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欺人太甚的卡累利阿-芬蘭,蘇聯16成員之一,為何16年後退群了?
一周後,蘇聯和德國東西對進向波蘭發動進攻,兩大帝國共同揭開了二戰序幕。波蘭戰役後,趁德國在西歐忙於籌備法國戰役,蘇聯開始構建史達林精心籌劃的「東方戰線」。如上圖,自北向南的「史達林防線」從北冰洋到黑海幾乎縱貫歐洲大陸。於是,位於蘇聯西北邊界的小國芬蘭首先進入最高統帥的視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籤訂不久,蘇聯方面就邀請芬蘭就「領土互換」展開談判。
-
試析俄芬關係中的卡累利阿問題
在蘇聯向芬蘭步步施壓下,芬蘭逐步走上了倚重德國、制衡蘇聯的道路。1940年9月22日德國和芬蘭籤訂了過境協議,隨後芬德軍事合作迅速開展起來。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向蘇聯發動進攻,芬蘭宣布自己在這場戰爭中保持中立。但因拉布蘭島上有德軍,6月25日蘇聯軍隊轟炸了芬蘭的許多目標。芬蘭首相宣布芬蘭與蘇聯進入戰爭狀態。芬蘭史上稱之為「續戰」的蘇芬第二次戰爭開始。
-
蘇聯第二次總攻卡累利阿,芬蘭岌岌可危
1939年11月30日蘇聯入侵芬蘭,冬季戰爭爆發,芬蘭人經過頑強抵抗在戰爭的第一個階段挫敗了蘇聯,但蘇聯正在發起如蘇聯國防部長伏羅希洛夫所稱的「越來越強的進攻」。1940年2月11日,蘇聯再次對卡累利阿地峽展開全面進攻,進攻區域還包括從波蘭灣到Taipale的所有區域。甚至嘗試從水上進行兩側包抄,進一步擴大攻擊範圍,但沒有成功,芬蘭的海岸炮摧毀了蘇聯的戰艦,之後幾天裡,蘇聯試圖用坦克和野戰炮摧毀芬蘭海岸炮,但再次失敗,同樣另一側從拉多加胡的包抄也沒能成功。
-
它曾是蘇聯第十六個加盟共和國,被另一結盟國合併,至今存在爭端
11 月30 日,蘇聯不宣而戰,陸、海、空軍向芬蘭發動全面進攻,芬蘭史上稱之為「冬戰」的蘇芬戰爭正式爆發。1940年3 月初,芬蘭戰敗。兩國籤訂了《莫斯科和約》。3月31日,蘇聯將卡累利阿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升格為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將祖國「芬蘭」加入其國名中,並將奪來的芬蘭領土併入該加盟共和國,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冬戰」後蘇聯力圖在芬蘭獲得更多權利,還試圖插手芬蘭內政外交,在這種情況下,芬蘭開始向納粹德國靠攏。
-
芬蘭律師發起行動要求俄歸還領土
東方網5月30日消息:據俄羅斯新聞網報導,芬蘭可能向俄羅斯提出返還二戰後得到的卡累利阿領土的要求,一些芬蘭公民正準備藉助社會組織的支持,通過法律手段,向俄政府提出爭議領土內房地產所有權要求。 3年前,一名黑客侵入時任芬蘭總理利波寧的私人電子信箱,冒名給俄總統普京發了一封籤名電子郵件,提出芬蘭準備要求俄羅斯返還卡累利阿領土,因為大部分芬蘭人要求返還當年被蘇聯搶佔的領土。這封郵件複印後在媒體和外交機構廣為傳播,一時間芬蘭向俄羅斯提出領土要求的報導甚囂塵上。事實上,入侵芬蘭總理電子信箱的這位黑客原來很誠實,在信的正文下邊隔了很遠的角落時註明這只是個玩笑。
-
蘇聯阿卡累利阿防線,設計簡陋施工拖沓,無法阻擋芬蘭軍隊攻勢
史達林防線——卡累利阿築壘地域從1917年開始,芬蘭滑雪營就頻繁的出擊,偷襲位於彼得格勒(聖彼得堡,1914年更名彼得格勒。)和卡累利阿的蘇俄紅軍,甚至一度打得蘇俄紅軍抬不起頭,以至於最後蘇俄內戰剛剛結束,蘇聯就用承認了芬蘭對卡累利阿地區的所有權,換取了蘇芬互不侵犯條約,希望以此結束長達十餘年的衝突。
-
芬蘭社會組織向俄羅斯提出返還領土巨額賠償要求
中新網3月22日電 據俄羅斯《獨立報》報導,儘管芬蘭官方從未向俄羅斯政府正式提出過卡累利阿問題,但芬蘭國內社會各界近日再次就爭議領土問題爆發激烈的爭論,激進勢力要求俄羅斯自願返還蘇聯在蘇芬戰爭和衛國戰爭期間奪去的卡累利阿領土。
-
再看1939年蘇芬戰爭,反正落得聲名狼藉,蘇聯何不直接吞了芬蘭?
