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民軍為什麼會兵敗釜山?我國志願軍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2020-12-22 七叔的自留地

朝鮮人民軍輸就輸在沒有聽毛主席的話,當年毛主席曾多次提醒朝鮮,一定要多注意仁川這個地方,否則很容易功虧一簣,甚至局面會發生逆天反轉。

結果朝鮮還是沒聽,他們決定一口氣拿下釜山,完成朝鮮半島大一統。

韓戰其實是朝鮮在賭,他們賭的是美國不會支援韓國,或者說在美國全力支援韓國之前,朝鮮有信心一口氣收復南朝鮮,他們同樣賭的是即便這場仗打輸了,中蘇也不會坐視不理,至少維持在38線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南北分治

朝鮮半島曾一度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在二戰結束前夕,美國跟蘇聯就朝鮮半島問題坐下來商量,最後決定以北緯38°為界,北部為朝鮮,由蘇聯扶持,南部為韓國,由美國扶持。

朝鮮半島的人民自從被日治以來,都渴望能完成大一統,結果二戰結束又來了個分家,當時就南北實力而言,朝鮮(北)無論工業、軍事等等,都遠超韓國一大截。

在綜合力量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朝鮮試圖統一朝鮮半島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朝鮮只需要打閃電戰,在美國還沒完全布防之前,將南部一舉拿下,再加上中國蘇聯的支持,美國大概率也不會真的出兵。

所以,朝鮮自從南北分治以來,就是在等一個機會。

韓戰爆發

1949年初,金日成其實就已經在謀劃武力大一統,他派出親信到訪我國,大意就是問「能不能把朝鮮族人員組成的幾個師交回給朝鮮?」

這其實就是四野的幾個朝鮮師,這批軍人在經歷過漫長的戰爭歲月後,早就變成了驍勇善戰的勇者之師,最後我方同意將幾個朝鮮師移交給朝鮮,總人數大概3.7萬人。

之後朝鮮又收回蘇軍中的朝鮮族人,並且花大代價採購了蘇聯一大批強力的軍事裝備及武器。

經歷過血與火錘鍊的勇者之師,再加上強大的武器裝備,當時朝鮮的軍事力量,確實足以傲視群雄。

再加上朝鮮本國常年打遊擊戰的一大批士兵,所以朝鮮對於武統朝鮮半島信心滿滿,唯一的變數就是「美國是否會支援韓國」或者「美國支援速度有多快」。

1950年6月25日,朝鮮大軍越過38線,向韓國發起總攻。

沒過幾天,朝鮮大軍就輕鬆佔領漢城(韓國首都),為了阻擋朝鮮大軍的進攻速度,韓國軍隊甚至不顧其他未撤離的軍民,直接炸毀了漢江大橋。

後來的江陵戰役、彌阿里戰役、漢江戰役、水原戰役等等,朝鮮人民軍完全就是以摧枯拉朽的姿態贏得了勝利。

即便美軍倉促派軍隊參與了水原戰役也不頂用,最後美軍反而死傷慘重。

朝鮮人民軍已經意識到,美國打算幫助韓國,所以他們要在美國徹底援助韓國之前,一舉收復所有領土。

就這樣,朝鮮人民軍佔領了南韓90%以上的領土,最後只剩下釜山這一片。

此時,美軍開始全面介入,最後在釜山地區,依靠地形優勢建立起防禦工事。

眼看勝利在望,無奈美軍介入,朝鮮還是慢了一步,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當時美軍防禦力量還不強,主動權仍然在朝鮮手中。

朝鮮人民軍敗北

其實自從美國介入的那一刻,朝鮮人民軍的局勢就很不樂觀了,因為不僅僅只有美國幫助韓國,還有其他15個國家,朝鮮人民軍面對的是整個聯合國軍,哪怕其他15國隨便出點軍隊,整合在一起,也夠朝鮮人民軍受的。

