OS_CPU.H文件定義了與編譯器及CPU相關的數據類型、堆棧的寬度和增長方式以及開關中斷的宏定義。由於微處理器和微控制器所支持的堆棧增長方式不同,這裡需要根據所選晶片LPC2378支持的類型對宏OS_STK_GRWOTH進行定義,由於ARM7 TD-MI-S內核堆棧支持從上往下的生長方式,所以應做如下定義:

#define OS_STK_GROWTH 1 //堆棧是從上往下長的OS_CPU.H文件中另外3個宏OS_CRITICAL_METHOD,OS_ENTER_CRITICAL(),OS_EXIT_CRITICAL()用於定義開關中斷的方式及開關中斷的實現。通過調用開關中斷2個宏來保護臨界代碼如下:

3.3 OS_CPU_C.C文件中主要函數的定義及編寫

OS_CPU_C.C中要求用戶編寫10個簡單的函數:

其他9個函數必須聲明,但並不一定包含任務代碼。

3.4 μC/OS-Ⅱ的移植

μC/OS-Ⅱ的移植,還要求編寫4個簡單的彙編語言函數;即OSStartHighRdy(),OSintCtxSw(),OSTIckISR(),OSCtxSw()。

3.4.1 函數OSStart()調用OSStartHighRdy()

函數OSStart()用於調用OSStartHighRdy(),以使使就緒態任務中優先級最高的任務開始運行:

3.4.2 時鐘節拍中斷服務程序

μC/OS-Ⅱ要求用戶提供一個周期性的時鐘源,以實現時間延遲和超時確認功能,時鐘節拍每秒發生10~100次。必須在開始多任務後,啟動時鐘節拍中斷,但由於Osatart()函數不會返回,用戶無法實現這一操作,所以可以在OSStart()運行之後,μC/OS啟動的第1個任務中初始化節拍中斷。基於LPC2378移植下OSTicklSR()的簡易代碼編寫如下:

當時鐘節拍中斷發生時,CPU會自動把CPU寄存器推入堆棧,但並不包括存儲頁面寄存器PPAGE,如果單片機系統的尋址範圍超過64 KB,則需要通過給PPAGE賦值來區分不同的16 KB地址,需要把PPAGE也推入堆棧。當某任務的任務控制塊中時間延時項OSTCBDly減到了零,OSTi-mtick()就進入了就緒態。OSIntExit()會調用中斷級的任務切換函數OSIntCtxSw執行任務切換,而不再執行後面的指令。如果沒有更高優先級的任務進入就緒態,則CPU會返回中斷前狀態。

3.4.3 任務級任務切換

實際上任務級的切換就是通過執行軟中斷指令,或者根據處理器的不同,執行TRAP指令來實現。中斷服務子程序、TRAP或者異常處理的向量地址必須指向OSCtXSW(),利用系統在跳轉到中斷服務程序時會自動把斷點指針壓入堆棧的功能,把斷點指針存入堆棧,而利用中斷返回指令IRET,能把斷點指針推入CPU的PC寄存器功能,恢復待運行任務的斷點,這樣就可以實現斷點的保存和恢復。

3.4.4 中斷級任務切換

OSIntExit()通過調用OSIntSw(),在ISR中執行任務切換函數。因為OSIntCtxSw()是在ISR中被調用的,所以假定所有的處理器寄存器都被正確地保存到了被中斷任務的堆棧中。OSIntSw()函數的絕大多數代碼與OSCtxSw()函數是一樣的,區別只是:因為ISR已經保存了CPU的寄存器,而不再需要在OSIntSw()函數中保存CPU的寄存器。在進行作業系統移植時,該段程序的代碼如下:

3.5 移植中的問題

ARM處理器的軟體調試通過JTAG口直接在系統的外部SRAM運行,因此在程序調試之前,ARM處理器的開發環境軟體首先調用初始化文件(*.ini),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系統的外部存儲器和設備的地址來修改文件。如果該文件有誤,開發環境軟體將無法通過JTAG與處理器通信。系統調試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程序跑飛的現象,經過測試與分析,主要有4個方面原因:

(1)中斷處理程序的中斷矢量地址沒有正確賦值,從而導致發生中斷後CPU無法運行到中斷處理程序位置;

(2)在OsctxSw和OSIntctxSw中的任務切換語句後加人幾條NOP空語句,確保任務切換的相應指令執行結束,如果在這些位置沒有加相應的空操作指令,也會導致程序跑飛;

(3)由於堆棧的空間分配不夠,以及沒有給CPU的各個工作模式分配空間,導致任務切換時,堆棧溢出;