在之前的蘇德密約中,芬蘭同波羅的海三國一起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作為蘇聯西北唯一的鄰國,芬蘭不幸成為東方戰線的「起始段」。 俄國十月革命的1917年底,芬蘭率先宣布從俄國獨立,經過短暫而殘酷的內戰,芬蘭最終在德國支持下獲得完全獨立。趁蘇俄陷入內戰混亂,芬蘭又奪取了卡累利阿部分地區並不斷挑起邊界衝突。
-
蘇芬戰爭,百萬蘇聯大軍為何拿不下小小芬蘭,還差點被反殺?
反殺不至於,但對於蘇聯來講,慘勝芬蘭也相當於是敗了,我覺得更嚴重的後果是讓希特勒看到了蘇聯的外強中乾的實力,並在一年之後和芬蘭一起給了蘇聯一個大大的驚喜(二戰蘇德戰爭爆發,蘇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整整一代蘇聯男人幾乎全部死亡),在芬蘭他們叫做繼續戰爭,意思是蘇芬戰爭的延續。
-
二戰期間,作為永久中立國的芬蘭,為什麼突然對蘇聯發動襲擊
先是打敗了法國,後來打的英國毫無還手之力,之後掉頭往東攻打蘇聯。蘇聯當時差點就被滅國了。不過當時歐洲也還是有很多地方德國沒有佔領的。這些國家大多數都是中立國。比如瑞士、瑞典、芬蘭等。但是很奇怪的是,二戰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一直都是中立國的芬蘭卻突然加入了戰爭,加入了德軍陣營。我們看一下具體原因。1941年6月22日,德軍突然對蘇聯發動襲擊。
-
蘇聯用兩倍的土地去和芬蘭交換領土,為何芬蘭堅決不同意
戰爭的起因是蘇聯打算和芬蘭交換領土。為了讓芬蘭接受自己的方案,蘇聯提出用和芬蘭接壤的奧涅加湖西北5000平方公裡土地換取芬蘭邊境的2000平方公裡的土地。從土地面積上來講,交換方案對於芬蘭來說並不吃虧,還能多賺一倍多。從戰略上講,對芬蘭曼納海姆防線的損害也不大。這個方案芬蘭似乎說不上吃多大的虧,連蘇聯都自信的認為芬蘭人會接受這個方案,不會錯過這個改善兩國關係的機會。
-
戈巴契夫為何向美前國務卿祝壽,蘇聯解體到底是幸事還是不幸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12月13日,年近90的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向100歲的喬治·舒爾茨的生日發去賀辭,並指出他們多年的共同努力是結束冷戰的轉折點,而實現無核武器世界的想法仍有待未來。
-
蘇聯人不敢多看的照片,入侵芬蘭竟然慘敗成這樣
蘇芬戰爭自1939年11月30日由蘇聯向芬蘭發動進攻而開始。蘇聯雖然強大,但芬蘭的極寒天氣卻讓他們始料不及,損失慘重。圖為一輛在芬蘭邊境公路上被凍住了的汽車。戰鬥還沒開始,蘇聯士兵就大量凍死,武器被凍得無法正常使用。圖為芬蘭士兵在查看一輛被擊中的蘇聯T-26輕型坦克。
-
蘇聯租借戈格蘭島,芬蘭為什麼寧可戰爭也不租?