其實最關鍵的一環還是麥克阿瑟這位美軍遠東軍司令,如果打不開被朝鮮壓制的局面,聯合國軍也很難受。

所以麥克阿瑟就打算將支援大軍從仁川登陸,如果順利登陸,就能切斷朝鮮人民軍的補給路線,實現分割及反包圍。

如果支援大軍被朝鮮人民軍在仁川伏擊,就會嚴重打擊聯合國軍的士氣,可能聯合國軍會就此撤退,畢竟二戰剛打完,本國發展還來不及,誰都不想再死磕其他戰場。

當時朝鮮人民軍很著急,因為打了這麼久,士兵數量在不斷下降,蘇聯又沒有實際派兵支援,如果人民軍分散兵力去仁川駐防,首先一點就是,萬一聯合國軍不從仁川登陸,釜山這片兵力就會削減,到時候聯合國軍就會發起反擊。

不過當時毛主席分析完局勢之後,還是多次提醒朝鮮,一定要多注意仁川,但很可惜的是,朝鮮沒聽,所以當麥克阿瑟帶領大軍從仁川登陸,順利切斷人民軍補給之後,朝鮮大軍開始大面積潰敗,無奈之下只能不斷向北轉移。

最後輪到聯合國軍發起總攻了,朝鮮剩下的殘餘部隊,怎麼可能擋得住裝備精良的聯合國軍,所以滅國危機已然出現。

中國為什麼會參加韓戰?

其實中國本來不想參加韓戰,畢竟那會我國百廢待興,自己發展都來不及,何況再派大軍去朝鮮作戰。

但怎麼說呢,美國之前入侵臺灣海峽,阻擋了我國大一統的腳步,這時候又試圖將戰火燒到我國家門口。

而中國跟朝鮮自古以來就有深厚的友誼,如果朝鮮被佔領,我國東北一帶必定會受到資本主義的強烈壓制。

再加上當時我國各種重工業大多數都在東北,換做是你,在鄰居方面,你選擇朝鮮還是美國扶持的韓國?

