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慌!鼠疫可防可控可治!|肺鼠疫|病原菌|傳染病|鼠疫|-健康界

2020-12-19 健康界

鼠疫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發病急、傳播快、病死率高、傳染性強為特徵的烈性傳染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居39種法定傳染病之首, 又被稱為「一號病」。曾在世界上造成三次大流行,死亡人數不計其數。我國已判定的鼠疫疫源地分布在17個省、自治區的201個縣(市),面積達60餘萬平方公裡。在世界鼠疫處於活躍的情況下,1991~1994年在青海、新疆、西藏、雲南、內蒙等5省發現人間鼠疫106例,病死率24.5%。

鼠疫的病原菌為鼠疫耶爾森菌,屬腸桿菌科,耶爾森菌屬。該菌通過其終宿主齧齒動物傳播給中間宿主跳蚤,再通過跳蚤叮咬,接觸人類或者易感動物而將病原菌傳播給人或動物。


鼠疫的主要宿主和媒介是嚙齒類動物和跳蚤,蚤類是鼠疫的主要傳播媒介。


然而,近年來,不斷有報導出現新的鼠疫菌感染的動物和媒介,甚至新病原體的出現。新宿主動物的出現,鼠疫傳染源(儲存宿主)有野鼠、地鼠、狐、狼、貓、豹等,其中黃鼠屬和旱獺屬最重要。我國發現的染疫動物由1990年的57種增加到2006年的87種,特別是與人接觸密切的牧犬、家貓、馬鹿、犛牛、兔等動物染疫和傳播鼠疫的概率增加。


鼠疫主要影響非洲、亞洲和美洲農村地區的小型齧齒動物,通常通過節肢動物媒介(跳蚤)傳播給人類。少見情況下,感染發生於接觸動物組織或呼吸道飛沫後。


1、腺鼠疫:通過叮咬接觸途徑傳播的病原菌會首先侵犯淋巴結,導致淋巴結腫脹、壞死和膿腫,多為腹股溝淋巴結,這個過程稱為腺鼠疫。


2、敗血性鼠疫:病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所致,形成菌血症、敗血症,這個過程稱為敗血性鼠疫。可出現高熱(39-40℃),皮膚黏膜出現小出血點,若不及時搶救可在2-3天死亡。


3、肺鼠疫:病原菌經過血流積聚在肺部,並在肺泡巨噬細胞內繁殖後引起肺炎,這個過程稱為肺鼠疫。肺鼠疫由腺鼠疫、敗血型鼠疫繼發而成,病人出現高熱咳痰、痰中帶有大量肺鼠耶爾森菌。患肺鼠疫的病人或動物可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傳播將病原菌傳播開來,導致鼠疫的流行。被感染髮病的敏感動物和人在感染鼠疫耶爾森菌後大多數在一周之內死亡。

生物恐怖是指使用生物戰劑作為恐怖襲擊武器,造成烈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導致人群失能和死亡,引發社會動蕩的事件。


鼠疫耶爾森菌是對國家和公眾安全可能造成威脅的重點病原體之一。世界衛生組織、美國軍方一直將鼠疫作為生物武器予以防控 。


2005年3月在首屆國際刑事警察組織反對生物恐怖主義國際會議上,國際刑警組織已經明確表示,生物恐怖主義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安全威脅之一,一旦不法分子利用鼠疫菌製成生物戰劑,這將對人類的生命與健康和社會的穩定產生極大的威脅。

鼠疫耶爾森菌的傳染性極強,標本處理時應嚴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規程,在Ⅲ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內進行,並採取嚴密的個人防護。

1、塗片:典型形態為革蘭陰性短粗桿菌,菌體兩端鈍圓且濃染,亦易被苯胺染料著色。無鞭毛,可與本屬其它細菌相區別。不形成芽胞。在死於鼠疫的新鮮動物內臟製備的塗片或印片中,可見吞噬細胞內、外形態典型的菌體,且有莢膜。