蘇聯最早是想和芬蘭談判,讓芬蘭割讓一些地盤給蘇聯。 蘇聯又向芬蘭提出:奧蘭群島面積太大,你們捨不得租,可以理解。那能否把面積較小的戈格蘭島租給我們呢?
-
二戰前強大的蘇聯,進攻小國芬蘭,卻為何損失慘重?
原俄羅斯帝國西部疆域芬蘭,因本身就是俄羅斯帝國從鄰國瑞典手中「強取」而來,各類習俗跟俄羅斯帝國莫斯科一帶有著較大差異。因而當內戰爆發之後,芬蘭立馬就宣布了獨立。然而由於芬蘭在獨立之時,所獲取的版圖跟此後繼承蘇俄政權的蘇聯所建造的「蘇聯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僅有32千米之遙。
-
蘇聯解體已成定局,戈巴契夫提了個特殊請求,葉爾欽聽後震驚不已
我們在還未做好準備的前提下,便冒然讓蘇聯社會大開放。在殘酷的國際競爭中,蘇聯國內工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極少數人一夜之間便暴富,他們斂財的數額已經僅次於那些美國的大亨,而赤貧階層的數量則遠遠多於蘇聯時代。」
-
第二次世界大戰——芬蘭的兩個政府
1939年11月30日上午,蘇聯26個師對芬蘭展開攻擊,超過45萬人的蘇聯紅軍,進攻約13萬人且其中許多是預備役、青少年的芬蘭軍隊;1000架蘇聯飛機對150架芬蘭飛機。30日上午9點15分,第一批蘇軍越過邊界進入芬蘭卡累利阿,進攻基本上沿著蘇芬整條800英裡的邊界展開,從南部的卡累利阿到北部的佩薩莫一共有5條入侵路線,而位於中間的蘇聯第9軍,試圖將芬蘭切成兩半。空襲始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第一天就造成61名平民死亡,而這樣的空襲將在整個芬蘭持續出現。
-
川普發了一張蘇聯圖標,戈巴契夫預言或成真
近日,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對美國國會騷亂做出了預測,暗示美國很快要陷入解體困境。 戈巴契夫可不是信口雌黃,而是有事實根據的。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稱,1月7日當天,美國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過四千例,是自疫情出現以來美國新增死亡病例最多的一天。
-
戈巴契夫稱不為蘇聯解體擔責 要歸咎於葉爾欽
據俄新社4月1日消息,蘇聯首位總統,同時也是蘇聯最後一位領導人戈巴契夫3月30日在題為「人類改變歷史還是歷史改變人類」的公開講座中,回憶了自己從政的歷程。而對於外界一部分人將蘇聯解體歸咎於他的看法,戈巴契夫大呼冤枉。戈巴契夫在講座中說道,1989年蘇聯的國家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首次舉行了自由的、競爭性的選舉。
-
蘇芬戰爭的傷疤還未痊癒,1941年芬蘭為何還敢和蘇聯開戰
文/寂寞的紅酒芬蘭,位於歐洲北部,是一個面積不算大但經濟非常發達的歐洲小國。二戰時期,芬蘭捲入了戰爭中。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芬蘭隨即對蘇聯宣戰,追隨德國向蘇聯發動軍事進攻。但沒過幾年,隨著德國的敗退,蘇聯向芬蘭發動了報復性的大規模反攻,把芬蘭狠狠的收拾了一頓,芬蘭不僅割讓了不少土地,還向蘇聯賠償了3億美元。實際上,在蘇德戰爭前,蘇芬兩國早就打了一仗,而且芬蘭被蘇聯揍得不輕。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蘇芬實力差距懸殊,蘇芬戰爭的傷疤還未痊癒,芬蘭為何還敢和蘇聯開戰?這就要從蘇芬戰爭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