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戰役中北朝鮮坦克部隊被美軍摧毀,兵工廠也幾乎全部被打掉

2020-12-10 無計讀史

釜山戰役中北朝鮮坦克部隊被美軍摧毀,兵工廠也幾乎全部被打掉

文/無計讀史

北朝鮮的部隊朝著釜山發起了攻勢,有著蘇聯給他們資助的坦克,南朝鮮的部隊節節敗退。

但是,在南朝鮮的敗退中,北朝鮮部隊的頹勢卻暴露無疑。

1 開端

在釜山戰役,這一場北朝鮮的人民軍隊綻放出了他們最後的光芒。

在釜山戰役發起的第一天,北朝鮮的坦克讓美軍士兵和南朝鮮的士兵吃了大虧。

美軍和南朝鮮部隊決定採取全線防禦的措施,等待後方的美軍部隊登陸,或者等待北朝鮮的部隊露出破綻。

2 防禦

面對北朝鮮部隊的坦克進攻,美軍和南朝鮮的部隊卻想出了一個妙招。

美軍用汽油彈攻擊北朝鮮的坦克,這恰恰是北朝鮮的坦克部隊的軟肋。

北朝鮮的坦克履帶大多是用橡膠做成的,美軍的汽油彈能產生高溫,讓橡膠融化。

北朝鮮的橡膠履帶被汽油彈打中了,就會迅速融化,北朝鮮的坦克就無法行進了。

無法繼續行進的北朝鮮坦克就成為了美軍和南朝鮮部隊的靶子,美軍的士兵架起火箭筒就是朝著北朝鮮的坦克開火。

轟轟轟,大量的北朝鮮坦克被打成了廢鐵,裡面的北朝鮮士兵也都全部身亡。

在汽油彈轟炸的時候,北朝鮮的士兵已經徹底撤退,而在進攻的坦克部隊被全部殲滅的時候,北朝鮮的指揮官感到了心慌。

他們為什麼取得了那麼好的戰況,打下了那麼多勝仗,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因為蘇聯資助的坦克質量好,火力強,南朝鮮部隊擋不住。

現在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損失了那麼多坦克,北朝鮮的指揮官突然不知道要怎麼辦了。

就在北朝鮮的指揮官感到糾結的時候,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

美國人的空軍部隊找到了北朝鮮大量的兵工廠,並且發起了空襲。

北朝鮮的兵工廠那邊沒有太多的防空武器,面對美國人的空襲,毫無還手之力。

大量的兵工廠在美國人的航空炸彈下被摧毀,大量的北朝鮮工人從兵工廠裡面尖叫地跑出來。

在美國人的飛機瘋狂地轟炸下,北朝鮮幾乎所有的兵工廠都遭到了攻擊,北朝鮮的工業體系就這樣轟然倒塌。

3 收縮

這是致命的問題,沒有兵工廠,造不了武器,造不了子彈。

北朝鮮的指揮官一橫,立即讓所有的部隊發起進攻,一定要將釜山拿下來,這樣,北朝鮮的部隊說不定還會有一絲轉機。

就在北朝鮮的指揮官將所有的坦克排上去之後,美軍和南朝鮮的部隊全部進入了戰壕,整個陣地上面滿滿地都是人。

北朝鮮的士兵陷入了瘋狂,他們必須儘快打破敵人的防線,否則,等待他們的勢必是失敗。

但是,美軍和南朝鮮的士兵也不能失敗。

兩方陷入了最激烈的爭奪,大量的北朝鮮坦克被汽油彈打中,行動不了,就立即用火炮攻擊敵人。

而大量的北朝鮮士兵葬身火海,美國士兵就拿著火箭筒,一直攻擊著北朝鮮的坦克。

隨後,美軍的飛機轟炸完了北朝鮮的兵工廠,就來到了釜山的天空上,開始朝著北朝鮮的士兵傾瀉炮彈。

北朝鮮的士兵損失慘重,指揮官趕緊讓這些士兵們撤退回來,並且迅速進入了防禦狀態,他們已經無力發起進攻了。

參考資料:

《著名的戰爭》《釜山戰役》《韓戰》

相關焦點

  • 朝鮮人民軍為何強悍?差點把美軍上將趕下大海,打敗德軍沒問題
    30日,朝軍發起水原戰役,儘管美軍在航空兵的支援下拼死阻擊朝軍進攻,但朝軍在坦克的配合下繼續突破美軍第24師和韓軍的防線,佔領水原。水原戰役之後,朝軍又在大田戰役中殲滅美軍第24師1700多人,美軍少將,第24師師長迪安被朝軍俘虜,「全球第一軍事強國」美國被朝軍打得潰不成軍,朝軍先頭部隊直逼韓國南部城市釜山,韓戰初期最關鍵的一場戰役——洛東江戰役正式打響。
  • 美軍派遣兩個師,幫助防禦大田,結果卻被北朝鮮人民軍徹底打敗!
    1950年7月2號這一天,美軍的威廉迪安少將被任命為第二14步兵師的師長。除了這24步兵師以外,美軍第25步兵師也在1950年7月10號用登陸艇運至韓國的釜山登陸,另外了美軍的騎兵第一師於1950年7月18號在南朝鮮的浦項登錄。截止1950年7月18號左右,美軍這會兒已經向南朝鮮部署了三個師的兵力。在這種情況下,南朝鮮所剩餘的部隊也都統一交由美軍的第八集團軍的司令沃爾頓沃克中將指揮。
  • 上甘嶺戰役結束後,志願軍又和美軍打了一仗,意義重大卻鮮有人知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正式打響。戰前,範弗裡特豪言只需6天就可以結束戰鬥,並預估美軍會有200人左右的傷亡。很明顯,範弗裡特高估了自己,歷史早已多次證明,自大的人一般都不會有好結果,這次也不例外。
  • 塞班島戰役
    塞班島戰役6月13日,美軍海軍靠近塞班島,其中搭載這70000餘名士兵,上岸之前,美軍借用空軍的力量,對塞班島進行無差別的轟擊,日軍的防禦工事幾乎全部被摧毀,6月15日,美軍在坦克部隊的掩護下,迅速登錄,戰鬥前期美軍的攻擊非常的順利,但是當繼續向深處推進的時候,卻遇到了日軍的拼死抵抗,日本空降士兵到達後,用手榴彈和燃燒瓶對美軍的坦克進行攻擊,日軍的防禦陣地給美軍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於是在軍艦炮火的支持下,這些防禦陣地被盡數摧毀。
  • 真實的戰爭:韓戰中的第五次戰役(七)
    一旦聯合國軍在水庫西面控制了華川至春川公路和水壩,則公路以東的部隊將必須向東繞過水庫後才能西行增援西線;如美軍在水庫東面再佔領楊口和麟蹄,這些部隊將會全部被困在水庫以南的地區,而範弗裡特也敏銳地抓到了這點,他的主攻方向也正是這些地區。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韓戰中的美軍韓戰爆發後,北朝鮮軍隊勢如破竹,兵鋒所指,所向披靡,開戰三天就攻下南朝鮮首都漢城,麥克阿瑟派遣的美軍顧問們一手訓練出來的南朝鮮軍一敗塗地。麥克阿瑟依靠強大的機動能力,原來駐紮在日本的第八集團軍第二十四步兵師主力迅速到達南朝鮮臨時首都大田,二十五師也隨後也開到釜山,就連未嘗一敗的美國「開國元勳王牌師」—騎兵第一師也到了朝鮮戰場。
  • 韓戰時期朝鮮人民軍老照片:曾被美國打的狼狽不堪,難得一見
    在韓戰爆發前蘇聯曾經給北朝鮮遺留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二戰結束後美蘇曾經各佔據半島南北,這些裝備都是和美軍共同佔領朝鮮時蘇軍自身的武器,可以說都是一手裝備。 【蘇聯的大力支持】韓戰是在蘇聯支持下爆發的,當時總共有135000人得到了蘇軍的裝備,這些兵力成為了攻擊南方的主力。圖中為人民軍炸膛的蘇式坦克。
  • 志願軍化妝成韓軍,美軍排長在陣地上裝死,雲山戰役,美軍的混亂
    1950年10月20日,美軍攻佔平壤之後,上上下下額手稱慶,當時的東京還正在籌備「勝利大閱兵」,走在最前頭的,將會是美軍第1騎兵師,因為他們是「聯合國軍」當中最先攻佔平壤的部隊,與此同時,韓軍也正在向鴨綠江挺進,在美國人看來,「感恩節攻勢戰役」是韓戰最後的戰役了,美國士兵都覺得他們將要回美國過聖誕節了。
  • 第三次戰役前,李奇微空降朝鮮戰場,李承晚哭訴:就怕你們跑了
    1951年1月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先頭部隊開始出沒於漢城郊區,南朝鮮政府遷都釜山,「聯合國軍」的前進指揮所也轉移到大邱。李奇微看到擔任後衛的27軍團開始撤退後,便離開了位於漢城的指揮所,在離開前,他把一件破爛睡衣釘在了辦公室的牆壁上,並且寫了一句話「第8集團軍司令官謹向中國軍隊司令官致敬。
  • 仁川登陸戰役
    韓戰期間,"聯合國軍"於1950年9月在朝鮮 仁川地區進行的戰略性登陸戰役。1950年8月,"聯合國軍"和韓國軍隊在朝鮮人民軍連續打擊下,退守釜山、大丘地區。雙方在洛東江兩岸對峙。"
  • 韓戰第3次戰役志願軍佔領漢城:1951年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51年1月4日:在韓戰第三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佔領韓國首都漢城,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韓戰中,志願軍真正勝利的就是前三次戰役。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的模式相同,都是誘敵深入以後,全面穿插包抄,切斷美韓軍退路,將他們分割包圍。