2、培養特性:兼性厭氧。最適生長溫度27℃~30℃,在普通培養基中能夠生長,但生長較緩慢,在含血液或組織液的營養培養基中,經24小時~48小時形成可見菌落。有毒菌株形成灰白色,粘液性菌落。在肉湯培養基中沉澱生長和形成菌膜,液體一般不混濁,稍加搖動,菌膜下沉呈鐘乳石狀,此特徵有一定鑑別意義。


結合臨床相關症狀,一旦做出鼠疫的初步判斷或確診,應立即通知臨床醫師並報告CDC。

鼠疫耶爾森菌可在動物間、動物與人、人和人之間傳播,其中最主要的是動物間的傳播。因此控制動物間的傳播是預防的關鍵。


疫區人員應做好防護,注射減毒疫苗,注意個人衛生,預防蚤類叮咬。


病人嚴格隔離,各型鼠疫應分別隔離。肺鼠疫患者應一人一室,室內無鼠、無蚤。醫護人員進入收治鼠疫病人的病房要做好防護,要求進入隔離室醫護人員必須穿防護服,戴帽子、N95口罩和手套、眼罩、穿隔離衣及膠靴。做好手衛生。對病人實施近距離操作時,要戴全面型呼吸防護器。


病房環境用含氯消毒劑或過氧乙酸消毒,病人排洩物徹底消毒 。


雖然公眾對通過呼吸途徑傳播導致鼠疫流行存在憂慮,但呼吸道傳播不是鼠疫的常見傳播途徑,並且對其存在確立的感染控制措施。

鼠疫應強行使用抗菌藥物治療,不治療的患者死亡率達到50%以上。


目前臨床上治療首選慶大黴素和鏈黴素。暴露後預防一般選用選藥物為多西環素。根據感染部位不同而採集患者淋巴結穿刺液、血液和痰等標本送檢,因鼠疫是烈性傳染病,一旦做出初步判斷或確診都應即刻通知臨床,隔離並治療患者,協同疾病控制中心儘早查清傳染來源,必要時實行疫區封鎖,以免疾病擴散蔓延。 

