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好就是好學生嗎?如何教育孩子,教育成功的標準是什麼?

2020-12-08 study強國

孩子健康成長是每一位父母的最大的心願。前段時間,石家莊某位小學生因沒有認真聽網課,被父母說了幾句,便從自己家窗戶跳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學習成績一直都是父母關心的,甚至有的父母認為只有學習好才是好孩子,老師也基本都是拿成績的好壞的來評價一個學生是否優秀。

有人說好孩子唯一的標準就是學習好。的確,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是這麼看待,認為學習成績好就是好孩子。

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合適的,有失偏頗。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01那麼怎麼樣才算是好孩子呢?

所謂的好孩子一般都是老師和家長們喜歡的,那好孩子標準是什麼呢?

好孩子應該是學會禮貌待人,誠實守信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禮貌待人,誠實守信是為人處世重要的品質。不管讀多少年的書,都會從校園走出來,脫離象牙塔,走入複雜紛爭的社會。沒有誠信和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是無法在這個社會立足。

好孩子應該學會心疼父母,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只有懂得勤儉節約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會去體貼父母,心疼父母。因此對於培養孩子這樣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

好孩子應該堅強勇敢,拼搏向上

想要取得成功,則必須要培養孩子堅強勇敢,拼搏進取的精神。發明大王愛迪生曾說過,成功源自99%的汗水。

02對於家長和老師來說,教育成功標準是什麼?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都在思考的教育本質。從老子的無為而治,孔子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再到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教育觀。可以說從古至今的教育大師都在思考如何教育

那麼教育成功的標準是什麼?

標準一:教育應該讓孩子們學會思考

學會思考是教育很關鍵的一步。當學生養成了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必然會認識這個世界,從而適應這個世界。而不應該做題的機器,按照條條框框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失去了自己的想法。

標準二:教育應該讓孩子們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將是陪伴孩子一生的重要能力和習慣。知識是講解不完的,因此想要獲得更多的知識,那麼必然就要去自主學習,獨立學習,才能成長成才。

標準三:教育應該讓孩子擁有健康

有人說,沒有健康的體魄,由於在千萬數字面前加了個0,一切會都歸為原點。可見健康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孩子們健康離不開老師和父母平時的管教,讓孩子學會每天鍛鍊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教育目的的重中之重。

03結語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禮貌待人,堅韌不拔的毅力等。只有孩子擁有這些優良的品質,才可以說,咱們教育是成功的。否則,教育是不完整的。某種意義上,教育是失敗的。

學習好只是好孩子一個評價指標,家長和老師不要過於要求孩子學習成績一定要好。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品性、德行的培養。

條條大路通羅馬,教育應該是百花齊放,學生們應該是各有特色。否則就如同工廠批量生產的產品,統一規整,失去了自己的特點。

當學生考試拿到高分時,只能說明老師成功的將書本知識成功交給了學生,並不代表教育就成功了,只有當孩子具有誠實守信、勤儉節約、拼搏向上的品質,再加上考試取得好成績,我們才能說,咱們的教育是成功的。