(4)μC/OS-Ⅱ要求用戶提供一個時鐘資源來實現時鐘節拍,時鐘節拍應該每秒鐘發生10~100次,用戶必須在開始多任務調度後(即調用OSStart後)允許時鐘節拍中斷。通常的錯誤是在調用OSlnit()和OSStart()之間允許時鐘節拍中斷,同時用戶不要單純地追求實時性,而將系統的時鐘節拍頻率增加太高。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解決後,系統的工作非常穩定。

4 、系統測試

移植完成後的系統包括4個部分:自啟動程序、μC/OS-Ⅱ系統文件、移植代碼、應用程式。開發環境是ARM公司提供的ADSl.2(ARM Dev-eloper Suite)。該系統創建了以下3個任務來驗證μC/OS-Ⅱ的移植成功:

在為自己的微處理器做完μC/OS-Ⅱ的移植後,首先建立3個任務,之後不加任何其他應用代碼來測試移植好的μC/OS-Ⅱ,也就是說應該先測試內核自身的運行狀況。這樣做有2個原因:不希望將事情複雜化;如果有些地方沒有工作可以明白是移植本身的問題,而不是應用代碼產生的問題。經過測試和修改,無相關錯誤產生,說明移植成功。

5 、結語

μC/OS-Ⅱ具有很強的移植性,具有多任務實時可剝奪型內核,而且代碼量較小,原始碼開放,可被廣泛移植到8位、16位等許多微處理器上。國外諸如APC,ROTEK等企業都在產品中成功地使用了μC/OS-Ⅱ內核,不僅開發成本低,而且系統精簡,因此將μC/OS-Ⅱ移植到LPC-2378這種工業級的晶片上,具有相當的商業價值。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μC/OS-II在幾種處理器上的移植介紹
    μC/OS-II作業系統是一種搶佔式多任務、單內存空間、微小內核的嵌入式作業系統,具有高效緊湊的特點。它執行效率高,佔用空間小,可移植性強,實時性能良好且可擴展性強。
  • 輕型PPP協議在µC/OS-II作業系統中的實現
    1 引言隨著嵌入式技術的發展,讓嵌入式設備接入Internet,實現網絡資源共享,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µC/OS-II作業系統中沒有完備的網絡協議棧[1,2],要實現嵌入式設備網絡通信,必須要有自己的網絡協議。
  • YodaOS: 一個屬於 Node.js 社區的作業系統
    同時藉助於 N-API,開發者可以將任何 Linux 的庫移植到 YodaOS上,並通過 N-API 以 JavaScript API 方式使用,可以這麼理解,N-API 之於 YodaOS,就像 JNI 之於 Android。
  • keil5.24創建uCOSIII工程實現stm32實時作業系統(環境配置)
    自從ARM keil升級到keil5系列版本後,Keil工具對作業系統,以及各種庫文件的移植大大簡化了只需要動動手指,勾選一些庫文件就能實現移植工作了。1:假設你安裝了keil 5.24(稍早點版本支持的os偏少),並且下載了你需要的支持包。
  • 基於LPC2138的超市收銀機系統設計
    ARM7 LPC2138介紹 Philips公司的32位的ARM7 LPC2138微控制器具有強大的存儲空間,內嵌32 KB片內靜態RAM和512KB的Flash存儲器;可以實現在系統可編程
  • 嵌入式作業系統是什麼_嵌入式作業系統有哪些
    它的主要特點如下:   公開原始碼,容易就能把作業系統移植到各個不同的硬體平臺上;   可移植性,絕大部分原始碼是用C語言寫的,便於移植到其他微處理器上; 可固化;   可裁剪性,有選擇的使用需要的系統服務,以減少鬥所需的存儲空間;   佔先式,完全是佔先式的實時內核,即總是運行就緒條件下優先級最高的任務;   多任務,可管理64
  • 基於LPC2292控制器和CAN現場總線實現電力電纜溝道監測系統的設計
    並在此器件上移植μC/OS-II作業系統。該層主要職責:當有小偷進入溝道,下位機產生預警信號給上位機,即防盜功能;以及具備防潮,防爆,防毒等功能,所以該層還具有採集監測信息的傳感設備,包括:溫度傳感器,防盜傳感器,水位傳感器等。 (2)上位機數據處理層 上位機是CAN總線與IP網之間的連接設備,該層的控制器件也是LPC2292。
  • 6年測試老鳥經驗分享:21條自動化測試常見問題及解決思路!
    雖然我不能說完全明白這些問題的產生的根源,不過以我這五六年從事測試工作的經驗來分析一下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可能也不是十分準確,希望能給迷茫的同學帶來一些思考。一、那什麼是自動化測試?>三、自動化測試常見問題和解決思路1、找不到元素,腳本報「NoSuchElementException:Unable to find element」,或者"定位到了,不能操作,點擊無效"1) 首先查看自己的「屬性值」是否寫正確2