  • 打過瓜島戰役、衝繩島戰役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在長津湖遭遇了恐慌
    1950年11月10日,在通向長津湖蜿蜒崎嶇的山道上,美軍陸戰第一師分批次越過故土裡,朝著朝鮮北部繼續前進。 美軍陸戰第一師建立於1775年,此時這支部隊還叫做海軍陸戰第1連,這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歷史最悠久的部隊。 此後在1846年以海軍陸戰第1連為基礎,成立了海軍陸戰第一團,這是海軍陸戰隊成立的第一個團級戰鬥部隊。這個團此後參加了幾乎美國歷史上所有的擴張戰爭。
  • 朝鮮人民軍為什麼會兵敗釜山?我國志願軍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朝鮮人民軍輸就輸在沒有聽毛主席的話,當年毛主席曾多次提醒朝鮮,一定要多注意仁川這個地方,否則很容易功虧一簣,甚至局面會發生逆天反轉。結果朝鮮還是沒聽,他們決定一口氣拿下釜山,完成朝鮮半島大一統。後來的江陵戰役、彌阿里戰役、漢江戰役、水原戰役等等,朝鮮人民軍完全就是以摧枯拉朽的姿態贏得了勝利。即便美軍倉促派軍隊參與了水原戰役也不頂用,最後美軍反而死傷慘重。朝鮮人民軍已經意識到,美國打算幫助韓國,所以他們要在美國徹底援助韓國之前,一舉收復所有領土。
  • 被蔣介石遺棄的部隊,加入解放軍,僅三年,在朝鮮讓美軍損失慘重
    在抗美援朝的戰役中,有這麼一支部隊,1950年入朝時全軍3.3萬人,戰役勝利後卻只回來了一萬人。而且從一支誰都不看好的預備役部隊,一躍成為彭老總心中的英雄部隊,讓毛澤東和周恩來讚不絕口,你們知道是哪一支麼?我們先從朝鮮戰場上的一個小故事來了解一下這支英雄部隊。
  • 朝鮮停戰李承晚瘋狂反對,聯合國軍司令:讓中國教訓下韓國人
    志願軍為了讓停戰協議早日籤訂,也為了後期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決心給南朝鮮軍隊在軍事上進行懲罰性的痛擊。 於是,韓戰中最後一場戰役,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陣地攻堅戰——「金城戰役」終於打響。
  • 50軍傷亡2.1萬,與25萬美軍血戰7天,拯救了幾十萬志願軍
    《決戰朝鮮》中說,李奇微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讓美軍將吉普車的遮擋帆布全部取掉,他的意思很明白:既然志願軍可以受罪,你們也必須可以,否則還不如撤回美國。第三次戰役是李奇微一手策劃的三十六計,誘敵深入。志願軍八天推進四百公裡,橫掃漢城和水原市一線,幾乎上演了一九五零年七月北朝鮮軍將美軍逼到釜山的東方敦刻爾克。但李奇微不是麥克阿瑟,菸斗將軍傲慢,李奇微卻精明。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美軍敗退500公裡,志願軍是怎麼做到的?
    自志願軍入朝參戰並取得第一次戰役的勝利後,狂妄的美軍依舊堅持以軍事進攻迅速佔領全朝鮮的計劃,並揚言要在聖誕節(12月25日)前結束韓戰。 第二次戰役前,按照毛主席和彭德懷的戰役預想,計劃在西線將「聯合國軍」誘至大館洞、溫井、妙香山、平南鎮一線,在東線將其誘至舊津裡、長津一線,然後集中兵力各個殲滅。
  • 上甘嶺戰役打得多艱難?送一顆蘋果一個二等功,8萬斤只進去1個
    朝鮮率先對韓國發動了進攻,戰爭剛開始時幾乎是完全碾壓韓國,很快就攻下了漢城。但韓國作為盟軍的一員,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做靠山,美國很快就以幫助盟友的名義參與到了這場戰爭當中。很快,幾乎同之前認為中國不敢支援朝鮮時一樣,現實與美國的想法完全相駁,隨著上甘嶺戰役的爆發和結束,被震驚的美國不得不再次回到談判桌上來。上甘嶺戰役1952年10月14日,中朝已經從原先的進攻轉為戰略防守,在上甘嶺地區構建防禦工事近一年。
  • 韓戰中:人民軍先期攻勢如潮,美軍登陸仁川後態勢立變
    朝鮮半島北部領導人,要統一整個朝鮮半島,在獲得了蘇聯政治和軍事支援後,於1950年6月25日,率先發起了對朝鮮半島南部的軍事進攻,於是,就爆發了震驚全球的韓戰。在T-34坦克、1943型152mm榴彈炮、米格-15戰機等蘇制強大火力掩護下,開戰僅72小時,韓國首都漢城就在風雨縹緲的態勢最終失守。
  • 彭德懷在韓戰中犯的最嚴重錯誤:自損十萬將士
    這次戰役打了87天,李奇微以傷亡78,000人的代價,向北推進了100餘公裡,他不得不沮喪地承認:「主要目的在於俘虜和消滅敵軍有生力量,繳獲摧毀其武器裝備。從這種意義上說,這次作戰沒有獲得完全成功。」志願軍在此次戰役中也損失不小,總計傷亡53,000餘人,從入朝開始就一個接一個硬仗打下來的38、39、40、42軍4個軍退至朝鮮北部後方休整,50、66軍回國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