教育本質目的是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家長和老師應該都從這個方面努力,相信祖國的花朵能茁壯成長,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教育算是好的教育,教育方式好壞的評價標準是什麼?
    經常在各種問答平臺上看到這種問題:如何教育好孩子? 怎麼教育好孩子這是一個很籠統的問題,因為不同的孩子是不同的,簡簡單單說如何教育好孩子確實不知道如何回答。
  • 好教育就是好老師,但是好老師的標準是什麼呢?
    俗話說,好教育就是好老師,但是好老師的標準是什麼呢?前段時間盲象也專門寫過一篇文章,深圳一所中學招老師清一色清北碩士,要警惕基礎教育的應試崇拜,清華北大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學府,但是他們進入的原因是什麼呢?考試成績好,是他們更熱愛教育嗎?還是他們把教師當成了一份很好的職業。
  • 朱朝陽是學霸卻不合群: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只讓孩子學習好
    但是,過分的看重孩子的學習,把孩子的學習當成教育的唯一的目標,確實就有一些不合理了。在爸爸媽媽們這種心理的作祟下,越來越多的高分低能的孩子被「批量生產」出來了。就像之前成功考上清華大學的王猛,雖然成績優秀,但是連雞蛋皮都不會剝。鄰居的女兒上大學了還要把髒衣服郵寄給她的爸爸媽媽,原因是自己不會洗,送到洗衣店又太貴,還是郵寄回家比較划算。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資自己後半生的幸福
    他強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資自己後半生的幸福!你還會有更高層面的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規劃、思考與孩子同步學習,伴隨孩子成長嗎?>合伙人不來如何合夥教育你的孩子,對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上心,還能指望別人上心?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資自己後半生的幸福!
    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第五層次: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我想問各位家長,除了願意為孩子花錢,你還會為孩子花時間嗎?你會花時間嗎?你還會有更高層面的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規劃、思考與孩子同步學習,伴隨孩子成長嗎?
  • 底層孩子學習不好要認命?好的教育就是用來改變人的命運的
    作為老師,我覺著這就是學校最不人道的地方,我們的教育者已經在區別對待學生了。但誰知,引來了很多人的謾罵。甚至有人說,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有人就是命不好有什麼辦法?今天我想說的是,底層人民之所以底層不是他們的錯,好的教育就是用來改變人的命運的。
  • 美式教育真的好嗎?自律的孩子才是王道
    越來越多的父母傾向於美式教育,覺得西方的這種快樂教育模式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創造力。讓孩子的思維不受到束縛 。他們不過分強調學習成績,而是注重孩子的社會性發展,他們認為學習是樂趣,而不是任務。他們把重點都放在關注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尊這個概念上。我們一定覺得接受美式教育的孩子將來長大成人,一定會我們比我們這種接受傳統教育的孩子,前途更光明,工作更好。但事實是這樣嗎?
  • 「慢就是快,少就是多」,芬蘭教育雖好,但真的適合我們的孩子嗎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走訪了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以及英國這5個國家,力圖尋找教育中哲學,探尋什麼樣的教育對孩子而言才是更好的?正如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其教育方式也存在很大差異。今天我想說的是「慢就是快,少就是多」的芬蘭教育,與中國教育存在什麼差異?我們又能從中學到些什麼?
  • 顧遠: 好的教育是什麼顏色?
    如果我們的教育從來沒有給予學生自由學習的權利和機會,永遠禁止他們在這方面的探索和實踐,那麼他們永遠不可能學會 「如何成為自己」 ——成為一個 「全人」 ,一個 「活潑潑的人」;也難以學會如何去尋找學習的意義、制定學習的目標、探索學習的模式、尋找學習的夥伴、迭代學習的內容…他們將永遠在別人的安排下,亦步亦趨的完成學習過程——無論這個過程當時是多麼的有趣多樣,他們都無法建立起
  • 當「優質教育」遇到了「經濟壓力」,父母還能給孩子好的教育嗎?
    當985、211每年的新生家境越來越殷實, 行走在教育的道路上,貧窮儼然成為了最大的減分項。很多人誤以為考了好大學出來才能找到好工作,我只想問你們都沒工作過嗎?這個邏輯是如何成立的?前提具備粉絲量,那麼如何吸粉?吸粉以後如何獲取更大流量,獲取流量之後又如何流量變現,單一僅憑賣點商品而已嗎?把這個公式換算到教育領域也是一樣的道理,學習好很重要,學習好的同時如何轉化為知識?將來怎麼靠知識變現?很多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並沒有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但是依然可以運用自己生平積累以及上學時候所養成的優秀學習習慣快速適應企業,拿下業務。