所以,毛主席決定出兵支援朝鮮,最後在我國志願軍的強力支援之下,雙方的戰火地帶,最終又被推到了38線。

往後的事大家也都清楚,韓戰結束之後,雙方仍然各自發展。

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我是七叔,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多多點讚,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韓戰因何而起?我國派出240萬志願軍,美國呢?
    1950年10月,我國正沉浸在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的喜悅當中,卻突然收到了來自北朝鮮的求助信,原來北朝鮮和大韓民國打起來了,要知道他們本是同根生,自家人怎麼會打起來了呢?要說朝鮮半島的自家人會打起來都是因為蘇聯和美國兩個大國強權爭霸,而朝鮮內戰的爆發就是爭霸的產物。
  • 韓戰因何發生,我國為何會出兵?志願軍240萬,美國呢?
    根據美國方面的史料記載,在戰前美國人所召開的會議上,杜魯門一直在強調三八線的重要性,決定無論如何都要阻止朝鮮人民軍打過三八線。在他看來,這是俄國人在利用朝鮮人民軍得到朝鮮半島,蘇聯人在賭,美國人會害怕直接出兵引起另一場世界大戰,而不進行對韓國方面的支援。但是杜魯門表示自己不會讓蘇聯人的陰謀得逞,盡最大限度的去支援韓國。
  • 抗美援朝戰爭,被志願軍擊斃的最高級別軍官是誰?
    1950年韓戰爆發,不久之後美軍越過聯合國,私自組成所謂的「聯合國軍」介入韓戰,隨著戰爭的擴大,戰火開始往中朝邊境蔓延,嚴重危機我國領土安全,為維護領土主權,我國同年組成志願軍,幫助朝鮮同袍趕跑美國侵略者。
  • 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朝鮮高層對戰果不滿,史達林一句話說出真相
    上世紀抗美援朝戰爭,中朝兩國通力合作,將聯合國軍打到三八線以南,軍事實力強悍的美國人也只能無奈籤下停戰協定。三年作戰過程中,中朝軍隊都付出了巨大傷亡代價,才換得來之不易的停戰條件。不過在此期間,朝鮮高層對沒能擴大戰果控制整個半島而頗有微詞。
  • 抗美援朝後,中國既然已參戰,美國為何沒把戰場燒到中國呢?
    韓戰開戰的初始,朝鮮人民軍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打到了韓國的釜山,率兵攻佔了朝鮮半島百分之九十的土地,韓軍被打的狼狽至極。正當朝鮮人民軍將釜山包圍準備集中火力拿下釜山時,由美國帶領的聯合國軍從仁川登陸出現在朝鮮軍的後方,給朝鮮人民軍造成了重大打擊,戰局瞬間扭轉。
  •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志願軍穿什麼?
    首批入朝部隊軍官都穿著朝鮮人民軍軍服——朝式帶折直筒帽、立領黃呢軍服、牛皮武裝帶、黃呢馬褲、黑色長統馬靴……志願軍幹部不帶軍銜肩章,師職以上穿將官服、團營職穿校官服、連排職穿尉官服,士兵有穿朝鮮軍服的,但絕大多數都穿解放軍軍服,都不戴帽徽、胸章……身穿朝鮮人民軍軍服的38軍首長(左起):軍長梁興初,副軍長江擁輝,政委劉西元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332)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的志願軍如何保密
    因此,黨中央作出抗美援朝出兵決策後,為保證初戰勝利,對於隱蔽我軍行動、不過早驚動敵人的問題非常重視,特別強調要把住宣傳報導關。志願軍入朝之前,彭德懷就向毛澤東建議,在戰鬥打響之前,對出兵的消息要絕對保密;打響以後,新華社在報導方面也應注意分寸。1950年10月19日傍晚,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赴朝參戰。
  • 抗美援朝,美國為何寧願戰敗,也不用原子彈?美國:當時害怕極了
    在冷戰初期的國際形勢背景下,南北雙方都企圖以武力統一朝鮮半島,並且沿三八線兩邊各自屯駐軍隊。1950年6月25日凌晨4點,韓戰正式爆發,朝鮮人民軍以反擊南朝鮮侵略為由,越過三八線,大舉進攻韓國。它是冷戰的第一場大規模「熱戰」。朝鮮人民軍在戰爭的前兩個月佔盡優勢,三天內就攻陷了韓國首都漢城,大韓民國國軍遭受巨大損失,不斷後撤。兩個多月後。
  • 抗美援朝時,第二批志願軍如何禦寒?周總理:全部用新棉花做棉衣
    在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幹預之下,韓戰全面爆發,我國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土安全組建東北邊防軍,同時沒過多久我軍便快速組建部隊派志願軍出國,由於準備的時間比較短,因此準備也比較倉促。第一批進入朝鮮的我國軍官身上卻穿著朝鮮人民軍的軍裝,隨後進入朝鮮的各部穿著我軍的軍裝,這也是我軍第一次統一配發服裝。
  • 抗美援朝怪事:我國一夜成為空軍強國,飛行員突然講俄語暴露身份
    志願軍跨過鴨綠江今天是抗美援朝戰爭我軍入朝作戰70周年紀念日,當時我國在缺乏海空優勢的情況下和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作戰,經過5次戰役,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退到38線,在付出巨大犧牲的情況下我軍裝備的米格戰機韓戰爆發以後,朝鮮人民軍以兩個月的時間就佔領了朝鮮半島90%的範圍,隨著美軍仁川登陸,在強大的美軍面前朝鮮軍隊節節敗退。