  • windows,mac os,linux三大pc作業系統,到底有啥區別!
    今天呢,就繼續跟大家對比一下當前主流的三大作業系統,看看哪個是你的菜。windows:微軟旗下的收費作業系統求(雖然說是收費的,但是很多個人用戶都是破解的,或者某寶買的激活碼),當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作業系統。
  • 阿里面試官問我Java線程和作業系統線程什麼關係
    這個問題是安琪拉之前面試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正好順著上一篇文章介紹完線程調用時的用戶態和內核態的切換,後續把Java 並發的都一起講了。面試官:聽前一個面試官說你Java並發這塊掌握的不錯,我們深入的交流一下;我:  看了看面試官頭部稀疏的結締組織,已然覺得這場面試不簡單,不過好在事前把安琪拉的博客看了個遍,有所準備,我回答說:咳咳,掌握的還算可以。
  • Quartus II和Nios II使用時遇到的錯誤及解決方法總結
    問題5:Description Resource Path Location Type undefined reference to `__alt_invalid' alt_sys_init.c problem.
  • Collapse OS:為世界末日創建的作業系統
    這些系統中的大多數使用了 CP/M 作業系統[10],這是當時最流行的作業系統。(有趣的是,Dupras 最初希望使用一個開源版本的 CP/M[11],但最終決定從頭開始[12]。)在 1981 年 IBM PC[13] 發布之後,z80 和 CP/M 的普及率開始下降。Zilog 確實發布了其它幾種微處理器(Z8000 和 Z80000),但並沒有獲得成功。
  • 國產作業系統:自研系統我們一直在路上,從未停止過!
    蘋果手機之所以在全球受到廣大用戶的喜歡,不僅僅是因為蘋果的A系處理器厲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蘋果自家產品使用的系統都是自研的IOS作業系統,所以,科技的發展不僅只是在硬體實力上,還有軟實力同樣重要。自美國宣布將中興、華為等中國公司加入「實體清單」後,美國的谷歌公司曾在一段時間內將華為踢出安卓系統陣營,禁止華為手機使用谷歌服務;此事,發生後,一個嚴峻的問題出現在了我國眾多企業面前,我國的晶片目前還有聯發科、海思麒麟、紫光等企業挑大梁,而在作業系統上面卻還未出現能夠力挽狂瀾的企業。
  • 國產系統怎麼樣?以普通用戶的視覺來看:Deepin OS深度系統
    除了要大力發展晶片技術以外,作業系統也很重要。其實基於liunx的國產系統已經有很多個了。比如:紅旗、起點、深度(Deepin)、中標麒麟(NeoKylin)、優麒麟(UbuntuKylin)。#deepin國產作業系統#我們普通老百姓,大都使用的都是windows系統,windows系統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的適配方面都有無法替代的優勢。
  • python os.path模塊常用方法詳解
    os.path模塊主要用於文件的屬性獲取,在編程中經常用到,以下是該模塊的幾種常用方法。
  • 冰汽時代啟動問題報錯及解決方法總匯
    >64位問題二:d3dcompiler 47 報錯解決方法:檢查win7 64位系統是否安裝了KB2670838補丁,沒有的請下載安裝一下,應該就能解決了大家完全不必操心自己的作業系統到底是什麼作業系統,需要做的只是下載該軟體,然後運行,因此極力推薦普通用戶使用該方法。當然,如果您是高級用戶,或者置頂方法不能解決您的問題,建議您考慮下述兩種高級方法。方法一:大而全,安裝最新版的DirectX 9.0安裝包。
  • 吉時利發布基於LINUX的參數測試系統
    其最主要升級是在每套測試系統中的嵌入式控制電腦上移植Linux作業系統(OS)。本項升級為其控制電腦提供更穩定的OS和更長的服務壽命,減少了用戶升級新工作站和軟硬體資源的開銷。此外,此次固件升級相比原來基於UNIX的系統具有更高的測試產能。新軟體授權(license)方法採用USB棒作為每套測試器的硬體鑰匙,通過在不同工作站間的遷移縮短維護時間。
  • 三地μC/OS-III現場培訓圓滿成功
    以前對RTOS沒有準確的認知,這次培訓思路清晰,通過培訓對μC/OS有了深刻的理解,還得到了開發板和書,真是太超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