相關焦點

  • 北京確認接診鼠疫病例!別慌!
    截至目前,全市無新增鼠疫病例。鼠疫是致死性極高的惡性傳染病,被列為中國甲類傳染病之首,要知道,人們談之色變的非典也僅屬於乙類。鼠疫起病急、病程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快,未及時治療的情況下病死率可達50%-80%。
  • 湖南人別慌!鼠疫其實沒那麼可怕,疾控專家說可防可治!
    鼠疫究竟是一種什麼疾病?湖南人有沒有染病風險?我們請湖南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科科長胡世雄科普一下。 這次確診病例,給人們提了個醒,其實鼠疫至今仍然存在,依然對我們的健康構成重大威脅。」胡世雄表示,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又稱鼠疫桿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在我國39種法定傳染病中,與霍亂並列第一等。
  • 北京確認收診兩例鼠疫患者。鼠疫是什麼?怎麼防?
    鼠疫桿菌(鼠疫耶爾森菌)從叮咬處進入機體,通過淋巴系統侵入局部淋巴結,並在淋巴結裡進行繁殖,引起淋巴結髮炎、腫脹和疼痛,稱為「炎性淋巴腺腫」。在感染後期,淋巴結炎可能會出現化膿性病變,發展為開放性潰瘍。腺鼠疫的人際傳播較為罕見。腺鼠疫可進而發展到肺部,該類型被稱為肺鼠疫,是更為嚴重的鼠疫類型。
  • 內蒙古歷史上的鼠疫‖正確認識鼠疫
    一、簡介 鼠疫是由鼠疫菌引起的,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烈性傳染病。同時鼠疫也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自然界中可獨立存在。由於鼠疫傳染性強,病死率高,給人類造成極其慘痛的災難,所以它是人類認識最早的傳染病之一。關於鼠疫起源於何時何地,缺乏明確記載。
  • 【關注】鼠疫防治科普知識問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鼠疫列為甲類傳染病。2.鼠疫的主要傳染源和傳播途徑是什麼?感染鼠疫菌的鼠類(包括旱獺)、野兔、狐狸、狼、狗、貓、黃羊等動物,是鼠疫的主要動物傳染源,也稱疫源動物。鼠疫還可通過肺鼠疫患者傳染給人。日常生產生活中,鼠疫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一是經跳蚤叮咬傳播。
  • 錫林郭勒盟一病人在化德縣被確診為腺鼠疫
    專家提示:一、鼠疫的傳染源主要為感染動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動物常見有嚙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蒙古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達烏爾黃鼠、長爪沙鼠、布氏田鼠等。接觸傳播是指人在宰殺、剝皮及食肉時接觸染疫動物,或接觸鼠疫病人的排洩物、分泌物時,病菌通過皮膚表面傷口或黏膜進入體內而造成感染。此外,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病人在呼吸、咳嗽時釋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飛沫而短時間懸浮於空氣中,此時他人吸入時也可造成感染。三、易感人群人對鼠疫普遍易感。
  • 8月份內蒙古出現2例鼠疫死亡病例,鼠疫怎麼預防?
    鼠疫: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中的甲類傳染病,在法定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鼠疫主要在嚙齒類動物間流行,鼠、旱獺等是鼠疫耶爾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為傳播媒介。鼠疫的傳播:傳染源:鼠類和嚙齒類動物,其中褐家鼠和黃胸鼠是主要傳染源。野狐、野狼、野貓、野兔、駱駝和羊也可能是傳染源。病人是肺型鼠疫的傳染源。
  • 【提醒】關於鼠疫,你了解多少?快來測一下
    了解鼠疫,漲知識~☟☟☟一、針對普遍大眾1.什麼是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發病急、傳染性強、病死率高的烈性傳染病。《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鼠疫列為甲類傳染病。
  • 內蒙古自治區衛健委:錫林郭勒盟一病人被確診為腺鼠疫
    專家提示:一、鼠疫的傳染源主要為感染動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動物常見有嚙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蒙古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達烏爾黃鼠、長爪沙鼠、布氏田鼠等。接觸傳播是指人在宰殺、剝皮及食肉時接觸染疫動物,或接觸鼠疫病人的排洩物、分泌物時,病菌通過皮膚表面傷口或黏膜進入體內而造成感染。此外,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病人在呼吸、咳嗽時釋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飛沫而短時間懸浮於空氣中,此時他人吸入時也可造成感染。三、易感人群人對鼠疫普遍易感。