  • 抗美援朝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而我國國內也正在進行著一場嚴峻的大戰
    ,一舉切斷了朝鮮人民軍的後勤補給線。 朝鮮人民軍被迫後撤,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一路緊追,一直將朝鮮人民軍趕到了中朝邊境鴨綠江邊。 北朝鮮人民首相、朝鮮人民軍統帥金日成向中國共產黨、毛主席求救。請求中國出兵援朝。
  • 朝鮮教科書上描述的抗美援朝戰爭
    人民軍立即挫敗敵人的突然進攻,轉入反攻,掌握了戰爭主動權,迅速南下,開戰第三天就解放了漢城,至9月中旬已解放了佔南朝鮮領土90%以上的地區。陷於窘境的美國非法炮製「聯合國軍」,把自己龐大的武力和15個僕從國家的武力投入了朝鮮戰場。這大大改變了敵我之間的力量對比,戰局發生了不利於朝鮮人民軍的變化。朝鮮人民軍一面最大限度地阻截敵人的進攻,一面進行暫時的戰略撤退。
  • 馮學榮:抗美援朝,鮮為人知的事實
    土耳其這個國家,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派來了5000人左右的兵力,而土耳其這5000兵力是輪換的,所以先後一共有三批次的5000人來朝鮮,所以,土耳其派到朝鮮的兵力,其實總共是15000人左右。 那麼試問:土耳其和我們中國,並沒有什麼歷史仇恨呀,為什麼土耳其要派那麼多的兵來朝鮮、和我志願軍過不去呢?
  • 抗美援朝,我志願軍通過哪些方法偵察敵情?美人計都用上了
    韓戰爆發以後,我方密切注意朝鮮戰局的發展情況。不僅及時了解美軍和南韓軍隊的動向,還對朝鮮人民軍的情況也做到心中有數。 眾所周知,我志願軍並沒有美軍那樣先進的情報偵察工具。尤其是美國空軍偵察兵,很容易在天空中偵察到我志願軍的行軍動向。
  • 韓戰
    韓戰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韓之間的民族內戰,後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美國、蘇聯、中國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1950年6月25日,朝鮮得到蘇聯默許,不宣而戰進攻韓國,歷時三年的韓戰爆發。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
  • 歷史回顧:抗美援朝,為什麼非打不可?爆發之前最糾結的是什麼?
    首先,在韓戰爆發之前,中、蘇對於幫助朝鮮有個共識,就是肯定會幫,但在什麼時候開始幫有分歧,實質上就是讓韓戰什麼時候開始打有分歧。史達林對我們的信任度要到領導人訪蘇以及解放軍出兵朝鮮後,才糾正過來。因此,在史達林的默許下,韓戰在我方還沒有解決臺灣問題時,就率先打響了。韓戰是1950年6月25日打響,隨後美國做了一件什麼事呢?6月27號,也就是韓戰爆發不到兩天後,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封鎖了臺灣海峽,悍然粗暴的幹涉了中國內政,這一波操作,直接導致臺灣問題到今天都沒有解決。美國為什麼這麼做?
  • 志願軍入朝首戰告捷,抗美援朝戰爭由此展開
    他為何會給前線接連發去多封電報?身在朝鮮的彭德懷又遇到了什麼難題?然而,此時輕車簡從率先深入朝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卻在為一件事情而感到苦惱。此時,「聯合國軍」僅地面部隊就有七八個師,十餘萬人,而金日成能聯繫控制的人民軍還不足四個師,而且多是新兵。憂心如焚的彭德懷走出洞外,思考著下一步作戰部署。他深切地感到戰場形勢的變化已大大超出了朝鮮方面的掌握。他後來回憶時曾說:帶兵打仗幾十年,還沒有遇到像今天這樣既不明敵情,又不明友情和地形的被動情況。
  • 被譽為萬歲軍的志願軍38軍,初入朝鮮卻接連失利,被彭老總痛罵
    志願軍首長根據目前戰場最新態勢決定集中38軍和40軍兩個師,再加上42軍一個師,共六個師的兵力全殲熙川之敵。同時派39軍至雲山西北地區阻擊南朝鮮第一師的支援,命志願軍66軍阻擊美英軍隊的支援。彭老總要用其最為器重的38軍做拳頭,一舉捶垮敵人右翼,打開缺口後將西線敵軍消滅在清川江以北,這場戰役的成敗關鍵就要看38軍的了。
  • 抗美援朝是錯誤的?荒謬!戰爭的勝利具有偉大意義
    抗美援朝的出兵決策,是新中國成立剛滿一周年,國家處於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極端困難狀態下被迫作出的。在這種情形下為什麼我們還要決策出兵呢?決定性因素有三條。其一,朝鮮方面的請求。這是直接因素。正因為朝鮮方面提出請求,中共中央書記處和政治局在10月上半月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討論援助朝鮮問題,最終作出抗美援朝的戰略決策。1950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決定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圖為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資料圖片其二,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
  • 志願軍究竟殲滅了多少美軍?中美兩國給出的數字為何相差懸殊?
    當然,這197,000多人,並非所有人都是志願軍將士。這其中,除了直接犧牲在戰場上的抗美援朝志願軍烈士之外,還包括支前的民兵、民工和工作人員,以及1953年7月停戰之後,志願軍在回國之前幫助朝鮮生產建設犧牲和因為舊傷復發犧牲的人員。