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公眾號推薦:
《蔓荊子》
蔓荊子,中藥名。別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蔓荊、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於山東、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常用於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
又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 、蔓荊、白背風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於山東、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
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常用於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
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
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膀胱、肝經。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
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赤眼多淚,目睛內痛,齒齦腫痛,溼痺拘攣。
5-10g。
血虛有火之頭痛目眩及胃虛者慎服。
除去雜質,曬乾。
落葉灌木,罕為小喬木,高1.5-5米,有香味;小枝四稜形,密生細柔毛。花期7月,果期9-11月。適應性較強,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但喜溫暖溼潤,土壤以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較好。耐鹽鹼,在酸性土壤上生長不良。單葉蔓荊生長海濱沙灘地及湖畔,亦有栽培;蔓荊海邊、沙灘、河邊、平原及村寨附近。
單葉蔓荊分布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
蔓荊分布於福建、臺灣、廣東、廣西、雲南。
1、《本草綱目》:「蔓荊實,氣輕味辛,體輕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頭面風虛之症。」
2、《本草經巰》:「蔓荊實,神農味苦,微寒,無毒;《別錄》加辛平溫。」察其功用,應是苦溫辛散之性,而寒則甚少也。氣清味薄,浮而升,陽也。
其主筋骨間寒熱,溼痺拘攣,風頭痛、腦鳴、目淚出者,蓋以六淫之邪,風則傷筋,寒則傷骨,而為寒熱,甚則或成溼痺,或為拘攣;又足太陽之脈,夾脊循項而絡於腦,目為厥陰開竅之位,邪傷二經,則頭痛、腦鳴、目淚出。此藥味辛氣溫,入二髒而散風寒之邪,則諸證悉除矣。邪去則九竅自通,痺散則光澤脂致。其主堅齒者,齒雖屬腎,而床屬陽明,陽明客風熱,則上攻牙齒,為動搖腫痛,散陽明之風熱,則齒自堅矣。去白蟲、長蟲者,假其苦辛之味耳。
3、《本草匯言》:「蔓荊子,主頭面諸風疾之藥也。前古主通利九竅,活利關節,明目堅齒,祛除風寒風熱之邪。其辛溫輕散,浮而上行,故所主頭面虛風諸證。推其通九竅,利關節而言,故後世治溼痺拘攣,寒疝腳氣,入湯散中,屢用奏效,又不拘於頭面上部也。」
4、《本草新編》:「蔓荊子,佐補中藥以治頭痛最效,因其體輕力薄,藉之易於上升也,倘單恃一味,欲取勝於俄頃,則不能。」
蔓荊子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的功效。相傳在洪武年間,安徽省太湖縣有位名叫劉燾的人在廣西柳州做知府,回太湖縣省親時,帶回蔓荊子種子,贈送給家人種植。
其家人將種子撒在河灘上,後逐年生產繁殖。但當時人們對蔓荊子認識不夠,對它的生長無人問津,結果還是寥寥無幾。到了清朝,幾場大雨衝破了圩壩,淹沒了萬頃良田,時過水落,皆淤成了高低起伏的沙灘,蔓荊子才獲得了生長繁衍的環境。
如今蔓荊子主要產區分布在太湖縣長河兩岸沙灘上,此地氣候好,雨量豐富,再加上蔓荊子適應性強,群集蔓生,耐乾旱,適宜在土質疏鬆、通透良好的沙質土生長。
什麼是董氏奇穴?
倪海廈罕見視頻:五臟逼毒法(文武式易筋經)
倪海廈:漢唐經方集錦
倪海廈:牙痛的治法
倪海廈:妙用經方——己椒藶黃丸
倪海廈:妙用經方——金匱腎氣丸
倪海夏:中醫藥史上最強的補血食品【當歸生薑羊肉湯】
倪海廈:妙用經方——葛根湯
倪海夏傳奇
倪海廈老師:胃癌
倪海廈:中醫無絕症(深度好文)
倪海廈老師:看病必須十個問(建議收藏)
倪海廈老師:便秘與癌症的關係
倪海廈:陰陽的不傳之秘
倪海廈論中醫:白髮,你別煩惱!
倪海廈:為什麼中醫治癌症效果更好
倪海廈論治癌:陽氣不足,陰實則死
倪海廈:正統中醫學與現代中醫學的差異
倪海廈:紅斑狼瘡的病因及經方
倪海廈:"七情"與夫妻吵架不生病之間的奧秘
倪海廈:糖尿病的成因與真相
倪海廈老師:可望見的死亡陰影
倪海廈醫案:癲癇
倪海廈老師:大便通,癌症餓!
倪海廈:論月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