  • 鼠疫防治科普知識問答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一、針對普遍大眾1.什麼是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發病急、傳染性強、病死率高的烈性傳染病。《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鼠疫列為甲類傳染病。2.鼠疫的主要傳染源和傳播途徑是什麼?感染鼠疫菌的鼠類(包括旱獺)、野兔、狐狸、狼、狗、貓、黃羊等動物,是鼠疫的主要動物傳染源,也稱疫源動物。鼠疫還可通過肺鼠疫患者傳染給人。日常生產生活中,鼠疫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一是經跳蚤叮咬傳播。跳蚤叮咬鼠疫患者或感染鼠疫的動物後,再叮咬人,可致人感染疫情。二是經直接接觸傳播。
  • 省疾控:防控嚴密不必聞鼠疫色變
    腺型是全球最常見的鼠疫類型,由被感染跳蚤叮咬引發。鼠疫桿菌(鼠疫耶爾森菌)從叮咬處進入機體,通過淋巴系統侵入局部淋巴結,並在淋巴結裡進行繁殖,引起淋巴結髮炎、腫脹和疼痛,稱為「炎性淋巴腺腫」。在感染後期,淋巴結炎可能會出現化膿性病變,發展為開放性潰瘍。  肺型是發展最為迅猛的鼠疫類型,潛伏期可短至24小時。
  • 鼠疫病死率高達100%無藥可治?家有老鼠會感染嗎?疾控...
    網上便有消息稱「鼠疫病死率高達100%,無藥可治」這是真的嗎?鼠疫通過什麼途徑傳播?有何臨床症狀?我們該如何預防?快來了解一下1病死率高達100%,無藥可治?網上有消息稱「鼠疫病死率高達100%,無藥可治」,這是真的嗎?是謠言!經查證,「鼠疫病死率高達100%,無藥可治」早在2019年年底就曾流傳。
  • 曾世界流行的鼠疫、霍亂為何被定義為甲類傳染病?
    甲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強、病死率高、易引起大流行的烈性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兩種。甲類傳染病一經發現,必須城鎮2小時內、農村6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上報。提到鼠疫,大家一定會聯想到中世紀大名鼎鼎的黑死病。14世紀中葉,一種名為「黑死病」的瘟疫,在當時的歐洲大陸瘋狂肆虐,先後奪走了近5000萬人的生命。這一數字相當於當時整個歐洲總人口的1/3。
  • 鼠疫究竟是一種什麼病?
    近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報告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的新聞,成為市民關注話題。鼠疫究竟是一種什麼病?它通過哪些途徑傳染?出現疫情後該如何預防?對於百姓關心的問題,鞍山市疾控中心專家一一予以解答。
  • ①汛期安全通告 ②鼠疫防治科普知識問答
    特此通告 杭錦旗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 2020年7月10日鼠疫防治科普知識問答1.什麼是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發病急、傳染性強、病死率高的烈性傳染病。《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鼠疫列為甲類傳染病。
  • 此地確診一例鼠疫!我家有老鼠,會傳染嗎?真相是……
    那麼,究竟什麼是鼠疫?它是怎麼傳播的?人感染鼠疫會出現什麼症狀?鼠疫是可防可治的嗎?家有老鼠,會感染鼠疫嗎?您關心的問題,我們一一解答!什麼是鼠疫?鼠疫是一種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它被世衛組織規定為國境檢疫傳染病,在中國也被列為甲類傳染病之首。
  • 被傳染病改變的歷史:鼠疫流行與華北社會的變遷
    肺型鼠疫可原發或繼發於腺型,該病發展迅速,急起高熱,伴有全身中毒症狀,數小時後出現劇烈疼痛、咳嗽、咳痰,痰中含有大量泡沫血痰或鮮紅色血痰。搶救不及時,大多於3日內因心力衰竭、休克而死亡。一般說來,腺鼠疫的病死率約為30—70%,肺鼠疫的病死率高達90%以上。此外,還有敗血型鼠疫,病死率幾達100%。伍連德所據資料表明明代萬曆、崇禎年間山西潞安府確實發生過鼠疫。
  • 關於鼠疫,這些知識要了解!
    新中國成立後,鼠疫得到有效控制,但由於我國目前在多個省區仍然存在著不同種類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近些年一直有散發病例發生,因此,我國對鼠疫防控工作也一直沒有放鬆。 鼠疫是國際檢疫傳染病,也是我國甲類管理傳染病 。鼠疫和霍亂、黃熱病屬於國際檢疫傳染病,鼠疫同時也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
  • 科學網—甘肅鼠疫疫情不會擴散
    ,於7月17日確診為肺鼠疫。7月24日,甘肅玉門鼠疫隔離區才解除封鎖。 疑問: 甘肅的鼠疫疫情有無可能大規模擴散?一般鼠疫的暴發是否有季節性?如何預防鼠疫? 解答: 「肺鼠疫是鼠疫最厲害的一種,肺鼠疫傳播性比較厲害。
  • 鼠疫並不可怕,關注早期識別與治療
    鼠疫(plague)屬國際檢疫傳染病和我國法定的甲類管理傳染病,又稱「1號病」、「黑死病」,是鼠疫耶爾森菌(Yersinia pestis)借鼠蚤傳播為主的烈性傳染病,系廣泛流行於野生嚙齒類動物間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高熱、淋巴結腫痛、出血傾向、肺部炎症等。鼠疫傳染性強,如果不治療,病死率高達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