  • 家長教育理念決定孩子人生命運!教育好孩子關鍵在「學習力」!
    就如同上面提到有關孩子教育的各種抱怨,其實就與家長的觀念清不清楚有關係,我們只有觀念弄清楚了,才能夠更好地把握方向,方向正確,即使前期效果微弱,後期也會漸漸呈現。而如果方向不正確,那麼即使前期效果有多麼好,最終也是一敗塗地。那麼方向是什麼決定的呢?方向就是你的眼界決定,你看到了什麼,你朝什麼地方看,就是你的方向,你採取什麼角度看,就是你的方向,你站在什麼立場看,這就是你的方向。
  • ...成功教育 學生的學習 學生社會實踐 個別化學習-上海頻道-東方網
    同時數據顯示學生利用移動終端學習的主要時間集中在早上6、7點,中午12點、晚上6、7點,呈現跨時空的個別化學習特徵。  這些舉措與閘北八中校長劉京海倡導的「成功教育」密不可分:「不搶好教師,不搶好生源,不搶學生的時間」,依然能為每個孩子提供成功人生的支點。
  • 刷爆朋友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資自己後半生的幸福!
    我想問各位家長,除了願意為孩子花錢,你還會為孩子花時間嗎?你會花時間嗎?你還會有更高層面的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規劃、思考與孩子同步學習,伴隨孩子成長嗎?能夠始終與孩子成長對話嗎?你的思想與孩子成長的步伐合拍嗎?我想大部分的家長可能花在物質上多一些,精神層面的要少一些。
  • Aha| 顧遠: 好的教育是什麼顏色?
    如果我們的教育從來沒有給予學生自由學習的權利和機會,永遠禁止他們在這方面的探索和實踐,那麼他們永遠不可能學會 「如何成為自己」 ——成為一個 「全人」 ,一個 「活潑潑的人」;也難以學會如何去尋找學習的意義、制定學習的目標、探索學習的模式、尋找學習的夥伴、迭代學習的內容…  他們將永遠在別人的安排下,亦步亦趨的完成學習過程——無論這個過程當時是多麼的有趣多樣,他們都無法建立起 「自我導向學習
  • 「逼迫式」教育橫行,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把每個孩子都逼成才?
    如此一來,第一個班上課可以加快進度,學生們整體接受能力強,基礎好,學習效果自然比普通班級要好,可以更好地得到提升。所以痛苦的事情來了,面對一群裝睡的人,你如何才能把他們叫醒?一節課用半節進行思想教育,剛剛把所有學生的注意力喚醒,課沒講到一半,有人就睡著了。
  • 某中學校長認為,課外活動開展得好,就是素質教育做得好,對嗎?
    A.不正確,素質教育不等於課外活動B.不正確,素質教育不包括興趣小組C.正確,素質教育要開展課外活動D.正確,素質教育要組建興趣小組大家覺得這位校長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對嗎?他認為素質教育主要是課外活動,也就是說他認為課外活動做得好,就是素質教育做得好!
  • 以色列教育成功的秘笈是什麼?
    還有就是,以色列人對任何事都很有興趣,對學校、課程、猶太教都很有興趣,他們去學校不是因為要得到好成績,上最好的大學,而是因為對課程本身很有興趣。第三個是有點複雜的特點,「厚臉皮」,這本書《塔木德》裡面有解釋這個詞的意思。「厚臉皮」意思是用你的自信獲得成功。如果以色列學生受到批評,老師告訴你,你不是一個好學生,你沒有通過考試,你不會得到成功,以色列學生會問:真的嗎?
  • 有一種教育比應試教育好,但不是素質教育,知道是什麼教育嗎?
    幾年後,很多家長都&34;了,看著人家的孩子上了重點初中、重點高中,自己家孩子成績太差,只能去末流學校。於是很多家長覺悟了,素質教育就是自欺欺人的教育,最後還是應試教育管用,因為一切看分數!其實應試也好,素質也罷,只是所謂專家命的名字而已。最好的教育是適合教育,但教育成本比較高。
  • 教育好自身,才能教育好孩子
    他們的父母會感慨說:「我太失敗了,沒有教育好孩子!」這一句帶著自責的感嘆,其實已經包含了很多的東西。孩子小時候是不是一直被溺愛和縱容的?在其成長的路上是不是該管教的時候沒有嚴加管教?但是還是有太多的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以為寵愛就是關愛,以為放任就是自然成長。
  • 淺談如何教育好孩子
    目前,絕大多數家長都在為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找尋好的方法。根據多年教育教學經歷,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思考, 我認為家長在高中畢業前四個時段,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如下 :一是學前時段。需要注重良好的言行習慣養成教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是父母,父母做到言行端正,孩子自然會效仿。比如,家庭生活裡,放置物品,是什麼東西就適合放在什麼位置,一般情況是固定的,使用完要放回原處。如果家長要有這個好習慣,引導孩子放幾次後,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夠做到,好的生活習慣隨之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